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47)  鸡蛋( 1)
|
中国富人"抄底"美楼市 美国富人大智慧值得咀嚼 中国网
% X4 u2 U+ |( y
8 V: C4 D3 S6 o, r7 h( m" {( ~; M去年12月,美国新房销售中间价为每套21.92万美元,这个价格对于资产达到百万美元中国富裕阶层来说,实在不贵。持续近一年处于“寒冬”的美国楼市,正成为中国投资者的下一个掘金地。去年底以来,中国投资者现身纽约、加利福尼亚等地购房置业。而嗅觉敏锐的美国房地产公司也迅速调整营销策略,低调飞往中国,在北京、上海等地向富人们散发楼书。(1月30日《北京晨报》)
- f4 C6 Y/ w* \
$ n- A/ u; A( z用“东边日出西边雨”这句话来形容当前的中美楼市,还真是再恰当不过。这边厢,太平洋西岸尚处发展期的中国,房价是连年翻着跟头的涨;那边厢,太平洋东岸世界最发达国家的美国,楼市持续寒冬不说,还雪上加霜的来了个次贷危机。尽管如果单单比较中美两国房价的中间值,美国房子还是要贵出不少,但是,美国的房子多半相当于中国的别墅,甚至比中国号称别墅的房子,密度还要低,花园还要大,如果用同样档次的房屋作比较的话,中国的房价可能已经超越至少也是不输美国的。而与此同时,国人的平均收入还不及美国的十分之一的前提下创造的。
' \, {1 p4 n Y4 N& O" l3 G, B; z; T- ]" E
如此情景,当然可以被解读为咱在房价上已经提前赶超了美国,房地产行业似乎有理由举杯恭贺一下了。不过,在炒房团的眼里,却永远是利润第一,哪里的房价低,哪里的价值高,便奔向哪里去,于是,按照“房价收入比”这么一算计,大洋彼岸房屋的性价比居然要远高于咱,赚头自然也远大于咱,风险更是远低于咱,如此美事,当然没有放过的道理,于是乎,中国投资客现身美利坚,美国房地产商营销做到中国,也就顺理成章了,在民族意识中,这或许还真是国富民强的一个象征。2 }- [+ l* M/ ]" J9 t, e+ y
! Q, s; b3 C6 j: L' P3 ?2 D+ ^不过,当“抄底”美国楼市,居然由中国富人完成时,多少有些令人疑惑。尽管中国的富人确实实力相当,但与美国富人相比恐怕还有差距,何以美国富人就不知道去抄底自家楼市呢?现实中,中国富人更习惯聚财,美国富人则更希望财尽其用,对财富理解上的差异,以及投资理念上的差别,正造就了中美富人截然不同的财富观和投资观,也造就了中美楼市间的天壤之别,更导演了中国富人“抄底”美国楼市的高调场景。固定资产的价值当然会随经济的发展而有相当的提升,但是,对于社会而言,房子还是那个房子,它本身其实并未产生出新的价值,更谈不上创新与发展。从这个角度来上说,投资也分两种,一种是发展与创新的投资,它会更加显著的改变社会并推动社会的发展,因而也更具价值,而投资固定资产,固然也会有不菲的收成,但却与发展无关,更没有产生丝毫的创新,这恐怕也是为什么美国富人可以无视楼市寒冬下的抄底商机,却绝不会放过高科技、高技术的最新发展,更不会节省对于高科技企业及创新项目投资的渴望。, F O- F# G4 G5 y$ d5 z
7 c/ f* D. I% G1 Z, N" O*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投资客“抄底”美国楼市所显示的顶多是些“小聪明”,至多是让国内楼市更快的回归理性罢了。相反,美国富人们为何不“抄底”自家楼市,其中的“大智慧”倒是值得我们咀嚼与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