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目前公认的维生素共有14种,它们作用各异,根据其溶解性可以分成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许多家长认为维生素不需要补,有的觉得补的越多越好,专家表示,要警惕十五种误区。
1 C A$ d" B4 X1 m8 L% p+ Z& @ }& F4 P% [4 ]8 b
一般说来,水溶性维生素如果吃得过多,大部分都会迅速从小便中排出,所以不容易引起中毒,但是脂溶性维生素可储存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排泄较慢,摄入过多时便会在体内积聚,从而产生各种中毒症状。
, L3 H( u: ?- i- B; W, N' X% w6 |2 }+ f4 ~$ ^7 K
误区1.一般的孩子不需要补充维生素
6 o/ F- L% [$ t. |$ q `" t) p, f( s6 A! {0 M3 Z* p
从理论上说,如果能遵照平衡膳食的原则,合理调配食物,那么就无需在膳食之外再补充维生素。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要真正做到合理膳食还是有很多困难的,何况人们的膳食往往还会受到食物的市场供应、食品的加工烹调、个人的饮食习惯以及人体的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因此机体很容易就会缺乏某种维生素。特别是日常膳食中维生素D的含量很少,所以宝宝从出生以后15天起,就要开始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一直要吃到满2周岁。
" A4 d6 d& X2 G+ r: k/ [2 L- z
6 z9 B& Q/ b+ y3 L+ g ~" S# Q! H误区2.空腹吃维生素最合适7 d/ c! W" b! f
0 v, A" g6 l# i1 \由于维生素的分子小、吸收快,如果在空腹时吃,其血液浓度升高很快,水溶性维生素便很容易经过肾脏从小便中排出。所以,选择餐后服用水溶性维生素,不仅不会影响其吸收率,还可以避免从体内流失。+ ?0 M& R9 N- Q
$ G; i1 S: F! [" `* E" j误区3.凡是水果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6 o0 x# u; p r' j0 h. W( ^' G( K5 R2 o
5 y0 I0 M3 |$ |& t% S9 ~: T$ i3 K5 O只有柑橘类水果如柠檬、橙、橘、柑橘、山楂、鲜枣、柚子和草莓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平时常吃的苹果、梨、香蕉、桃、西瓜所含的维生素C并不多,每100克中大多在10毫克以下,远低于苜蓿(102)、荠菜(68)、辣椒(50)等蔬菜中的维生素C含量。
5 @) T# D) [# e' p; s# s2 h* P# z4 C2 H9 Y: {9 w
误区4.经常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就不会缺少维生素
& U$ Y/ \/ {3 g" Z* x a( q' M. |2 e5 A
新鲜的柑橘类水果和有色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一定数量的β-胡罗卜素,后者在体内可以转变成维生素A。但是蔬菜和水果中缺少其他种类的维生素,因此单吃蔬菜和水果是远远不够的。要注意让宝宝均衡摄取各类食物,才能保证维生素的全面吸收。
5 g0 {# o3 r0 H: `
' a) k; m+ R, \2 m( ]- O" J4 B0 i误区5.不肯吃蔬菜,多吃一些水果就行了
; L& \# k. P* f( u- Y1 S0 D1 p
; C1 q) o% b/ g蔬菜含有较多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以及一些特殊的成分,如葱里的辣椒素、姜里的姜油酮、大蒜里的蒜素、萝卜里的淀粉酶等等,水果则含有较多的果糖、有机酸以及可溶性纤维如果胶等,所以水果和蔬菜不能相互代替。
, k$ X* k& Y% U3 _% e( K; q. h/ q4 b1 V4 H+ _
误区6.可以用果汁来代替新鲜水果* H' Q$ {( q- |1 ]' r; @# q
) y2 I$ V; {: s4 ^9 z3 I果汁饮用方便、口味诱人而且久藏不坏,所以很受欢迎,但其所含的营养素与新鲜水果相比则相去甚远。因为果汁中只有少部分真正来自于天然水果,其余大部分是由糖分、香精和色素所组成的,即使添加了少量的维生素C,也因为溶解在水里而极易被氧化破坏,因此果汁不能代替新鲜水果。: ~. j, S* |$ B! U2 R Z
- {7 C( U) X/ c( H误区7.大剂量的维生素C可以代替多元维生素8 o# q x7 I2 R& {0 K: O
7 p; q+ }7 d* g5 W$ L0 _/ ^每种维生素的功能各不相同,因此维生素C不能代替多元维生素。而且随着维生素C摄入量的增加,其吸收率会逐渐降低,未被吸收的维生素C便可刺激肠道引起腹痛、腹泻。即使吸收较多,进入血液循环后也会很快从小便排出,因此不宜长期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
, ]" ]) Q4 w2 P `0 e* I% S0 y( k! m, M" x/ |
误区8.多吃维生素C会促进癌症的发生7 _& H" a! r: g/ z5 R
7 E- [+ }' l& f4 J2 u# F
确实有人在细胞培养中发现过量的维生素C有引起染色体畸变的可能,但是所需要的浓度很大(体内完全达不到这个水平),同时也有结果完全相反的报道。至于人体试验,迄今只有维生素C能够抑制亚硝胺(一种具有强烈致癌性的物质)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癌作用的报道,迄今还没有足够的依据表明维生素C有致癌性。3 \2 @& r5 |0 H
( D: f& T. s: v/ r" `' z- W误区9.常吃维生素C会引起肾结石: p, P9 }9 ]1 `/ m- v' M) I |
o# V) \+ a7 p3 c维生素C可以在体内转变成草酸,因此有人推测多吃维生素C有引起肾结石的可能。但是大量的人体试验(有的试验者每天维生素C摄入量高达5000毫克)发现,大量吃维生素C仅仅可使每天的尿中增加6~13毫克的草酸排泄量,并无增加肾结石发生率的报道。
0 V: a- V; `! b' [4 J
0 D. p7 y2 V8 ~% u& L& V4 l这是因为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一旦摄入过多,将会很快从小便中排出,体内不可能达到很高的浓度。( q# t& Y+ ~6 v1 X0 z- m
" f: t$ f/ l$ D7 G, A误区10.维生素是补品,多吃一点没有关系
/ ~2 U8 q) B" }3 R/ I& v$ N
0 v1 s* [6 h, x0 k" k) U4 N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少,每日仅数十微克到数十毫克。摄入过量的维生素,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则会引起中毒。如维生素A过多可引起烦躁、头痛、呕吐、皮肤瘙痒、视物不清、肝脏肿大;维生素D过量会造成多脏器点状钙化和多尿;维生素E过多会导致出血倾向。“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因此维生素也不能吃得太多,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或医生的指示服用。
9 A1 T( a2 b# B8 j8 H l [& H, ?2 ~7 d: K2 }8 V
问题11.婴儿最容易缺少哪种维生素?
# S+ j, S# t+ `4 a) m4 j3 \8 R* w( j. @! D$ l' `9 r' `7 m( a
婴儿最容易缺乏维生素D,这是因为日常食物所含的维生素D不多(一天不会超过100单位),与推荐量相差甚远。婴儿受阳光照射的机会也不多,无法合成足量的维生素D(每天400单位),因此极易缺乏,即使是母乳喂养,体内也会缺少。缺少维生素D以后,钙吸收不良,骨骼发育也会受到影响,可出现烦躁、夜惊、多汗、枕秃、骨骼畸形、动作发育迟缓等佝偻病症状,成人则表现为软骨病。因此,婴儿从出生后2周起就应该补充维生素D。- A5 o" l6 N+ y! n. l0 ~7 g+ F
( a# {& o- r6 F6 [* w问题12.维生素需要天天补吗?每天要定时吃吗? \0 [- W L. w/ K* M" }" K; S+ b+ r0 R
' q$ @/ D0 w6 D6 q: t4 |
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或者合成的数量很少,远远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因此每天都要补充维生素,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仍有缺乏的可能性。在人体中,各种维生素都有其大小不等的“仓库”,摄入的维生素首先进入仓库中,以后根据各组织和器官新陈代谢的需要,从仓库中动员出来,所以只要天天吃就行,不必严格地定时。退一步讲,即使有短暂的几天忘记补充,只要“代谢池”中的维生素还没有用完,那么还不会出现维生素缺乏症。当然,维生素缺乏的时间不能太长。8 g5 Z8 S" z) }6 F6 u
# c0 G3 ^9 h6 r. H问题13.平时应该大剂量补充维生素还是小剂量均衡性地补充?) O! d( i" b3 b0 h4 X
/ V& C* R9 H0 R* ~如果确诊为某种维生素缺乏症,如夜盲症、脚气病、坏血病、癞皮病,则应针对性地给予较大剂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P。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小儿都表现为症状模糊、诊断起来很困难、治疗起来少依据的轻度缺乏。对此,一般主张采用小剂量均衡性的补充方法,这样既不会补充过量造成中毒,也不会漏掉某种维生素使之仍然缺乏,这是一种比较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U6 m8 _. n' a ]' }: c
4 S( F" }: `, ` Z$ }' v
问题14.吃补充维生素的保健品再食补,会不会过量呢?
, I% [ H0 P0 [+ [* m2 \2 o8 l
; b. S9 ~( N; @ B7 ]% J多元维生素制剂所含的各种维生素量,一般只是每天的推荐量,也就是刚刚能够达到每天需要的数量,相当于得了60分,勉强及格。而允许的最高摄入量(也就是安全范围)则是推荐量的数倍到十几倍,两者之间有很大的空间,因此就算日常饮食之外,再吃多元维生素补充剂,也完全不必担心过量的问题。
4 o4 a3 L7 O# N* e `6 i% }( N- p6 U7 Z5 i
问题15.市场上多元维生素制剂的种类很多,怎样合理选择呢?
& u+ I7 c2 y) V( V. \4 v% M; Q9 U$ P ^/ C
目前市场上多元维生素制剂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其中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更有些假冒伪劣产品混迹其中,坑害消费者。所以,我们首先要选择名牌厂家的产品,千万不能贪图价格低廉而去购买不知名小厂的产品,否则一旦发现质量问题,会导致投诉无门。其次,非处方药的生产工艺、原料品质、产品要求、临床效果都比保健品严格很多,所以一般说来应该选用非处方药。有人认为“是药三分毒,保健品要安全得多”,实际上这是一种陈腐的观念,应予摒弃。由于补充维生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应该事先做一些性能和价格的比较,并不是价格越高品质就一定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