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8)  鸡蛋( 0)
|
转自星星生活 :
5 v* Z) A/ M& q
: C7 q' m( l @' P在多伦多,我生活得像一个真正的穷人。无车、无房、无手机……也许一切的转变都是建立在突然简化的生活状态上,也许穷并快乐着只是短期行为。我不能自欺欺人,说我会心安理得地做一辈子穷人。无可否认,富人的快乐又是另外一种境界。但是,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有一点最重要,那就是要开心,寻快活…… 3 J8 r3 e+ b5 j _+ f' b
+ X/ ?* R v! m+ F7 K+ u(星星生活特稿作者:兰俊儿)在多伦多,我生活得像一个真正的穷人,但好快活。 6 N' b% u9 t8 w# Y/ Y# I
8 T+ t X6 [+ w- N* T. i# j
无车的日子好温馨
& \9 b& t! `% g2 j. P' O0 k
: y, l O `) J( Y+ B4 j( x在国内,我丈夫大磊的公司很早就给他配了车,三年前他升到副总,座驾也跟着换成了日本尼桑飞度。我是电视台的记者,收入也不俗。蹭了几年大磊的顺风车后,他力主让我也有自己的车,一尝有车族的豪情。于是乎,夫妻双双开着车游走于城市内,这在中国,在我们的同龄人中,并不多见。 ( X* w$ n7 ]- [7 g: |6 h! h
- n+ o+ _1 ^* Z) G- Q" x
我和国内的朋友讲,去了加拿大要做公交地铁一族,她们不以为然,当是我一时心血来潮的戏言,加拿大的朋友们也觉得不可思议,在国内就算没有车的人到了这里,如果经济条件许可,第一件事就是急着买车,在加拿大没车就等于没脚,何况在国内还是开了多年车的人。 ; U8 `$ j6 z M
2 w/ L8 g$ ^$ s( c h. y其实我也曾经质疑过自己的这个决定。因为在国内,有时车送去车行检修,我都是坐出租车出入。坐公汽,好像是很遥远的事情,我也问过自己我真的可以做得到吗?但是在加拿大,我没有买车,而且在最近时间里仍然没有买车的计划,我现在是真正的公交地铁一族。 % L0 Y; l# A1 H7 o$ t! j3 r) {
$ j% D& V6 d- W* @# O让我奇怪的是,这中间的转换过程并没有我预想中的困难。我们的航班到达多伦多的时间是晚上,被朋友接到家里小休了一晚,第二天我们一家子就坐上公汽地铁拿着地图满多伦多地跑了。 0 y7 D: Y" G" h/ V* Q D
3 U9 J J/ ~5 _1 T3 f; G$ c, U% ^1 |
大磊和儿子回中国后我在地铁站附近租了房子,早上出门,走五分钟就到地铁站,地铁最多不超过五分钟一趟,不用担心堵车,二十分钟后就到了另一个地铁站,出站口两分钟就到了工作的地方,真是再方便不过,而且也极省时间。 ! S) Y5 u5 C+ ~
& k& {, n; z* m& B- y每次花十九块买上十张地铁票,精确地算一下,每天的交通花费不过三块八毛,一个月不超过一百元。我有几个朋友,他们总是不停地换二手车,因为新车太贵而且保险费也高,一边不停地抱怨刚换的车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隐患,这个月又花了多少大洋修车。就算车不出任何故障,一个月下来平均养车也得花上四、五百元。我另外一个朋友,妻子在家里长期拿失业救济,他却一样买车养车。如果是我,也许早早把车卖掉,省下几百,好过向政府一直伸手。 0 r7 w5 [" {' F: V" j! e: b
" k3 \& w( u# v% \2 S$ J! y b每天早上戴着耳机听着音乐朝地铁站走去,看见一路上,人们的脸冻得通红,奋力地铲着车窗玻璃上的雪和冰,还有一些发不动引擎的人在路边向过往的车辆摇手以求帮助,我就很阿Q地想,穷人也有穷人的快乐啊。
; Y8 B) k. g, m& f$ n, _* @9 f
" x0 Z: d" j6 |2 _ q% [大磊和儿子在多伦多的二十天里,我们借住在密西沙加的同学家。每天搭着公汽地铁辗转去市中心办事,的确要花很长时间。不过在车上的几个小时,我们一直聊天,聊起往事,聊到将来,是最近几年里好久没有的一种温馨。这种温馨,真的好过在国内,每天早上大家只说一句再见,就匆匆开着各自的车去上班。我犹记得,晚上从公汽下来走回去的那十五分钟,天上的朗朗圆月照着我们,大磊右手牵着我,左手牵着儿子,一家人就这样欢声笑语地走回去。 8 q/ |- E) M' F r
, l4 p7 Y& R9 O; c7 \4 J
无房的日子好自由 ! L" f, `3 M/ \( _
2 A# N, Y9 t* R- _6 ?
在加拿大,我租房子住。常常有朋友劝我拿出闲置的钱,贷款买房,他们说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和租房子住感觉不一样,何况也可以把一些空余的房间租出去,可以收租金,还可以享受当房东的快乐,更重要的,房子代表你是有产阶级了哦。
7 @: @# D- F5 g" n) ?( J# ~3 u$ P% w2 v8 J: F
可是在我看来,大多数买了房子的朋友并不像他们说的那么开心,我也不觉得我这个无产阶级和他们那些有产阶级之间有太大的区别。我的一个朋友,一来加拿大就实行这个既定目标,他买了一个有很多房间的House,为了能租出更多房间,他自己一家三口甚至挤在低矮的地下室,一住就是三年。在国内大家都知道他买了日本车,买了别墅,活得好风光。我几次去探访他,总觉得他一米八几的块头,在地下室一直不能彻底地挺直腰杆,而且碗筷桌椅,好像占满了所有的空间,只能用一个乱字来形容,如果成为有产阶级,要以这种生活状态作为代价,我宁愿做快乐的无产阶级。
8 |( ?1 U" |9 I* \$ F, k& x7 O- j O4 s {. e3 `5 X& {; u
我的另外一位朋友,曾经是他的房客,最近也新买了房子。满以为媳妇熬成了婆,可是去看他的新房子,他一副不开心的样子说,房客不停地来了又走,永远住不满。以前以为买了房子会松一口气,现在发现要更拼命打工养房子,压力大不说,而且家里永远脏脏的,每天打扫一幢House比去工厂打半天劳工还累。还和房客闹别扭,担心他们浪费电浪费水,担心他们把房间的装修搞坏,真是身疲力竭。 " u' o" A; _+ v0 q4 w
0 G3 e9 s- H. L& y" J
中国人习惯稳定有保障的生活,所以不光是我的朋友,很多在加拿大的中国人会考虑买房,而且大部分会采取租房养房的方式。他们早就没有了属于自己的私人生活,一直处在不断适应陌生房客的状态中。因为张东岳一案的发生,最近很多媒体呼吁中国人不要再出租房子,但是我想这种呼吁可能暂时起不到很大的作用。
% J3 J0 n. d; y9 U k. V0 T
: O: I8 d U5 z$ h幸运的是,我遇到一个很和善的房东,当然我也尽量做一个优秀的房客,我每天只用打扫自己的卧室,还有我用的厨房和洗手间,我每个月的工资不高,但是足可以支付房租。因为没有自己的房子,我可以在未来的日子里去温哥华,去蒙特利尔,去任何我想去的地方,还可以随时回中国,我再一次阿Q地享受了作为一个穷人的快乐。
0 t' U3 Q K( x: n* c: E$ O, `/ o. s- `
无手机的日子好清静 % L! m- G+ i4 k4 \9 D2 m+ Y- M
4 H9 p F( ~: P% L& s- m D, y. Q还是95年,当你的传呼机响起来都会引起众人侧目观望的年代,我就有了手机。中国虽然不是发达国家,却是世界各国最先进的电子产品的集中地,你绝对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各种最新最时髦的电子产品,年轻人热衷于更换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我也一样,十年里起码换过十部手机,从第一部到最后一部全是摩托罗拉的。在加拿大,橱窗里陈设的好多手机还是中国人多年前的款式,笔记本也是中国的年轻人换了几代的那种,我带来的数码相机这里居然还看不到,我深深地体会到为什么很多经济专家说,中国的消费市场和中国的经济状态极不相符。
6 x1 Q5 ?) `+ a. {( P6 \! D
) G1 D# L+ Z5 o1 u4 a在加拿大,我没有手机。朋友们都问我会不会不方便?我告诉他们一个以前在国内我们关于没有手机的人的笑谈,如果你们要找我,你们可以致电XXX,如果我上班了,你们可以致电XXX,如果两个电话都找不到我,我要么在超市买菜,要么在上班或者回家的地铁上,四十分钟后再致电,你一定可以找得到我,那个时候我可没想过有一天这个笑谈用到我身上,是这么贴切。
$ s- n& a: C% C% m. f! @
1 L+ z+ d5 l% j/ q/ o' Y* S我现在不用一听到熟悉的手机铃响,就急忙打开包包乱翻一通,找到后才发现不是自己的。我也不用为了省钱,有些时段的电话干脆不接,其实心里特别着急想知道是谁的电话。和电话公司签了合约,想更换手机的样式都不可以。我也不用担心一边讲着手机,一边担心电话费打爆。家里装了座机,和另外一个房客分担,一个月十三块想怎么讲就怎么讲。我发现,在加拿大,似乎用手机的人远远没有中国的多。当然,在加拿大虽然过上了没有手机的生活,我还是不能想象在中国我没有手机,要是回去了,第一件事可能就是开通旧的号码,然后通知所有可能通知到的人。
0 }" Z, f h3 b% a- X7 T! I- T" X/ `# b2 H. E4 x
生活艰辛,苦中作乐 5 V* k$ u9 v* @7 N4 y) a
, t% }5 l8 B9 J P3 U6 b0 Q3 r
在加拿大,我很少外出去餐馆就餐,因为工资不高,因为外出就餐价格不菲。我在超市买彻头彻尾的原材料,因为稍微加过工的,即使是帮你切过的青菜,价格都要高出许多,还要加税。偶尔我会想念在中国和朋友们在餐馆一边聊天一边大块朵颐,想念我们在西餐馆里优雅地舞弄刀叉,想念我们在酒吧里夜夜笙歌,不过我也喜欢现在这种浮华过后的平静。 : r( r5 m' P& c z. D$ ]* z. z$ x
I$ E7 s# C" v* c4 y% a0 D
每天辛勤地工作,挤出时间写稿,然后再给自己做一餐美味够营养的晚餐,生活得十分有规律。有时还会请三五朋友来家里小聚,烤一个Pizza和一大盘薯条,拌一盘蔬菜沙拉,煲一锅排骨萝卜汤,简单易行,大家吃着这种中西结合的菜式,快乐地聊天,给平淡生活增添了异样的光彩。在中国的大磊说,至少目前我看到了移民给我们这个家带来的一线曙光,你这个职业“月光族”,终于对生活的艰辛有了足够的感知。 ! C, \7 T! y) f% K/ J5 U- s
/ i1 R& V' ^+ f( c
我穿十加币一件的衣服,这真是让国内的所有朋友大跌眼镜。在加拿大,穿衣服没有任何准则,有人为了标新立异,凸显个性,也有人纯粹为了解放身体,轻松舒适。总之一条,这里穿衣服绝对是为自己穿的,就算在下雪的日子里,有人上身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下身却穿着运动短裤,都没有人会多看他几眼。所以,在挣钱不多的情况下,我刚好给自己理由穿十加币一件的衣服,干净整洁,还能省钱,何乐而不为。
. {8 L- [# U& I0 L, |2 d9 d$ [% _" c7 [ J1 E
我省下很多在中国可能花在衣服上的钱,为了计划中的美国和欧洲之旅,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在中国,虽然生活一直过得很小资,但是说起去去美国去欧洲,也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在加拿大,像穷人一样工作生活八、九个月后,我想我终于可以实现我的梦想了。
) ]' a" X4 v& Z6 m) {. U" f7 H4 o4 x9 [# }8 W) v
也许一切的转变都是建立在突然简化的生活状态上,也许穷并快乐着只是短期行为。我不能自欺欺人,说我会心安理得地做一辈子穷人。无可否认,富人的快乐又是另外一种境界。但是,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有一点最重要,那就是一定要尽最大努力找出现在的状态能带给你的欢愉。人生苦短,当我在加拿大还只能活得像个穷人的时候,我也不会错过这个阶段的任何快乐和美丽场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