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1)
|
赴华旅客需要4检 华人回国遥遥无期% o4 k* i2 Y* Q/ N1 C0 x
" c' c/ K# j/ k* r+ d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再次收紧赴华旅客核酸检测要求,从“3检”加辣至“4检”。自4月4日起,除了登机前7日预检外,还需两次分日进行的核酸或/及血清检测,以及一次登机前12小时的抗原检测。不过与前三次检测不同的是,抗原检测可“在当地卫生部门认可的检测机构”完成,料可于药房快检。有多名新移民表示,加之航班熔断的现状,回国之日将愈加遥遥无期。
4 A) P, @2 S" D+ z" C4 p% \, e% ^
8 F+ W S5 E7 J5 `/ |" R4 `, g+ [1 D# G! ?3 g, {
对不同疫苗接种者要求有别) ^ M7 V1 ~! m3 @+ V
赴华人员“4检时代”到来,在今年1月宣布的“3检”基础上——即登机前第7日核酸检测加前2日核酸、血清双检测,再增加一轮抗原检测。同时,对不同疫苗接种者实施不同的检测项目,以及将要求既往感染者进行附加检测。
7 p, H* w0 k+ O; c: T' d( {' [2 L3 N+ r' g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昨日刊登《关于申请绿色健康码等事宜的最新通知》,要求自4月4日起,在所有乘坐加拿大赴华直飞航班人员中,未接种及未完全接种人员、已接种疫苗人员中非灭活疫苗接种者(辉瑞、莫德纳、强生等)需①登机前第7天1次核酸检测→②7天自我健康监测→③登机前2天内1次血清抗体检测→④登机前1天内1次核酸检测→⑤申请绿色健康码→⑥登机前12小时内1次抗原检测。: z$ K4 i% W/ e* l- p
2 n' x/ J% p% D已接种疫苗人员中灭活疫苗接种者(如中国国药、科兴、深圳康泰疫苗等),仅第3步与上述人员不同——登机前2天内需进行1次核酸检测,而非血清抗体检测。
+ U0 [! _. [) r; K8 I' m5 L- K9 _0 D C) f2 }9 l
对于既往感染人员,包括曾确诊、未确诊但核酸检测曾呈阳性、未接种或接种非灭活疫苗但血清抗体检测呈阳性人员,使馆规定,需要呈报①采样时间间隔24小时以上的2次核酸检测→②当地医院肺部CT或X光结果的诊断证明→③3周自我健康监测→④登机前第7天1次核酸检测→⑤7天自我健康监测→⑥登机前2天内1次核酸检测(或血清抗体检测,视接种疫苗情况而定)→⑦登机前1天内1次核酸检测→⑧提交上述所有材料申请绿色健康码→⑨登机前12小时内1次抗原检测→⑩航司查验绿色健康码、抗原检测阴性结果、最后7天健康状况监测表。如不符合要求,将不能登机。1 p' j# {" {$ {
& [" X1 J U* a4 N. y8 c核酸检测须赴指定机构完成
9 ^2 j& x% o G9 Q
+ W7 w# k( X/ {检测认证机构方面,《通知》强调,所有核酸、血清抗体检测须在驻加使领馆指定的、且在同一领区的检测机构完成,抗原检测须在当地卫生部门认可的检测机构完成。$ ^4 h4 X3 l- O$ \; a* c4 S
1 B7 s) k% x% f/ C另外,中国驻温哥华总领馆通知细则中特别提到,申请健康码需要有效的加拿大居留许可或中国入境许可,其中“持Visitor签证者,需要同时提供中国直飞来加人员的中国出境章、登机牌、入境加拿大健康申报纪录(ArriveCAN Receipt)三者中的至少两个”。专业人士称,此举是为彻底杜绝以加拿大为中转地的第三国赴华旅客。
( ^5 H& d; N+ }, ^# B# g% k8 r$ N% S3 ^! z) ~# @" R
“我们好像一群无限期流落海外的难民”,有多名疫情爆发后再也没有回乡的大温中国新移民沮丧地表示,中国的防疫思路与世界大部分国家逐渐开放国境、实施“与病毒共存”的公共政策背道而驰。预测未来,均感悲观,“国内仍执行严格的管控措施,对内封锁社区,对外严防死守,随着Omicron疫潮在各省市爆发,相信只会变本加厉。”" N4 j; h' n) P8 N8 Y
7 Q8 g; B; q5 p: B* Z; n
本月中旬,中国国际航空突然宣布,因受到“公共安全影响”,熔断部分加拿大至北京航班,3、4月航线一度停售。有大温旅客反映,收到通知离登机时间不足24小时,花数百元做完的“核酸3检”当场作废。除多国航班熔断外,近日在苏黎世等地甚至出现离登机不足半小时临时取消航班之事,涉事航司因无法处理大量滞留机场的中国旅客后续的食宿问题而受到舆论指摘。
, |6 ?+ `6 y* b7 I: G0 y* Q( }/ C i) Q7 n; k7 h3 E& n( P% i
与此同时,截至昨日下午,大温已有两家检测机构打出广告,声称可提供套餐服务,一次性、手把手地带领旅客搞定“4检”。3 {: N, T* z: R* t3 A
4 l, @; P- W) ?0 {https://www.bcbay.com/news/2022/03/28/792450.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