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投资高盛大赚一笔已是人所共知的事了。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投资人都收手,但巴菲特反其道而行之,他放胆以极优惠的条件对高盛投资银行投入50亿美元。当时巴菲特是以每股115美元的价格买入,至本月13日高盛在纽约市场收报177.84美元,巴菲特的浮盈率超过50%。$ ~- S3 Z4 F. Z1 F0 ~5 y" c
$ z1 O, |% D3 c4 o* W 不过,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一位董事周二对媒体说,巴菲特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之所以进行这项投资,是因为深信高盛的强大以及高盛的品格。6 [0 r% o5 _9 ?- k8 `# _
/ m8 C- c: v$ k3 b6 a 高盛强大无可厚非,它是华尔街历史上最赚钱的公司,它是最早提出归还美国财政部救援金的受援公司,去年第四季度的业绩远远压倒本行业其他对手。但说到品格,似乎只有巴老一人认为高盛值得称道,估计其他人都要笑了。 - y0 O. g9 h) L' F& c. p5 T( X% N0 j3 k l4 ~
美国人民首先笑了。近日美国一家调研机构发布的企业声誉年度调查报告显示,高盛排名垫底,在60家企业中排名56位。对多数美国人来说,高盛的巨额奖金是难以忍受的,高盛陷入危机时,纳税人帮它纾困,如今它重新赚大钱,对员工大派奖金,却忘了许多美国老百姓仍在金融危机的余震中苦苦挣扎。 : i1 d1 q1 W1 {6 g3 l, a6 S* I0 ~3 H& I0 p& J
投资美国银行的投资者笑了。华尔街日报援引纽约联储的数据报道称,包括高盛在内的18家银行报低了债务水平,与在该季度的高峰水平相比,这些数据在过去五个季度的季末平均被调低42%。这些数据掩盖了这些银行在回购市场的短期借款。尽管此举并不违法,但可能会误导投资者对银行正承担的风险水平的判断。 " m! o- |* R& m) ?# `6 j 8 Z" ]" F- V: Q' E0 d0 o0 i 远在欧洲大陆的希腊人民也笑了。2001年希腊希望进入欧元区,但由于希腊财政赤字超过了欧元区规定,因而向高盛求助,于是高盛利用主权外汇交换交易帮助希腊一再掩盖其日益增长的赤字问题,拖延解决财政问题的时间。这种粉饰太平的手段直到最近希腊爆发债务危机才被揭露出来。事实上,华尔街银行过去成功创造出一些产品,让客户能在短期内获益,却埋下未来危机爆发的种子,希腊只是其中一例。在希腊的例子里,银行帮忙想出像庞氏骗局一样的方案,假装可以解决希腊实际的问题。综上所述,高盛的品格又何从谈起? % l* q( s6 J8 m0 S- n1 K , [% J% ^8 ^. E4 s9 A8 k 经济活动中确实有道德风险因素的存在。早在上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就提出了一个概念叫“道德风险”,意指因自利行为,两者付出不对等,其中一方因为另一方不道德行为而受损害。因此也就是说,银行只想赚取交易费,并且与客户没有患难与共的关系,甚至还可能持有与客户对做的交易部位。 & p3 ^4 y$ p" s1 [ 7 N3 a$ f7 N, g4 L/ z 或许“诚信”之于巴菲特,更多的是巴菲特与高盛打交道多年的一种伙伴式的信任,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做交易时经常聘请高盛来做投行,而基于此的投资与高盛的品格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