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9)  鸡蛋( 0)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无奈选择“啃老”,这是继加拿大年轻人失业率居高不下后一直存在的现象。; m# z+ e" r! z {+ M
% M2 h) p. _, n5 L9 I; K! K
在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后,一位26岁的埃德蒙顿女子选择搬回父母位于舍伍德公园的家中,尽管这曾让她感到羞耻,但最终却意外带来了心灵的安顿与生活的重建。
, q, f: C0 @' C% i6 o) Z1 I
+ A: q- K, m0 v6 P* o8 e
) z+ _0 ^" h4 c0 X. @
( s( W2 i" P) c3 G# y. i! \) m
这个夏天是她所经历的最炎热的一天,她正在打包自己多年来收集的马克杯——那些记录了旅行、卡通角色、志愿服务与工作的回忆物品,全都要被存放在父母家的车库中。对她来说,这就像是告别一段段旧友,而这一年才刚到七月就已十分艰难。
* ?. ~) x3 N- @' {0 m, a9 h. K# J
& o& f; F ]( A$ f, _由于房东决定将租金上调约20%,她不得不在租约到期前重新审视自己的住处选择。/ ]% ^3 {4 P# ?
: I! ~1 V7 n8 ]1 Z8 R虽然她理解房东的决定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有其合理性,但现实是,以她过去的租金水平,如今在埃德蒙顿最多只能租到一个房间。
) ?& b9 y/ \" W% ^! P7 t+ T9 x) `/ c
更糟的是,她当时没有工作。过去几年,她大多从事合同性质的职位,要找到一份稳定的全职工作并不容易。在多番挣扎之下,她接受了父母的提议* I+ o: c: m, x l5 [& \
0 D K! p. @- x/ N3 O, M9 H; I5 q! Y这个决定并非轻松作出。她坦言,这感觉像是在否定自己这些年来努力建立的独立生活。虽然父母的提议慷慨而温暖,但回到父母家——尤其是“地下室”这一空间意象——在情感上触发了她对失败的恐惧与羞耻感。! A, B1 ^* G/ t1 I, q% h
( z% n) u4 |# w0 v/ x
自18岁起,她一直试图“把一切都做对”:上学、打工、志愿服务、写作,拼尽全力为自己建立一个稳定的未来。但即便如此,她还是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打击。3 n# }* \, E! R, G: B- L
2 p; e O% `. _# m2 |. \+ D尽管心中挣扎,搬回家还是有其实际好处。母亲过去一年的健康状况起伏不定,加之家中三只大型犬的日常照料对独自在家的母亲而言压力不小。
1 }9 i. {8 Y' D* h+ P" {9 ?* Z) Q [' o$ ]" t- [
她意识到,哪怕只是短暂的协助,也能为家庭出一份力,同时也能减少生活开支。* x) @# I2 X+ ~) C H5 G
0 }+ n! I7 l# F: [! O她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个临时措施。倘若真的不合适,几个月内仍可以另作打算。
9 n# B, U. y! }& B) I; M9 {( J2 a3 P) d
她曾做好心理准备,要面对所谓“成年后回家”的尴尬与调整期,也阅读了不少相关建议文章。然而,预想中的冲突和牺牲并没有出现。0 M/ J3 @6 O: W6 c! t5 D% \6 C
4 V- T, ~. @3 H+ D! o- D' ^
她与父母很快建立起规律的生活节奏,每天与家人交流、做些家务反而让她感到安心,也让她重新找回了家庭的归属感。. ?3 C7 h0 S& V" T4 P
4 ^2 S% T" C- f# l3 G
她没有回到童年卧室,而是选择住进客房——这不仅是一种空间上的变化,更代表了一种心态上的成长。3 J9 k: G0 W/ ]9 ^
# T0 Z" V! c1 S1 s. T8 T& |# c
“成年后与父母同住”与儿时的家庭生活完全不同。她开始发现:生活变得轻松、愉快,心理状态也明显改善。家中总有人陪伴,总有事可做,总有一个“落脚点”。: N8 D" Z% w- Z, c' Q- C
. [7 S; ?# l& m4 E$ a' u某天,她在厨房一边喝着父母家的咖啡杯中倒出的咖啡,一边望着窗外,反思着当今社会对年轻人的期待。“我们的社会似乎强迫年轻人在二十岁出头时就必须经济独立、情绪稳定、自给自足。而我们的祖先并非如此生活。他们会觉得这种孤立求存的方式很可笑。人类本就是群居的动物,原本就应该生活在群体之中,与家庭同在。”
. I t- H3 d$ i5 o
+ }; m( h4 ?$ ~7 p4 l6 _对她来说,搬回父母家并没有让她失去什么,反而帮她重新拾回了生活的意义。“我不再为这段经历感到羞耻,它是我人生故事的一部分。”+ R: F* V. E2 v1 P' ~
. ^: R4 \5 B9 M. W/ \7 \8 k2 d
如今,她已重新搬出父母家,找回了那套她珍藏的杯子,也从那段时光中发掘出属于自己的生活价值。“每天能和父母相处,都是一份礼物。我很感激,自己永远都有一个可以回去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