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8-5-5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明朝有个读书人他的名字叫吴子恬,他的母亲比较早过世,後来父亲又娶了一个後母,後母自己生了一个孩子,也是他的弟弟。後母在他成长过程对他比较不好,长大的时候对他还有一些责备、批评,当下他的心也比较不平。幸好他娶了个好太太,他的太太就劝告他,「亲憎我,孝方贤」。父母对你不好,你还能够非常孝敬他们,这才是你的德行。而且家里的至亲只要起了言语的冲突,这个家很可能就要败了。《朱子治家格言》当中有提到,「伦常」,这五伦关系,「乖舛」,发生冲突,「立见消亡」,这个家很快就败掉了。所以我们要为大局着想,要能忍的功夫。我们有没有看过哪个家庭、哪个家族,因为兄弟打官司,甚至於小叔跟侄子打官司,愈打愈旺的,大家有没有遇过这样的家庭?那绝对一个都找不到。( A. U' c: p8 Q
) n# K7 @8 V h. n$ m9 W7 O 後来他的父亲去世了,後母私吞了千金的财产,还把田产分成三部分,把那个最差的给他,把比较好的两份,自己跟儿子吞掉了。诸位朋友们,假如你遇到的後母是这样,你会怎麽做?这时候吴子恬心里还是不平,幸好他的太太很贤德,又把他劝下来。「妻贤夫祸少」,妻子很贤德,先生很多不对的想法、不对的态度都能透过太太的引导协助,他能幸免於难。没有跟後母计较,只是自己老老实实去耕作、去养家、去照顾孩子。8 a. X9 }6 v, Z6 N" Q' }
+ ^* h& n, H- l9 S( w. W
结果过了没有多久,他弟弟因为染上赌博,所以後母跟弟弟的财产一下子都败光了,到了流落街头的地步。诸位朋友们,假如是你,你会怎麽处理这件事情?这个时候我们会不会对着天说,苍天有眼,你们终於有今天。能不能这麽干?不能。一家人只有一个态度,如何帮助对方、如何成就对方,对对方绝对不把过失放在自己的心上。这样自己的心平了,家才能和。时时都把对方的不是、缺点放在心上,那个眼神都很锐利、都很有敌意,那个家里的冲突很容易就点燃。0 k- o G; t3 i1 q; i" \8 L, l! Q: s
. P, b4 J8 v5 u, I' E$ c 他的太太马上跟他说:你还愣在那里做什麽,还不赶快去把妈妈、把弟弟接回来。他的後母跟弟弟在私吞财产的时候知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不对?他们知道。人都有良心,做这麽恶劣的行为,他们怎麽会不知道错?但是在那当下,贪心盖过了他们的良心。等到遇到这样的下场,他们自己也会有反省。而吴子恬马上去把後母、弟弟接回来,後母跟弟弟很感动。用一分爱心去接纳他们、照顾他们,所以弟弟也把赌博戒掉了,这个家从此就和乐了。後来他们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儿子统统考上进士,这样的家族在历史当中很少见。所以诸位朋友们,人欠你,天会还你,天道好还。" E% U7 P9 `2 v, A. P, e3 F& b. [
, Q! J. _' q3 l. r# ?: H
我们刚刚说到,不能把父母、不能把另一半,甚至是自己亲人的过失放在心上。俗语讲的「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句话很有道理。我们细细的来感受一下,父母一生有没有过失?父母不是圣人,不可能没有过失。夫子教诲我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所以这句话并不是说父母一生没有过失,而是父母有过失的时候我们绝不放在心上,我们只想到如何帮助父母改过失,如何让这个家更团结,纯是一颗利益父母的心。大舜做到了,闵子骞做到了。
8 p4 L7 ]8 V& w# ~9 y; B! x1 E, a8 y9 e; D
你看大舜的父母对他很不好,他没有见到他们的过失,他只反省自己一定是我做得还不够好,所以让父母不欢喜。甚至於是有邻里乡党跑过来要去批评他的父母,大舜去阻止:是我不对,不是父母不对。我们听到这过程会不会觉得大舜很吃亏,会不会?天底下没有吃亏的事情,你能不见父母过,你就能真正启发孝心、启发圆满的德行。所以大舜的至孝感动了父母、感动了弟弟,而他的德行也影响了他四千多年的子孙,都以他为榜样。假如大舜那时候跟父母冲突了,那很严重!在座有很多人现在就不在了,是不是?对!姓胡、姓陈、姓田、姓余都是大舜的後代,假如那时候大舜跟父母争吵了,这些後代全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