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06|回复: 1

怎样讲话,孩子才听得进去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7-28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你的孩子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不听话!”9 ^: f' l( H7 w' e! U4 ?
  做事磨蹭、丢三落四、和小朋友打架、在家乱丢东西、跟大人顶嘴、事事对着干……诸如此类的问题,归根到底用父母们的一句话说就是“孩子不听话”。那么,孩子为什么不听话?父母要如何讲话,孩子才愿意听呢?
- d) H+ {4 M' ^7 R  孩子不听话,是因为你的方法无效) b; J; L8 t; V6 K( _+ Z) s& Y4 q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几乎有99%的父母仍然在用一些无效的方法对待孩子。
) [4 `1 \8 l7 a/ T" ~  举个例子来说,你工作一整天后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需要坐一会儿,休息休息,你想利用这段时间看看晚报。但是,孩子却一直嚷着要你陪他玩,他拉你的胳膊,爬到你的大腿上,把报纸弄成一团,可是你实在是无心跟他玩耍。$ C( U7 K3 R; v/ B6 f
  此时,你会怎样应对呢?; S+ p& ]- L2 ~" E+ L  |4 B
  1、“你去找别的东西玩。”(命令指挥)( K! y' \# v7 j: y* E7 c. t
  父母欲以命令指挥的方式改变孩子的行为,孩子多半会产生抗拒,与父母对着干。
1 {0 S0 d6 b4 C! z4 o3 ^  2、“如果你还是继续赖在妈妈的怀里,妈妈就会生气了!”(警告恐吓威胁)! ^' ]7 A( {2 A6 Y0 C2 F
  这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不受欢迎的、父母是不爱他的。
' e, Y6 G' E) ^  3、“别人在看书看报的时候不能打扰。”(劝告训诫)
! ?1 |0 a/ Y4 E/ _7 k, N  这意味着你的需求比孩子重要,所以,他应该不顾自己的需求而遵照你的想法去做,这样孩子也会慢慢变得没有自我。
+ t- \! i& r& n8 N/ B% B+ F  4、“你为什么不去外面玩呢?”(提供建议)) I6 q5 a( L) r6 B" U, H
  由父母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孩子感到“我不相信你有解决这问题的能耐”。% n! X* n+ ?0 Y; f
  这些说话方式都没有正确表达父母此刻的感受,孩子也不能理解,却只感到是被父母拒绝了,所以激发了孩子对父母的攻击,也就是所谓的“和父母对着干”。
( Z# }  ~$ @4 f! s+ n% n7 k  其实,如果朋友到家里来,穿鞋踩到新地毯上,你会很客气地表达你的担心;很累的时候朋友邀你赴宴,你会委婉地谢绝,你不会用以上的四种方法。为什么我们不能把孩子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呢?
& b  [1 O" [0 @! n  每天被父母指挥、控制、命令,孩子就会采取自卫,对父母充满敌意,加以抗拒;而一旦孩子习惯了被父母控制、强迫,他们又会自然形成服从别人的性格,一切问题都等别人来给自己解决的方案。不少父母抱怨孩子没有责任感,磨蹭、拖拉,从不考虑父母的需求,事实真相是,是父母自己剥夺了孩子承担责任、体谅他人的机会。
( v% c% M$ b8 E" V  变“你”为“我”,这样讲话最有效
* F3 {+ V4 ~* f1 n" I( D  到底怎样讲话孩子才听得进去呢?有效的方法是放弃“你”的讯息,采用“我”的讯息。! O  Y' O1 J* t; A3 L9 F  I; Y! d
  ×矛头指向“你”
1 G2 o8 i3 ~2 x9 \) G# K  很多父母由于不会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心和爱,反而造成孩子的对抗和不理解。其实父母的谈话有效或无效,其最大的差别是:所传达的是“你”的讯息还是“我”的讯息。
1 {" w) y( ?4 [( f1 t+ S" X& ~% f# Q  请您反省自己给孩子的信息,是否都以“你”为开头:你烦死了;你不准这样;你难道不……;你如果不住手的话我就要……;你就不能乖一点;你太不听话了……4 ]5 E- p8 d6 |1 P& N' Z& k# F: e" r2 u
  √ “我”的感受是……- J* H. X" \1 H0 I
  当您只是告诉孩子,他的行为带给您的感受是什么,此时,所传达的讯息就变为“我”的讯息了。$ Y  c2 v" U. @7 z- T: v9 H  M4 X& [
  比如,疲惫的你可以说:
( P4 u& y) z! d2 g7 b; u: p& }) L  “我很累了,想休息,现在也没力气和你玩,你看怎么办呢?”, x( G  U8 G3 N1 ?- u
  这样,您自身需求得以满足的同时,还充分让孩子掌握了主动权,使他能发挥创造力解决面临的问题。
4 c+ N/ i7 ~+ G  又如,一个孩子在踢爸爸的小腿,请比较下面两种讯息给孩子的感觉有何不同:: V# `" m" j- @0 u8 m/ D, b( |
  1、哎呀!痛死我了,我不愿意被人踢。, e. x0 f6 s1 U0 e" |$ L4 @9 J
  2、你真是个不听话的孩子,以后不准你这样踢人,知道吗?4 u' Q  W7 o9 r! G5 d1 o3 g
  第一句话告诉了孩子他这一踢给您的感觉是什么,这是一个无法争辩的事实。第二句话则告诉孩子他很坏,并警告他下回不准再犯。显然,第二句话更易引起孩子的抗拒和叛逆。$ O5 `2 M( o+ j3 N
  “我”的讯息让孩子更能体谅他的行为给父母带来的伤害,所以能帮助孩子成长,替自己的行为负责。
( p5 x0 D! t; T( x$ q6 z9 w  试一试,表达“我”的讯息+ Q3 i6 _  Z  c" n3 g- O
  表达“我”的讯息是需要勇气的,但绝对值得一试。一开始还不熟练时,可以先掌握一个特定的形式,您可依据下列3个步骤:
9 ]. n8 [) ^  p3 ?7 E, h/ N1 t  1、描述自己觉得困扰不安的行为。必须注意的是,只描述行为本身,而并非指责行为的当事人,例如:你把东西丢到全家共用的客厅里,影响了大家的正常生活。
: }$ ~) C, X4 |4 ^" V4 T  2、陈述自己的感受。例如:我很生气。' ?& R6 L+ c& ^: I1 w* I0 W
  3、陈述理由。例如:你乱翻东西以至于我的一份材料找不到了,可能影响我明天的工作。
& j6 G! D0 z5 \. W  进一步,可以用“当………,我觉得……,因为……”的句型来表达”我”的讯息,其模式为:事实—感受—理由。例如:你和小朋友在小区的道路上踢球,我很担心,因为有汽车进出,很不安全。% X0 c: e5 o  r9 _4 L# ~
  父母在孩子面前真诚地表露自己,也可以让孩子敞开心扉表达自己,这样,亲密的亲子关系建立好了,父母所有的生活智慧和建议才能被孩子接受。
. O' h! i/ i: s: E+ W* d  K! i7 Y) A% D' c0 p' s; y6 ~3 G, W
本文引自北美中文教育网
鲜花(25) 鸡蛋(7)
发表于 2008-7-29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晚上回家就试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24 10:05 , Processed in 0.276339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