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55|回复: 12

[加国新闻] 到加拿大入乡随俗:处处留心学礼仪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1-12-18 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Ivy Zheng 5 v+ {# ^# d, T! T# k

% K6 c7 d( X' b9 X: M. _. a. `# l午餐后跟几个同事散步归来,才推开二楼大办公室的玻璃门,扑面而来一股带着腥味的恶臭。几个人几乎都捂着口鼻一熘小跑地冲过了厨房。人虽然回到了座位上,但几个人都不约而同地问,“这是什么味啊?”我旁边座位上的德国同事一脸坏笑地让我们再仔细闻闻。韩国同事天真的深吸了一口气,但立刻就使劲地用手掌在鼻子前面忽闪起来。德国人这才不紧不慢地说,“你闻到死人的味道了吗?”这句玩笑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开始反胃了!最后,有人忍无可忍地问 “是谁干的?” 德国人把头转向过道另一侧的CO-OP学生,学生忙不迭地说“不是我,不是我。”边说边用手指着我对面的座位,“是XXX。” 8 f: W/ e0 j: o5 t4 R8 X
; A  _( n4 D8 V
我对面座位是一位中国同胞,我知道她一定是吃了海鲜一类的东西,很可能是龙虾。可这海鲜虽好吃,隔了夜,再一加热,味道实在难以恭维。
! t( `- ~# T/ f) y( n! {* I6 |; W% {1 E0 G. P5 q+ I, h
来加拿大时间稍长的人就会发现,“老外”中午吃的很少,以冷餐为主,用餐之后几乎不留味道。也正因为此,他们对中国人、印度人的食品加热之后发出的味道非常敏感,也很难适应。中国有句俗话“入乡随俗”,老外也有“到了罗马就要遵照罗马人的方式”的说法,这是国际通用的礼仪标准。既然不同民族的同事共用一间办公室,只顾自己大快朵颐而不顾他人的感受,实在不是来自“礼仪之邦”的中国人该做的。 3 x3 e! X" ~$ K" K$ u. a4 \

, S  B3 W+ N4 Q! o4 A' n说起“入乡随俗”,就不能够不讲在加拿大买咖啡,经常听到680新闻台中说起哪儿哪儿停电了,被采访的人没有抱怨说不能洗漱,而是抱怨早晨没能喝到新鲜咖啡!可见咖啡在加拿大人生活中的地位。
. q, D& o. V+ r) D" d$ f
1 X! E) k% q6 x# x: _2 ^$ \; O1 F我在开始专业工作之前,在咖啡店里打过工。虽然很多人都看不起卖咖啡的工作,那我觉得那是段非常难忘的经历,我不仅有机会一遍一遍地听正确的英语发音,学习日常用语,一遍一遍地模彷正确的语音语调,还能够理解到英语中“语气”所表达的礼貌,以及学习老外日常交往中的一些基本礼仪。   v; h+ C! [" O4 Z3 o  h

8 W8 V8 f9 x1 H# H3 G如果用中文举个例子,大家很容易明白。“请帮我开一下门”和“开门”是完全不同的语气。仅仅从这一句话,就已经可以猜出说话人的身份和教养。英语里也是一样的。 9 P+ }  F# d3 }8 m' y/ k# J$ k
, b, p1 k1 F/ b4 ^& e* T) ~' i
本地的白人,尤其是年纪稍长的人,说话非常的有礼貌。他们买东西的时候,一定会用“PLEASE”(请)这个词。有时候白人带着孩子来,让小孩子自己点东西吃,如果小孩子忘了说 “PLEASE”, 大人一定会在一旁用嘴形,发出 “P-” 的声音来提醒,小孩子立刻就会加上这个 “PLEASE”。可见,在英语语言中,在需要别人为自己服务的时候,这个PLEASE“请”字是不可或缺的,是从孩提时代起就养成了的礼仪习惯。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来买咖啡的中国人,十个能有八个不会说这个“请”字。你可能说你不在乎,但是从听的角度来说,有没有这个“请”字,说话者的教养却立即分出了高下。
/ h% w, Y: R$ d( Z
/ f# W5 I" L: E除了说话,教养与礼貌还表现在行为中。 1 n4 v& x' b% |3 P& ~" x
7 _2 x9 h( m' {; g
不确定自己要买的东西,先看食谱是很平常的一件事。站在柜台后面的卖咖啡的我,就有了机会看不同人的不同言行。“老外”们如果已经来到柜台前,但还没有看好要什么,通常都会很客气地说,“sorry, just give me a minute” ,相当于我们说的,“不好意思,稍等一下,让我看看。”如果身后有人,他们通常会示意让身后的人先买。我也见过同样语言不流利的“老外”,在我的询问下,虽然不说什么,但会跟我们对视一下,笑笑,或是用手指指菜单。虽然没有语言的交流,但是我已经明白人家还需要时间,一般就会先卖下一位。凡事都怕比较,再看看我们一些同胞的做法。4 a7 ]1 r: w7 f+ o5 f2 Q
4 T+ R2 S' g% I# ]1 V+ T6 }
“请问您需要点什么?”我从柜台里询问着,他却表现得不仅没听见,更没有看见我的存在,一如既往、目不转睛地盯着我头顶或是背后的菜单看,不吭一声。这出乎意料的沉默让卖东西的我和站在他身后排队的人都有点为难,不知道该不该等,大约需要等多久。通常下一位客人如果要的东西按很简单,就会走上前来试探性地点需要的东西。而这个时候,我们的这位同胞,似乎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立刻回过头了,旁若无人地开始点他要的东西,似乎觉得他在先,就该他先点。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毫无解释地打断其他人已经开始的对话是多么的粗鲁。说真的,这个时候,我最怕他突然说出中文来,我真的不想让人家知道这样没有礼貌的举止是中国人做出来的!
) M7 L, `# f& f- {
  I$ H6 v: d3 q! x; I如果说咖啡店里的失礼跟语言障碍有关,那些没有语言障碍的人,是不是就一定表现出了礼貌了呢? 5 p9 M) e7 W7 Y2 r1 x4 T
" n1 h( s1 r/ _( H2 W2 W
几天前,我接到一个电话,电话中是非常流利的英语,找我老公要问关于报税的事儿。我老公不在,我要了她的电话,告诉她我老公会在今天给她回电话。晚上,问起老公是否给人回了电话。老公说,“打了三次,都没人接,不过留了言。她留言上说她姓刘,是中国人,你没有听出来吗?”我愣了一下,还真没有听出来。第二天,我又一次接到她的电话,很不巧,老公又不在,我正要跟她约个时间,电话那边的她突然发火了:打了两次电话都不在,说是他会回电话,可是只给我留了言,来来回回几次了。算了,算了,我找别人去了。然后砰地一声挂断了电话。她的英语确实很流利,中国口音很少,但是,仅仅流利的英语并不能使她听起来像个礼貌的白人——英语是母语的人不会在电话中表现得这么粗鲁。而摔别人的电话,更是我们国人表达不满的一种常见方式。 : [9 V# V, B5 c( `
. |: {, q8 |7 A5 g
英语中打电话有很多相关的礼貌和礼仪。如果别人没有找到你,你在回电话的时候要先说“sorry I missed you call” (不好意思,没有接到你的电话)。这是个繁忙的世界,没有接到电话本是平常的事,这正是为什么要有留言功能的原因。虽然没有必要道歉,但简单的一句话,表现出的是说话人的礼貌,也让听的人觉得舒服,觉得自己没有被忽略。这就是礼仪。无论如何,别人没有接到你的电话,都不应该成为让你发火的理由。
/ V2 G. F# x+ C5 e/ t! I) R! X! C6 E1 o7 w" w
大家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虽然接到了电话,却刚巧要出门或是忙于其他事情而不能交谈。这时候,对方的一句问话 “DID I CATCH YOU AT A WRONG TIME?” (您现在方便谈话吗)就显得格外的善解人意。于是双方很快用简短的几句话重新约个时间,与人方便,于己也方便。
4 b* I2 C0 h, z; ^: F( A* O# w8 ~$ v9 K, R& h9 c; |5 p- B7 d1 O
以上我仅仅就办公室,咖啡店和打电话三个方面举了些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日常生活中礼仪的重要性。其实,我们技术移民,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相信在国内,我们都是知书达理的文化人,不会出现这样失礼的事情,但为什么移民后就显得如此无礼了呢?不讲礼貌的人确实有,但那是极少数人。更多的失礼,其实是不了解西方社会的文化的表现。我们移民,除了要学语言,找工作,培养孩子,作为“入乡随俗”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还要处处留心,体会西方社会的文化,学会用西方人的方式表的我们的礼仪。
3 u! D: B6 E4 _! M6 `# {9 t' n0 q, I. y+ ]0 l- U2 _- P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虽然我们移民来到了西方的土地上,但决不能把语言的障碍,生活化的繁忙,作为我们不讲礼貌的托辞。你可能入了籍,但是你的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永远都不能抹去你是中国人。而你的所作所为,在旁人眼里,代表的不是你,而是中国人!作为华人,更作为西方社会了解中国文化的途径,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西方人了解我们的祖国,认识我们好客而友好的民族,更责无旁贷地展示我们几千年流传的美德与礼仪!
4 Z9 x* @- K  v$ q/ h
鲜花(1283) 鸡蛋(2)
发表于 2011-12-18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219) 鸡蛋(0)
发表于 2011-12-18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3 s/ U# k8 U5 O7 s$ T' t5 c/ K5 k0 x% F% I3 y5 E
/ g) u& A6 |8 i: R& }1 c8 I7 O5 f
+ T; q" k# Z9 m9 b* U4 M# G
鲜花(269) 鸡蛋(0)
发表于 2011-12-18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谢谢,学习,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12-18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单位中国人每天中午微波炉热剩饭,那个味道,唉!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12-18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34) 鸡蛋(1)
发表于 2011-12-18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12-18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31) 鸡蛋(0)
发表于 2011-12-19 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年树人。从暴发户到真君子需要时间的。从中国来的有钱人现在还是粗级君子阶段。惭愧呀。各位请对为温饱挣扎的人要包含些。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11-12-19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有则改之,无则加冕
鲜花(39) 鸡蛋(0)
发表于 2011-12-19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单位的老外中午吃洋葱,下午基本就不考虑再和她说话了。
1 Q& |: v; c: X$ V0 I/ `0 e2 w" E我感觉注意礼仪应该是相互的。
鲜花(5) 鸡蛋(1)
发表于 2011-12-21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就是了,也没必要过分牵从某一个事,礼仪到位就行了,不一定是一样的表达方式。
鲜花(37) 鸡蛋(0)
发表于 2011-12-22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27 14:10 , Processed in 0.165882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