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87|回复: 0

[理财] 独立央行时代的挽歌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2-12-7 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那么多的经济学家,大家能够达成共识的地方其实非常有限。( g- Z2 m: F" e' N/ D: U+ X. m

! Z- {# K* X, L% @& J* ?  e  到底怎样才能够加速经济增长,或者是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大家是各说各话。我们到底是应该更担心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大家是各说各话。我们到底是该首先控制赤字,以防彻底破产,还是应该先增加赤字,以刺激政策带动经济走出困境?大家还是各说各话。
. A1 _  @2 Q/ Y  F. K' T# b; M! n0 t8 g4 K. m; b6 `
  不过,过去十年的时间当中,至少有一个原则还是所有人都认同的,这就是:独立的,免于政治干涉的央行是有益的存在。0 q, r/ z4 @, D$ }' k0 J% M

  j/ u# s! S4 z& E$ h  可是现在,这一原则几乎在所有地方都动摇了。现状愈来愈让人相信,这种独立的,纯粹技术性的央行模式正在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则是政府对货币政策的直接控制。不必说,这种情况下,投资者面对的游戏规则也将发生变化。
1 ?/ Y% x$ d5 J) G, M2 f
9 l4 a! |; c# Y5 S/ Y7 A$ A  央行银行家曾经一直是灰色的,毫无其他色彩的形象。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或许因为长期掌管联储而获得了响亮的名声,可是他在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大多数同行们,哪怕在自己的家乡都没有多少人太了解,而在世界上其他人面前,就更是形象模糊不清了。一般来说,普通人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Z, M% p$ S4 v) f' x

9 q. A$ O% h0 e% M) D  可是现在,他们却卷入了日常的政治斗争。在日本,最可能成为下一任首相的安倍晋三一直都在攻击日本央行,认为他们对抗通货紧缩的措施力度不够,对国家的漫长衰退负有责任。
5 f; W9 \! H8 \9 y/ a( p
2 j6 ?5 f, i" [8 b  在今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当中,联储的政策是双方交锋的一个重大主题。共和党方面在玩弄某种程度上重建金本位,以此来抑制联储权力的理念。如果罗姆尼(Mitt Romney)胜出的话,伯南克(Ben Bernanke)在自己的位子上恐怕就坐不太久了。
5 x/ e+ }& G8 E. m" e8 ~3 K# M6 ?5 ^
  在欧洲,德国政治家们则在攻击来自意大利的欧洲央行总裁德拉吉(Mario Draghi),指责他变相印钞支撑欧元的政策。
; V! ~. M; n3 H4 |" Q# d5 u- s
" B* `. K7 x0 I  与此同时,英国也开始进口外国央行银行家了,加拿大人卡尼(Mark Carney)刚刚被任命为央行新行长——他们希望,这位重量级的角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补原本已经不仅限于本土的经济。
  x  }7 ~. {5 U! K  S
5 f* x4 R6 x* B# f; A2 t5 K. g  这就像是绝望的制片人拼命去争取皮特(Brad Pitt)加盟自己的剧组,来挽救一部烂片,在这种情况下,烂片还是烂片,而所有人都要质疑皮特为什么要出演。
: J! S5 L6 R6 l1 N9 I6 z! k' b' d7 m7 [& p% W# G, ~. F) B
  当大家都清楚地看到英国的经济问题其实并不是哪位外国大明星就可以解决的,严酷的后座力就将显现。卡尼是由财政大臣奥斯本(George Osborne)任命的,这是个政治色彩非常浓厚的决定,相信他很快就会卷入政治斗争。
) m& @1 K9 ^) @- i. |* d7 e+ l, l9 F/ |# l0 ~
  央行银行家们超脱于政治体系之上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何以会这样,其实原因并不难找到。
, h8 t( }$ m3 x) {6 Q/ e5 t. n1 o3 t4 k- {) y  P4 N2 Q
  首先,游戏本身就已经变化了。支持独立央行的主要理由在于,这样他们就可以避免短期政治因素的影响,做出真正长期性的决定。当他们确定通货膨胀目标时,他们在市场面前将更有信用,因为投资者知道,他们这样做是出于纯粹技术的考虑,而不是为了在选举之前为某一方造势。6 {/ R" m. ?2 F" O

/ s3 J' }- i0 `/ a. @  现在看上去,这一点已经不再重要了。央行银行家们不再是对抗通货膨胀,因为现在实在没有多少通胀的迹象,相反,他们的主要敌人是衰退。在这方面,他们是没有多少可信度的:没有投资者会天真到相信,只要联储或者欧央行说什么事情会发生,什么事情就一定会发生。至于以前那种简单机械的选择,比如说让今年的增长速度慢一点来换取长期过账之类,看上去也不再奏效了。结果非常简单——再也找不出什么理由认为独立的央行银行家会比选举出来的政治家工作得更加出色了。
- X9 Q4 J. X0 d7 q0 O8 u  F0 K: Z  ^) @0 h3 g
  其次,央行银行家们自己的表现也像政客。当然,客观地说他们身上总会有一点这样的色彩,但是现在,这种色彩已经太明显了。2 o8 x, a& ~- G- E' c
! z: w* f$ s; S! X5 `8 ]6 Z
  比如量化宽松就是个例子。量化宽松其实是财富的重新分配。它损害储蓄者的利益,为举债者带来好处。它要解决眼前的麻烦,但代价却是未来的后人要为我们当前的开支买单。
- g+ l! W" g* W
0 c8 u) F+ \6 R/ \! s  还有零利率。那些希望购置第一套住宅的年轻人会得到帮助,但是那些老人却受到了伤害,他们从自己积蓄能够得到的收益远远低于预期。这些其实都是在选择,选择谁得到什么,选择谁来付账。
+ O6 A8 \/ ]2 [  c9 A2 V0 L) j7 u2 I7 k
  对于这些做法,你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因此这些正是展开辩论的绝佳主题。关键在于,这些选择其实是政治性的,是那种政治家才会做出的,与选举前景有关的选择。当央行银行家们代替社会做出这些选择,他们自己要逃脱公众的评议显然也是不可能的。0 N6 d" {0 k5 @

/ n) h0 Y" ]; A+ q( m  可是,这个新角色对于央行银行家而言也意味着巨大的麻烦。有两个重大问题不容忽视。首先,他们没有任期。他们是在一个非常狭小的银行家和官员的圈子里选定的。他们并没有那些选举出来的官员那样的身份正当性,因此他们在攻击面前也很脆弱。何况,他们也并不真正了解可以用来为自己的决定变化的那种语言体系。他们没有受过演讲训练,也不知道如何为自己的决定谋求支持。总之,他们是很容易攻击的目标。
6 \& ^. [5 b: c1 _+ ^/ ]' C
) ^& \# {5 Y  N5 |! _( t: H  到这个十年结束的时候,我们恐怕很难再看到真正独立的央行了。- {6 s# H5 x+ I9 Q) R2 [; N( ?
5 ~7 l. q- N, d( [7 R+ g
  相反,政府会直接控制货币政策。英国或许就会是第一块倒下的骨牌。事实上,英国央行的独立史是从1997年才开始的,在那之前,利率都是政府直接制定的。欧洲将是第二块。欧央行行长现在已经掌握了这块大陆的一半控制权。联储或许能多坚持一会儿。历史角度说来,美国人从来都不情愿多给自己的政府一点儿权力。可是,联储身上的政治枷锁肯定会不断收紧。$ x1 z( _, D, d% k* ?

8 ~1 ?& [+ G. |2 t+ ^* N  问题在于,政府是不可能以负责任的方式来行使这些权力的,这就意味着投资者将不得不面对更多的变数。3 F, B2 I7 u5 k* f. r8 k; p' h
5 s! N1 u: b6 ~2 t6 s; g- N
  他们将被迫学习一套全新的规则,因为再去研究市场已经没有意义了,该做的是去猜政府的下一步。(子衿)
/ \8 D0 p$ v; e$ S! E% n9 F/ E  a  [; h2 j+ D0 m- z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10 22:06 , Processed in 0.09840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