 鲜花( 754)  鸡蛋( 0)
|
我国内的朋友,和我一般年纪,学历、经历也大致相当的,现在有身家几千万人民币的,也有在生活基本线上挣扎的。看他们的生活模式,差别确实是非常之大。
; k9 n; h$ ` u: v, I4 @
; a5 M$ h5 A* a3 K% T8 {! a在加拿大,概念就完全不同。
8 R9 U# \, o2 s& y2 }8 I* y& z) L. x
) _/ U8 x A+ ]; a这种不同,总结成一句话,就是:
# F+ v/ @. y* K6 x1 ~" _& W0 \+ P: l3 H3 m$ v6 @! e# Z* F
三万到十万之间。
) d: ^, g, C J7 M, k7 J: W6 f4 I0 n8 Q# j. ?) c% O
我身周围的朋友,大致的收入水平,都是这个三万到十万之间的样子了。很阔绰的有,很贫困的也有,但是都是非常地罕有,就总体而言,这“三万到十万之间”几乎覆盖了我所认识的华人的全部。
7 Z3 |7 J% |, {/ x5 e4 c, I9 T+ B1 l5 ? ^: j$ C
进一步来说,收入低于三万的,每年的退税、福利等等很多,收入高于十万的,多出去的部分大抵上税,福利等等享受的很少,最后呢,等于是这年收入少于三万和多于十万的,最后的实际收入水平和真实生活水平,又被福利制度拉回到了三万到十万之间的状态。
1 M8 r9 r2 [# ^- C9 }- @0 ?- B& T" c: Y) k% W
收入多一点的,房子住的大一些,开的车子好一些,也就是这样了。加拿大不是一个嫌贫爱富的国家,普通群众也没有这种比富的理念,大家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人一生换过无数种专业,最后还在社会的中下层乐此不疲地奋斗。或者,这是和平使然,人们不再有伟大的理想;或者,这是福利使然,人们意识到拼搏的无谓;或者,这因为加拿大是一个发达的国家,大家对于财富的理解已经走到一个更成熟的状态。1 P' Z* g; @+ B1 ~2 ^
+ d9 N9 G& K+ y7 ]! g每每看到朋友们讲收入的问题时,偶的感觉就会很疲惫。其实,这种讨论放到加拿大,真的是缺乏意义的。就算一个人现在有一份正式而体面的工作,真正的生活质量,并不会比在餐馆打零工的,好出去多少。在国内我们有一个事业的概念,向更高处攀爬其实是为了一个所谓的理想,再苦再累,也有精神上的支撑。但是在加拿大,有这样的信念的人,应该都去美国了。如果他不去美国,也会被他所在的公司调回到美国总部去。
5 _; ?$ \4 M8 e7 O3 l' ~, r* s& C3 \- A: F$ U" L/ c
富有不增加快乐,也不增加尊贵;贫困不增加忧愁,也不增加自卑。这就是我所认识的加拿大。
c' j& S2 V# l @1 L( B7 V
* B/ x* L% a% b' @4 G; X我的朋友中一定要证明自己的尊贵和高贵的,全部回了中国。他们现在都活得很好,辛苦,然而高贵。他们周围的人都羡慕他们。因为旧交的缘故,偶很多未曾出国(仅指没有在国外学习或者工作;出差、旅游的不算)的朋友总是苦苦邀偶回去。但是偶那些出国留学、工作过,后来又回中国去的朋友,就决不会给出这样的建议。因为只有他们可以理解偶现在的悠然。+ _* L& \% d" P% _( b
; T+ N- R$ k o) l- I
《庄子》有如下描述:
6 h* X/ p& n, y* g/ p; e8 h2 A7 G" m0 F
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 以視聽食息,此獨无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 {9 [1 b# o: a+ n' s0 O! N* D& B
* y6 c. S4 H$ W( r. @这大致就是移民故事里争论的关键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