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60|回复: 0

老太得知丈夫病危后绝食离世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6-26 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从青梅竹马的童年玩伴,到携手洞房的结发夫妻,再到形影不离见不到另一半就难受的贤伉俪,周良槐、周春荣真正做到了相亲相爱、白头偕老。更为奇特的是,80岁的周春荣6月22日刚去世,第二天,昏迷半年的周良槐跟着就走了。这对在人间相伴62年的恩爱夫妻,将在天堂续写他们的不离不弃。+ Y& J0 ?/ h; f- M+ m; u2 m. F/ r

8 F# N* G( o* s9 S! N  □实习生 季诚 快报记者 赵守诚
* c" Z( i5 X* N
$ `5 X: Q" s2 R5 z2 B- b  订婚后经历生死考验
# t: l$ E4 R/ Y, C. U
6 c: i0 L) @9 I8 \/ b6 _* W( m  周良槐生于1928年,住在南京水西门。周春荣生于1930年,也住在南京水西门。两家只隔着一条秦淮河,两人是小时候的玩伴。“父母小时候都住在城南,童年时就在一起玩耍,真正是青梅竹马。他们先相恋,然后再聘请媒人,明媒正娶的。”昨天,在老夫妻的灵堂前,子女们含泪回忆父母当年相识的点点滴滴。六十多年前的秦淮河见证了一对青年男女的山盟海誓。在那个时代,婚前就相识相爱的男女还真不多。两家大人也同意了这门婚事,在周春荣18岁那一年,两人订了婚。可命运无常,订婚后不久,一场罕见的大病袭倒了周春荣。也正是这场病,让周春荣感到周良槐对自己的好,二人结下了生死同心。
  w! W! r- z% K9 g# w" I* z; `
4 ]6 `6 x1 E+ \  周春荣生的是一种麻疹病,持续高烧不退,咳嗽不止,十分严重。当时的医疗技术还不足以治愈这种疾病,周春荣的身体每况愈下。她还没过门,娘家人多方请医诊治,就是不见好转。周良槐天天过河探望,陪伴在病床前,细心呵护。他不愿意刚订婚的未婚妻就这样离去,坚信周春荣可以挺过来。* J- d6 s  F+ d& G! E2 ^! d7 ?

( y( X/ Y  X( E% T/ {  “母亲那场病太重了,怎么都看不好,外婆家准备放弃了。父亲总陪伴在身边,悉心照料,她竟奇迹般好起来了。”儿女们回忆此事时,都感到奇怪。“母亲在世时常念叨这件事,说父亲成天抱着她,她都快不行了,最后竟在父亲怀里缓过来了。”经过这次生死的考验,两人的感情更加稳固。年轻的周春荣面容姣好,是远近有名的大美女,不少公子哥都追求她,但周春荣和周良槐的感情好连邻居都有目共睹,每次看到求亲做媒的来了,或是达官贵人追求者找上门,邻居都会让周春荣躲在自己家里。* U9 D4 W, ?$ U. F
4 \/ i  `# ]6 [$ t* Y1 [
  订婚那年年底,两个相爱的人正式结为夫妻。
6 w. x; S( Y) s+ G
& k0 E& T: W* |) K2 H7 l/ F' V% e  千辛万苦养大7个孩子
% H6 Q+ |/ W$ q% J- u: b, q5 {; W( H* u2 m0 W
  过门后,周春荣就做了妈妈。原来,周良槐的大哥病逝了,留下一个遗腹子,过继给了他。新媳妇毫无怨言,辛辛苦苦地带起大伯家的孩子。次年,她自己的儿子诞生了。随后13年里,她一共生了6个孩子。加上大伯过继来的孩子,一共6男1女。夫妻俩都在肉联厂上班,丈夫月薪30元,妻子月薪20元,两人工资加起来只有50多元。家里这么多张嘴要吃饭,生活非常拮据。
4 t8 w! R, ?6 C9 G
5 z2 @3 _2 k7 ~5 Z% ~/ R9 Y4 d9 P  当时,1斤大米可以换8斤山芋干,夫妇俩舍不得买米,就拿粮票去换便宜的山芋干。他们又在家门口种上油菜,油菜籽与山芋干一起熬汤。有时把豆腐渣、甜菜、茄子放在一起烧。这些就是一家人的主食。周春荣精心做的这些饭菜,营养又可口,一家老小都能开心地填饱肚子了。
& P/ L9 Q  s) k8 m' ?$ r* Q  E: W, T- J' Q$ A. u. `2 c
  周良槐的二儿子说,当时他们全家住在下关宝塔桥,房子很简陋。总共不足20平米的一间房,隔成两间,放着一大一小两张床。夏天,父母把家里唯一的大帐子挂在大床上,7个孩子都睡在帐子里。人口多,收入少,生活异常清苦,但夫妻俩想方设法给孩子们弄些好吃的。中秋节买不起月饼,母亲就自己动手做。4 N( T9 \" |- C8 d% n

  O+ M, i4 {  d  上世纪70年代,周春荣母亲患了皮肤癌,皮肤溃烂,气味难闻。但周春荣夫妻俩毫不嫌弃,精心照料老人,直到老人去世。周良槐的父亲晚年患哮喘,夫妻俩也日夜伺候,倾力尽孝心。# s5 t$ _1 m" \5 v( P. m% v

0 o5 d' D$ w% F( \$ Q  1968年,夫妻俩在五塘新村分了套房子,住房得到改善。子女们也相继成家立业,分开过了,但他们常接到父母召唤的电话,“妈做了扣肉,你们都回来。”“爸买了牛肉,今天全家聚餐。”每逢相聚,兄弟姐妹们常念叨小时的日子,都很留恋,那时物质上虽苦点,但精神却十分充实。# M  `$ T4 H: \5 I

: L. `) ?4 ?! j' V  去世前两个月一直没分开# G0 x/ e1 h. U& p3 ]( N; E% X

0 j) E) j9 K9 p2 H1 S1 s  父亲是母亲的拐杖  T/ \! o0 B1 Z
- O: o  L+ L3 Y- s5 S
  退休后,病魔再次盯上了周春荣,她患上了帕金森综合征,双手不停地颤抖,生活不能自理。周良槐不离不弃,悉心照顾老伴。每天夜里他都要起来好几次,扶周春荣到厕所小便。周春荣平时要吃好几种药品,每种药量不一样,有的只要半片,周良槐都仔细分配好。
& E, w3 A7 E3 E7 q2 r+ Y, u6 n. r; H
0 J5 E% X9 Y6 ?" R& Z  年岁不饶人,渐渐周良槐的身体也越来越差,患上了痛风,但他仍无微不至地照料老伴,天气好的时候,他还会搀着老伴到楼下走走。
% m5 P' j  q, P- q9 E7 m. P" h
! B+ w- s6 f/ s( u0 J' I  “邻居都说父亲是母亲的拐杖,走到哪都离不开。”周良槐的女儿说,父亲有高血压和哮喘,考虑到他一个人照顾母亲太累了,他们好几次想让父亲休息,子女们轮流照顾母亲,但周良槐却总以“不放心”为由拒绝了,“父亲太在乎母亲了,只有自己亲自照顾她才放心。”子女们说。, Z9 z& c% m# ?% |6 ?

' r7 T" M& X- Q' |  1990年,周良槐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可刚住没几天,有一次儿女去看望,病房和医院都不见他的身影。儿女们吓坏了,结果在家里找到了父亲,原来周良槐几天没见到老伴,实在放心不下,就偷偷从医院跑回了家里。“我们后来又把他送回了医院,但他没住几天又跑回了家里。”周良槐的二儿子说,“不但父亲往家里跑,母亲也往医院里跑。”) d" N# i/ R. |8 I5 }8 P. W
, H1 h, S, D1 [% E' y' {
  牵挂老伴,她也住进医院/ f+ T; H0 Q# @6 m

- P. r1 @. [/ s" g2 O0 b& z  去年12月18日凌晨,周良槐像往常一样起床给老伴喂水喝。喂完后,他突然一下子瘫在床上,浑身都不能动弹。周春荣吓了一跳,赶忙让儿子将老伴送到医院。周良槐被诊断为突发性大面积脑梗,从此进入深度昏迷,一直住在鼓楼医院,到去世之前都没有苏醒过来。
$ `% \+ T: P/ F2 C& S% m
$ z" w3 p) b! @  老伴住院后,只要一有空,周春荣就要儿女送她到医院去探视。她自己腿脚不便,每次都是坐着轮椅出门,儿女抱她到小车里,到医院后,再抱她坐在轮椅上。“父亲虽然昏迷着,但母亲坚信他还是有感觉的。”周良槐的二儿子说,每次母亲都会在父亲的床头,拉着他的手长久地喊着他的名字,希望父亲醒过来。
. h7 r/ b  A) H, z$ P2 D# P( u/ X& f: d  @( W
  今天4月24日,周春荣突然高烧不退,被紧急送往鼓楼医院。医生诊断为肺部感染,当即住院。两人在同一层楼,中间隔几个病房。经过几天治疗,周春荣的烧退了,家人准备把她接回家,却遭到她的拒绝,“她说希望住得离父亲近一点,这样她放心。”周良槐的女儿说,母亲坚持继续住院,医生刚开始不同意,当了解到她是想经常见到老伴后,医生才同意了。: p" i5 W: w3 d. R9 H
* }( ~( ^2 `& S3 ]4 T/ k
  一起发烧、得甲亢
0 i1 x/ }7 J, `9 E6 _
0 J+ `0 @+ E  z8 _. w; z  周良槐和周春荣一起住院期间,发生过好几次令人诧异的巧合。说起这事,儿女们甚至医生都连称不可思议。; _5 `7 y, E& \: E5 W
/ \" N. j: S4 g7 Y% V7 |: o
  周春荣虽然住在医院,但身体已无大碍了。可有两次,周良槐发烧后,很快周春荣也开始发烧,经过检查,周春荣身体各项指标都很正常,查不出发烧的原因,连医生也感到很诧异。还有一次,周春荣本来身体状况很好,吃得下、睡得着,“我们给她带的饭她都能吃完,我们做的冰糖木瓜,她也吃得精光,还说很好吃。”可第二天,周良槐被查出患甲亢、小便不畅后,周春荣也很快出现小便不畅。医生检查后发现,她居然也出现甲亢的症状。“他们之间肯定有着某种感应。”种种巧合连医生也无法解释,子女们只能理解为父母之间感情深厚,久而久之产生了某种感应。
2 \1 O2 Y) _0 }" H0 A9 x: y5 R+ g  ]7 t1 ]9 J3 B' S
  老伴病危,她开始绝食
4 j- X2 f+ m  d* a5 W; H( c# p( s% m* D* M) z
  6月18日,医院发出了周良槐的病危通知单,担心母亲一时接受不了,子女们决定先放出点风声,让她有点心理准备。“妈,爸可能快不行了,你得有个思想准备。”二儿子悄悄说。不料,当晚周春荣就开始发起高烧,而且拒绝吃东西。打退烧针、冰袋冷敷、温水擦身,试过各种办法,高烧就是不退。) i& b" {% A4 p7 X

2 b/ j1 M/ F/ ]& X( P  为增加营养,医生在她鼻子上插根管子,输入流质营养食品。可她一清醒就拔掉管子。“我们没办法,只好将母亲的胳膊捆在两边床架上,逼她鼻饲进食。只挂了一瓶营养液,她就死活不愿意了。”周春荣的女儿哽咽着说。. M" x9 z0 W  L6 w" I/ S4 p
  `# E; D- _) A; i5 a$ M
  22日12点55分,周春荣离开了人世。“先接到父亲的病危通知,结果母亲走在了前面。”周良槐的二儿子说,这时,更让家人震惊的事出现了。“母亲去世后,我到父亲病床前说妈已经走了,已经昏迷半年的父亲眼角里竟然渗出了泪水。”更令他们惊讶的是,母亲遗体被推到太平间后,周良槐的血氧指数突然开始下降,生命体征出现波动。23日早上7点13分,周良槐追随着老伴,离开了人世。0 q$ ^: f1 o' D: z1 I  H& ^

/ ]5 L1 q6 e6 Q1 F" H: o/ H  子女将二老合葬1 Z8 ^9 E  ~8 }6 W, |% f$ }
- O3 y8 t, H. K6 M/ a7 X" c" m$ \
  “本来正准备母亲的后事,没想到父亲也去世了。母亲的安葬日期推后了一天,二老同时火化安葬。”周良槐的女儿说,父亲和母亲相濡以沫,生前一步都不愿分离,去世后应该永远在一起,子女们决定将父母遗体一起火化,合葬在普觉寺。子女们在家里安设了灵堂,将两位老人在70多岁时拍摄的婚纱照放大,披上黑纱,悬挂在灵堂前。
! i+ a- ]! W- K2 ?
" w& u0 ~8 ^+ V) V- Q  80多岁的老夫妻两天内接连去世,在五塘小区里邻居们啧啧称奇。昨天上午,记者进入五塘新村小区,几乎整个小区的居民,特别是老人都知晓此事,众人议论,“老夫妻感情好,结婚60多年,算得上钻石婚了。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但几乎是同年同月同日死。”“少年夫妻老来伴。这老两口不仅在人间厮守在一起,在天堂也不愿分开,看来下辈子还是夫妻哟。”# K% W5 s# Z7 P9 }1 }5 ^

6 z7 p9 q8 g" u1 {- L. Y1 r. K外销黛安芬精品内衣特卖店 (http://daianfeng.pingdian8.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19 10:53 , Processed in 0.12853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