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据估计,全球至少有85个国家2500余万人在学习中文。大陆近年更是积极抢占中文教育市场,去年11月,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开幕,这项计划要陆续在全世界设立100所“孔子学院”。中国大陆在抓住商机的同时,也将中华文化一并传播———$ D* q# W: k6 `3 V: d' D
/ a- u8 ]5 ?0 F2 I5 L1 L Z w 纽约时报英文版5月22日刊登专栏作家纪思道的文章《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标题首次使用简体中文字。此一罕见举动,为全球中文热再添话题。台湾《联合报》对此予以高度关注,5月30日刊发多组文章就中文在全球的使用展开报道。
K* g U. X! T! E8 \" [$ B) T; p, i+ i2 n
———编者) h/ A7 `* _$ K+ m. E3 J0 f [
7 W% b2 S3 D/ Q! n6 t 据估计,全球至少有85个国家2500余万人在学习中文。而大陆近年更是积极抢占中文教育市场,去年11月,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开幕,这项计划要陆续在全世界设立100所“孔子学院”。中国大陆输出中文教育资源,在抓住商机的同时,也将中华文化一并输出。: `4 c! A, F7 z% m
1 P9 B: I1 y% y$ z0 x) y
台湾用中文老外有的不知道# K0 j% ^$ C# }% U' P+ {0 ]
, F- Z9 a* Q0 q% z+ e- |: J5 s/ J. m0 f
两年前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读书的台湾留学生张静慧,曾在该校担任中文助教。她发现,中国大陆的崛起,让美国同学热衷学中文;但这些老外似乎不知道,台湾地区也使用中文。
- T- S$ x! s0 ^
3 ^. G3 a. G7 P; r1 V “他们觉得要学中文,得去北京;找工作,得去上海。”张静慧说,老外学写简体字、读着大陆教科书。这股潮流,已经很难阻挡。大陆有十多亿人口,政治经贸往来的国家遍布世界,“以流通的程度来说,简体字早就打败繁体字。”台湾的文化大学国语研习班主任王玉琴说。
9 F; \8 n `7 R5 O
/ j: D+ v1 J' E" }" `# u 王玉琴说,大陆有计划地栽培汉语教师输出至全球各地,拿美国来说,中文学校、各大学的中文课,绝大多数都已经使用简体字教学。
9 T9 O" b/ Y5 `( @8 I( l7 C/ ~- I$ {
认识简体字台湾校园办比赛
1 g8 R* D8 s& F
: M1 f2 ]: X4 {+ m 台湾的语言中心也端出“同时教授简体字、汉语拼音”的菜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外国学生青睐。王玉琴说,外国学生来台湾学中文,多半也会要求学汉语拼音和认识简体字;过去教注音符号和繁体字的课程,已经不能满足老外的需求。再者,大陆推出“汉托”,即如同英语“托福”考试的“汉语水平考试”,外国人为了取得中文程度的证书,简体字一定得懂。" Q+ |6 Q$ X5 G0 a: ?
% h! I+ R0 U4 n3 [( @5 i 台湾校园也吹起认识简体字的风潮。台北大学还举办认字比赛,帮助学生认识简体字。去年主办这项比赛的台北大学中文系教师李翠瑛说,读简体字书是必然趋势;更有学生扬言,“不懂简体字,就落伍啦!”
: _! _, R. V, X6 o; i; c2 N- A
5 s# _3 m$ r6 m) d 来自马来西亚、在暨南大学中文系教书的作家黄锦树说,几乎中文系的教科书、参考书都由大陆进口,因为现在“中文领域最好的学术研究都在大陆”,所以简体字书非看不可。他还记得自己读大学时,只能偷看盗印大陆书;现在学生可以光明正大的在台湾买到大陆书。; |9 I# `$ r! w) C
# A4 C) f% u3 q3 ], \9 M
台湾的大陆出版品,从禁书到开放,始终是市场先行。至于到底市场有多大,报道称,以前的估计从一年两三亿元新台币到七八亿元新台币,并没有定论,唯一确定的是,市场潜力不小。
* V# s% G) S& a' B( V
7 H- Q( D6 i6 v* l0 |; k 台湾卖简体书业绩好过意料5 Q0 ?9 ^6 G) e
. j! b4 e- \- D7 S0 q1 g1 n- u
台湾联经出版公司成立“上海书局”展售简体字书,业绩出乎意料的好。联经乘胜追击,要改装台中、高雄的联经门市,为岛内中南部读者提供简体字书籍服务。老字号“天龙书局”也随即宣布,要开三家“台闽书城”供应大陆图书。/ l0 X/ Y7 m4 Z U
4 E( \* ^4 o, x" u1 [
海外的华文出版市场也在转变。新加坡大众书局落脚台湾,原本为了采购台湾繁体字书外销,但台湾区负责人谭白绢走一趟邻近各国的中文书店回来,立刻调整策略,将台湾出版品转印成简体字版本再销往海外。8 k+ t# W1 u# G6 P
2 H( C2 l9 d, g% F0 q
繁体字的边缘化危机令人忧心。“中研院”副院长曾志朗多次倡议,应该申请将繁体中文字登录为世界人类遗产,得到不少支持。) |3 i; s z5 ]% c! V( Y) L) y. e
2 i. U$ Q9 }1 r1 _; M
美国中文教育简体当道9 m H& l1 Y( w' |% g7 G% `
" f8 Y" A5 F& i8 {2 f/ F7 F
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沈葆,是美国大华府地区知名的中文教育者。平常她在大学担任行政工作,到了周末,便借用公立学校教室教中文。一转眼,她教了28年,始终捍卫繁体字。
% d- ]' U2 z6 I4 d: \/ G+ ?! A
5 T% H9 I# f& d8 `- n# _4 R! g- u 在美国能源部工作的卢瑞平,今年5月接任美东中文学校协会会长。他和沈葆一样,坚持中文应该学繁体字。; N% O# a( M4 v5 r) W' r
4 p |6 E6 s! v- |$ u# ]- z7 v# x8 [ 大华府地区是美国几个华人聚集区之一,周末上课的中文学校不少。卢瑞平说,台湾移民子女,会选择教繁体字和注音符号的中文学校;大陆移民子女则学简体字,“背景不同,这很自然。”
) S2 g$ [. c; {1 A0 p2 e% _
8 p a" n4 c$ E. l$ E 大陆移民愈来愈多,卢瑞平说,大华府地区教简体字的希望中文学校、美中实验学校,六七个校区可以容纳两千多位学生,只要开班必定爆满。
( \$ m# m2 @4 e$ h' e6 D! \' a2 B2 T5 C
过去以繁体字发行的几家华文侨报,也出现简体字的对手报。侨报多摆在华人超市等地点供人取阅,广告是报纸唯一收入来源。大华府发行量最大的繁体字侨报,因应广告商要求,去年开始发行简体版。8 z& Q5 i+ f6 m% ^8 r/ _$ g# C
1 X/ X% L7 l1 a3 X8 _- v- x
中文AP课程,最被坚持繁体字传承的家长和老师关切。全美大学理事会决定,中文将成为高中生选修的大学先修课程(AP,Advanced Placement)之一,初步决定以简体字为指定的中文字体。5月初新闻周刊(Newsweek)即报道,目前已有2400所高中将配合AP计划,在2007年提供中文先修课程。卢瑞平预测,美国学习中文的人数将大幅增加,但简体字必定成为主流。
: ]# D8 F c' X
; u+ {3 `6 n, i' }' s 日本流行学汉字写短信/ U/ ^" U: P% l
6 T- {. h% |- y4 }5 }& g 日本京都著名的清水寺,每逢过年,要由住持拿一支大毛笔,在大张宣纸上写下一个反映那当年情况的“世相汉字”。
8 k" I' S+ z6 E4 [5 J$ u; G4 x, N& N0 X
与中国渊源深厚的日本,汉字早已融入文化中。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规定了“常用汉字”与“当用汉字”,要孩童从小学开始学习汉字。
" O. Y& H: j4 O9 U7 G& Z2 N" e% p" D* I/ C/ b7 O) [* H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阿辻哲次记得,40年前读小学,老师说:“你们现在好好学汉字;等你们儿子、孙子辈,就不用学了。”结果老师错了,他说,目前日本的外语学院中,选中文作为第二外语的学生占1/3,超过德文、法文。
0 L9 g9 ] `# E; ^1 B( R( }" u M* o( f
日本政府举办的汉字检定考试,如今每年参加的受测人数超过两百万。除了实用需求,汉字也是流行,阿辻哲次说,日本有8000万部手机,其中2/3可传输汉字短信,“现在年轻人,为了写短信拼命学汉字。”
( i( F& H4 K& Q
) ]6 A' ?% n$ I- q5 w 相对于日本将汉字视为民族文化资产,同样与中国文化渊源深厚的韩国,二次世界大战后曾废止汉字、推动韩文专用政策,中断汉字教育50年,直到1992年金大中执政又重新强调汉字。
& g" F! I/ k8 {6 I3 \- n1 `0 Q5 k$ s2 ^1 R; Q ~: A. m
在韩国有130万人在学中文,但以简体汉字为主流。
/ S! ~6 D' p/ a# q( x0 d! q8 }( t
/ K1 m: E, D. h" M 东南亚繁体一夕变简体
T; ~7 m8 F0 K. d7 G: M
( w+ L# Q6 F# K3 [2 P 台湾人到东南亚旅行,常有熟悉的感觉。在新加坡或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槟城、古晋,有时整条街的商店招牌都写中文,而且是繁体字。/ v& a- u( z6 e6 u
% B3 Z3 K0 w- { 早期中国移民,将汉字文化带往南亚;繁体字在海外华人社会传承,一直维持到二十世纪末。随着台海两岸政治势力消长,东南亚的中文版图逐渐改变,不仅中文教学改用简体字,报刊字体也弃繁就简;加上日常书写习惯改变,南亚华人圈如今已是简体字天下。; Q5 H4 E+ S5 c7 B& g. I
1 @" R/ I8 y6 O8 c
来自马来西亚的作家黄锦树,正好历经过大马中文教育的“变天”。他记得,大马中文学校的华文教材,以前都是台湾当局协助编印,因此他直到小学六年级都学繁体字。到了初中,“繁体字一夕之间变成简体字”。. n; J5 e/ m* x9 T* {: e
2 A% d: A) J" C, l" o6 h$ Q
马来西亚华文中学、小学都是私立学校,过去学生清一色是华人子弟。近年来,因为华校教育水准高,加上中文热推波助澜,许多马来人、印度人子弟也送到华人学校就读,学习简体中文字和汉语拼音。
/ n' t8 |5 X- S7 z% ]8 J; i- {- W; t, R
与马来西亚相较,新加坡对于中文教育政策就更有远见。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新加坡教育部先后颁定小学和中学的华文文字表,从注音符号和繁体字的教育轨道,转进至简体字和汉语拼音。
; p6 C. P8 }7 n( k9 W: r: g! |5 z5 C$ s5 s: q
与中国大陆的经贸、文化往来很重要,新加坡和台湾、香港的交流更是密切,务实的新加坡人把“识繁写简”当成中文学习的原则。8 X! ]7 \+ N, h: J* I
P4 c: m5 T& h
除了台湾,香港是繁体字最后的雕堡。但满街繁体字的招牌底下,细微变化正在发生。1997年以后,学讲普通话、学写简体字的人都多了。
7 ~' b4 H" `/ p- T$ m) q) U) j: d
香港看世界的角度在转变。评论家、香港TOM集团顾问刘细良说:“我们以前透过台湾书了解世界。但现在,还要靠大陆书。”他说,大陆图书出版发展快速,有更多种类书籍可读;以知识的学习和传播来看,香港人使用简体字的潮流,还只是开始。
7 t7 L w" {! v, r' S# U& P
f" G8 H# Z0 r2 ]6 D1 u- L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6月01日 第三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