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来源:世界日报
L& Z" ]$ x! Q$ V# x# \( n, \+ e& }9 V' D( H
金融和房地产专家认为,尽管渥太华宣布了有意收紧房屋贷款的政策,但购房者拿到无须支付首付的房屋贷款依然不难。
9 R. S: U7 \+ E. u
# T+ d+ w5 D: y4 z5 N) A {9 P4 r加拿大住房与房屋贷款公司在2008年10月的时候,把无须首付的政策改成了需付5%首付,并称这样能保护和帮助加拿大的房产市场。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加拿大全国的八家主要金融机构中,至少有五家向信用不良人士提供贷款。
/ s j0 y+ r$ n. h, k/ |+ [& W( U0 z
魁北克的德士贾丁斯(Desjardins)银行、帝国银行、加拿大国家银行、龙馨银行(Laurentian Bank)和丰业银行的雇员,都在为有心买房却无钱付首付的人寻求解决办法。
( g" @- T$ z9 T9 M, Z8 C8 H. h; |) U9 R# x& l/ ?
通常,银行雇员们会给客户贷款总额5%的贷款金额返还,以换取客户为他们的贷款支付更高的利息。客户还可以透过个人信用贷款、个人贷款或RRSP贷款来获得所需的5%首付款。 8 R& u6 ?) {7 T4 y
3 S% `( e: ~: _2 R# U
虽然这些途径是完全合法的,但皇后大学(Queen's University)商学院的金融学教授盖格诺(Louis Gagnon)还是认为,这种做法与渥太华方面想要透过控制住房贷款来避免房市泡沫的做法相悖。他说:「这种做法不但与法律的精神不符,还破坏了金融系统的安全。」 ! D8 K( x+ Q# v b* a$ b+ J0 W+ i" ~% G
) x$ [4 w" V7 v2 Q) u/ e. y/ r4 ~
根据专家们的说法,那些自己付不起房款5%首付的买家,应该迟一些,等到凑够钱以后再进入地产市场。他们甚至建议说,应该把首付的比率提高到总房款的10%。 3 C7 O: [% o) a0 c( }
$ }$ T4 r- \4 T7 _, ~1 C( R
政府方面则透过加拿大贷款与住房公司(CMHC),为那些为支付20%以下首付的客户提供贷款的银行,提供总额超过2340亿元的资金。在2008年10月以前,CMHC提供全额贷款,而现在也要收取5%的首付,但是对于首付资金的来源,银行并不太在意,他们在这方面拥有自主决定权。
3 O5 c' ^4 h$ j) ^, y7 V: j5 v: ^9 E
联邦财政部长潘迪思的发言人鲍瑟尔(Chisholm Pothier)说:「贷款者在选择支付首付的资金来源方面,有著灵活的选择空间。」
: O% _: N- g7 _; J, a/ `) B J
! C$ | W9 q4 e3 I& A' z, [根据CMHC的规定,贷款人每月的住房开支总额,包括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家庭取暖费用等,不能超过其每月借贷收入的32%。所有的债务总额不能超过其月收入的40%。
4 _) T' f) N- O0 ]6 z/ Q$ U! b# a
* ~# y1 s% x; Z& h4 h对那些不能自己凑足首付人士,CMHC对他们发放贷款的信用要求会比平常高。他们需要有650个以上的信用分才能获得贷款,而一般情况只需要600分。而银行方面倒是对有没有付首付并不在乎,只要客户有能力还贷款就好了。 , P# m" r% @6 ~6 L$ S8 Z' |* i3 k
$ i2 A. b) A7 V渥太华目前的政策时是,一般的住房要付5%的首付款;而对非自住房,首付的比率为20%。
6 T8 n1 B7 W b" s0 R/ U' }4 W2 u( v1 B
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管理学教授考德韩利(Chaudhury)认为,虽然银行想趁低利率鼓励人民置业,特别是那些首次购房者。但考虑到风险,银行并不太愿意贷款给那些没有支付首付款的人。 / y4 ]9 N B) u3 b" j
5 A, r T6 _. O. V8 s
德士贾丁斯的发言人布莱克博恩(Francine Blackburn)说,银行希望客户能付5%的首付款,当贷款人付不出首付时,银行会帮他们垫付,并相应提高贷款利息。
* B4 I& B4 G/ [, f y. n/ W% v% P# q' ^4 r" G9 o
而国家银行的发言人表示,他们的政策是,5%的贷款金额返还并不能被用于支付首付,因为他们不会提供100%的贷款。
4 N0 O6 Q! `1 k! L s
# n8 ]5 f# ]' s' E而帝国商业银行的公共事务部主任马科里奥德(Rob McLeod)则表示CIBC有意取消为贷款者提供首付款这一服务,此决定将于4月16日开始生效。而德士贾丁斯银行和龙馨银行,到截稿为止,还没有对新政策公开表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