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9)  鸡蛋( 0)
|
暑期临近,本该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但在加拿大,这却成了无数家庭最焦虑的季节——当学校食堂关闭,救济站的队伍正在以惊人速度膨胀。
' m/ D0 I1 F+ ~" R; E7 V2 f( w' q, r5 ^/ Y& Q; t5 i5 B( k: F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近1000万加拿大人生活在不同程度的食物不安全状态中,这一估计值是20年来的最高值,而其中有250万孩子。" G4 R" N9 W. f- f( }/ I$ A
) b' N9 D m/ l5 p& I换句话说,加拿大每三个孩子,就有一个生活在食物可能得不到保障的家庭中!/ g8 }3 Y# _ K1 v+ D
4 O. d4 o- W( l, L5 W多伦多大学PROOF研究项目指出,2021年有580万人面临食物保障问题,而到2024年,这个数字激增至近1000万,相当于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
2 g' ^8 n0 x7 X% G* g9 _3 k# m: s" m J8 b$ a' t
所谓“食物保障问题”,从对食物来源的担忧、为了省钱而缩减食材选择,到严重到常常断炊、跳过正餐,这些都在不断扩散。
/ k, |4 T1 B) L( i2 f; I. A1 a; y1 f1 M' X
在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的单亲协会(Single Parents Association of 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执行董事丹妮尔·休厄德(Danielle Seward)早已做好了“暑期大潮”的心理准备。
0 ~7 d# P1 b3 n# _* T& A8 o& Q( v5 R: Q# V/ o
“学校六月二十六日放假那天,孩子们奔向操场,我们的食物银行也将迎来‘高峰时刻’。”她说,“接下来两个月,求助人数会成倍增长,他们要在家里给孩子准备零食和简易午餐,一直到九月开学。”4 f! }- B& Q! d8 o" k9 l" K G
2 Y" b% e: ]. \. T' Z更棘手的是,这股需求并非只来自那些没有稳定收入的家庭。休厄德坦言,现在来排队的,不少是全职工作的单亲家长:“他们也有房租账单、水电费用、孩子补习费……当收入刚好够盖这些开支,买菜就只能再节省,甚至有时候,只有省下正餐的钱,才能撑到下个月发薪水。”
+ s x/ w# R, o# S' F5 u G
/ t- C) P/ ^1 t+ X, [ n/ N& q" y2 K在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儿童食物得不到保障的比例高达40%,与新不伦瑞克并列全国第一。
$ m6 |! k* [2 X' J Q7 Z! C1 d
5 `: i% y7 j1 H为了缓解孩子们的暑期饥饿,当地政府正筹划将现有覆盖43所学校的午餐项目,扩大到全省更多校园。
5 E8 ]$ k% I+ x, w) |" |& p/ Y2 q7 S: C4 y# y7 ^' G6 o, a( k1 J) \
联邦方面,早在2024年九月就推出了“全国校餐计划”,五年内拿出约十亿加元,与各省合作,逐步实现“校餐项目人人享有”。5 a/ y/ ~- y6 k, T
! o: J! k+ n' P& ?4 d* A a, F参与项目的教师、营养师与学生家长普遍反馈:当孩子在校能吃上一份热腾腾、营养均衡的餐点,他们上课更专注、互动更积极,也更少因为肚子饿而情绪低落。
Z9 O8 e8 @5 e" e$ M; Z W% l2 K& W3 T
来自温哥华的一名小学校长布伦特·曼斯菲尔德(Brent Mansfield)就是最好的“证明人”。5 z; e0 B- n/ v- p! x+ J( W
h0 `/ | f4 T3 Q( F7 h. e8 W他走访全国各地,见证了不同社区推行校餐项目后的改变:“我们学校没有耻辱感标签,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排队取餐,下课后他们在课堂里表现得更自信、更愿意发言——这就是食物带来的平等机会。”
7 U, b# u9 J& O0 k
- v, j0 ?. `# q5 c' B然而,校餐固然重要,却只是“治标”,背后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和收入不平等,让许多家庭的餐桌捉襟见肘。
! x! k) G ?3 x8 X, O8 {/ i" w7 F1 T0 P5 ]
尽管如此,加拿大人没有坐以待毙。志愿者们在食物银行忙着筹款,尽力填满货架;政府和社区组织也在想方设法扩大援助范围。
7 T, B3 c4 \" P# q# f2 D
9 { ?3 o- |# M7 Y2 N全国学校午餐计划的推出无疑是一道曙光,但要彻底解决食物短缺问题,还需要更全面的政策和长期的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