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03|回复: 35

...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3-26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
* ~/ r- v: F' Y4 G6 E(原贴作者认为不适合公开讨论,已删。有兴趣探讨中文教育的网友,欢迎参加爱城教育局的有关会议。)1 j' U( }" n! V# n/ x: l  C
) [" g, [( ?" @. u; h3 c+ B
[ Last edited by 片儿刀 on 2005-3-31 at 09:43 PM ]
鲜花(634) 鸡蛋(5)
发表于 2005-3-26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和片刀的忧虑是基本一样的!0 z, [" u* ?9 O3 L
Originally posted by 片儿刀 at 2005-3-26 09:11 AM:/ i$ S, b# y4 f" W# p# h* F
首先是,孩子对自己是中国人有了认识,而此认识是简单地通过语言和外表特征来获得的。她一开始就很奇怪班上怎么会有黄头发小孩学中文,后来费了老半天给她解释混血是怎么回事,孩子仍是似懂非懂。再后来就是总不能找到形容那些金发碧眼不会说中文的孩子的合适名词,她自己起初用“英国人”来描述,大概是从“English Man”直接转换过来的,纠正错误之后,又想说“加拿大人”,发现也不合适,现在我们达成一致通称其为“洋人”。这个问题总算告一段落,但我觉得的这样不是太好,分得似乎太清楚了。

/ X! R7 {4 m  Z3 l( w$ z$ f* Z0 \8 z中文学校如果“中国根“概念过重,会给小孩造成自身混淆感和人种区别概念。我希望孩子做世界人。( G7 T' R8 {* u/ ~5 [5 R" H8 n

  ?. C* K; [6 U+ e9 u5 P% q4 @
Originally posted by 片儿刀 at 2005-3-26 09:11 AM:3 q5 ~% e& O2 v5 o1 v" W
更大的担心则来自文化传统。我隐隐约约觉得学校的老师身上似乎总有一些“师尊”,这在中文老师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这一比较是我跟孩子之前上过的纯英文学校包括同事孩子的学校比较得出来的结论。英文学校似乎更注重“爱”的教育,老师拥抱学生司空见惯。而教中文的老师在教授中国文字的同时,是不是同时也把自己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圣坛上?所以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一丝敬畏?
+ u& q2 L: \, p1 z+ [# _; |
# j& w- g) a$ W, Q再则,中国人的小孩多含蓄,守纪律,大家在一起就显得秩序井然,但这种环境下给孩子潜移默化形成的不敢越雷池半步的保守思想,在日后竞争激烈的社会上是否合适?我不清楚。

* \9 G% A' Z# y/ X  W( i我在回答Mcnally的帖子里也提到:9 g( _% O  n! V5 f, r( s, m
我在考虑送孩子去双语学校,但是我比较担心中国老师的教育方法,态度,心态。, b& n+ h# p% v3 u5 K0 c; X

; L  Z0 A: Y5 i我觉得,素质教育是在双语教育之前的。而素质教育之一就是选择,和尊重选择。我感觉在双语教育这件事的态度上,中国老师仿佛不能以开放的心灵来接受家长的选择和态度。这不由得不让我担心,在其他事物上,老师的心态是否封锁,对于孩子的素质影响是否积极。" v2 u  K; f; V8 j7 k. H
) M6 B2 _! y6 v1 I! ]6 a3 _

) f# p; E  u2 v3 }* c我还有第三个担心。虽然双语母语学习比起来第二外语要容易得多,但是到了读写的水平,我们自己的中文学习可是10多年的成果啊!所以如果我期待孩子也学会中文读写,那么孩子就必须付出很大的时间和精力。也就是说,孩子很可能要放弃其他方面的爱好。我觉得这并不值得。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3-26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第一个问题的忧虑,曾这样自我安慰过:小学的中国人是多些,但到了初中就是一般的公立学校加一点点中文文化课程了,学校里的中国人就不是那么多了,高中肯定更少。而我肯定不可能自己在家教中文,到初中再送去有中文program的学校。虽然技术上完全可行,而且也有成功的案例,如xuyue家的儿子就是这样。但我对自己的精力和教育水平都没有信心,只好这样了。
鲜花(29) 鸡蛋(0)
发表于 2005-3-27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Originally posted by 片儿刀 at 2005-3-26 08:11:. k$ {# w. g) A5 l: p# v/ ]
首先是,孩子对自己是中国人有了认识,而此认识是简单地通过语言和外表特征来获得的。她一开始就很奇怪班上怎么会有黄头发小孩学中文,后来费了老半天给她解释混血是怎么回事,孩子仍是似懂非懂。再后来就是总不能找到形容那些金发碧眼不会说中文的孩子的合适名词,她自己起初用“英国人”来描述,大概是从“English Man”直接转换过来的,纠正错误之后,又想说“加拿大人”,发现也不合适,现在我们达成一致通称其为“洋人”。这个问题总算告一段落,但我觉得的这样不是太好,分得似乎太清楚了。

' \) \9 a6 a& C6 m! e6 i
% ~' ?7 g6 A( M; x9 p这正是我担心所在,有些中文老师认为自己的东方脸孔与西人不一样,而刻意地灌输给小朋友“不是加拿大人”的想法。我觉得这种想法主观性太强,从法律角度来说也不正确。记得我儿子从美国回来时,入境处的官员说:“WELCOME HOME!”引导孩子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民族是有趣的事,但灌输“二等公民”的思想似乎无益。
鲜花(29) 鸡蛋(0)
发表于 2005-3-27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片儿刀 at 2005-3-26 08:11:
6 k8 N: w2 }( n$ p$ _更大的担心则来自文化传统。我隐隐约约觉得学校的老师身上似乎总有一些“师尊”,这在中文老师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这一比较是我跟孩子之前上过的纯英文学校包括同事孩子的学校比较得出来的结论。英文学校似乎更注重“爱”的教育,老师拥抱学生司空见惯。而教中文的老师在教授中国文字的同时,是不是同时也把自己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圣坛上?所以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一丝敬畏?+ F8 w- `! e% ]0 O$ e% A+ Q

0 L+ x% }' A0 e0 e3 ]+ u3 I再则,中国人的小孩多含蓄,守纪律,大家在一起就显得秩序井然,但这种环境下给孩子潜移默化形成的不敢越雷池半步的保守思想,在日后竞争激烈的社会上是否合适?我不清楚。

. f0 i$ U, y4 E4 p$ a9 Z; P. a$ T& F  P4 S& J
我感觉英文学校更注重启发兴趣并鼓励学生有更多自由发挥的机会。而中文老师较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3-27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感, 而且各个老师在介绍自己学校时, 无不强调“重点”, 偶就觉得奇怪了, 国内以升学率为衡量指标的重点学校怎么在这里还有市场啊??
" g) \1 A! t0 n' |" i) r4 s, c
" |' f0 A3 k+ z+ D  L6 }' @0 N2 R5 _
Originally posted by 梨涡浅笑 at 2005-3-27 12:55 PM:
4 `. X# j& n- f) {, c我感觉英文学校更注重启发兴趣并鼓励学生有更多自由发挥的机会。而中文老师较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
鲜花(29) 鸡蛋(0)
发表于 2005-3-27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我比较在乎孩子是否享受学习过程和是否学到东西。要让孩子学习面对困难和接受挑
: K: D% v4 |0 l+ r3 w战,而并非通过一些投机取巧的方法来达到某些目的。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3-27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梨涡浅笑 at 2005-3-27 08:00 PM:; }1 b) L1 H% T
我比较在乎孩子是否享受学习过程和是否学到东西。要让孩子学习面对困难和接受挑, Q& V2 K, R; ?
战,而并非通过一些投机取巧的方法来达到某些目的。
* M% V8 r2 d: H8 j% i
; p; f2 c8 X3 Y" _
莫非另有所指???
鲜花(29) 鸡蛋(0)
发表于 2005-3-28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那是我对MCNALLY老师关于“中文老师较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看法 ' s/ o2 p/ C7 |" V4 O
的回贴。但MCNALLY那段看法的帖子已经删除。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3-28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我印象中,高中阶段,家长和学生都是十分看重成绩的,因为这里没有高考,所以高中阶段平时的成绩就很重要了,直接影响以后上大学的好坏。老师也重视成绩,说实话都是被家长和学生们逼出来的,所以学生成绩最好的那三所高中的学生都是人满为患。具体数据:
) O: [: G8 x( d- q
/ k) c- M* U8 h* i6 |( q
学校                  在校学生/标准学生数量
+ b0 x# @) c9 GStrathcona         119%     1430/1230# I. G, a, f1 x, l9 o
Harry Ainlay         95%      2230/2347' l1 u, v" o4 G
McNally              108%     1353/1246# M: a& N. [% G
全爱城学校的平均利用率是69%
2 O8 O3 z( P$ y& h) F% C

% O) M2 R4 _! ]) |1 l说是不应该只重视成绩,可也没见谁肯把孩子送去那所排名倒数第一,学校却相当重视体育素质的Queen Elizabeth高中。
鲜花(29) 鸡蛋(0)
发表于 2005-3-28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成绩是重要,但不是最重要。只得到鱼而没有得到渔,那对学生长远的学习生涯影响; J+ k3 P  [- L3 M8 X% ?
不深远吗?再说,72行行行出状元,不能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还要重视孩子的心里健康和身体健康。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3-28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梨涡浅笑 at 2005-3-28 10:34:
( ^+ {5 z, ?, G5 l$ e; s成绩是重要,但不是最重要。只得到鱼而没有得到渔,那对学生长远的学习生涯影响
% w/ d; ?/ p* Z7 X不深远吗?再说,72行行行出状元,不能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还要重视孩子的心里健康和身体健康。

' I1 A! L5 K6 `: v8 `$ W6 C! r! d( I: y! I
' `8 n: m5 K* ?' D7 Q谢谢,您的话语让我再次热烈
鲜花(29) 鸡蛋(0)
发表于 2005-3-28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谢谢你的聆听,家长和老师的沟通对小朋友的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3-28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问个问题: 什么是racism? 什么是reverse racism?
鲜花(29) 鸡蛋(0)
发表于 2005-3-28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你为何不先说出自己的看法,来个抛砖引玉!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3-28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就是黑头发, 黄皮肤的人吗, 本来人跟人之间, 人种跟人种之间就有区别, 而且每个人都有多重属性, 你们的孩子即是加拿大人,又是华裔。 而且, 国家也鼓励各个民族保持自己的传统, 文化。很有趣的一件事, 我这里认识的不少大陆来的华人, 都不太希望去接受双重文化教育, 而从海外, 如东南亚,港台来的移民则希望接受双语教育。而且他们的儒家传统保持得比我们更好。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3-28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按照我大胆地猜想,大陆华人并不认同自己是所谓的“中国人”,更希望自己的小孩是和洋人小孩一样的普普通通的“加拿大人”,包括我在内。所以对目前的双语学校里挤得满满登登的广东人越南人感到非常的诧异,鄙视,甚至排斥,不知对否?
鲜花(8) 鸡蛋(0)
发表于 2005-3-28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wang3yi at 2005-3-28 12:18 PM:
) q& O; H1 y( V本来就是黑头发, 黄皮肤的人吗, 本来人跟人之间, 人种跟人种之间就有区别, 而且每个人都有多重属性, 你们的孩子即是加拿大人,又是华裔。 而且, 国家也鼓励各个民族保持自己的传统, 文化。很有趣的一件事, ...
, ~) c) z7 }* T( M" h* ?
同感!
鲜花(634) 鸡蛋(5)
发表于 2005-3-28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victorw at 2005-3-28 11:57 AM:
4 [: K$ N3 `  C( k8 a问个问题: 什么是racism? 什么是reverse racism?
# u, D- e+ W  j% g8 a

; v1 P7 a" ~# x8 e不知道啊,愿闻其祥。7 G# C: R& H) Z" k! h1 p

. ]! [$ |7 l6 V3 o- G* ?$ e; k$ n另外,爱成中文老师的一大特点(不是特色)就是喜欢用理论知识砸人,而毫无自己的思索,评价,和独到见解。5 }' s  }( U7 a, x: o" E4 _
% x' _9 Q. x/ Q8 V, L5 l2 w
细雨老师在讨论里曾经亮出了一个EV的大词汇,我不了解,但是我乐于了解,查阅之后,继续针对EV展开讨论,并阐述了自己对EV的个人看法。所以说,学习一两个概念是容易的,不容易的是对已成概念的吸收评价和应用,这一点是我对老师的期待,也是你们最缺乏的。
鲜花(29) 鸡蛋(0)
发表于 2005-3-28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Originally posted by 片儿刀 at 2005-3-28 13:04:
1 h. x' l/ W0 u, V) o按照我大胆地猜想,大陆华人并不认同自己是所谓的“中国人”,更希望自己的小孩是和洋人小孩一样的普普通通的“加拿大人”,包括我在内。所以对目前的双语学校里挤得满满登登的广东人越南人感到非常的诧异,鄙视, ...
( N# m; q' ^. E/ Y1 J$ _! D
. w6 {% w8 G$ N7 g% w

# a0 l9 H6 G9 ]9 z$ p0 k; U为什么感到非常的诧异,鄙视,甚至排斥?
鲜花(634) 鸡蛋(5)
发表于 2005-3-28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wang3yi at 2005-3-28 12:18 PM:' k; U( O% }. H% Y# D
本来就是黑头发, 黄皮肤的人吗, 本来人跟人之间, 人种跟人种之间就有区别, 而且每个人都有多重属性, 你们的孩子即是加拿大人,又是华裔。 而且, 国家也鼓励各个民族保持自己的传统, 文化。很有趣的一件事, ...

" a$ A& B- m6 C7 ^0 j这正是我们之前讨论的一个话题,所以说被删了是不是很遗憾?
! T% A2 W( U& s1 ^2 E" U
6 p+ u8 [1 [! A3 w( Z针对这个话题,我当时的大概意思是:我并不是主张文化同化,而是反对文化强灌。( |$ \8 T1 e2 s
" j# g# H# H) [1 U. z$ l( C
我们的孩子生与长与加拿大,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树立“自己是加拿大的一员,为自己是加拿大人骄傲。”我们同时还应该帮助他们对自己的祖籍产生兴趣,进而了解祖籍文化。而不是强灌所谓“中国根“的概念,强灌的实质是把父母自己的历史,背景,文化,情感强加在孩子身上,如果与他们自身形成的观念相悖,结果反而使孩子对自己身份的迷失。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3-28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记得刚入校时, 很刻意的跟这些本地同学们说自己从中国来的. 有次老师问where are you from, 其实他问的是大家是否都住在Edmonton, 已经有人说自己住哪儿哪儿的, 可我本能地说 I am from China. 可想有点牛头不对马嘴了. :D 再后来发现根本没有人关心你从哪儿来的, 你长的那张脸已经告诉别人你非本地人士. 在一起久了, 也根本就是物以类聚, 谈得来的多聊些罢了.0 q9 X$ u6 ?9 d' L
+ U; `4 i( d4 l1 e/ f0 c
大家都在国内接受教育, 对国内的教育体制感同身受, 在这里我不想讲它是多么多么的不好, 但有缺陷是真的. 父母们很大程度上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再接受类似洗脑似教育, 希望能够多一些独立思考而非灌输. 所以对双语教育才会寄以很大的期望又同时非常谨慎. 不过你说的诧异和鄙视我倒是很不赞同的. 有比较才有选择. 3 |" O- B8 o8 s9 E
这只是我一些个人看法., t* j( r3 p/ k0 `* D! j

& d9 m- V  p) ]) P
Originally posted by 片儿刀 at 2005-3-28 02:04 PM:
4 u+ e8 P) Q* h5 o$ M按照我大胆地猜想,大陆华人并不认同自己是所谓的“中国人”,更希望自己的小孩是和洋人小孩一样的普普通通的“加拿大人”,包括我在内。所以对目前的双语学校里挤得满满登登的广东人越南人感到非常的诧异,鄙视, ...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3-28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诧异之一:$ v  I2 k% V* y$ W& V$ S; I
: T, N! G! R! |' h
爱城南边的中国人多还是北边的中国人多?当然是南边了!但是双语小学以河为界,河北有四所,河南只有一所。而且河北的多有waiting list,就是说人满为患。2 p: T4 g) n  m, R4 W

3 W( l2 g) }7 c5 B! Z: H: @如果说南边中国人多,那哪里来这么多学中文的小孩子?当然是北边了,教育局的数字也表明河北学中文的数字是河南的近三倍。* ~8 e6 z2 |0 Y

2 ?, t1 l# b  n: t  y3 h; l: D! p! c为什么那些来了二三十年的东南亚移民对学中文有这么大的兴趣?4 R7 B( r# _+ T6 V1 |

  J3 A, X2 x# K* s
+ L1 `! |' n/ X+ \; l# C诧异之二:
+ ~* y  N+ u$ ^6 [. k
3 z7 X: o0 z: `" V* G不愿意学中文,那学什么,学校总要学二外吧。大多数中国小孩都学法语,但居然还有学日文的!干吗不学中文呢?原因很简单,学校不提供。& Z# a2 G1 }0 `/ z

, x) d8 x0 d+ G& |( ?" M+ z# x回过头来看看那些东南亚华人来爱城时怎么推动中文教育的。爱城双语协会成立有二十多年了,那会儿来的东南亚华人当初的景况和我们今天来的大陆移民不见得能好得了多少,可他们就是硬生生的从kindergarden开始,一步步把当初的只在私人幼儿园开设的中文教育推动到今天的已经纳入可以算作大学入学学分的中文课程了!
1 Y: }# y( H; m  M
5 n8 v1 P  K$ Z. c2 a# F, G9 y/ A) G是这帮人太固执?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鲜花(634) 鸡蛋(5)
发表于 2005-3-28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片儿刀 at 2005-3-28 04:36 PM:
) V4 @& @# W9 A) L$ D% q, N诧异之一:
8 R8 |9 i6 |1 I% w! b: I8 I. S  ~9 H- l2 n/ W
爱城南边的中国人多还是北边的中国人多?当然是南边了!但是双语小学以河为界,河北有四所,河南只有一所。而且河北的多有waiting list,就是说人满为患。( @# R9 B, Y. L3 Q, a

! Z! S. c5 R" t+ U4 Y( V" Z, b如果说南边中国人多,那哪里来这么多学 ...
" A$ j- @2 h7 b3 |
刀,我从来没有反对学中文,悟空也不是反对学中文的意思。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3-28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反对,有很多表现方式,不支持也就是反对。我知道有人在发动给南边再多上一所高中加教中文课,但得不到广大家长的支持,极有可能会无功而返。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3-28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说的是,有些人天然具有一些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身上那种坚决维护自我所在的社会群体正当权益的的使命感。公立学校花的都是大家的地税或房租,把这些钱用来花在教中文而不是法文或日文上,已经是一个成功。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或是弊端应该积极想办法去克服,尽可能扬长避短。所以才要开诚布公地探讨,目前辩论居然出现了这样的局面,我很遗憾。
鲜花(634) 鸡蛋(5)
发表于 2005-3-28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片儿刀 at 2005-3-28 09:33 PM:
" k9 |% v% u. P4 o6 N反对,有很多表现方式,不支持也就是反对。我知道有人在发动给南边再多上一所高中加教中文课,但得不到广大家长的支持,极有可能会无功而返。

( C8 t  ^9 w, ?1 E; p2 p* R2 l刀,我们都是支持双语教育的
鲜花(634) 鸡蛋(5)
发表于 2005-3-28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片儿刀 at 2005-3-28 09:42 PM:
! _7 h, F, }5 \+ n3 v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或是弊端应该积极想办法去克服,尽可能扬长避短。所以才要开诚布公地探讨,目前辩论居然出现了这样的局面,我很遗憾。
  s; o7 G8 x1 ?0 s/ d# B

3 Q; Q$ D2 B5 b! m# e. R我也对“不想办法克服,不开诚布公的探讨,野蛮删贴”的行为而感到遗憾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3-28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Originally posted by 三思 at 2005-3-29 12:36 AM:5 P8 H1 ]% m, D6 R) a. i+ V% k
我也对“不想办法克服,不开诚布公的探讨,野蛮删贴”的行为而感到遗憾
+ ^1 f! S$ Z4 d, P5 }2 D$ e8 z  Z# P
! v7 p5 U- d0 y2 e; N+ ~
1 宽容也是一种美德, d1 Y: e* O. P
2 双语教育不只是双语学校的责任, 也需要大家的支持, 理解。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3-28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还是言归正传吧,删贴的事情别老揪着小辫不放了。
8 q) m3 z, u) V+ M' D% k6 M
# v' |9 m7 e0 O+ z& T$ h5 j我有次开ECBEA的例会时,见到过四个McNeily的高三女生,感觉言谈和洋人小孩没什么两样。据她们说学了12年的中文后大家看中国电影时,像英雄,藏龙卧虎之类的片子,都需要看英文字幕才能看得下去,而且看完了也就完了,谁也不会再去讨论片中的事情。% @5 S: o% M8 L- c3 @; ^( J) b  x
( |. t* m9 {& L; e0 l) r0 O
家长们也提出一些成语典故对这些学了12年的中文学生来说也是有如天书,类似于我们学了十几年的英文,仍然不明白英语的一些典故一样。
( @- U6 Q4 ]% b
" i' O1 K6 T$ C/ z所以中文教育也就是能写一些中文字,会跳跳中国舞而已吧,作为家长却无法再要求更多,否则,不就真成了文化灌输了?
/ Y3 n; U: f9 ]7 F2 P8 w7 ^, G
. Q' w$ T# _) w! W# m这就是家长目前的两难境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11 04:26 , Processed in 0.16575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