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1)
|
号称老人天堂:加拿大养老是一言难尽!
6 U' X& v" x. m6 N
4 Q/ D9 G' S# V4 g( j发达国家加拿大,一直以良好的医疗保健制度而著称于世,很多中年人移民到这个国家,也不是仅仅只想幸福1-20年,当然也是冲着一个有保障的晚年而来的。 9 ~7 P) S* F% Y0 l
" n3 H' ^+ n- S1 {) F4 G平心而论,至少笔者移民加拿大的这20来年,加国养老院没有爆出过系统性的丑闻,零星的护工虐待、渎职之类是有的,但不至于要人性命。华裔老人,更倾向于选择香港人开设的养老院,据说价格不菲,但还是供不应求。
, j* g/ k6 l1 z' |
6 h, N! |4 {1 W- Y+ |7 ~然而,新冠改变了世界,也将养老院的遮羞布尽数撕去。从疫情爆发以来,有多少养老院疫情失控?有多少老人感染?有多少老人死去?前些时,偏远的Barrie又爆出了65名老人感染变异病毒的消息。 - u7 y! z! a, E* A
1 D( l$ |4 E3 u当然华人经营的养老院也无法独善其身,笔者曾经评论过。 5 Z) P; v- Y# {
8 s2 ^4 W3 f8 s* ?
在系统性面前,养老院简直可以用不堪一击来形容,根本就没有危机应对机制,也没有问责机制,很多管理者难辞其咎,但至今逍遥法外。
+ N4 Q( ? b% C, `
. f" N6 {( @9 |/ {- m9 x; G 最新新闻报道,89岁的华裔老人梁先生(Kai Hong Leung)在被送进东温哥华的一家养老院后,家人怀疑老人可能因在隔离检疫期间两三天没有进食或饮水而死亡。家人质疑卑诗省长期护理机构的透明度问题,女儿Kathleen Leung说,如果父亲没去养老院,也许他今天仍然活着。
+ ?* k% n4 s3 O! V' G7 C; ~8 m% {& r7 i: j! j$ P
据Daily Hive报道,Kai Hong Leung今年89岁,患脑退化症,不会讲英语,只能讲粤语。在今年一月之前,他一直与70多岁的妻子Esther Yuen一起住在家里,由妻子照顾他的日常起居,包括软化食物及协助上洗手间。
/ h! y6 C" j# m# ~ u& ?$ H+ Z6 {, ]- c' W: W+ |, ~
一月下旬,他跌倒之后被送往温哥华综合医院VGH,在那里住了三个星期后,他的医生和家人认为最好是将他送往长期护理院。 $ `! F. V3 y1 J
4 ^) y- D U$ J& Z3 ]: |% C) S# K 2月25日老人被送进位于温东的长期护理院Renfrew Care Centre。由于入院后必须完成强制性的14天检疫隔离,他的家人担心他可能因患有脑退化症而感到困惑。妻子教他一些简单英文,例如要求喝水、上洗手间,以及如何在需要协助时呼叫护理员。
: l/ O( }% b S+ k8 z. t, ]
( L$ L' V( K/ p他的家人每天都给护理院挂电话,工作人员告诉他们,梁的情况还不错。入院第五天时,他们按事先约定与他视频通话,但他似乎在犯困,没多说话。他的家人说,到了第七天,护理院工作人员打来电话,称发现梁启康已失去知觉。但家人仍被告知由于在隔离期,因此不能到访,于是将他送回VGH,至少在那里他们可以进行探视。 ) D1 U& [+ ]! o& `/ e
3 B/ X- B. t8 V7 ]! a+ Z5 |梁先生的家人向Daily Hive表示,送到VGH后医生发现,他严重脱水,血钠水平达170mEq/L,远高于正常水平的135至145mEq/L。梁先生自此一直未完全恢复知觉,于3月8日在医院去世。 / P4 }) u6 _$ w! y3 L# N
# J8 U5 ?6 q' {' y: b: U% Y
现在,他的家人质疑,为何护理院工作人员没有及早提醒他们老人没有进食或饮水,他们怀疑这位89岁的老人在昏迷之前已经两三天没有进食或饮水。
9 l% ]/ G+ S' i) m& z: r4 a9 S9 c. z: Q
这实在堪称骇人听闻,交了巨额费用的老人被送进来,连个基本探视的人都不配备,这跟谋财害命又有什么区别? ) o+ _, O9 S9 h l7 M `; _
0 Z! m" D' H: q" h |笔者前些时看了一个视频,深有启发。几乎所有的亲朋好友、励志课程都关注我们的前半生有取之不尽的攻略,什么学习攻略、考试攻略、上大学攻略、职场攻略……然而对于人的后半生,攻略却是少之又少。
4 S* e9 P% F1 o; |
5 M1 q* j1 \1 e特别是人老到一定程度,进入养老院,基本上就是完全受制于人了,特别是如果子女无法照应,那么基本上就是任人宰割。 , F1 ]9 T$ D# x) G0 s
- R: l6 C2 C+ ?! t; t) V0 F
所以我们还是要及早想好,自己老了以后,有那几条途径可以选择,各有什么利弊,怎么防范可能的风险,比如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抱团养老,互相之间有个松散的互助关系,那么比形单影只进入养老院可能要更科学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