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 Z9 Z/ F* U! l' u 新立法可能做的就是减小下一次危机像上一次危机的机率。如其所称的那样,新立法或许主要处理“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问题。通过这次危机,政府面临艰难抉择,是挽救摇摇欲坠的大型金融机构(贝尔斯登(Bear Stearn),美国国际集团(AIG))还是允许突然破产(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激起恐慌,把亏损强加于其他银行和投资者。为避免这样的两难选择,新立法做了两件事。; m+ t- w9 e/ z
! T# N9 }1 | w, l/ {; O 第一,将对大型金融机构施以更为密切的管制。迄今,美联储(Federal Reserve,简称Fed)已对持有公司资产的银行(如花旗)实施监管。一些主要金融机构,如AIG,实质上逃脱了联储的监管。在该新立法下,美联储可以检查并管制任何倒闭会危及整个系统的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和金融服务公司。 * {$ a4 B- O# `; D i/ a" J0 |0 Y9 ~/ I& N5 {9 a
第二,如果更加严格的监管和资本要求不能阻止重大损失,该立法则为机构创建一个有序的倒闭方案。它们将逐步关闭以避免市场动荡;如果这些机构需要现金,政府或许会向其临时提供资金。但这些损失将最终由股票持有者、贷款者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 简称FDIC)承担。8 i/ a* L/ u( d& c/ \% R
* g( q/ H* ]+ R l
和传统思维不同,现在的问题是“大而不倒”只是危机的征兆,而不是危机的基本因素。那是已过时的不良贷款:向没有偿还能力的贷款人所发放的房屋贷款。恐慌情绪的引起是因为没有人知道损失的规模或位置,目前估算将超过1万亿美元。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该新立法可能减弱了政府通过限制来平息未来恐慌的能力(主要是技术途径)——Fed在危机中间向经受恐慌之苦的机构借款的权力。 * [# _: k: O* z# a+ x7 w6 t 5 X0 y5 I& o& @. w" S7 n6 Q$ b 新立法中也有其他缺陷。它并没有解决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的未来问题。也没有大多的措施恢复私人市场证券化,即把个人借款(房借款,汽车借款)的打包为债券。这个信贷的主要来源已经崩塌,自2006年以来已下跌超过90%。还有个缺陷就是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从未证实个人借款的真实性。结果是:有着不真实信息的“撒谎式贷款”。但新立法并没有要求评级机构(或任何一个机构)对个人借款进行选择性的审计。如果不这样做,投资者或许会避开多数“证券化”。 ) X. e! \ U0 }' L* ^1 R 7 @; V9 h3 r1 }0 O! A% b9 W 所称的“金融改革”有着双重目的:稳定金融市场和因这次危机而惩罚“华尔街”。在这个立法中(一个消费者保护机构,通过银行限制“资产交易”)有许多内容留给了监管机构,现在没有人知道全部结果。它可能会为没有被大力监管的机构带来更大的稳定性,过度监管或者扩散性的风险活动。历史将评定这个立法是真正的“改革”,或者只是报复。(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