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p2al 于 2007-8-4 01:48 发表 + S" j- z3 X) q7 e/ C8 j2 h 我想...Bear兄是在困擾些什麼 ' J% z* f2 I, D1 J / s3 K2 ]8 J5 l' k1 `) z+ ~ [因為他一直在問問題 + X3 P3 |! S3 u可是發表自己的見解甚少9 ~) r: E1 \9 n/ m2 h% T 歸納別人的思想還有提出質疑倒是不少2 b% t. z1 f b8 R1 P( y & }8 ]) j: a- ]& e" I7 L 那我想就是處在接近悟道前的那一步了 & U1 [2 Y* q' v r- `9 i$ w( _* `大概就差那一點點就能夠懂了 ! ~2 X# v! A2 U- @: i4 Q R3 N- ?所以希望能竭盡大家 ...
原帖由 异乡游子 于 2007-8-4 23:29 发表 5 p) Y4 j" _/ O2 p; F: G" U % ]6 x4 ]$ j: a3 B + \( G5 i7 q, P! T' X 同意,年轻气盛,说话有时不好听,没什么大不了,佛教祖师也常骂人的。 5 s2 c9 d$ @. f: M - u) s' j; ~4 |* S+ R: x, ?其实Bear问的问题都是很核心的问题,如果大家的回答对bear的理解有一点帮助,那是大家的功德;如果没有帮助,那就当Bear给大家出T ...
原帖由 扁舟 于 2007-8-4 23:53 发表 0 ]! s' m1 ]& S @: R1 H Z2 r( f3 N" V + x4 [. w6 [' |5 c# k0 v7 \+ C g: ^3 }2 z6 @" N 问题是他的目的不是为了理解,而是为了证明他那个“学佛的人不了解自己的信仰”,你怎么回答,他还是那个结论。回答他也不好好看。他问你,手表是什么树上结的,你告诉他是工厂造的,于是他就认为他证明了他 ...
原帖由 绿菏 于 2007-8-6 09:37 发表 ) U- m! {( ]6 { 不要总在关注别人的对与错,那个用心是向外的,用向外的心去思考,越思越乱。昨天刚刚看到藕益大师的《竹窗随笔》恰好提到这点(忘了原文): 这种向外的用心是背觉合尘的,即与自己本觉相悖,与外境的尘垢相合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29 20:28 , Processed in 0.09724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