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29|回复: 0

達真堪布: 是誰讓你散亂了

[复制链接]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6-7-27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002bote1zy73zdSow9V27&690.jpg

" F9 M. Y0 _2 a, v       現在社會上的人喜歡參加聚會,讓人的內心産生的要麽是邪念,要麽是惡念。有境界的人不會,沒有境界的人就會放逸散亂,因爲放逸散亂是凡夫人的本質。: d* Y2 ?: O* y% Z+ i/ M

! ^9 w, M3 R6 @% ~* a       對一個修行人來說,散亂放逸是很大的過失,也是成就最大的障礙。我們經常講戒定慧三學。戒是淨,要保持相續的清淨,看這些聚會,就沒有辦法保持相續的清淨;定是禅定,心如如不動,看這些聚會時,內心是散亂的。這是很大的過失,生起貪心、嗔恨心的時候,也會生起其他的煩惱。因爲你的心已經放逸了、散亂了,這樣沒有抵抗力,別的煩惱習氣也會趁虛而入。6 i9 `/ f8 D1 p; W% T/ A5 Q  y: z
    v4 Q; r8 O: W6 U: m
       有些人特別愛聚會,尤其是城市裏的人都愛聚會,看個演唱會還要費很大的勁才能買到票。上網的時候也是,很多人到這個群裏看看,那個群裏看看;到這個房間裏聽聽,到那個房間裏聽聽。! Z' B  K$ k6 U

9 x# G& ?% t0 i       現在有些居士或出家人知道的特別多,全世界發生的事情都了如指掌。有些事情我覺得很新鮮,應該說一說,沒想到他們早就知道了,不知道從哪兒知道的。發生的災難沒有多久都知道了,可能經常在網上浏覽,這也是不好的。有什麽可看的,我們現在修的法已經夠了,爲什麽還要看那麽多,了解那麽多?這都是散亂的因,會讓自己信念不堅定,都是不好的。9 q8 V# `: S7 {# j$ _; Y

0 n- l" k! T# w# m       我們要時時刻刻保持威儀,以正知正念守護自己的心。如果做不到,就不要去聚會。其實少看少接觸,內心的煩惱和雜念就會少一些。有些盲人、聾人因爲看不到、聽不到,知道的少,內心反而很清淨。
5 B# C5 U% f- Z/ ?3 R- F( U( w ! W8 w/ B, ?1 y9 a1 c$ @
       以前我在天津學漢語的時候,有二三十位居士,他們都很虔誠也很精進。其中有個聾人皈依了,無法聽開示,我就讓他看《大圓滿前行引導文》,告訴他阿彌陀佛和蓮花生大士是一體的,阿彌陀佛即是蓮花生大士,蓮花生大士即是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心咒也行,念蓮師心咒也行。他很聽話,也很專注,堅持的特別好,沒有絲毫動搖和退轉,只念阿彌陀佛和蓮花生大士,感受特別深,狀態特別好,變化也特別大。雖然他身體有殘疾,但是天天法喜充滿,每天到我這裏來講自己的感受。而其他的居士知道的事情多,心態就不太穩定,信心也不太足。聽人說《阿彌陀經》好,就去看《阿彌陀經》;聽人說應該念《地藏經》,又去念《地藏經》;聽人說應該念《心經》,又去念《心經》,心總是不定。成就靠的是堅定的信念,若是心態不穩定,不可能有成就。
& }" r' D+ L* R/ J
) L2 C. I3 b6 c7 |! ?3 _       我們不是分別,不是說《前行引導文》好,《阿彌陀經》不好。《阿彌陀經》是佛親口講的,是大乘教法,怎麽能不好呢?但是你的心不能總是漂浮不定。
0 Q0 k4 m' p5 c" n; ~) | + }, B; w2 n+ H1 \4 v; v4 x
       初學者不應該接觸太多,這樣內心的雜念會少一些。若是你特別精通佛理,有辨別能力,接觸多一些也行。但是很多人沒有這個能力,不精通佛理,內心很難堅定,所以要少到引起放逸的場所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16 04:50 , Processed in 0.130071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