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  鸡蛋( 0)
|
几种类型孩子的表现及主要教育方法
i! D0 c) ]+ S- \; ]% N: i1
# e) i+ \- a; E* E7 p
" R3 n8 @. S0 Q& L$ B+ {2 C
& w0 f$ K/ w& v- ~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 g" w s& w9 F+ h) q' l
24 M. p+ ~2 u2 R% X* ~- o+ p
精力过剩的孩子。 " U/ m; [- d* i% z1 F) ^
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爱玩,爱闹,爱打架,难以管教,但他们较聪明好动,反应快,接受能力强。; m$ N* q8 S3 s' E$ r6 }+ U5 n
教育的主要方法:
, F; O1 j( W1 W, }+ Z6 j8 @首先,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他们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这样他们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教育和指导。
: i+ `/ X; ]' s b其次,要适当放手,管教适度。管教若太严,与他们性格不对劲,就会适得其反。要给他一定自由,一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
' y, O+ B+ v, x$ `, V& F1 G再次,耐心教导:即耐心教育与疏导,通过讲道理,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一些“主见”并不那么好,并不那么符合社会道德与规范,从而自愿放弃自己的“主见”,克服自己的毛病,逐步走向成长之路。
/ \; J. K" X) m) v; M2 l* p9 r& e* a3: V) f( P- @! H' {
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孩子。
; H' ?) {2 R( @) V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上课多动、好玩、爱讲话,甚至在家中学习也表现出心不在焉。! h4 {* I% v# t3 h
对此类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长说,“那是学校的事,不该我来管,我又不能坐在孩子旁边。”实际上,训练孩子专心听讲,要从日常生活入手,因为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紧密相关的。
) P8 s0 \6 l2 {教育的主要方法:
/ o- Y5 i5 @* I- t d! f2 n首先,父母要训练让孩子听一遍就马上做到.: J4 c( G$ L8 @' F5 X
其次,在生活中,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听话能力,如安排三、四件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家长观察孩子是否如此.
! U7 a' b7 V; v f再次,家长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和孩子讲话,一定要让孩子看着你的脸听.# j4 n: A! A* O: S/ G# G
第四,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一些听讲的小窍门
% d6 l: q) R6 B ^9 B( X第五,家长应尽量要求孩子复述课堂内容,或谈上课中印象最深的问题。& K1 K* C6 {* {
4
$ G8 S K' }9 _- n追求金钱与物质享受的孩子。
, ?7 D# S, t1 Y1 d4 ?1 y1 f- `! R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穿要名牌,吃要精品,”讲究吃穿,有的上学要坐摩托车、三轮车。
; z( X2 {2 t0 V* ^* g教育的主要方法:
1 |' p$ d. P2 M# E# J& x首先,家长自己要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告诉他们自己孩子时代的生活经历和故事.( {. P. a- [4 m( a
其次,家长要把家庭收支计划告诉孩子,并适当征求孩子的意见., ^1 {3 V6 O' g& X1 C0 s" A" K! T( N4 [
再次,有效地教育孩子计划用钱,并用典型事例来教育孩子。
* u! r2 A3 X6 t: Q; ?5+ t3 H* m( L* V9 n& d; a- L
对长辈教育抱无所谓态度的孩子。 / H4 K: _9 Z$ ~
此类孩子对父母,师长的教育,充耳不闻,当耳边风。
! L2 {! r3 h% z* j教育的主要方法:
( m* U3 |6 u* d% b3 [+ K- m首先要让孩子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理解父母、师长的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是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3 [. C' ^0 ^; g7 \" Y4 v其次,要在感情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教育,消除他们的“敌意”,使他们愿意听从教导.* s4 M" V6 ]; c$ n6 N0 O
第三要给孩子以说话的权利,让他说原因,说理由,哪怕是不正确或不真实。
x$ Z0 ^) p/ i8 U+ [8 z$ q- L, W# h第四要多一点宽容,教育之后,还会做错事,要给予改正的机会,要耐心,要等待。, z$ e: ?0 e5 X6 ^* N% f
第五是教育孩子的语气要坚定,父母两人说话口径要一致,有的父母嘻嘻哈哈,有的漫不经心,有的轻描淡写,有的各唱各的调,这都不利于教育。3 y7 s4 F, ^# Z3 v
6
+ j0 }. j4 k* {! w) p具有严重惰性的孩子。
* l! f( Y8 J. N+ [5 N# z7 q7
5 F( l: [3 x, j A7 b/ r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学习被动,作业不完成或抄袭,造成考试交白卷或作弊,生活散漫。
+ e; ~9 R" U- z7 b6 a5 B, [! P6 p1 s8
( T; a/ G+ n1 ?! I4 h教育的主要方法:/ i" W3 d M, {6 `3 i
9
! f7 U, _- t" w3 e1 x首先要以平时的家务事开始训练,不要让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7 I2 V' u# ~: ^* a8 A10
! e" x( N- P) q) `. L, R6 F! u其次是帮助孩子制定计划,并加强督促检查。
0 Z9 P2 E/ f! K' ]11
$ l# o1 l* P! Z/ h* d! U$ W Y三是父母要以身作则,事事起表率作用。! x' \# ?9 N8 h& v) s4 ] Q; ]4 F# U
12
1 r1 r% j4 w/ y, l8 Y! K+ o9 Z四是要从孩子力所能及的日常小事上培养勤劳的习惯,并持之以恒,坚持训练。
: S- B/ [/ I4 z7 e. f13
1 ?; V5 T6 w9 h8 a- n总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只要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在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基础上讲究家教方法,就一定能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下一代作出应有的贡献。; i `7 J f: y
14
( ^8 C3 K0 Q* t! ~$ ]2 ^7 `孩子的成长不仅靠老师、学校,还要靠父母、靠家庭,但现在很多家长对如何教育子女缺乏真正了解。有些家长用老一套方法,对孩子的过失,不是打就是骂,不但没起到教育效果,还适得其反。有的家长总爱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对比,或者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应该怎样怎样”,严重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遏制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么家长怎样更好地和学校配合,教育好孩子呢?
! n$ {% [/ I9 t& ^. {8 sEND2 A: _( ~3 U3 \' }; s9 l9 \
这里给几点想法和建议。% g( Z- G! G& v9 f6 D3 F" K N; d6 i
1
: I1 _2 d/ k1 p8 J! L25 X4 g/ x, A4 n4 Q
爱要有方,严要有度。
1 v- y& a% _9 `% C4 T家教往往存在“两极分化”。要么爱得死去活来,要么严得不近人情。过份爱孩子的家长常常替孩子包办一切,使孩子从小不能学着用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自己的事情自己不做,以为别人的帮助理所当然。有的父母则以“爱”为理由,对孩子过份严厉,经常骂孩子,甚至打孩子。这样的孩子往往会听话,但渐渐失去自尊、自信,失去勇于向上、百折不挠的劲头,失去敢于说真话的愿望。理想的家教应该“爱有方,严有度”,父母要对孩子多说一些鼓励的话,多与孩子分享快乐时光,多给孩子发展的空间,相信孩子一定是最好的。
$ }9 @5 @3 b' T2 Z+ K7 e+ {5 T3
7 [) Q+ U7 N! w% R3 z不要替代孩子选择。 : [1 K2 j( ^. C, ^. [# Y
中国家长对待孩子,常有一种“不放心”的心理,很多事情都帮着孩子做。从小帮着孩子穿衣服,从小让孩子跟大人睡,孩子上学,帮着检查文具书本,不让孩子干家务活。甚至长大了找工作、结婚,家长都要大包大揽。在这种包办中,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试试看的心理被抹杀,变得懒惰、依赖、怕苦怕累、没有主见、不负责任。孩子能做的事,要早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关键的选择,要让孩子自己去选,以便增加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9 q8 l2 m' W7 w8 i3 i& B
4* U! G1 J' k2 Q/ q
对多元智力的认识。
* b; X9 i% g. C哈佛大学教授、心理学家Howard Gadner提出的人的多元智力理论等到人们普遍认可,这种理论认为,人至少独立存在着7种以上的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等。这些智力在不同人身上,错综复杂地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组合在一起,使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点。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智力是多方面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我们判断一个人聪明与否、成功与否的标准也应该多种多样。不要过早地对孩子下结论,教育孩子一定要善于发现他的长处,予以挖掘发扬,最终就能做到每一个孩子都成功。
5 ~; `8 a" c; z, _5
$ h2 J" @% G6 d* C: m3 f& o; R: _! @,错误与成功同样重要。 % A. Z+ n" P2 e8 R, }# o
大多数家长总认为“孩子犯错不好”,但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错误和成功一样不可避免,一样有意义。孩子犯错误的过程,就是孩子不断尝试、不断创新、不断成长的过程。孩子因为害怕犯错,什么也不敢尝试,小心翼翼、胆战心惊地成长,那才是最大的失败。错误也是一种美丽,也是一种成功。孩子有了错,家长一定要平静对待,当它是一件好事,当它是孩子进步、成长的机会,切勿大惊小怪、横加指责,更不能因害怕孩子犯错,而不给孩子尝试与实践的机会。
. P! w* t6 ~! F. Q6- v2 T8 D c8 _$ F+ _. l4 a3 O
学会夸奖孩子。 $ O; i& G. V- E7 }
大家现在都知道赏识教育,但夸孩子也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只有运用得当,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夸奖要公正合理,实事求是,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如果夸得不准,孩子就会产生疑问,起不到激励作用。如果夸错了,孩子就会把错的当成对的,产生坏作用。其次,夸奖要真实,只有真心、真情地夸,孩子才能积极回应。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孩子往往会感到是在骗他。家长对孩子每一点进步给予发自内心的夸奖,会使孩子受到真心和亲情的感染,树立“今后我要做得更好”的决心和信心。三要夸奖及时,否则事过境迁,没有了当时的氛围,夸奖作用也会降低。夸奖的形式很多:除真诚的语言外,还有赞赏的目光和微笑,亲切的拥抱,轻轻的抚摸,等等。孩子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行为和举止,经常夸他的优点和进步,让孩子充分感受父母的信任和鼓励。" L7 B! H. h& H7 J6 m$ I
7
8 [8 |7 h( W6 \ |教孩子欣赏别人,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w0 Y5 c2 x1 S7 O/ [2 C9 Q
80 a/ V+ C- Q4 a. E7 {+ X' X4 X
独生子女常常是别人围着他转,他们很少考虑他人,更不懂欣赏别人,自然也就谈不上合作,给人际关系带来麻烦,对未来的事业不利。家长应当教育孩子学会欣赏别人,这样才会正确看待自己,才能与别人合作好。可经常请其他小朋友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活动,引导孩子欣赏别人。如果我们能教育孩子从小每遇到一个人,都能向他们学习一个优点,那么我们的孩子一定会非常优秀。
: \7 _: }: k' S4 P5 I5 w( p
. G0 L M4 H+ P3 F- U+ c2 l' b( N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
4 j$ _ t4 t, q4 vEND
2 f& L. N" x9 N' ?+ ?4 t4 z3 c6 {独生子女的教育方法
9 k/ Z5 h& Z% S* P! X7 E1
2 _6 L+ I1 P. h- u帮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
$ {' J1 }6 @/ `4 W我们的家长朋友常常忽视培养孩子的自信、维护孩子的自尊。比如,为孩子大包大揽,孩子没有机会去做事,自尊和自信就无从建立,做人的根本就不能确立。我们应经常对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自我决策行为予以鼓励。我们在批评孩子的错误之前,首先要表扬他好的方面,这样维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即使孩子做错了,仍要表扬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行为,然后再解释他为什么错了,这样才有助于孩子自尊心的维护和自信心的培养。很多批评可以变成对孩子提出问题,其效果也会比批评更有效。
0 V. e& ]9 c2 h% ^ Q2
9 }* K2 {: T5 Z8 p y4 B把握教育孩子的契机。 " F0 N5 C* [) i2 U
教育孩子的时机有很多,如安排孩子做家务,到邻居家借东西,让他们自己买日用品,等等,引导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孩子就能健康成长。教育契机很多,关键在于“把握”。孩子的生日、儿童节、新学期开始等是很好的契机,可以借此鼓励孩子闯过难关,迈上一个新台阶。孩子犯错、考试后、参加活动前等,也都是很好的教育契机,好好地利用这些契机教育孩子,会取得平时难以取得的效果。7 J" b( n, O5 g# J: U6 `4 v1 j
3/ h2 o6 N+ K' | j
培养孩子超越自我、自我发展的能力。 + ?0 V- I7 R7 f; d0 E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谁也不能靠着一点知识和本事,到处通吃、一辈子通吃,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我,才能收获一生的幸福和成功。父母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才,必须让孩子具备一种永不满足、不断奋进的能力。父母可以通过点点滴滴引导孩子正确地、理智地认识自我,客观公正分析,认识自己有哪些长处,哪些劣势,进而发挥长处,克服不足,不断战胜自己。孩子有了一些成绩,就肯定他们,并提出新的目标,激励他们不断进取。久而久之,孩子就能不断自我超越。% g' T N9 y& Y! l }/ `0 H
4; @6 O$ ~1 U+ T9 E
教育孩子需要一个过程。' i3 M( ~' X% @- \! Q! q- b9 U
5% r1 e: P: j* k8 J% S8 h3 z
当我们看到植物“开花”了,很自然地就要想到“结果”。其实,从开花到结果是需要很多步骤的,教育也是如此。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少家长缺少耐心,不明白“过程”的必要和重要,对待孩子学习、犯错误等问题,表现得急躁,没耐心。忽视过程的教育,是一种虚荣和功利的表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回避这种心理!教育孩子,要懂得:责任心比虚荣心更重要!诚实和勤奋是最终成功的基石。
4 g& ^- i( b7 P8 dEND
2 O. D% R0 ]) O% b/ b: t* A" o9 y最后,送家长几句话,以此共勉:# z% n. } C+ u* h( ^7 d
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刻;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
- m" G5 b U: p# y" z m2 w5 ]1 z8 J9 l& }* F _. z$ j
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1 j. G+ Z- Y' I1 Y) F$ V7 A
1 ~% q- C' H0 ?6 _- j
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
0 Y* e4 Q, r2 x# C7 `/ O9 l- R# `' p9 O
称赞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欣赏;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直;
5 o. t) k$ U, b; c- R+ a) P& b( ^& j8 X: e9 O, u5 B* d$ E
支持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信任;赞同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6 Q+ i4 I l% A4 a) e. R# Q"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