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87|回复: 0

[加国新闻] 该不该捐款?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2-5-29 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马强
2 j3 J# c$ e: r; ?$ V) Z
8 @8 ~" p5 u: n- S6 a6 n4 _“我一直都觉得最正确的做法是为子孙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而不仅仅是给他们一些钱。孩子们从你的善行里获得的益处胜过继承财富。”
, R4 f$ c3 c  U6 `" {# D0 t1 }6 @0 M
这是一句慈善誓言,说话的是纽约市长布隆伯格,他同时还是一个拥有180亿美元的超级富翁。这也是一句承诺,承诺把至少一半的家产捐给慈善事业。截止目前已有40多位美国富豪做出了相似的承诺。
- q0 E6 I5 @! k( c) G( u4 V; P$ f6 v8 q" H' ?/ z2 x7 a1 q, M
“慈善誓言”活动的发起者是当今世界最为富裕的两个人: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而他们两个的承诺是裸捐,也就是说他们承诺要把他们的全部家产都捐给慈善事业。可以说,所有的这些富豪们都是令人尊敬的、品格高尚的人。 5 w6 E, f# _2 ~  n' f+ B

9 H6 f* J8 v1 d: V# N' L! i' l: V要说这世上为慈善事业鞠躬尽瘁的,巴菲特绝对当之无愧。这老爷子自己捐不过瘾,还要想办法劝别人也捐。更绝的是,他还可以让别人心悦诚服地把钱交到他的手里,然后再由他来捐出去,最著名的就是一年一度的慈善午宴。 ( f2 e+ u/ Q+ |
: n) }5 c* p) V
这参加慈善午宴的费用是需要到网上公开竞拍的。因为竞拍者趋之若鹜,所以这午宴自然就很引人关注。不过大多情况下人们所关注的其实都与慈善无关。比如去年那个竞拍成功者,被称为”中国私募教父”的赵丹阳,人们在其饭后更感兴趣的就是到底他从巴菲特那里学到了什么秘籍绝学,至于他那211万美金的饭钱到底去了何方则无人关心。而巴老爷子笑眯眯的眼神告诉大伙,他又成功地借花献佛了一把。 ' a1 A0 h( m: @/ {$ z

6 K3 s9 O! H; w8 F/ M* `( B除了午宴,这老爷子晚宴也没闲着,那个”慈善誓言”活动就是由这个晚宴搞起来的。不过这个晚宴搞到中国的时候却产生了些许小小的不和谐,本来人们对于能够和这样的大成就者有缘一聚是梦寐以求的,可后来一听是来”劝捐”的,马上有接近一半的受邀者认为这分明就是鸿门宴,反倒不敢露面了。而即使有胆量去赴宴的,也有人对此类慈善有着不同的声音,象有的富豪就公开宣称企业家做好企业就是最好的慈善,未必非得要捐款才行。
6 f+ V1 r3 N' ^3 e
  ?! x; j3 C& E4 A% K虽说对于慈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终究是造福世人的,因而慈善家总会博得公众的赞赏。正因为慈善可以大大提高自身形象,所以很多明星就把慈善当作了宣传自己的渠道。俗话说付出总有回报,对于捐了钱的人来说,这本也无可厚非。 7 `! K8 @3 i, a/ i+ K3 J3 e# o

/ i8 u7 }$ _4 V: K2 j可有人竟因此玩起了诈捐,企图通过光说不练也能获得公众的青睐就有些寡廉鲜耻了。其实不捐也就算了,也没有人会拿枪顶着你的头,但又何必非要诈捐,把自己逼上道德的审判台呢?所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等到这些人发现自己因此而声名狼籍的时候已是追悔莫及。 ; L% ~1 J; e8 B. `/ v

+ c' c% o- p- O. ~8 t* Z$ |除了诈捐,还有人寄望于通过捐款发财的。比较典型的就是头两年在安省闹的沸沸扬扬的榕树基金事件,这些人通过捐药品,捐艺术品的方式,明明捐了一块钱,结果三倒两倒却变成了十块钱的收据,然后再以这超额的收据向政府申报退税,结果是退的税比捐的钱还要多。当然最后还是应了那句古话: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最终你不但要把政府的税退回去,连捐的本金也没了,真正的偷鸡不成反蚀了把米。 3 g( j  H3 j9 g. t- Z

  N  |5 n# H) @: ^1 l( k5 {在很多人的眼里,慈善似乎就应该是富人们的专利,但事实往往却是每逢大灾大难来临的时候,出力最多、贡献最大的还是那些普通大众,因为众志成城才是支撑人们的精神基石。所以无论是汶川还是海地,最终都能够顺利地挺过难关。只不过普通大众受经济能力的限制,无论在选择捐款对象还是在捐款数额上都要谨慎得多。 9 a; n* U0 M- D! j6 T3 X

( Y& p: h9 ~0 a" n9 X' L4 G$ C爱丽丝是我的同乡,目前就职于本地一家大型银行。有一天她接到公司一封邮件,是关于捐款的,邮件里说捐款数目可以直接从工资里扣去的。爱丽丝有点不明所以,就去询问她的经理是怎么回事,结果她的经理打开电脑,直接进入到那个捐款页面,然后告诉爱丽丝选定数额,再按个”确定”键就可以了。 ( z3 s* [: ]7 d; T8 X: k% g

/ n) _- d% ^! w5 h; d. P爱丽丝说对捐款这么高尚的一件事情,她实在是不知道如何拒绝。不过虽然钱数不多,爱丽丝还是觉得有些冤枉,因为她连这笔钱是捐给谁的都不知道。不过好在公司规定,凡是捐款人员可以一个星期不必着正规制服上班,对于一向喜欢休闲打扮的爱丽丝来说心理上多少找回了些许平衡。
" l; ?% l/ {! |/ P" T: ~2 P( x* G4 Q6 K' F+ X1 w) T9 f
其实以前在国内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有着和爱丽丝一样的境遇,那就是”被捐款”。但凡国家有个天灾人祸的,我们总是要被动员着捐款。说是动员,还是有些强迫的意思,而这个数额多少是按照级别来定的,职务越高捐的钱数也就越多。尽管很多人心里是不愿意捐的,可慈善是关乎道德品质的方向性问题,毕竟不会有人公开承认自己是一个缺乏道德的人。
% G/ R- r! A. N
& K5 E7 [8 c0 b  F, n, _当然也有真正视金钱为身外之物的普通人,象新斯科舍省的劳格夫妇,虽然捐献数额可能无法与那些富豪们相提并论,可他们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要比巴菲特们更显得伟大的多。作为一对退休老工人,劳格夫妇在今年7月幸运地买中了奖金额为1120万加元的649彩票,然而出乎人们意料地是,这对新晋千万富翁随即就把这上千万的巨额奖金全部捐赠了出去,尽管他们一直过着较为清贫的生活,其中妻子还被诊断为患了癌症。
, [0 ]5 F& y( V' `) D
6 w+ S! D2 [7 i3 w9 T( d( H5 n  A, o, @! G
; p1 w) K0 c2 s+ d  b3 Q
在问及捐赠这笔巨额奖金是否会后悔时,这对夫妇说:”我们住在一间老房子里,但过得非常舒适,我们住在里面非常开心。我们不会因此而后悔,因为如果你从来没有得到的话,那么你就绝对不会认为你有所失去。”他们被网友们称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 R/ k( Y& b" T; ]
- Z1 i1 L" K8 |2 b7 y在现实生活中,象劳格夫妇这种具有崇高品格的人毕竟还是凤毛鳞角,绝大部分的普通人,如我,如爱丽丝,每日奔波劳碌的首先还是为了能够如何改善自己的日常生活。只有在已经确保自己丰衣足食的前提下,才会对诸如病童基金等慈善事业产生关注,又或者是在发生了紧急重大灾害的时候才会慷慨解囊。在其余的大部分日子里,慈善对于他们来说总是有心无力的,很难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种常态行为。 . R8 E( T, E! V4 \

% m+ k& y9 ~. t& T! j但我们也大可不必为此而神伤,因为比捐款更重要的是你是否拥有一份慈善的心怀,而这种心怀也是可以让我们随时对慈善付出的一种承诺。 3 D/ v; B. B+ v& M" W9 X3 u2 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8-14 12:42 , Processed in 0.15475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