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43|回复: 0

托马斯·爱迪生的自然神论思想 (ZT)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9-24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 : 傻蛋吞椰酥; F/ J$ n! A' L  a* h, i
  @* K9 b. g: z6 ?$ G4 q; m) N2 _
2010-01-03
2 ?% @+ p5 I; r7 G6 S9 U, [0 ^; |/ B
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发明家、推动美国现代化进程的三领袖之一,托马斯•爱迪生,在华人基督徒圈子里仍然被广传为一个虔诚的、热情的基督徒。我们现在来看看事实真相,看看这个谣言的形成和传播过程。
6 V) \9 s- `$ C+ W0 b
! u$ _: u; h( ?- M4 b* {( I金科玉律与十诫的尾巴:
! S/ G0 w+ j" l$ j7 T4 R4 O/ w! W3 r# P: u; U
从爱迪生的日记和各种访谈、传记资料来看,非常统一的一点是,他的信仰与哲学是基于一个“金科玉律”(Golden rule)。简单来讲,金科玉律就是指“每个人都有公正对待自己和任何其他人的权利与义务。” 基于此律,爱迪生希望待人以诚,这与他简练、实际的观念共同形成了他的伦理和人生观。这是一种世俗化的信仰。
9 P% f4 d8 P" i5 q" x8 \
" e4 m4 p' P. o. _0 x- ?8 a# _8 c$ g一般认为 Golden rule 发源于各个文明中,是现代人权观念的前身,不是任何一种文化信仰所独有。最为人熟悉的实例,比如有国学经典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其他的从古埃及、希腊到佛道两家,不再详述。那些拿着相关的路加 6、 10 和马太 7 经文宣称什么现代民主人权起源于基督教的,简直是一种仗势豪夺行为。/ i& Y) m" e" T7 V9 O' o
9 K( A: z7 P# ~
基督徒们最常引用的米勒所著《爱迪生传》[4] 中,称他有一个“基于金科玉律和十诫”的实践性宗教信仰。看上去不是犹太教就是基督教了吧?且慢,让我们看看它出于何处。
6 @# V( G2 O5 R5 N3 G/ U0 i; i0 N2 x  L( c/ S& m. f+ W
在 1911 年哥伦比亚月刊访谈中,可以找到爱迪生的阐述。这个“十诫”,用爱迪生自己的话说:“摩西很了不起,在十诫上犹太人设计了一个大道德观的缩略版本,无论有什么发现和进步,它(应指这个大道德观,The great moral law)从古至今依然屹立。”原来爱迪生的意思是:十诫不是耶和华刻的![2]( r) P$ ~, w1 y" ^+ J

$ d6 v2 }1 P; F) o+ a这是爱迪生说明自己信仰的两个最重要的访谈之一,它们就在今天看,也称得上是很优秀的反基文章。然而在米勒著作中,根本没有提及二文中任何其他的内容。
6 H6 B" R2 X9 `& d% h) J' \  G5 b5 w
) ?  ]; G2 [4 u, D$ n% l0 e# L我们再来看另一段:0 B- \+ i2 ?; K

4 l# j# r4 U3 ]1 @2 \' O“我从不否认最高智慧。我拒绝的东西—理智上促使我否认的是,存在一种在我们之上即位为王、被称做上帝的实体,指引我们的世俗事务细节, 对于我们个人, 像人类的法官一样奖惩我们。我不希望公众认为我否认世界最伟大的道德教师 —— 孔子、佛陀、基督。他们是伟人 — 真正的伟大。他们的教导归结为金科玉律,无论谁追随这金科玉律, 都比不这样做的人远为高尚和快乐。但敬拜一个上帝不是追随金科玉律的必要条件。” [2], X/ D! R$ J. _7 }
9 W. R: V& g4 n1 {, [3 I
爱迪生认为儒、释、耶三家都是伟人所创的道德体系,而且殊途同归。耶稣就是纯粹的人。实际上他的信仰一直排斥宗教神的概念,下面还要谈到。我们看这里面,孔子最没问题,他本来就是人,唯一可能引起他不满的是,把他和一个历史真实性很值得怀疑的基督放在一起。反正孔子肚量大,应该不在乎。那些恨不得再来次批孔,或是想把孔子也拉扯进教会的现代华基们要把爱迪生归为基督徒,这一关可就不是在不在乎的问题了。9 a/ h  g" x1 [6 x4 A6 i* [8 }- J) e

; k$ v6 L/ P, I  q! \$ ]& f8 z( m  P/ i在大发明家眼里,耶稣的聪明在于:十诫是最简洁的道德体系总结,夸张和迷信的成分最少。但是,这是在他极度怀疑耶稣有什么“神性”,认为那些神迹什么的只是教士们从头到尾编出来的前提之下。 (子曰:闹了半天你小子也搞cherry picking,再忍你一次吧!)
8 E1 k+ q0 s7 }0 O
$ Z0 |! B( Q8 p5 z- Z所以,爱迪生看中的只是十诫的那个尾巴,别干这个,别干那个的几诫,因为它们最为简洁明了,这符合他的性格。作为一个忙碌的发明家,虽然他能通读各类宗教著作,也没有什么时间去考证耶稣的真实性。因为他的信仰基于 Golden rule,宗教在他的眼中,混杂了大量乱七八糟的东西。爱迪生认为宗教应该去伪存真,为普及“金科玉律”服务。1 r! Y. i6 `% t, |

$ i" A' b% F7 O) O0 W3 C% m大自然,灵魂,以及最高智慧:- ^6 a, d8 u. h% @( }4 ~: G$ G9 u! ]
2 j* B) M5 W% H4 w- n" m
“自然并非仁慈博爱,反而是全然的残忍无情。” [1]
- |( F4 {7 V5 m' K5 f
5 [  s' F; X8 l' G大发明家虽然承认和尊重这一事实,却谈不上敬拜“自然神”,更谈不上什么虔诚。托马斯•爱迪生最著名的非基言论是1910年10月2日纽约时报访谈时说的:6 |& a5 c' ~2 R3 y

6 t" g  I8 m1 U, d$ _“我们知道的是大自然。我们不知道宗教里的神。并且自然即不和蔼、仁慈,也没有爱心。如果上帝造了我-传说中有如同我说的和蔼、仁慈和博爱三种特性的上帝-那么它也造了让我捉来吃掉的鱼。这样它的和蔼、仁慈和博爱体现在哪里?没有,自然造了我们 —— 全凭它自己 —— 不是宗教里的诸神。”[1]
. }! Z" h" x7 v8 U* [$ v$ W+ l/ J9 N$ W% J/ p; z) W1 k6 Z
这次访谈激起了很大反响。爱迪生拒绝了超自然、灵魂、永生、人格化上帝等一系列宗教概念。反对者诸如《大脑与人性》的作者汤姆森甚至称:“不承认永生的是脑残”。0 g: i( l* ^. p& K. T
) K# S8 V1 K+ `3 L; L  z7 m
爱迪生认为自己不是无神论者。他在1910年纽约时报访谈随后被媒体指责而不厌其烦,在私人通讯中不得不辩护说“你们理解错了。我不是不信上帝,你们所谓的上帝在我来说就是大自然,掌管物质世界的超级智慧。我的文章只是在怀疑我们的智慧或说是灵魂,死后仍存在,或是能轮回。”[6] 这恐怕也是够虔诚的基督徒们闹心的。
' q  N2 t& h+ ~0 j/ G
. U: v) c: J' X爱迪生认为人没有独立的灵魂,只是超级智慧掌管下的细胞的一个集合体,死了就散了,所以也没有什么永生。人脑只是一部机器,像留声机一样承载思维。[1-3] 这可能与他所处的时代有关 —— 细胞生物学已经有很大进展,但是华生和克拉克还要等好一段时间,X-射线衍射仪及相关技术还没有强大到让他们用来验证DNA的结构并从而开启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
+ W$ o9 i! p3 \: z
+ Y! j' _/ Q; M3 p& t5 b& I6 C2 Q这里要澄清一下他的超级智慧观点,这也经常被表达为“普遍”或“无限”智慧。虽然他称大自然为拥有超级智慧的物质世界,有一个大道德律支撑。这却和宗教里的神没有任何关系,更没有对“自然神”的什么“敬畏”,只有别有用心的基督徒才会刻意混淆二者。自然神论最基本的一点是,无论什么高级智慧都不会特殊对待人类。大自然有秩序,有规律,你可以认为它本身是有智慧的,仅此而已。
# n9 B9 s6 \+ Q" I
) p6 b# U- t# J6 c6 V( |/ D1 `# {我们必须区分开自然神论者(Deist)和其他有神论者特别是基督徒的本质区别,尤其是在针对“神创论”和“智慧设计”的问题之上。我们还是用发明家的这个例子来看。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这一阶段,许多基本的自然现象并未得到充分的解释,自然界的许多规律和秩序会令人许多人相信这是一个更高智慧的杰作。爱迪生的这个自然神论观念建立在他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然而爱迪生的信仰又是实证的,他认为一切信念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唯有科学才能够让人类最终认识自己。相信大自然是一个超级或无限智慧,并非他的信仰根基所在,而是他的实证主义哲学在当时条件下的一个推断。爱迪生所讲的超级智慧,仅仅是体现在自然界的规律和秩序中,或者我们可以说,就是自然界的规律本身。
/ ?: k/ F5 b( b  C. G8 z7 p6 Q: G* H, _
作为发明家,爱迪生会时不时认为智慧的大自然会有一些“设计”。不过他认为这些假设必须经过科学证实,要不然只是一个观点。爱迪生是尊重科学和学术精神的,也支持当时建立在科学观察和推理之上的达尔文进化论。这与执迷于自己的信仰、将宗教凌驾于学术之上的当今“智慧设计”论者完全不同。不要以为爱迪生认为有“最高智慧”,就会游离于理性和学术范围之外谈设计了。神创和智设论者如比希之流,为了维护自己的信仰,不惜违背学术精神,大肆使用偏证、歪曲等等伪科学手段,如何可以拿来和他比较?2 [4 W  X; i- q5 Y
2 k/ @0 X: V+ l( y, C" Y7 G4 b
爱迪生很精心的保存了一张有亲笔签名的门捷列夫照片,他对采访者爱德华•马绍尔说,门捷列夫的成功是通过对物质的深入研究得出,而这也是解决更深层次问题的途径。在他看来,自然界的所有规律根基于物质世界里。也就是说,他不认为有超出物质世界的灵异现象存在。[1] 这些实证和唯物主义的思想,和“金科玉律”一样,始终是他的信仰基础。  i& D2 [5 C: A* L$ ^: @7 V4 H5 _
4 b! C! T  N" `0 U/ J2 Q
爱迪生举自己的一个例子说明了一个人如果执迷地相信一个东西,就会偏执。这也是他认为科学理性是人类不断提高认知水平、去除迷信的唯一途径的原因。他还认为,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精神层次的问题。限于当时的生物学水平,爱迪生认为达尔文在物质层次上解释了生物的演变,但在精神方面、道德伦理上却没有做出什么说明。然而他又认为神学很无聊,根本不能回答人类最根本的问题,而只有通过科学途径才能解决这个疑问:人何以存在。 “这个世界有的东西进步,有的退步,而人类的特点是在进步。” 大发明家认为人类仍在进化中,并最终向完全认识自己的方向进步。这可以称得上是接近不可知论、乃至无神论的思维了。[1-2]
; O9 o/ [: B8 y2 p5 L4 [& B/ ^
& l: I. k1 B  U0 y0 h8 P* j/ Z3 o论宗教:; Z2 G2 O4 n9 a& {/ L/ {% N/ u

3 Z8 f: @& u5 M3 h/ e2 k爱迪生本人使用“超级智慧”或“普遍智慧”来表达他的自然观,基本不用“神”或“上帝”。他对当时美国以基督教为主的宗教持实际的否定态度。
3 M. p' T: Y; J# Y# U* R- G! [% Z" K: `
“关于宗教理论里的天堂地狱、个体的来生、或是一个人格化的上帝,我没看见过一丝一毫的科学证据。” [2]0 h4 v0 k5 V' [) Q. G6 W

4 K; _1 U2 u( V+ }) b, C9 I“相对于上帝做了些什么,我对上帝的话没啥兴趣,所有圣经都是人造的。” [5]
" a7 m: ]3 O* J
5 h' M% |5 D6 J9 Z/ L爱迪生认为宗教不过是繁文缛节,不过是形式而已。他反复强调,如果教会运用理性,丢掉虚幻,基于 Golden rule 专讲伦理道德,会发挥真正的社会作用。现在西方教会的世俗化倒是有点向这个方向前进,福音派就甭提了。现代化之父关于宗教的思想,也真是足够超前的。
& J* [4 N  L7 M! {( G/ P5 b# ]$ U" @8 j, g
著名自由思想家约瑟夫•路易斯在1929年访问爱迪生时,爱迪生支持他在中学里散发潘恩的《理性时代》一书,并且对这本书高度赞扬。他又说6、7岁儿童在被牧师们传道后,再很难有什么办法改变他们,“太多的人溺于宗教”。[8]
3 Q# }3 l  n, \
% H/ ^  B6 X. I" _爱迪生虽然对宗教、神学持否定态度,但对宗教人物和牧师们的正面作为时不时地表现出肯定和尊敬,然而牧师们却经常在正式场合抗议和蔑视“爱迪生这个不信者”。路易斯讽刺道:不过,人们愿意去没有电灯泡的教堂吗?没有避雷针的呢?(避雷针发明人富兰柯林同样是不信者)。
* s6 Q; j% Y) v8 Q2 ]& i
" G  M/ E/ a: d% Y传记的问题:4 Y6 g$ ^3 z  n3 ]* t
! g; b; i. o7 Y0 v( E- l: P! W
看一个历史人物的信仰,第一手材料是他自己的文章,或是被直接记载下来的出处明确的言论,然后是被别人转载的有明确出处的记录以及亲人挚友的评价,还有各类传记、历史类文章里有出处但时间地点不明的引文,最后是时间、出处不明的转述记载。照此来看,一个毫无疑问的特点是,关于爱迪生反宗教和世俗化的资料可信度都比较高,而一些偏向基督教的记载,不仅可信度偏低,而且断章取义严重,甚至有许多编造的谣言。
( C# T& ]; W2 c7 i. o, I9 {( U' R
有一个关于爱迪生要发明“通灵机”的传闻,便是由断章取义发展到一个谣言。实际上,这是爱迪生在一次闲谈中为了说明灵魂不能游离于物质存在而打得一个比方中的一句话。' j8 _. u- a% j; a
% D# `4 Y. d1 B- L! S+ j
米勒所著的爱迪生传记号称是依多名学者在他最后十几年中跟踪记载的资料,在老爱 1931 年去世后六个星期写成。但是其记载个人信仰的部分,没有记录以上所述爱迪生最著名的访谈资料,实际上构成了偏证。+ m$ i  ]/ e/ N$ Z+ s$ h
" |9 t5 N% y2 q3 y4 Q0 ]: J
而且米勒作品中篇幅不大的对主人公信仰的记载,处处显示了刻意强化其与基督教不抵触的地方。除了上述“十诫的那个尾巴”之外,还有以下几点:/ G1 `, h- Z; k8 u- k
4 a$ o+ }" N' W9 p: W
一:爱迪生的人生信条受托马斯•潘恩的影响很大,米勒传记里只记载了他时常引用潘恩的话:“我的国家是世界,我的宗教是做好事”,其他的轻描淡写而过。
' o% g& A$ r6 S5 B* j+ W+ n
! o: s' E6 L/ T2 S; {二:收录了 GP Lathrop 访谈,没有明确时间地点,肯定不晚于 1898 年(Lathrop 卒年),其中爱迪生承认人格化上帝,这与其他明确记载冲突。而且这是再无其他出处的孤证。即便这是真的,上下文中也可以推断出它是一种形象化比喻,而不是基督教里的那个人格化的“神”。
7 G$ I: X$ c, Z3 I2 m9 J; G- s& u! e) q4 ~
三:收录了亨利•福特等人的评论,认为爱迪生在晚年逐渐倾向于相信永生。然而随后记录中他的私人医生 Dr Howe 的证词却是爱迪生在他最后的数小时内,经过一段沉思后说:有没有灵魂无所谓。$ R8 e, V- q0 J# S  o# T
3 n* {4 U% E( x& X3 X+ n, f
同时依据 Dr Howe 所说,爱迪生去世前几天从一个美梦中醒来微笑说“那边如此之美”。这段话被一些基督徒拿去做为证据。不过呢,如果基督天国只在梦中,非基们肯定没有意见。# F! t! c) L, s' \' [: K
& b& |8 ?# P, I3 F
考虑到当时美国的宗教和社会气氛,比方说老罗斯福仍然称潘恩是“肮脏的小无神论者”,即使爱迪生自己也在1925年写文章给“极端反基”托马斯•潘恩辩护,说明对于历史上的这些有名的不信者,记载中经常被贬低或歪曲。[7] 米勒是位写过不少纪实文学和剧本的作家,并非历史学者,当时为了“美化”爱迪生的信仰,有偏证并不太奇怪。这也是他的这本传记的史料价值还远不如数十年后历史学家 Paul Israel 所著的爱迪生传记的原因。后者使用了更为丰富全面的资料,并把爱迪生归为自由思想家。[4] [6]
2 G6 V( A, s% P1 P  e, C# z7 ]& ~0 T5 H( Z$ w  i, a# s
米勒作品还好,只是有偏证,仔细看根本就得不出爱迪生“信神”、是“基督徒”的结论。不过呢,华基们可不这么看。他们大可以把“金科玉律”抹掉,只留十诫,把孔子佛陀抹掉,只留耶稣。然后提个“神”。嘿嘿,不只是头一回吧!
4 g, P5 T3 y0 I4 j; ^5 a: Q7 ^% _$ E) X1 _
9 z) u  t+ |+ ]5 y& w$ K" B
驳谎篇:9 @& V- q+ P2 ^; |

2 A. R9 B; ?& H! |里程臭名昭著的《游子吟》中提到米勒评论爱迪生:“如果没有神的启示,没有一个‘舵手’,没有一个引导的力量,爱迪生决不会有一个科学的和数学的精密头脑来领悟宇宙的奥秘。”我翻了好几遍原作,也没找着。这“神的启示”,是里程自己无耻地加进去的!当然了,他把爱迪生所有的“超级智慧”全写成 “上帝”,结合这本烂书的主体,把读者引向了“爱迪生信耶神”的混淆概念。而米勒传记里提到爱迪生实验室里一篇铭文中的一句话:“I believe in the existence of a Supreme Intelligence pervading the universe”,竟被译成 “我深信有一位全智全能的、充满万有的、至高至尊的上帝的存在。”加了这么多料,里程,你是让非基们怀疑你的英文水平,还是惊讶你的造谣水平?
( {2 O) a9 `; N! W; i  l% @" ~3 B. @6 g1 F; `; `
另一篇基督徒的“理论武器”《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的信仰》出于《天风》2000年第六期。它不仅犯了同样错误,还把里程的加料翻译变成了铭文里的唯一一句了。此外,文中还记载了一些添油加醋、胡编乱造的东西,比方说爱迪生回答记者他一生最大的发明是“发现了耶稣是人类的救主”,还说“爱迪生认为,向神祈祷是人生力量的源头。每当他遇到难题,就在实验室里祷告,祈求神的帮助”等等,这都是在无耻造谣。爱迪生熟悉圣经,称赞过一些宗教人物,这些倒是没错。问题是如前所述:爱迪生熟悉许多宗教的“人造圣经”,还把耶稣贬为“庶人”,这怎么就不提了?- q- u0 \9 \9 T' G- [

- u0 s1 N) u5 D伯逊网上的那个“天路灵语”,把上述错误再犯一遍后,反咬一口说 1996 李其荣版《爱迪生传》 “记述了爱迪生亵渎神和亵渎《圣经》的话”而没有提爱迪生的“座右铭”和他关于“信有神的信仰宣示”,并批其为“中国国情”。他“天路灵语”也不考察考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亵渎神和亵渎《圣经》的话”,难道又是肚子里的圣灵在发癔症?他博客中另一篇博文《基督徒科学家---居里夫人》却令人喷饭狂笑,因为整篇文章里都是在歌颂居里夫人的伟大,就只有标题里有基督徒字样。敢情这位就是网络上时不时出现的“橡皮图章基督徒”之一,看谁合适,就给谁扣一个“他是基督徒”的章。
3 x) [5 _1 R7 I5 }1 Q# R7 n
, D  ?1 P& I7 t% p4 Z* N还有那个基督教谎言集粹,就是那个整出“美国的前苏联政府”大笑话的传教资料,关于爱迪生的部分,还不如上面几个逗乐,不再赘述。9 t( e5 k+ G) \, U+ F7 t
! K8 N- T# p# @" K9 p, Z5 J
总结:
7 ^6 m$ c6 k# O) y
6 S; u" y6 m2 O! q  L& E/ f托马斯•爱迪生所处的时代,基督教势力比现在要强大得多,但是爱迪生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不是一个虔诚的有神论者,更不是基督徒。相反,他对基督教基本教义持否定和批判态度。虽然他可以被划为自然神论者,但是那个年代的自然神论,与不可知论、泛神论、无神论乃至自由思想经常是难以区分。爱迪生的信仰是世俗化的,实证的,有强烈的唯物主义色彩。他认为自然是可探索的,信仰是可证的。这也是后来许多人称他为无神论者的根源。一些非宗教人士的评论或许更为准确:爱迪生即使不是个自由思想者,也是美国自由思想运动最杰出的作品。
5 T3 @( P. I/ U, G+ e
* F6 D% g1 d8 P# L: }& d1 Y《完》1 D$ ~* i: f6 N$ y. l% ~

+ L7 G" b; J# T) b) A/ W, D参考文献:
$ e% n- P& a( P1 p) G7 {% L% O( n2 @$ D9 c% H
[1]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October 2, 1910.
) S" a; {# x+ H# B[2] The Columbian Magazine, January, 1911, issue (The New Year's Number, Vol. III, No. 4)9 O- D" i0 t& F+ X
[3] "Do We Live Again?" an interview with Edison, in Mr. Edison's New Argument from Design in 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 (3 May 1924)
. @, k* Z( L6 I2 {[4] Francis Trevelyan Miller (1931) Thomas A. Edison, Benefactor of Mankind: The Romantic Life Story of the World's Greatest Inventor Ch. 25 : Edison's Views on Life — His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p. 291~295
4 F1 g- M. T0 I- J8 ]- y$ x; E# I3 n[5] The Atlantic Monthly Vol. 128, No. 4 (October 1921), p. 520.; |$ s  e& e3 B
[6] Paul Israel (2000). Edison: A Life of Invention. John Wiley & Sons. ISBN 0471362700
6 N/ A( M+ |! E8 B) s$ u! X5 \: h[7] Thomas A. Edison (1925). The Philosophy of Paine.
! U7 T# z/ C  N' k1 a[8] Joseph Lewis (1929) A visit with Thomas Alva Edison. From his book Atheism and other Addresses, Freethought Press 195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19 03:07 , Processed in 0.13208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