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D4 w) i9 p+ x遍阅明陵20年,我发现,十三陵中,偏孝宗的泰陵风水最不好。最普通的老百姓也能看出,泰陵在整个陵区最边缘、最贫瘠的山嘴风口上,是个最瘦的赖地。祝允明《九朝野记》和孙绪《无用闲谈》曾记载,泰陵营建中在开挖玄宫金井时,曾有泉水涌出,“水孔如巨杯,仰喷不止”” 谈迁在《国榷》中也说:“泰陵临溪水,直流若干里,制又卑隘,识者知其地之不吉矣。”) F; N s. s8 r. ~8 O+ C8 X
+ b$ X9 |8 V, f2 p0 {) X) `' o3 O! I晋人郭璞著有《葬经》一书,曾谈“生气”:它"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又说,人虽然受体于父母,由父母所生,但实际是由阴阳之气凝聚的结果。人死之后,埋在地下,肉体虽然腐烂了,但骨骸却依然独存。如果将尸体埋在风水好,生气旺的地方,既可以"反气内骨、以荫所生之道也",使其子孙受荫得福,又可以使死者按照生前的愿望投胎转世。因此,必须想方设法保护好这种"生气"。这种"生气"有两个特点:"乘风则散,界水则止"。风水风水,生气顺违;明陵明陵,风水大成。 % b, S% g N$ _# p9 b7 t3 y% x. j+ S& Z1 Q% o9 n* u6 y. o
如此春光如此风,若无生雅趣,作美天公,岂不笑我辈痴绝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