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327)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1-6-13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TL 于 2011-6-13 10:12 编辑 ( c+ _ P4 d5 `6 `: _' E
) f9 {) d( l5 E- P, b& L4 l4 P: l2、共修指南+ }: x( S2 Q3 D0 G9 h1 M3 L
- K: O- U! w7 t1 f0 K
● 共修时间/ G; L5 G9 [- r! V, v# M
各组根据学习内容以及具体情况,每一周或两周集中一次,一般每月共修不得少两次,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暂停共修的,应在以后补上进度。: H' `) _7 r/ }9 w" T5 I
1 @. H) ?1 C' C, k" y9 v( y& J● 共修方式
- j" H- X3 s. _1)共修开始前,应先念诵皈依发心仪轨,调整自己的发心,做好共修的准备。% [- c& X U8 B3 | R+ Z) d
2)共修时,如果大部分学员没有在家听光盘的条件的,可以先安排集体听光盘;& t- V, G* M5 C! P' Q' H
听完光盘后,组长或辅导员可以进行一些串讲,或安排学员轮流串讲;之后组长- G: f+ g0 u; w2 \8 V! G* Y1 s
或辅导员应组织学员进行讨论,一般讨论时间不应太短。
! [7 R: |$ B( }3)讨论时应发挥集体的智慧,大家轮流讲述颂词的意义、回答书后的思考题,通过
, {7 R& J, b% _7 o 相互交流开拓思路、遣除疑惑、增长智慧,以期能真正掌握法义。# B& G6 Z5 o& L. W
此外,共修时也可讨论自己学修获得的启发和收获,交流自己修行与正法的要求
: j9 U) ~# o$ x5 t 相比有哪些不足和差距等,使小组的共修和自己的修行能逐步提高,把法融入相; d" P0 E4 g. T& h q) K8 g. u4 g% O. A
续。 x' G6 c B) s5 o: r7 W: Z
4)加行组和净土组的共修除了法义方面的讨论外,还应分别安排加行、念咒的共修5 ~+ z- P) j+ H% y! _
,通过集体互勉促使学员圆满完成修行任务。4 k; t. F) G( I3 p/ V& f
5)闻思组的讨论应以分析颂词句义为重点、结合科判开展研讨,回答书后的思考题
+ `* Z& J, R/ A1 ^6 o0 ^ ,通过交流开拓思路、遣除疑惑,力求把颂词的句义和科判弄懂。2 C9 ]" S9 {6 g) t; y; t
; C! x+ n. `* y( b, y
● 共修纪律
( x: U3 b8 T* X m" A- H1)参加共修应注意准时,尽量不要迟到早退,以免影响整个组的共修。* j* l& B( R) V8 v4 T
2)组长或辅导员因个人私事,无法组织共修时,不得擅自中断小组共修,应安排其
% w9 l: s# W9 Q3 n8 a) M 他替代人员继续组织共修。! u0 }$ D* s# Y! d2 c! y# ^ s' o
3)共修讨论时不应做诸如接打电话、会客等影响共修的事情,不得讨论与共修主题* n3 ^! g2 Q# R" \% }- {
无关的话题,尤其不得讨论世间无意义的话题、政治问题、或违背佛法、国家法' A6 T6 S v$ r+ n5 c5 M/ J4 y
律的其他话题。
( l+ h$ I' o* w; O" P4)共修时应注意文明用语,尽量用教证理证来分析法义,不以道听途说、似是而非. `, d9 k6 }, m; P
的观点来强辩;在讲述自己的感受、体会时要有真实的、对道友有启发的例子,
. y6 Y& Q( \/ }+ F0 D& C, o3 p* x 不宣说神通或梦境等玄虚之事。
$ ]$ G) v9 Q( [8 ?8 d& u$ m, P! Y5)组长或辅导员应掌控共修讨论的过程,在学员岔开话题时及时提醒纠正。如组长
+ _; N. Y D" g! d 对共修讨论的过程不予管理,或自己带头讨论非学习共修内容的话题,浪费共修
3 `3 D' J* h: x' \ 的宝贵时间,学员可以当场提出意见。, q/ Q5 ?: L, v+ C* N
6)对不听劝诫、严重影响共修的情况,组长或学员可以如实向弘法教务处法师反映
) `$ a" o W I8 \) f ,以便学院法师能及时干预,纠正该组共修的不良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