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66|回复: 0

[加国新闻] 麦克尔的中国情:愿做加中交流的桥梁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1-9-27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谈海: o) |2 a1 l& ^0 Y1 ]
1 G: |: F7 K& B. K1 m) N
当51网记者走进麦克尔(Michael Crowley)的家门时,麦克尔已经能操流利的汉语打招呼了。麦克尔得意地说,怎么样,我在中国这几个月没白待吧?
  W2 [$ l8 @; s6 x! h6 ]- O. S
; L& }" e! R4 H8 ~$ N+ J5 c麦克尔在加拿大的汽车行业工作了20多年,2006年由于企业不景气,他有提前退休的机会,于是就毫不犹豫的就退了。麦克尔说,人只能在地球上活一次,如果有机会离开已经厌倦了的工作环境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为什么不呢?麦克尔是个汽车化工工程师,但他的真正兴趣是写作和摄影。目前麦克尔已经出版了一本书,正在准备出版第二部,而且不久的将来也许会出版摄影集。这次去中国就是因为他退休前服务的企业在中国开设了几间分厂,特地聘请他作为顾问去中国指导工作的。 ) l3 |2 G% I0 d% D+ I$ i$ O
# S2 e8 e. i* A( U( q3 f
麦克尔是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今年50多岁,爱尔兰人后裔。因为娶了中国人做妻子,他对中国多少有了点了解。此前也曾到过中国多次,但大多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这次因为工作的缘故,他在中国一口气呆了4个多月,走访了很多地方。2 z# L8 [: U7 e

/ r% {2 g4 @+ r: m8 b% t( D3 v. A 1.jpg % l: u: x  \( b- x7 E: d# y

4 M9 D1 d& _" T' Y0 Y麦克尔说,这次的中国行让他大开眼界。中国的发展速度和科技水平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高的程度,和西方几乎没有什么差距,甚至在很多方面远远超过西方。这和他在加拿大看到的媒体报道有天壤之别,他没去前甚至以为中国就像媒体报道的那样,人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 J2 y$ P( `7 L7 ~' e. n  h& }, O2 y+ \' T  h3 F) s
他在中国参加了广交会,参观了许多现代化的工厂。他在中国的张家港工作,为企业做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的咨询工作。他深深地感受到中国的企业对安全和环保越来越重视,他接触到的企业纷纷向他咨询西方的相关管理经验,特别希望了解西方对中国产品的期望和意见。 8 Q; L, B: K  A( x
5 n; l5 e/ Z4 \/ E# e
工作中,麦克尔深深感受到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他打比方说,每次乘电梯,里面的人把你从上到下打量个遍,然后问你多大年纪了。麦克尔说他感到很吃惊,因为他根本就不认识这些人,怎么会见面就问人家的年龄?最后还是他太太解释给他听,中国人不太在乎这些在西方人看来是隐私的东西,诸如问你年龄、工资、婚姻等等,并不是要故意刺探你的隐私,就像中国人过去见面就问「吃了吗」一样,他不是真的问你是否吃饭了,而是表达他对你的在意,是对你的友好。麦克尔说,这样的友好方式还真让他不习惯。他在为中国员工做培训时特地将西方的相关文化与礼仪作为一个重要环节,麦克尔说,有些话你无意中讲出来可能就会伤害了对方,还怎么指望人家和你做生意呢? " I7 d- c! A7 g# n0 K% f2 ?

8 s+ g" @5 W3 G8 _+ {) s( z/ ?: T. u麦克尔说,不管走到哪里,熟识的人们都会非常热情的向你介绍他们的孩子,吃饭时故意把孩子安排在你身边,让孩子用英语和你交流,然后请你评判孩子的水平,询问还有哪些需要改进。这让麦克尔深切感受到中国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和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担忧。相比起来,西方的家长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还有家长直接问他加拿大的教育情况,表达想送孩子留学的意愿。麦克尔告诉他们,加拿大的教育被一些人故意给美化了,有些宣传非常片面,如果以为出国留学就是去了天堂就大错特错了。他希望有条件的家长做留学决定前最好亲自带孩子去加拿大感受一下。
3 u$ k4 q- I5 r: [
; H& c4 V0 Y; J. j$ e东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麦克尔说,因为天热,他喜欢喝冰水降温,但他发现周围的同事不管多热的天都喝热茶。麦克尔喜欢饭后吃冰淇淋,结果发现同事总是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一问才知,在中国吃冰淇淋几乎是小孩子的事,成人从不在工作场合吃冰淇淋。
) b! Q. t5 _2 t* F* H4 F% M1 B4 U% r# k
中国的吃文化和酒文化也让麦克尔大惑不解。几乎每个有点档次的饭店都有包间,几乎所有的生意都要到饭桌上去谈。喝酒就要干杯,而且要连续3杯,麦克尔说,那哪里是酒啊,简直就是酒精。
4 b& s0 R# _, o' V' F$ G7 h
1 Z2 |" D5 a- b5 Q# [( B麦克尔说,据他了解大多数西方人都喜欢中国食物──味道好极了,但是有些食物只能吃不能看,比如鸡爪、鱼头,吃起来非常美味,外观看起来非常恐怖。他希望中国人在与西方人交往时能够注意到这些细节,否则因为一件小小的事情影响了情绪,很可能最后影响了生意。 , i6 D' f, O) D
& c/ e; m# }9 O
此次去中国还有一个严重刺激麦克尔的事,那就是他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麦克尔说,二战是加拿大人最大的一个历史话题,中学课本里最重要的历史就是讲二战,他因此了解了德国军队对犹太人的屠杀,但他从没听说过日本军队在中国屠杀了那么多的人。他知道加拿大与日本非常友好,但如果加拿大人了解了亚洲二战史实,知道日本人至今还把战犯当作英雄来祭奠,加拿大人一定会反对的。他希望加拿大的历史课本要正视这一历史,他活了50多岁才了解这段历史,这不公平。
$ {' X  t  |- Y+ ~5 I- Q9 y+ n7 K& z
麦克尔说,爱尔兰人有句谚语:要穿着别人的鞋子至少走一里路,你才会知道人家的脚痛不痛。过去西方媒体只看到中国的某些短处放大,好像一提起中国就是污染。这次他到中国农村发现大片的果园里苹果套上纸袋来防止害虫,这种环保做法让他感慨不已。西方标榜不使用农药或使用低毒农药,其实中国人早就在使用最环保的方式来发展农业了。他反问,假如加拿大也采取这种办法来种苹果,人工按每小时10元计算,估计苹果至少要卖到60元一磅了。
2 {7 _7 U: ?2 C& U- u& Q( m! [- [5 A% E6 \* ^
麦克尔说,他很高兴看到加拿大总理哈珀访问了中国,相信加中之间的大门早就已经打开,现在是需要时间来加深了解和合作,为此他非常愿意利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加中文化、企业交流做点事。麦克尔说,过去中国利用劳动力便宜的优势大量出口产品到西方,他和中国企业界交流时提醒他们,其实西方也非常希望将优质产品出口到中国,中国人目前已经有条件去享受了,要转变一下观念,把进口和出口都做得很出色。据他了解,很多加拿大企业家也希望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也有很多中国企业家表示要考察加拿大的市场、技术与管理,加中间合作与交流的意愿非常强烈,而他恰恰能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为此麦克尔注册成立了Silver Stream International公司,已经开始实施他的计划了。   U( ?7 w' m: b- J8 x
3 f' w4 J; S/ S7 s9 o1 a3 K
业余时间,麦克尔还兼任亚洲文化交流协会的董事,为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出谋划策。麦克尔说,因为太太的缘故,他与加拿大华人社区也有接触,他希望能利用自己的一点经验,帮助新移民在就业方面做点事,特别是帮助他们了解加拿大职场文化,求职时少走弯路。
大型搬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27 11:31 , Processed in 0.159632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