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92|回复: 0

提醒:身子不虚别吃补药!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12-24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很多人,特别是中老年朋友都希望通过进补增强体质、防病治病、延缓衰老。然而,人们往往对该不该补、补什么、怎样补认识模糊。专家提出,科学进补必须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3 z( D9 _; Q0 w4 Z# z$ x* v) `9 q8 A1 f
  一是辨证进补原则。补药适用于各种虚弱不足的病症,比如久病体虚、劳累过度、妇女产后、外科手术后,或慢性病变、年老体衰等,都可以辨证选用补药进行调补。一般是缺什么就补什么,如气虚补气,血虚补血,阴虚滋阴,阳虚壮阳。
# U: L4 O% s$ c1 @
  B+ Q. P! U+ `) t  二是适度原则。补药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多多益善。很多补药都有一定的偏性,如补血药(如红枣、熟地、桂圆肉、阿胶等)性质粘腻,过量服用会伤脾胃,造成腹胀、食欲下降等。补阳药(如鹿茸、附子、肉桂等)则药性温燥,过量服用则助火伤阴。补阴药(如生地、知母、麦冬等)性味苦寒,如果过量服用则会损伤人体阳气,致使阴寒之邪在体内凝结。
7 F3 l# u" j  ?; s* ^# A7 u" i* @5 P2 u; }
  三是食补为本原则。中医特别强调食物的补益功效,而某些食物本身就具有药物的治疗功效。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药补不如食补”。不论是虚证患者还是健康人都可以进行食补,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专家认为,食物的营养作用是任何补品都不能替代的,应该是“红、黄、绿、白、黑”各色五谷杂粮都吃,多种营养全面、均衡地吸收。
+ W8 j3 I3 T1 s1 d* W; U2 u( S) ^5 ~8 D- m% k, g. k/ S7 G+ `
  最后,专家提醒,保健品毕竟不同于药品,只能发挥辅助治疗的作用,不能取代疾病的常规防治。7 l6 o& _/ }- _# _3 c1 d0 _, c

  q( y7 g1 p" {  _
% P, [6 |$ y  Y# @* ]0 J
4 Z9 G; o: J2 K4 ~7 }" F; a延伸阅读:
! y, O- q0 E" m) Y) l
5 d( \: [/ [  Y+ m! uThe Truth About Vitamin Deficiencies
! l. Z; N% h& w7 a% t
& x$ \: h4 n0 _Eating With Intelligence/ n! Y+ v3 [2 ]4 o& P# w

+ R( v( K+ ~8 zWeight Loss Good Health and Fibr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11 01:14 , Processed in 0.12145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