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58|回复: 1

银行改革刻不容缓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0-1-15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MarketWatch旧金山1月15日讯】看见可疑的目标,就用税收大炮开火。
/ R( [; X& j# C
( G  w. X1 d8 X% @/ S' i  看上去,这似乎是奥巴马政府一直奉行着的原则,金融危机并没有能够改变什么。
4 s- D/ \1 r! k: Z
- [8 c6 j! H; I  奥巴马政府推出了最新的计划,打算向银行征收新的税额,来补偿问题资产救助计划造成的1200亿美元损失。这从政治角度说来当然是一个有正确性的决定,也掀起了公众对华尔街的又一轮愤怒情绪,而且有望让关于救援是否是浪费资金的争论暂时平息下去。不过,这一计划真的就能够让周三出现在华盛顿的那些银行巨头感到真正切切的疼痛,让自鸣得意的表情从他们的脸上消失吗?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就未免有些幼稚了。) T- W8 c6 Z, n  T5 v' ], Y
9 L6 L3 R: U) [( p8 p
  只有当你想要打击华尔街的钱包时,你才会发现那钱包实在是太大了。比如上个月,英国政府抛出了一个对银行家的红利征税的计划,但是最终却遭到了悲惨的失败,因为大多数银行都明确表示,他们宁可负担这看上去很是沉重的税额,也要发放红利。既然如此,政府还能怎样?
3 ^+ a5 I3 D- t5 v
5 v0 ~7 L& e7 n, m1 N7 c% n  奥巴马计划的打算是根据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债务的规模来决定具体的税额,这从理论上说来可以迫使银行将债务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以减轻自己的税务负担。问题在于,银行业之前也在缴纳种种税负,而这从来就不曾影响过他们的利润计划。& ^" F4 H. J5 x
/ |5 N6 R; ]0 P
  根据报道,高盛在去年前三个季度的大约两百个交易日当中,有过一天交易股票、债券和衍生产品获利1亿美元的纪录。高盛的交易商们在努力争取最大的红利时,难道会突然转回头去担心起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吗?当然不会。) G: Z& E+ Z  [' k' A4 H" [
5 ~) ]( L% i: T2 r/ D" G2 \) d  y
  这些税额会被吞掉,嚼碎,然后分散到若干衍生产品合约之中,在税务机构弄清楚该如何征收之前,他们就已经有了最充分的对冲机制了。- V6 V' C) s/ r5 B9 I. x

2 W- E& U1 F4 ?) k) {# z  布兰克费恩(Lloyd Blankfein)、狄蒙(Jamie Dimon)、麦晋桁(John Mack)等人周三来到国会,在这里他们已经意识到银行业的周期发展是有两种速度的。一是在好时光里头尽可能地赚钱,一是在危机到来时隐蔽起来,等待下一轮的好时光。: j2 U0 Y( D/ w# l8 g6 T  C

/ y3 P4 d& M8 d5 G% e% f  狄蒙周三在议会作证时说道,他曾经告诉过自己的女儿,所谓金融危机,就是一种几年就会发生一次的事情。因此,当危机到来的时候,银行大规模裁员,股市大幅度下跌,小人物纷纷损失掉自己的工作和积蓄,而顶尖的银行家们却可以对政治家们大声抗议,称让他们预测市场未来的走向太过强人所难。7 Q6 c3 P8 ~' {; x) X

! U* @( P: Q2 y% U8 a  C  听证会的高潮之一出现在布兰克费恩发言的时候,他试图让别人相信,高盛的确认为,他们的衍生产品是出售给了那些适合的、老到的投资者,但是他的说法实在难以让人信服。委员会主席安吉利德斯(Phil Angelides)当即反驳,养老基金也在他们的客户之列。* z/ ?8 }$ D, E  q8 r+ g0 c+ ]) r2 S% k

+ ~3 h( D8 {$ P# L- Q$ k4 N( B* s  V  奥巴马政府面对恐怖主义问题和全球气候变暖都无能为力,同样,他们对金融危机也做不到防患于未然。不过,他们确实可以采取治本的方法,动摇这华尔街几年一度的矛盾滋生的根基。在这方面,他们确实有历史的剧本可以借鉴,这剧本就来自于大萧条时代。华尔街的高层现在仍然坚信着,风暴很快就会过去,他们很快就可以回去像过去一样经营自己的企业,这样的想法在周三的表现中已经暴露无遗。  N& {5 H. r& g0 M& R1 ^2 e
+ T5 f8 @' d2 M8 a  `" [% G
  结构性的和管理层面的改革是唯一的答案。华尔街已经用戏剧性的、对经济而言甚至是毁灭性的方法证明,要他们自律根本是不可能的,尽管也没有任何一位银行业的重量级人物明确表示过,他们其实宁可牺牲全球经济增长也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
# V2 G+ ]# p3 U: c+ c! |- W" f. j4 ?8 U/ S
  那些最大的银行必须予以拆分,交易和投资机构就是交易和投资机构,储蓄和放款机构就是储蓄和放款机构。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复活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但是也差不了太多。薪酬体系必须建立追索的机制,如果获得红利的人被证明是做了错事,这些报酬就应该予以追回。
: o0 t5 [: A' y9 f( u8 Q
3 x- j5 v( F: ]+ |+ U# X/ L  最终,管理当局、央行的银行家们,以及银行业的领导者们应该形成一家或者多家全国性乃至全球新的机构,以监控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根据他们的判断,在资产泡沫膨胀到过大之前做好应对的准备。+ i# G( |" c# q" @* L+ V
* Z( O" l$ a4 x1 R2 e" x9 n) f
  其实,从学童到银行家,所有人都必须为他们设立足够的规则。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华尔街只是以他们的表现证明了,如果没有合适的规则,情况会有多么糟糕。奥巴马总统现在正面临着一个一代人时间内仅见的机会,在下一次泡沫出现和破灭之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不应该浪费这次机会。7 O/ T) K# F/ _) O; i( v
! a& w1 }; T( ~! B" |0 V4 \
  正在我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桌子上就摆放着两本备受推崇的金融杂志。《经济学人》杂志的封面故事,题目叫做《泡沫的警告》,而《巴伦周刊》杂志则是《弃船》。
# U+ w$ M: r' v( q; p# a/ o8 P+ w
  k# \- q$ P% h% m# Q# [: l6 |  当然,这两份杂志的不约而同并不意味着全球的股票、商品和新兴市场泡沫已经再度进入了最富戏剧性的极度膨胀阶段。可是,现在确实是时不我待了,我就曾经听到几位德高望重的策略师提起,我们距离下一次大规模的调整——甚至还不仅仅是调整,也不过只有几个月的时间而已。/ j0 y3 h9 k( K/ S

) q8 Z3 Y% t5 P* Z9 l  现在,无论在华盛顿还是华尔街,已经没有人有资格在将来的某一天站出来,说自己没有听到过警报声。
2 ?8 ]8 [6 {" s
! a  Z- l9 D) V* o- x% j: f0 X  (本文作者:David Callaway)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62) 鸡蛋(0)
发表于 2010-8-8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18 13:11 , Processed in 0.082002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