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  鸡蛋( 0)
|
今天早晨,朋友送来一张照片,是旦旦和他爹的合影。爷俩并肩坐着,爸爸的左手轻轻搂着儿子,儿子的头轻轻靠在爸爸的臂膀上,两人的脸上都有着相似的淡淡的微笑,背后,是绿树蓝天白云。等他俩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我一人坐在客厅里,拿着这张照片端详了许久。多么相似的两个人,多么亲切的微笑。我心中就这样生出些许的感动。这是我生命中至爱的两个男人啊,我真希望他们永远像照片中一样,亲切温和,相依相偎,像好朋友一般。
w( r! y! U& R" H' d2 p- _
, o+ q, J, Q6 o0 Q0 A前天,我在网友的推荐下,看了篇据说是育儿专家写的文章《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刚看了开头,觉得观点不错,有理有据的。就赶紧也发过去给旦旦爹看一下。晚上旦旦爹下班回来,我们一边做饭,一边因为书中的一些观点有了小小的辩论。后来爹的声音还越来越大,似乎是激动了,我赶紧缓和声音:我发文章给你,并不是我就认为书中的观点全部正确,并不代表我们就要照搬。但书中确实有一些我们可以借鉴的观点,比如要把孩子当成一个自由的人看,于其要在他面前树立什么家长权威,还不如早早跟他建立朋友关系。试想,你会对一个总是命令指令你的人诉说心事吗?你会真的在心里服从他吗?如果我们和儿子建立朋友关系,他有什么事就会跟我们商量,他做得不对时,我们像朋友一样给他提醒和建议,他就不会在心里有抵触。我真不希望儿子到十几岁反叛年龄时,什么都不跟我们说,什么都跟我们对着干。
: Q0 q$ H. q0 p, [! _8 b2 k* P& X7 S! \# W3 o
你闷闷地来一句:要对着干,也是跟我对着干。我叹了口气,笑笑说:你们俩对着干,也是我不想看到的呀。你不想想,我夹在中间多难受啊。
2 d' p" m9 E5 A' B+ F& d8 [/ h
% \: O4 g# t& d* J旦旦爹不说话了,似乎也陷入思考之中。之前我们辩论时,他觉得《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说“不管是最好的管”是什么逻辑啊。孩子懂什么呀,不管行吗。你不看美国的“虎妈”严格教管之下出来了音乐神童兼哈佛生;你不看网上说中国的“狼爸”管儿子是“每天一顿打,儿子上北大”。我说了:我有看虎妈,觉得她的做法,我是绝对不会照搬的。我们也没能力照搬,人家多厉害一人,耶鲁大学法学院终身教授。啧啧。那个什么中国“狼爸”我没看,只看了标题我就没兴趣。什么“每天一顿打,儿子上北大”。难道养儿育女就是希望他学习好,上名牌大学?你不看另一新闻,北大硕士毕业生殴父咬母?当然,这个新闻我也只看标题没看内容,也许都可以认为是特例。但我真的不觉得孩子上名牌大学就是育儿成功。于其让他每天在严管之下压抑地生活着,我还是宁愿让他在轻松的环境下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也不是不管,不管我也做不到。但我会常常站在他的立场想一想,我们怎么做,他才更容易接受,更懂得我们的心思。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他好。! _2 U b! A# P7 I* ?
: e* y3 |7 ~! R3 ^, k0 j# R5 ~& ?/ g
这似乎是我和老公辩论时,说话最多的一次。育儿真的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父母尤其要坚持沟通,尽量保持意见一致。不然,真的很难。我有个朋友,和她老公真的像天仙配,都是高挑身材,永远大学生气质,养了两个活泼可爱的儿子。前年,他俩居然因为教育儿子问题闹别扭一年之长,差点就因此分手。所以,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父母保持一致的意见很重要啊。 o# _8 G9 H* N! J6 ?0 ^ r6 E4 D. ]
1 c e% p( c1 d
我们都没有经验,只有吸取别人的精华观点,再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慢慢摸索着前进。我只希望儿子成长成为一个诚实善良正直勇敢快乐健康的人,That’s i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