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联储过去两年来的大规模印钞运动有一个核心目的,即确保美国不会拖累全球经济陷入通缩的“黑洞”。
3 f3 b! p$ k y% J! X8 [" t7 ?& h& W! d# z) i0 s$ o3 @+ U$ R
不过现在也许是时候宣布“大功告成”了。) o, V8 C* u9 L8 g+ D3 H: u
" ?3 t. l6 K/ ~* a4 {
纵观全球,许多国家并未遭遇通货紧缩或物价和工资下降,而是恰恰相反——通胀。物价上涨,尤其是食品价格上涨,最近几个月已经迫使中国、印度、巴西、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采取紧缩信贷的举措。; I0 A# Y. P0 ]4 J4 k
) F/ v6 j! M; D3 W/ [ D/ P 即便是在欧洲,尽管政府债务危机严重拖累总体经济增长,12月份欧元区年化通胀率也升至2.2%,2年多来首次超过欧洲央行2%的通胀目标。
- l0 u" S* G' O4 l* X6 ^; D/ u* o
( K1 D3 S: s/ X# g: E" [ 在美国,12月份能源价格的飙升推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环比上升0.5%,为2009年6月份以来的最大月度升幅。
" ~) i- j4 \4 C) K; K3 L; H! m# l4 [ X [8 {% }
上周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S. Bernanke)暗示通缩之战形势逆转,称通缩风险已经“严重下降”。+ ^4 \+ _/ U. @
# |3 s" `' V; [7 d/ {2 C- q' y) Y3 s 各国央行对于“通缩”二字往往谈虎色变,原因是通缩可能会导致经济进入难以逆转的下降螺旋。如果物价下跌源于需求不足,那么它就会自我强化,因为企业为谋求生存会削减成本,从而导致工资下降。- U: J9 ^0 T+ T& M; [" z: ]0 o
" V" }0 w8 M, d 因此如果伯南克关于通缩风险消退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人们应该对经济复苏抱有更大的信心。+ \' S6 n, \9 k# Y
, ~; l% k& i5 L7 i6 B' F9 g, a3 q 巴克莱资本首席美国经济学家迪安-梅基(Dean Maki)表示:“如果通胀不断上升,联储将会恢复信心。”
5 T* N6 N, B0 \, ]3 L% R# P, w/ \) N( v. J
然而投资者有另一种考虑:联储还需要多久才会结束宽松货币政策?这对股市、债市和其他资产意味着什么?+ S# k1 n" z' R5 c& I! I1 s( `
. D" ^; s7 c3 s, \8 z T
在新兴市场,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通胀已经非常严重,达到5-9%的水平,迫使政府不得不提高短期利率来减缓消费需求。% e) V7 M9 U" J2 K
! N" p& t9 o2 D+ U/ G+ } 许多新兴市场股市投资者已经为此蒙受损失。11月初以来上海股市已经下滑13%,印度股市同期下跌9%。
+ m1 w1 E Q# Q
9 e3 J d4 ~& a( w0 ^ 与此同时,在通胀忧虑的推动下,去年夏天以来长期利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攀升,导致许多固定利率债券价值缩水。上周四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4.57%,处于9个月来的高点,而去年8月底仅为3.5%。6 Q* k7 s* S3 @ K0 S3 H1 l
- C# V7 O0 n3 L" h$ s3 U: P" }
通胀上升会侵蚀固定利率品种的回报,因此当债券投资者担心通胀攀升时,他们自然就会要求更高的收益率。这也是央行将要对宽松政策踩刹车的一个信号。
. s5 m( C+ q# T; j5 \, |1 }4 @" U! l4 O9 w- _$ [6 H
然而当联储官员周三召开2011年第一次例会时,他们将不会收紧信贷。相反,他们可能会重申去年11月份通过的购买国债向金融系统注资6000亿美元的计划,以促进经济增长。3 x/ t0 _+ L+ L! F
9 t0 J3 Q0 k1 s* } 美国也许已经避开了通缩,但联储完全可以争辩说我们仍在如履薄冰。根据所谓的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不计能源和食品成本),上个月美国物价环比升幅仅为0.1%,同比升幅也只有0.8%。
4 {" O* k. ^" t5 i9 Q1 E$ R* T2 B* Q4 c! l9 H0 I
核心CPI这一通胀指标长期以来为美国人所诟病,谁不开车、不取暖、不吃饭呢?3 L4 }3 F8 X. v5 r% I
4 B; A7 X5 A4 o) c; a0 F% R
然而即便使用总体CPI,联储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捍卫其“低成本资金”的立场。去年CPI总体升幅为1.5%,远远低于2009年2.7%的升幅。
9 w' P. s/ K/ r( K8 Y! q/ y4 f
, E& V& M+ F( n0 | 为何新兴市场国家的官方通胀比美国严重那么多呢?很大程度上因为他们在大宗商品价格大涨面前更为脆弱。
( w, F/ f* M8 U0 a# l! X4 r
# L9 X" ?4 I: m& q 去年夏季以来,原油、小麦(2556,20.00,0.79%)、棉花(32120,1620.00,5.31%)、铜和许多其他原材料价格均大幅飙升,背后的推动因素既包括全球经济改善导致需求上升,也包括恶劣天气导致一些农作物歉收,以及投机买盘等。% j+ z/ @% k9 T& g
' ] E/ A& U6 G) b 由于低收入人群食品支出占收入的比重要远远高于高收入者,粮食价格飙升的效应在新兴市场国家被放大。" T) t7 L+ f; v+ F+ |* V
5 [" g I4 r! N$ I, J8 D" S' J U
比如说,印度人将近一半的收入都花在了食品上,而中国食品支出占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三成左右。6 h/ k1 u8 _. Y
* @' }' k# H; ?3 t' m7 O2 i6 C
相比之下,食品占美国CPI不到14%。7 q5 J7 q, r- K3 l# ^5 \6 f
3 E" H9 X& y( r2 |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尤其是原油(8月份以来上涨24%),是否会开始传导至其他众多美国商品和服务。- Q$ _: G, T! M% N W
! D6 c( d( g# I: N# a& X 这一点在某种程度上是联储所乐见的。政策制定者已经给出暗示,如果核心通胀年率接近2%的水平,他们对复苏将会更加放心。' C* d' ~) l! R0 I7 G, R) D
; m* Q' w3 u, z" V4 `, o 但许多经济学家表示存在几股压制物价的强大力量,其中之一就是全球经济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竞争激化。0 P2 D$ R/ y' J! M. z* M) l7 @! {
0 c9 f# k" ]" |1 Q3 w+ {4 n8 c
而且,美国失业率高达9.4%,这意味着工作者没有什么权力要求工资大幅提升。这就排除了出现上世纪70年代工资与物价螺旋式上升的风险,当时工资的上升推高了消费,而物价上涨又促使消费者更加肆意挥霍。, S! t) ]' _6 J4 d9 H( @) }( }
5 X2 f* t a& U0 A0 P 如今则恰恰相反,食品和汽油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可能迫使许多美国人在其他方面收紧支出。
9 U! Y( ]0 b3 J) Q: x% h
) p$ |) P/ b z* p& v% O( B+ b RBS证券的债券策略师比尔-奥唐奈(Bill O'Donnell)表示: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如果物价上涨,消费者将会从Saks第五大道百货店撤回沃尔玛。”8 D$ g# W) A- C7 v* P2 _- E) ?
8 r+ ^- a- }: l* ~2 i7 U! @
然而有迹象表明,越来越多的公司至少在尝试提价。" T9 H# p2 ~* s: T9 @$ M2 _
' e3 P) [, o* o# U2 G2 L# E 现在原油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均处于2年高点附近,毫无疑问,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试图将成本上升传递给消费者。1 y. A, N- u3 o. Z2 `
?+ ?9 _) l0 H
这并不意味着提价会演变成一个稳定趋势。但即便提价的决定只是经济复苏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联储面临的下一个大课题也不会是还需提供多少刺激,而是何时开始收回货币。(诚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