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跟一些朋友谈及推普,都有些忧虑:粤语是不是被政府强制取缔了?粤语文化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许若干年后,它会变成历史陈迹,那是自然的选择,但不要人为毁灭它。用文中一句话代表:“我愿意说普通话,但别逼我说普通话!” * x) N/ R. x1 T
4 Q( y7 j, i4 g( I! `3 b0 }
6 w6 a4 @! c* H5 G引子
, g# q7 W: ^6 b! D# c# v$ K$ V' ^9 g. v
和朋友约好了在天河城旁见面,我说去喝夜茶吧。她想了好一会,只好抱歉地笑笑:“这附近没有喝茶的地方了!”
9 g0 c! |* w# W" H9 u
% @7 L" e0 a+ a( i k4 L2 t+ } I; m“什么?在广州没有茶喝?” : P" A# D* n, v1 A. ~; E7 S
- E# z2 A" x" H$ O
“走路十五分钟的范围内没有!”她抱歉地说,“可能北京路那边多一些,老区嘛!”
, Q3 j0 K5 Y- n/ y- h% r% b' \/ i. P5 v' T. R) l) k T" l$ `
因为朋友就住在附近,我当然相信她的话。可是,我们总不能为了喝茶到十公里外的地方吧,虽然我在那边叹茶许多次了。于是我们进了一家湘菜馆,点了几样微辣的菜(是湖南人的微辣,不是广东人的微辣),可是我吃不下,朋友好一点,比我挨辣的本领高一些。
2 g6 O6 @3 d! M4 n8 C6 r, M" K) U& b$ J$ G& ]( z
终于,我们还是觉得不够喉,于是,又去了麦当劳。好了,虽然离我希望的叹茶远了一点,但总比坐在湘菜馆好一些了。可是,我还是耿耿于怀,因为没有喝到茶。于是我笑朋友:“你到底还是不是广州人啊,现在连茶都喝不到了!” 2 |! F6 G; X+ s0 S2 D2 f; [
3 M; H; l- w' T4 Z! p“难道你不是在跟我说广州话吗?”朋友笑笑,“不过,我普通话也说得挺好的,要不我们以后说普通话吧!”
% j: J' T# [, ]7 y
$ v/ O$ P3 F X6 Y2 g2 ?- M3 j9 j; L“饶了我吧!我说得够多了!” 9 V+ g: s7 p$ L8 L! E6 Z. f
: X* E! \) n* q, u“你在深圳不是更难找到喝茶的地方!”朋友问,“因为深圳多数是北方人!”
d1 l# n# ?, _3 S8 N! p) } k6 E7 F) h o' A
“这你就错了,虽然深圳的北方人多,但一样可以容易找到粤式餐厅!”
Y2 k/ v5 U6 J0 p( `! L
1 E7 d. O: {1 n) R5 ^以前,我们都说,因为深圳人口的多样性,就是什么都有,所以什么都不突出,也变得没有特性了。一直以来,人们都笑深圳是个经济城市,像个暴发户,虽然有美丽的城市,却一点文化底蕴都没有。可是,深圳逐渐在变,开始丰富了。
6 C* ^8 S, l; s. G1 U; B- H8 t
- B( G9 X. I5 p8 n4 W, j, y' E可是,广州也在变,变得有点不像广州了。 ; ]8 _8 {" k+ Y2 o. A% f9 J1 U
/ N' b$ E( G! A4 o4 C
十年前,甚至五年前,我还是非常喜欢广州的!可是,我不知道以后我还会不会喜欢,因为广州的变化越来越大,可是,它让我喜欢的地方越来越少了。十年前,我一直想留在广州,因为它那浓郁的岭南文化(我对北方朋友说,那是粤语文化)。 ( J5 r/ I& F% e6 y$ j! p
% m, S7 q4 U; Z& a9 ?. S也许,很多外省人不知道,喝茶对广东人来说,为什么会那么重要,变成一种文化形式。他们不理解,吃个早餐怎么会那么兴师动众,豆浆油条就够了。 * c, m( s' v' A" |/ t6 @0 m
2 P$ {9 P: h$ q0 p
但一个现实是无法改变的,的广州的外省人越来越多了,我们在接纳外省人的同时,也在接受他们的文化和习惯。但这是不是表明,广州人越来越不喜欢叹茶了? - B; U$ e* A# S" ~6 [% b
* p A7 A" E8 d* z
一、满城推广普通话以前北方人形容广东人说普通话,有一句话说明: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说普通话!
: W$ `; M2 M# C: B+ K, T( D3 x$ ^. M* a$ L3 J2 i# @7 [! k
这在许多年前可以说是实情,当时大部分广东人说普通话确实有点难度,因为当时的环境里,没有多少人讲普通话,跟北方人的交流也不多。但这十年来,经济的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外来人口的增加,加上数次推广普通话,和广东人跟外地交流的需要,许多广东人,特别是广州人都能说流利的普通话了。
3 B+ u/ D1 Y! p! ~9 Y% n& d& w$ W9 A1 x. m% \8 z
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起,在北方人的小品和电影电视里,广东人(还有香港人)都说着那怪味的普通话,尾音托得长长的。如果只是说那样的口音也就罢了,可是,广东人多数被描述成贪婪和自私的人,认钱不认人。每次看到这样小品、电影,都让人心里极不舒服。多年过去了,广东人已经改变许多外地人的看法,而且,连普通话也进步良多。 5 o! i; w; l. g* i( W
+ ~3 s5 D# A t& f: @% v" S; s/ U几年前,当时的广州市长黎子流带着一口浓浓的粤音,用普通话在大会上说:“……政府官员要拒绝说普通话!”当时全场哗然,在电视播出时引起轩然大波,然后人们才知道他想说是“自觉说普通话”。这以后成为一个著名的笑话,也成为推普人士一而再再而三攻击广州人的例子。可是,这个所谓的笑话在广州人眼里,却是一点也不好笑,因为他们听懂了黎市长的普通话,因为他们可以谅解。可是,广州人有点难受,因为他们知道,笑话黎子流市长的普通话,就是笑话广州人自己而已。 % J2 N1 T \8 n1 ^6 e4 P
/ _" }! P; | u, X2 `- K9 s
再看看现在的广州街头,你已经不容易分辨本地人和外地人,穿牛仔裤并不是广东的人专利,说准普通话的不一定就不是广东人。当然,如果仔细分辩,你还是能分得出本地人和外地人,交谈后你仍能听出粤音和外省音。这一方面说明广州的变化巨大,人口增加了,文化多样性。
0 P2 T# z6 k& t/ P- N8 Q) T+ [
0 U$ [- m" z; Y: ~2 C可是,人员也增加,带来了繁荣,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东西。行人乱穿马路、垃圾乱扔、随地吐痰、乞丐增多、偷摸抢骗……,这些与广州这座花城极不相衬,而且,这颗城市的毒瘤似乎在治理中,并没有消肿减负,反而有增大的趋势。
, F# C* Y7 u+ f6 p7 W, N k3 @" ?
: \/ G4 `4 b5 D' N一位北方籍的朋友告诉我:一次凌晨两点的夜归,在一条寂静的街道,后面跟着一个男人,走了几百米,后来男人还跟着。他紧张了,猜测着各种将要发生的事情,这时候,后面那男人的手机响了,那男人开始用广州话说起来。他松了一口气,回过头,也把提着的心放了下来。
9 F/ Y7 [/ q* _# V$ Z
- a# r+ U/ L' c' f我沉默了,因为我想到了那个美国故事。一个美国黑人夜归,也走在寂静的街上,后面有个男人跟着他,他不敢回头望。他提心吊胆地走了几分钟后,终于鼓足勇气回头望,发现是个白人,终于放下心来。
8 s% `% h3 Q) N. k' H; g; p1 C% G& x4 d
这是一种巧合吗?如果广州的治安已经好了,那么我们担心什么?广州人,如果你不放心,那么,你不会做得更好吗?
\) P" `& h0 D, a" W0 N" h; Y% P9 b
( C: D" K/ Z2 M# a% K) j3 P广州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多,人口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元化,各种文化、风俗、习惯也都在广州滋生发展。但是,广州本身的底蕴越磨越平,广州的特色越见越少,也许过不了几年,它就会像深圳一样,再也没有什么本地化的特色了。 ' X% w) T7 x. t: g: C# h# N
6 N* W; M7 _ q5 s6 ]/ b/ z! F
在深圳,那位前任市长号召大家都跟着他高呼:“我是深圳人,我爱深圳!”大家把它当成一个笑话,因为没有几个住在深圳的人觉得自己是深圳人。可是,在广州呢,似乎也没有把广州当作自己的家,看到别人乱扔垃圾,你会出声吗?如果看到你有人偷东西,你会提醒失主吗?没有,那也不用担心,这就是广东人的低调,因为我们都知道,在巴士上让座的多数是讲广东话的人。
% Q- x( |0 P& ~
7 k# s( {. a' Q以前,可以告诉外地来穗的朋友,要体验广州的风味,到西关、沙面,行上下九,去喝茶,看陈家祠,登白云山!今天呢,去天河城、中华广场,落的士高,酒吧街。十年前喜欢走长堤路,吹江风。现在珠江边灯火通明、霓虹闪烁,美仑美奂,可是,已经没有多少广州人走了,尽是外地的口音。不喜欢看到有人躺在长椅上睡觉,不喜欢那些不讲卫生的外地人乱扔东西,辛苦了清洁工人。
# @) e8 g# H8 G3 C1 K- y* g
; A: D4 g( J, P$ K7 W% m$ ~2 b0 ]8 u在广州,朋友拉我冲红灯,说大家都冲,别像个傻子一样站着。我看得出来,那些外地人装束的先冲红灯,广州人犹豫了一下,也跟着过了。看来,我的确像傻子,因为在深圳的街上,我一直老老实实站在红灯前,等它转成绿灯。我的确像傻子,在广州街头,别人吃雪糕随手扔下包装纸,我捡起来扔进垃圾筒;可是,在深圳我不用去捡,因为别人都自己扔进垃圾筒了。 . G, t) Q0 @4 C5 u8 \: P% c
: f. }/ S' ]/ F6 M& H4 p* w
有人说,广州那么乱、那么脏,都是外地人造成的!这个观点有点偏激,未免有点以偏盖全,但并不是主要原因。城市的繁荣,人员的流动,必然带来一些副作用,有些素质低的人并不能一步达到某个水平,毕竟习惯的改变也是需要一个过程。只要管理有效,措施得当,广州还是会变好的。而且,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人们也会改变许多不良的习惯,而这些改变,我们都是可以预期,而且可以看到的。仓禀实而知礼节,这是人的本性。
6 b' S3 p' \& [! C8 l# v& _
0 j8 d. J3 ?2 |& }$ H2 o可是,比起这些不洁行为的入侵,文化上的侵略却是一种真正的腐蚀。不要有什么错觉,不要以为麦当劳、美国影片、日韩潮流才是文化入侵,现在轮到自己人了。在广东浩浩荡荡的推广普通话,已经开始让一些人忧虑:这是推广普通话,还是在毁灭广东话?岭南文化是不是很快就要消失了? % ?6 ^6 b0 q V7 M6 v: u8 l
/ T/ ]" ^. r. G% `推广普通话现在有一个大大的谬误:认为广东人都应该讲普通话,这样才是真正的国家大事。可是,人家要说什么话是自己的事,政府为什么来强迫,这跟九年义务教育不是一回事啊!什么时候,广东人已经没有选择的权利了?
: l- S& f# N- Y& B, Q! {5 O; W# u' A$ h" m- A! h5 P% _
二、广州,有多少人说广州话?
' {' ?9 a9 @& C8 A+ w. S! j& J8 R# D, ]" S6 P
写一些常用的广东话用词出来,问一问你身边那些十五岁以下的孩子们,看他们能认出几个来:谂、畀、咁、冧、餸、嚟、噏、嗌、嗰、踭、嘅、脷、偈、啖、孭、乸、冚、氹、攰、奀、呃、拎……他们是只会说不会认和写了吗?或者连你自己也读错了不少了吧?
5 C3 d* C ~1 L9 `* [1 b
. y2 h G) F/ `' _念报纸时你还会用广东话念吗?还记得学生时代用粤语讲课的老师吗?你最后一次用粤语念唐诗是什么时候,或者你根本就没有过?如果你有机会问一问语言学家,或者你以前的语文老师,他一定会告诉你,粤语比普通话汉语承继了更多的古汉语元素。
7 @% p! J1 P5 N3 y
. j3 u; Q) n3 P) B前不久,广东省确定了推进公务员讲普通话的三个试点城市:广州、深圳和珠海,要求公务员100%讲普通话。据《羊城晚报》的一个调查,推广普通话在广州已经大有成效,在主要的窗口,如果银行、邮局、公园、商店、出租车,全部都过关了。
* Y& k7 y( U* X Y" S2 p6 h* P/ P# X. F5 D6 G9 ]
上个月,一家媒体做调查,在广州街头采访了相当数量的市民,然后总结出广州市民对某样事物的看法。结果一出,全城哗然,其实人们的问题很简单:被采访的那些绝大部分人,根本不会说广州话,他们能够代表广州市民吗?
2 M" d u6 ]4 _- |; ^
$ Z z( J8 u. Q3 t- G% E0 F质疑归质疑,可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是不能否认的,那就是:在广州城里,非粤籍的人越来越多了。上一次的人口普查中,粤籍与非粤籍比例2:1,据说现在已经接近1:1了。如果把流动人口都全部算上,那么这个比例可以改成1:2了。
8 J! r* b, G5 U( h' o0 j* n* n d3 K$ m7 \6 |* Y3 G
一个记者说:“我去采访一起官司,可是法官和辩护律师都说广东话,我几乎一句都听不懂!看来,不推广普通话真的不行!” . K. y$ Y/ D1 E" r0 p
) J8 @( r* Y% A R. T; `
一位外省来旅游的妇女说:“广州不说普通话,还说建什么国际大都市?” 8 H! W* J# k# ^
1 \+ B% ~* G# v2 V' o& V4 n/ d
先不说广州能否建成国际大都市(这一点争议较大了,我本人是不看好的),把建国际大都市跟说普通话联系起来,似乎片面了一点。如果这么说,那香港会几年后步广州的后尘,成为普通话城市了。 ! d" U7 N- Y9 Z" o. q
* S; @. W' C0 l, s# q( o3 F6 ~
现在的成年人,有许多是听着粤语歌长大的,问一问,谁不记得几句:“月光光,照地塘”、“何家公鸡何家猜?”、“落雨大,水浸街”?谁没有听过许冠杰、谭咏麟的歌?十几年前,广州还有几个本地歌手,唱着一些跟香港不同风格的粤语歌曲,今天,我们已经见不到有广州歌手唱粤语歌了。
: G8 @7 r' J* w* F' _9 J* R& N5 Y
. S+ W U% O- V2 |/ e+ L其实,许多四十岁以下的广东人不喜欢听粤剧,但是经过街边的时候,偶尔有粤曲飘出,还是有种亲切的感觉。经过公园时,见到一些票友唱粤曲,知道那是自己生活中的元素,虽然不是重要的部分。 $ R. p* B [! h: S
+ r9 N& a4 J ^; C6 T6 g% u& M
十年前,我对朋友说:我喜欢广州浓浓的粤语文化,可以喝早茶夜茶,经过骑楼看到一位老伯听着老式收音机里的粤曲,在巴士上听林兆明讲古,闲时逛一逛沙面,走一走西关,春节看白鹅潭烟花,秋天登白云山……
7 C/ V; K4 ^4 D+ b& e+ s, M; ?1 I, b* y, `8 P* p: B
现在呢!我不知道我还喜欢不喜欢,因为这上面说的许多事我都不做了。当年一方面是因为年纪稍长了,另一方面是,许多环境都没有了。我不听电台了,也不知道林兆明还讲不讲古,也不知道“穿梭孖宝”散伙没有;我说要去走一走长堤,朋友撇撇嘴:“那是外地人走的,广州人谁还走那儿啊?”即使我说已经准备好三脚架,尽管我的相机还不错,也没人愿意去做夜景相片里的主人公。 * H/ [# d- X! o
) a9 D9 C# O/ ~( C5 }3 U0 B0 R时代改变了,许多岭南文化的元素,已经慢慢失去影响、褪色。我们不会强求什么保持什么传统,因为是优秀的传统,它自然就会保存下来,但传统也是跟着时代的脚步前进的,传统也一样是优胜劣汰的。可是,粤语是广东人的语言,岭南文化伴随着广东几千年也许,广东人也开始抛弃广东话了,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就像一千年前存在的许多语言,现在都是古籍了。如果真的要淘汰,我们挽救也没有用。
8 U. @# v" @7 i7 Y' n3 s. }1 _, A1 N
可是,广东人,你为什么还是不心甘? ' \7 G( j6 j. L
7 `1 h: Y' D7 X, A三、粤语文化,很快成为文化遗产? & J/ }; E! R- X! @3 T5 a
6 o9 R) `( O! n# u0 }. D" R
粤语是我国最大的强势方言,已经拥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了,在香港、广东省大部和广西东部、南部一直占主要地位。它在海外的影响长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外国人认识的中国话实际上就是广东话。这源于早年广东人最先到海外打天下,而美加、澳洲是最多华人的地方,广东话仍是当地华人的主要语言。 2 A9 b, ] |7 u
, h2 l( W/ G- r' t
可是,从现在的国内看来,粤语的使用范围越来越窄了。先说广西,已经从粤语的范畴逐渐退出了,原来的南宁、北海、玉林等地,粤语已经已经不是主要语言了。再来看看广东话的根据地——广东:不要说深圳本身就是一个移民城市,其语言本身就是普通话,连广州这个原本的粤语城市,现在已经开始淹没在普通话的大潮里了。 % s8 C6 L9 O' v' v! @& f
6 A, {9 M* n1 I1 i
看一看媒体的现状就可以知道粤语和普通话的地位了。深圳的八个电视台全部是讲普通话的,仅在第7台有少部分时间有粤语新闻播报,据估计基本没有人看。而广东电视台本来有卫星台和珠江台,本来是分别定位于普通话台和粤语台,卫星台面向全国,所以是不可能有粤语出现的,可是,那个珠江台,粤语说得越来越少,粤语片也越来越少。新开的公共频道,成为了粤语和普通话交替使用的节目,但现在的趋势是,普通话的比例越来大了。广州台的情况也差不多,普通话化的速度虽然比广东台慢一些,但也是朝着这个方向走的。
# g7 ^4 S; T7 E8 v& ]
. l1 M9 N4 l4 A" s近一年多以来,两部《外来媳妇来地郎》、《开心二十四味》广味剧受到大家捧场,因为它以广东话来写市民的故事。其实认真的说,它的故事说得并不怎么吸引人,情节也不曲折,根本的原因是,观众已经很多年没有看过本地的电视节目。一直以来,广东人已经有一种惯性的收看,一说粤语节目都是香港的,打开电视,习惯性地看亚洲台新闻,看翡翠台剧集。
2 Q! c; M* m( G0 W+ s% `1 R
0 H& i2 j$ D* G" U1 Y; ]一说听粤语歌,大家都知道是香港的,谁听过广东的粤语歌?这种情况也可以在电台上体现出来,不管在珠江台、音乐台还是城市之声,或者是以前百分百说粤语的广州电台,都已经有很大地变化了。如果你还有印象,还记得《开心孖宝》吗?这个曾伴广州人开心的节目!交通台的特色也在改变,也许是适应外省司机越来越多的要求吧!可是,这还是广东的电台吗?如果你觉得有人听不懂,改为双语吧! 7 t0 A% w# R7 j; n* U9 `' W
( C' m% `% T) ^ l2 M
早年的《零点壹加壹》开创了电台节目的先河,它开始是用粤语广播的。虽然现在每个电台、电视台都有医疗节目,人们甚至有点讨厌,可是如果你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这所有的节目都是说普通话的。有时我们都觉得怪怪的,那里面的医生明明是一口粤腔,但仍然是说普通话。难道,广东人都不说广东话了,还是说:生病的都是外省人?
1 q4 k2 L# l! c- E% u' |) b+ N; e: O" Q5 o
忽然有点担心,有一天,珠江电视台的630新闻会改成普通话播报了,有一天,我们在电视台、电台再也听不到广东话,有一天,广东人相互交谈要用普通话!有一天,广东人去香港,居然要说普通话!别忘了,香港人是说广东话啊!难道广东人不说广东话?
/ F/ M6 Y/ M3 p, n2 \* \, {5 H4 T6 H" z5 T
SARS之后的旅游狂潮,特别是十一黄金周,令香港变成了一个内地游客的天下,到处都普通话。他们在互相提醒着:“别乱扔垃圾,要罚1500元呢!” 6 K* z: C! q+ O4 e7 z
8 K+ q9 M: N7 u1 p7 U香港一位知名人士说:香港变成一个普通话城市,也是迟早的事了。
% f3 u$ a1 ?6 F1 p
6 D. Z/ |5 O. f9 i, o几年前,我还对北京推进保护文化遗产中的京剧不以为然,因为我一直认为,那本身就是要自然淘汰的东西,就像四合院一样。现在看来,粤语文化很快就会步京剧的后尘了,本来以为自然淘汰,也至少需要几百年时间。
6 m1 W& g" g, `7 r; O
`8 `6 } x0 {; O5 ^" p. d没想到,这么快就轮到我们了,政府采用行政手段来逼人们说普通话、抛弃广东话。也许真的不用一百年,也许是二十年,或者根本不用十年,你发现身边再也没人唱粤剧、广州城里没有早茶/夜茶喝了、没人再谈论西关和东山了。到那时,三十岁以下的人没听说过“十三行”,虽然还会说广东话,可是,普通话已经成为生活的主旋律了。
. ]8 V) B- k/ k4 i) x' ^7 L& z
7 S! u7 c/ d8 e, J广西南宁在十年前仍然是一个典型的白话城市(也是粤语系,但跟广东话有些口音差异),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现在普通话已经成为主要语言。南宁的变化是自然而然,它不用大力推广普通话,白话就慢慢地消退了。笔者认识的一位南宁的朋友,他父母之间是说白话的,可是跟孩子沟通,却是用普通话的,现在已经有第三代了,当然以后更加是使用普通话了。
: U; _$ Z) e" h
7 D5 B8 u" Z; B; I' B/ C6 o也许到推广普通话后的十年,我们就开始像保护文化遗产一样的保护粤语文化了。如果有一天,你只能跟四十岁以上的人说粤语,跟你孩子用普通话交流,你会不会觉得很悲哀?别认为这是天方夜谭,许多在美国居住的中国人,他们的孩子已经不会说中国话了。
3 K( I1 L9 ]( a' q
1 K8 f. {' j6 D0 G/ {现在有一种说法:说粤语是跟香港的潮流! ' G# d1 a) T1 C! Y
9 q, V: b6 u* o这话说得真奇怪,也让广东人听着别扭,香港本来就是珠三角的龙头,广东跟着它有什么奇怪。可是,粤语本来就是广东和香港的固有语言,在广东粤语越显败落的今天,香港更显得重要了。既然大家都喜欢看翡翠台、本港台,那么,我们跟着香港的潮流又有什么不好?这如同说英国人学美国英语一样,不是潮流,而是一种沟通交流和学习借鉴而已。香港本来就是国际大都市,一直走在广东之前,更时尚更富魅力,所以我们会赞叹它的成就。
" T @/ ^' b# C' m( Q' j9 o' L/ C! k6 F; N: }' p
倘若十年后,广东省已经是普通话遍地开花的形势,那么,说粤语就真的是跟香港的潮流了。万一真出现这种情况,一定是可悲的,因为我们几千年生存的岭南文化,便真的在历史,而不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了。倘若广东走到了这一步,将来香港能幸免吗? G& w) g+ Z2 U: V1 f" A& }2 Z, r0 ~* D
E8 ^3 R0 O. T/ _
四、提倡普通话,还是扼杀广东话?
; X0 K4 [. G5 l( G+ }; r& q1 i% i- |* y& m3 `3 c% \4 \- a
下面一段消息来自于今年九月的《南方都市报》:[张德江书记:广东要大力推广普通话在广东省文化大省建设工作会议的闭幕式上,省委书记张德江在听取各组代表的讨论总结后表示,广东文化产业要形成自己的品牌并走向全国的话,必须大力推广普通话。 # t# [" d! N; n k
9 C) i: x) U" K3 S! Z( X
张德江以粤剧为例指出,该剧种之所以在广东省以外影响力较低,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语言的问题。虽然一些地方剧种如豫剧等也是方言,但是却不像粤语那么难懂,因而喜欢豫剧的观众并不限于河南一省。而要学会粤剧的话则一定要听得懂粤语,这对其他地方的人来讲有一定难度。因此,广东的传统艺术要想推名人,打自己的名牌的话一定要推广普通话。
1 U: s0 D. ` v+ p8 h
/ u- w7 `* G; p' k7 o此外,张德江还提到,广东人不大喜欢看普通话的电视节目,这样不利于广东文化大省的建设。因此,除了要推广普通话,张德江建议广东的广播电视部门要针对不同的群体打造不同的文化名牌,建设广东的传媒文化。] - F4 n7 m. ~% v/ r0 L1 D* a% G
" r9 A* N4 s. |2 S0 n) V曾经拿这个新闻和一些朋友看,他们看了都不舒服,包括说普通话的朋友。 : b2 ^' w2 \+ t, {5 U
& J9 l+ U/ M/ p“这不是推广普通话,而是扼杀广东话。首先他不代表广东人,他只代表北边的人!就象中国的情况一样,经济强大了,政治不行,一样被别人欺负,别人照样抢我们的渔船!广东经济在全国领先,但只会实干,不会说话,所以才会这样。”
v6 T# O: Y4 m1 w2 O1 m6 k) C' ^5 \+ |& F6 F
一位北方来的朋友说:“广州人其实说普通话挺好的,我跟所有的广州人沟通根本问题,只是一些老人家差一点,讲不好,也听不懂。我觉得广州人都很聪明,学普通话很快的。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也可以学到广东话,入乡随俗还是应该的!”
8 I. j+ ?4 t. A' \$ j( s, a5 {3 Q6 s9 ^. R% g( t
“就像天气一样,该吹北风还是南风,由天决定吧。政府做的决策、错误很多,经常朝令夕改。让民情自己决定吧,别老是为民众做主,认为民众需要引导。如果广东人需要说普通话,自然会学、会说。别老是回到计划经济干预市场经济那条老路去,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 P$ Q- s, p6 j. v, v/ q. p* m
& l' t; \$ @& h& q. W& W下面是一些实例:一位官员在开会时用粤语发言,结果被批了一顿,与推普精神不符。 # q' o" V) w' Z- u) g
0 l3 p$ f: o, u9 m0 E
教师用普通话讲课,在学生一致要求下,他下半堂改用广东话讲课。结果被校长被训了一顿,尽管班上都是广州本地学生。
{# @* B$ i+ C& T& f: G3 O' V; X/ ^" U5 E' i2 S
《南方都市报》用广东话写了一个标题,结果第二天就出来检讨了,说以后要用人人都懂的普通话来写。 * W+ M/ L* a7 D' N7 w
0 [0 P* H4 q' z7 B! V& x$ w可是,为什么广东人不能说广东话?对于广东人来说,粤语就是母语啊!
& B( P9 P8 z! Q. T4 s
8 t3 A1 {: P9 ~+ I外地人来广东后,很喜欢看翡翠台、本港台,即使听得似懂非懂。可是,我知道有许多人跟我一样,听不懂英文,还是照样喜欢看美国影片、看明珠台,而且,对我来说,看英文字幕还可以学英语。 0 y! }; u( p p
c6 i! g# L8 s) d6 y. e推广普通话的结果并不是不好,而是,政府把它变成了强制说普通话,这是剥夺了人们选择的权利。当年台湾推行国语,也是强制性的,学校里必须说国语,不然处分、罚款,甚至开除。把一件本来大家都可以接受的事,办成人们敢怒不敢言的丑事,大概只有霸道的政府才能做得出的。 7 ~, Y1 v4 |7 [: k6 ?# q9 _; A
9 X1 E. V3 _; _- L- l+ o
我们不否认外地人带来了许多好的经验、意念和新思维,但不要喧宾夺主!中国已经习惯了利用行政手段来做任何事,我们得到的教训还少吗?把广东变成了普通话的天下,从广东人的观点来说,是失当的。 4 z7 D; e$ E7 |0 }
; N, `. O8 O! M. |2 Y
如果历史选择抛弃粤语,我们接受,但不是用行政的方法来强迫大家做。也许将来的某一天,我们整个国家都只用同一种语言,这没有什么不好。但那是将来,不是现在,而且我们能接受是自然淘汰,而不是人为毁灭这种文化。在许多广东人眼中,广东话仍是母语,仍然是最亲切的语言。不要把某种意志强加于民众,不然,推广普通话,和清朝要民众剃头就没有什么分别了。
8 F; F' R& B8 t9 v4 c5 D
( f$ s' E: o+ @. L, ?; l广州的绝大部分学校,已经使用普通话教学了,不但这样,甚至要求教师学生在校内说普通话,且不论这样是否可行。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回母校时,看到一条大大的横幅“校园内请讲普通话!”,觉得甚为可笑,因为这学校的学生都是说广州话的。 " T7 N' ^* m& J8 c$ v6 v' f
T! T0 S& Y. [- A. E
在香港的教育里,至今政府仍在宣传:“母语教学,事半功倍!”。什么是母语?当然是广东话!那么,广东人的母语是什么?当然也是广东话!可是,为什么广东人不能用广东人教学?一定会有人出来反驳: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懂广东话,凭什么要用广东话讲课?是啊,这个问题提得好,因为我们的问题也相同:为什么一定要普通话讲课,而且是全部要用普通话讲课?
- D" q9 ?- ^; N( _7 |8 {" F8 s5 H0 j$ _
推广普通话已经渐渐有强权的意味了,倘若只是学校讨论用什么话来讲课,其实很简单,因为教师人才很多,讲广东话和讲普通话的教师都很多,怎么的需要也可以调配到。而且,据我所知,会广东的教师都能讲普通话,这根本不是问题。在教育上,政府要注重的问题很多:教育资源的分配,教师的待遇和学生受教育情况,贫困学生的就学,教育设施的运用。
7 } m0 z5 x; ~; i0 o, K9 z% r1 e& V0 o, R* K8 A) _7 _
至于政府公务员,根本不能选择,即使你精通广东话和普通话又怎么样,在工作环境里,你也只能说普通话。据调查,现在公务员的素质都很高,也许是为将来打造精英政府准备的。他们说普通话绝对不是什么问题,根本不存在沟通上的问题,但就是,公务员必须听政府的,没有选择的权利。 ) p% W$ `, f4 \, O: B( F7 z V
" B% v: H! a0 F i+ O
" k! F! `. Z4 f7 U) e" h6 N% f8 r可怕的是,政府做的决议从来都不曾咨询过,想当然地认为它做的任何决策都是为了民众,都是正确的。这样一个关系到广东人的重大事情,也不顾广东人的想法,一意孤行地毁灭岭南文化,让人看到了一个可怕的后果!中国人的传统是,民不与官斗,而官却说是民意的代表!那么,以后,我还能相信政府吗? ! }. `$ }# x" F. e- W% e
0 [) f( _- p* _, K: E
在广东推广普通话,好不好?当然好!可是,别把推广普通话变成扼杀广东话。千年来的粤人说广东话,为了各种需要,广东人也需要跟外地交流沟通、也需要说普通话,可是,别逼我们只说普通话。也许我到上海时,希望能与对方用普通话沟通已经可以,但我们从来不去设想上海人之间用普通话沟通,因为那不关我的事。 - N3 @3 L4 x; r+ @5 c W
* l3 l6 Y. I& j
入乡随俗民众都可以做到,那么,政府尊重一下民俗难道是件可怕的事情吗? 7 M* t" Q1 Y( h& e6 T; S: |/ Y! E: L. e
1 d; c" }- M# \. X
五、粤语的衰落,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广东,推广普通话已经变成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现在的要求广州、深圳、珠海三市的公务员100%说普通话,政府部门一定是说普通话的,很快,就会扩大到全省的市县了。在一些官员来看,这个“成果”很快就会显现出来了。 6 ^) q- A: e9 a
) X$ |. n3 o: }8 t- \# G: J电台、电视台首当其中,成为推广普通话的先锋。广州电视台一些主持人,早两年已经开始用双语广播了,主持完广州话新闻后,很快就在某个普通话休闲节目出现了。广东电视台、电台的普通话节目已经占了大部分了,而广州台等市台,也在往这个方向走了。
' X. k5 ]& Y1 X, y: p/ n: M P" K
9 ] v' D5 H( t5 C: @" q广州是粤语的重镇,可是,在许多重要的场合,再也听不到广东话了(不算私底下的交谈)。我不知道现任的市长会不会讲广东话,因为我没有跟他接触过。但我印象里,他在公共场合,不管是开会、电视、电台,全部是讲普通话的。据说,当年讲广东话的黎子流从市长位置退下后,接下来的市长大概都不再说广东话了,也许根本就不会说。
7 {/ D0 ^& @( \4 y- m$ f4 O+ W4 M0 w. y+ X
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法制节目中,采访河南省的法官,那法官跟中央台记者是说河南话的。我因为跟北方人接触较多,能够勉强听懂了,可是,身边的人却一点也听不明白。我觉得奇怪的是,广东已经全部要求公务员100%说普通话,为什么外省不用呢,而且是这个人口第一大省的河南?
0 c/ P% V, O+ M0 D
* M4 R a) U: y中央电视台采访四川一所学校时,其校长和教师面对着镜头,都是说四川话的,连当地的教育局官员也是说四川话的。当然我们可以想象到,如果按照政府强加给广东的标准,那么,这校长、教师和官员不会说普通话,看来只有炒鱿鱼的份了。按照推广普通的形势,四川这个人口第二大省,许多公务员都不合格啊! ) B( u' H/ h: O5 r# j
8 o- P! j1 X- t+ P5 Q这就怪了,为什么在其它省市,只是提倡人们说普通话(本来广东也是提倡),而到了广东,却是强制性要求说普通话?政府的多重标准是怎么定的,广东什么时候变成了一颗必须要改造的顽石了?
* {1 x) N! J9 B J( x1 r
# p8 C! K- l9 j; i" }8 f$ e5 ]( |省长黄华华是推广普通话的典型,他在省内开会交谈,在电视上用普通话;他跟香港官员会谈时,说的是普通话;他对香港记者说的,也是普通话。尽管他的普通话很糟糕,但他却不说广东话。难道他不会说广东话(他是广东兴宁人)?还是认为要做推广普通话的先锋,应该不是以说广东话为耻吧? 3 y/ l4 O' [3 i# s |# T
9 M* k) W& P7 {3 Q1 ?悲哀吗?香港人在说广东话,广东人却不说广东话? 1 [0 Y/ l9 i" q" A" [
! t5 S" B) Y2 R$ \
我习惯跟会说广东话的人说广东话,跟外省人说普通话,这没有什么不好,因为我能够与多数人交流沟通。我相信许多人也一样做得到,可是,为什么政府会认为,广东人必须抛弃广东话? $ J% ?; }) F$ c7 E" l+ [2 E$ i
9 f7 t8 h5 K( d8 M在这里,不得不提这件事,不只一个北方人说过:广东人真奇怪,跟上海人一样顽固骄傲,普通话就是汉语啊,不说普通话,怎么叫中国人呢? " a4 }/ B1 y' g$ U* F2 X% O- @7 \
% K8 O; v+ Z; m% l5 Z. x8 D这是一个明显的误区,普通话是50年前才出现的概念,而汉语已经存在几千前了,不管是北京话、广东话、四川话等等之类,都是汉语的一部分。将普通话等同于汉语的,不但是不懂历史,而且是带有明显的区域歧视,这样的人,大概认为只有普通话才是正宗了。
) g6 U1 p/ v6 G- J7 ~, K; O" F( Q( `% @
汉语的概念极其广泛,不但包括语言,也包括文字。中国地大人多,语言和文化风俗差异大,并不是什么丑陋的事。普通话是汉语的主流形式,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岭南文化几千年来一直在广东发展延续,粤语是祖祖辈辈交流的工具,它是中国文化的其中一分子。
. A' y( T4 c+ M8 z: R% t' K! s; X% K* Z; v; k
学一学香港,爱港不是放在嘴巴上一句话,而是民众做出切实的行动。他们的教育,可以选择英语或者广东话教学,记住:母语教学是用广东话教学!现在也出现了普通话教学,这是人口的需要,很正常的行为。
% o; Q; d" `8 `% x4 y" e x/ F; d, h( u4 E" `0 k
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也有选择的权利。政府高高在上,总是以为民众愚昧,需要带领走路。不改变自己的观念,这样的政府也有点危险。但现在危险是粤语本身,如果广东人都不在意,那么,吃亏倒霉的还是自己。
$ {4 \& V/ \* I# h0 f0 G- T' z# j8 f2 c7 V- c% A
把推广普通话变成是只说普通话,是否引人入歧途呢?现在已经变成这种一种趋势了,政府官员开会说话要说普通话,政府对外窗口一定说普通话。民情是粤,语言是粤,风味是粤,文化是粤,那么强迫性的文化推广是否应该?
6 Z5 j6 r5 Y" J, s$ u3 k6 D
9 x5 X7 F4 N( v1 p5 P- K7 v! G( t: t如果政府真的认为自己正确无误,那么,把决策放出来给民众评议。这毕竟是从政府的观点得出的结论,并非民众的选择。退一步说,如果民众都接受,那么,政府的行动,应该是引导民众,而不是指挥民众。一个好的政府,从来不是以强权来维护的,而是顺应民意而生存的。
, n- y1 @. G0 y+ R/ Q: [) L& ~* I% Q$ _. b* M9 z7 a' x
广东人,你为什么不站出来,你有什么难言之隐?
& d' V5 w% {$ c' i' s
0 [! o! n, _7 P广东人,你为什么抛弃广东话?
]$ I7 ^2 I$ f2 R; v( ^0 ]8 t
! f/ Z2 Z2 _5 r* o0 g% |六、政治歧视还是南北文化的冲突?
" B' O. c7 X8 X: h4 p# o$ `! \* [& Q& w3 r1 R" a
这两三年来,广东的变化不小,与广东人的低调实干不同。现在,广东开始放歌高唱了,不仅要把广东建成文化大省,广州和深圳还要建成国际化大都市……,一个一个比天高的计划渐次出台了,想象力不好的人还想不出来。
. o! b- M4 G( K C( i0 e x& x8 q8 T6 z' Z; u, Y8 |& r4 r% r
这描绘的前景都是美仑美奂的,看来只有电脑效果图才能做得出来。当然立意是好的,我们都也希望见到这一天实现。我当然希望广东变成文化大省,广州和深圳变成国际化大都市,还希望全省的发展一日千里,希望人人过上舒心的生活,希望……。可是,现实吗?1958年的大跃进,立意也是好的!
C4 e8 Q! y& K0 A- p: N- J( V Y( ]9 ^, E0 I9 N$ w
广东人什么时候变成那么好高务远、那么激扬文字的?我一直以为这是北方的特点! $ l/ M% K9 X1 e# J5 {; O* y
6 q, p% C# O2 ~我们许多年来都不明白,为什么中央会调一些落后省份的高官来广东做更高的官,难道在穷地方做不好的人,到广东会做得好?如果广东人,在做得好的时候也说得好,会不会更有出息? 1 P. \( k' X V @" h7 Y9 a! G
/ G$ c: N! g) {/ G, a4 z7 ^在几年前的全国人大选举中,当时的广东省长,批评华东某省官员被提名为副总理,他说,华东某省是出名的浮夸虚假,人大提名该官员是一件不谨慎的事。当时,在电视上看着省长在记者面前说这番话,我觉得很震动,因为广东省的官员终于敢说话了。可是,我当时对朋友说:我很担心,因为南方人一直政治性不强的,可能会出事。后来,那华东某省官员升上去了,尽管人大投票只是微微超过半数。没多久,这位敢言的省长就退下来了,希望不是民间猜测的那样。
$ l7 K0 g9 |+ N: h' r3 I
- r- C! J) {! B' C也许,广东人还是埋头实干吧,把理论和领导权留给北方人!
1 [+ Q7 D# i& Y3 _6 n9 V* _5 }' h6 B6 {
从历史上来说,北方对南方来说,都自认正统的,从来是以征服的观点来看南方。南方的经济可以影响北方,南方的新潮时尚可以影响北方,可是,南方的民主和民意不能影响北方,南方人所作所为都不被重视。难道真的如古语所说的“南人宜商北人宜政”吗? 4 _) W! _6 Z& K; X0 w
" X. F" a% f J: D) d: F1 d; ]
在推广普通话过程中,政府官员起了很大的作用,或许从北方的观点来说,这是带头推广普通话。可是,从广东人的眼光来看,是起了一个很坏的作用。为什么不能把“推广”改为“提倡”呢?难道广东话真的绊住了中国前进的步伐,难道岭南文化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的糟粕?
; m+ ]' k' S( B4 T, m
/ Q1 U: f. ] P3 g: t( y$ P现在,各式各样的湘菜馆、川菜馆、东北饺子馆布满广州城,人口的增加和人员的流动给广州带来了繁荣,也带来隐患。在巴士上,脱鞋子伸脚的是外地人,在街上乱吐痰、扔垃圾的多数是外地人……。广东尊重那些辛勤劳动的人,不管是从哪里来的人;相反,如果是那些不良习惯的人,污染和损害广州(广东)的形象,不管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一样鄙视你。
, _3 m% o1 w6 d
: F; S& v2 H! {# _7 _* V7 O: p广东人尊重其它省人的文化和习惯,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每个民族都有发展的权利,每种文化都有生存的权利。广东为全国的经济发展谱写了绚丽的一章,广东为中国人贡献良多,这是广东人的努力(包括粤籍和非粤籍),广东人低调,但不要利用广东谋个别人的私利、名声,把推普当成政治基石。广东人发展到今天,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不要为短期政治利益,损害了广东的感情。
S/ c4 H' l7 C( C
! d B3 O" Z5 [3 M1 {推广普通话是好事,但别喧宾夺主,至少来到广东也要尊重广东的文化习惯吧!现在是禁止公务员说粤语,下一次是不是禁止电台、电视台说粤语?普通话教学是不是必须的?一体化普通话教学体系是不是适合广东的标准?一刀切的命令,不说普通话不准做教师,除了剥夺教师的权利,是不是也剥夺了粤籍学生的母语选择权利? ( n! Z" X" O# r6 e5 T0 Y$ @# ~) X
) e) [5 y! S3 V4 }
民生解决了吗?不要只做一些表面的东西,做些实质性的事吧。还有多少事情没有解决?下岗职工还多吗?失业率降低没有?城市面貌是否有改善?天河城的小偷还是那么猖狂吗?火车站的骗子减少了吗?民主的进程如何,政府可以代表民意吗?在政府的某些人眼里,民权是由政府给的,可是,不要忘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本身固有的,政府不能剥夺民众选择的权利,不管这选择是选择语言、文化还是环境!
7 |, X' T% \4 {4 b) G9 V: b3 f: G) E: G+ k" Q: E
我只是想说:我愿意说普通话,但别逼我说普通话! " g1 t% l- A7 K" N: R
" F; q! H/ n- E# C
七、广东人,你为什么不争气? . s9 m/ e7 u: |6 [
0 a8 H# l) Q8 Y5 ~0 j* }
粤语文化的衰落,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是,广东人自己呢?
, b1 f- X/ O. G' K" k* }: z
1 z5 {! [$ r* N1 S6 T2 [; Q粤语文化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部分,它是在汉语几千年发展的产物,它有自己的特色,有浓郁的地区色彩,这都是中国文化的珍贵部分。我相信大部分广东人是愿意学习普通话的,因为广东与各地的交流是越来越多,广东与各地的经贸往来更加频繁,广东人旅游遍及天下。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学习和使用普通话都是不可避免的。
* M. S' f( D/ V0 E& m- {; ], k3 z; h7 V
可是,把推广普通话演变成一场浩浩荡荡的文化运动,政府的角色让人感到疑惑。首先,它充当了推普的先锋,这本来无可厚非,可是,把推广变成强制说普通话令人难于接受。也许,政府仍然习惯用行政手段来指挥民众,认为民众仍是需要领导的一群人。这种角色令人担心,它标榜的为民服务、以人为本,这样看来,也是一句空话而已。
% B: F% v8 |5 M/ ~0 E4 l8 J% ]2 G" A1 K
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都说,将来广东最普及的语言是普通话,这是个历史趋势,是个不争的事实。也许,这个事实可能不会有多少人怀疑,可是,现在把粤语从主流媒体和官方环境中删除,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会激起广东人的愤慨和不满。如果这样,是不是很快就到上海话、四川话了?五十年后,全国是不是都统一使用普通话了?政府真英明啊! . m9 X- \7 v' _
. \# z2 [3 N+ y/ ?/ ]也许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代只能在历史学家的描述中,知道中国还曾经有粤语的存在。如果这是历史本身的选择,也许人们不会有异议,但不要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来命令,不要用行政来逼迫人们说普通话。当年北京为了京剧和四合院的保护而存着很大的争议,因为人们知道,那些东西失去了就不会再回来了。我不喜欢京剧,也不喜欢粤剧,可是,每个人都应该尊重人们选择的权利。
5 E3 H2 Y- }0 Z" x5 f* s9 T. k* [, r( e3 n# z/ T
广东人很低调,很实干,不会像北方人士那么轰轰烈烈,可是,我们自己如果都不出声,别人也当作是默许,也许认为我们赞同了,那么,我们只能忍气吞声地接受了。
* P& W3 w6 d! c6 {9 N1 k& w" O1 `
: V& \0 M: o0 M! f# s号称有五千年传统的中国,还没有学会以人为本,而是以官为本,漠视民意才是传统、朝令夕改才是传统。它宁愿让国庆放七天假,春节放三天,也不愿意转换过来,它忘记了春节是中国传统的合家团圆的节日。 , f3 e3 f. u- M% `
% [8 R0 y( c$ A1 ]( v6 e有一个忧虑的现象,我已经不止一次听北方的朋友说:只有推广普通话,淡化方言,才能达到语言的统一。这个说法令我不寒而栗,我不知道,政府是不是也持这样的观点。也许,接下来就去强迫上海人说普通话了,然后要求四川人不再说四川话,再到新疆、西藏……
6 H; G4 O' ]/ n% z
& X% i& H% ?: Q; Q& k几千年的语言文化会不会毁在我们这辈人的手中?毁灭一种文化是容易的,先人做过,外国也做过。可是,毁灭后再造是极其困难的,也许,是根本不可能的。在社会进步到今天的情况下,我们提倡的应该是包容,是多样性,而不是千篇一律。这不仅是说潮流、时尚、形象,也是说文化、个性、观念。 ( s# l# }9 z3 w" e8 w
4 ~; t- ^8 d9 J) }0 I广东人已经学会了包容,学会尊重其他人的文化习惯、风俗和语言,也请别人尊重广东人说广东话的权利。这说起来可能容易,但做起来不易,因为官本位让某些人有居高临下、高瞻远瞩的感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 L4 a4 n0 D9 n2 _5 L/ K8 s( [
8 o8 m* p. x( |2 ^每个学生都有一部汉语字典(或新华字典),但绝大部分不会有粤语字典,而且,在广州仅有的几家大书店才有售粤语字典。那些说粤语的孩子们,还能够认识和写几个粤字吗?不要说别人逼你说普通话,广东人自己都不把广东话当作一回事,它在许多人的眼中,现在它只是一种口语而已,而不是登台的大雅之言。早年,广州也和香港类似,粤语是官方语言的,现在,已经不是了。香港把广东话当作母语,为什么广东人却不是?
! m# @6 L7 [( m$ Y$ S& d
9 M1 j' g+ B7 C! K W十年后,广州还有没有人唱粤曲?不知道,或许,可以像张先生所说的,我们可以用河南话来唱粤曲吧,这样全国人都可以听懂了!别笑,外国人都可以用英文来唱京剧,这不是笑话!十年后,我们只有在香港才听到广东话,可是,我们说得不太流利了,至少青年人是的。可是几十年后,香港是不是也一样被普通话同化了? - E+ u, }+ `# v& p
! `4 s9 d' H5 }& Z三十年后,十三行还在不在,西关大屋还在不在?三十年后,你还会叹茶吗?当你告诉孩子烧卖、蒸虾饺是多么美味时,他知道是什么吗?三十年后,北京路的骑楼还在不在,是不是已经推倒了盖高楼?三十年后,也许我们只有在收音机里,才听到粤语歌曲,可是电台/电视台DJ都说普通话;我们的孩子已经不会说广东话,他/她说普通话可以卷着舌头了。三十年后,当你想教孙子唱“月光光,照地塘”、“何家公鸡何家猜”时,却连你自己说的广东话都不利索了。
+ D a; R) t; m& S* w5 k
) N' d$ k9 o A! g可是,比起这些不洁行为的入侵,文化上的侵略却是一种真正的腐蚀。以前,我们有些人士,面对着美国文化的入侵,不当一回事,面对日本的电器文化入侵,不当一回事。可是,我们在号召抵御外来文化时,却在毁灭自己的文化,这不能说是可悲的。
2 h U( X/ j/ b/ z3 O; R7 J1 @* M
$ z7 ?, Q1 O; y Z粤语是是中国语言的一分子,是悠久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影响力仅次于国语,但它在海外却是众多中国人使用的语言。曾几何时,粤语在海外还是中国话的代称,早年居住海外的华侨、华人多数是说粤语的。岭南文化与北方的文化不是冲突,而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丰富和多样性,这是我值得我们珍惜和爱护的。这些文化是可以共存的,不是说谁取代谁,但强势文化不应该以压迫姿态来对待其它的文化。
_7 U! S9 j$ X, N6 q: E: ?
; O1 _+ e4 H% Y5 h1 ?" i7 s推广普通话是件好事,但不要走入了极端!从几年前的提倡说普通话,到今天的强制说普通话,语言文化运动不断升级。广东人开始担心,这是要毁灭粤语文化的开始,老实的广东人,也许会接受这种无奈的现实。可是,我们真的希望,这个推广真的是件好事,而不是我们所担心的政治歧视和文化运动,更不要提升到语言统一的高度来。官员们,不要说让历史去证明对错,因为这注定是错的。 6 H$ o$ g$ i# X0 b
G( L1 b# x/ E) Q
如果,历史选择遗忘粤语,我们会接受,但这必须是个自然选择的过程,而不是人为制造;可是,如果是政府选择淘汰粤语,我们不得不警惕了。岭南文化,几千来,是我们生存的环境,它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壮大,我们不希望它消失在我们的手中。我们不希望一百年后,我们的子孙用考古来探讨岭南文化。可以这么说,在中国的历史上,不管是对外还是对内,我们不是被人家打败的,而是被自己打败的! 5 G3 B& {/ L* \0 J* y; @
- ?: H) Z6 E: F$ [# |别忘了,这是我们自己的文化,如果我们都不珍惜,那么,不要指望别人来体谅你、保护你!广东人习惯了默默无闻的做事,不喜欢冒进出头,可是,这样真的利于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发展吗?保护和发展自己的生存环境,并不仅指生态、环保、资源,人文和精神的永存才是真正的不可磨灭。 6 V! P! R# { n7 t2 y& ^
0 p9 C$ M4 g! |; ?; c醒醒吧,广东人!不要说是别人毁了你们的文化,因为你们自己都不当那是自己的文化!
# U t9 V: i8 j7 L3 ^
* P4 x+ }8 n- J3 W- I八、粤语文化还能振兴吗?
: q! s, M7 |$ |( ~! U5 f7 v8 f. k* w4 t. Z2 g3 _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是多姿多彩的,灿烂夺目,而汉语文化的多样性,令到这一幅历史长画卷都是那么绚丽多彩。中国文化的美丽篇章,都是由各种民族文化、区域文化书写而成。粤语作为汉语的分支,岭南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在历史的发展中,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
& Z3 S" A- Q6 N6 V3 W0 X! D( ~9 Z4 T5 ~# W/ I- U
虽然岭南文化在史书的记载中,不如北方文化那么多,但它的影响力却不弱。特别是近两百年来,广东/香港都是中国对外的主要窗口,而广东人走遍全世界。外国人认识中国,多数是从广东人开始的,某种程度上来说,早年广东人便代表了中国人,那种刻苦耐劳,那种艰韧不拔的精神。我们不希望像保护历史文物那样的对待岭南文化,因为这是我们现在还拥有的,只要我们不抛弃它,我们就会继续拥有下去。广东人的低调、实干和宽容,是一种固有的美德,可是,不要忘记了,我们还有其它的美德。祖先的创造的文化是我们的自豪,这是中国文化美丽的部分,我们不能让它毁灭在我们手中。
6 \, V% u! R$ k# l7 q D0 H! w; Y c, o+ F& W) O
京派文化和海派文化是现在中国文化中的强势,因为它们在发展,在变革,在前进。广东的岭南文化相比之下,要软弱苍白得多。在推广普通话的大旗下,已经有些人在问:广东呢,是不是已经准备放弃岭南文化了? & Z! c% d* @' x$ O. o
G% \% S. F: Y也许,推广普通话这一决策是由北方某些人士闭门决定,他们的立意可能是好的,但他们不了解广东的实情,不了解岭南文化的精髓。所以,广东人要自己站出来说明,粤语是岭南文化的根本,如果粤语消失了,它代表的岭南文化也就不存在了。 8 d) J5 f. a4 l+ P6 S+ t- z8 |
9 T" b( e0 b( B% G: E$ [. j- o! k
广东话曾经是海外中国话的代名词,现在在海外的影响虽不如惜,但仍然是其中一种重要的中国话。马来西亚的选美,使用的是广东话,在广州进行的选美却不用广东话,只用普通话,甚至连粤普双语都不准用。香港来与广东沟通,甚至要用普通话而不是广东话,这是一个让人笑不出的“笑话”。 3 j3 U+ T7 [& o+ _! w2 I+ k# m! j
: @# Z. X8 Q- \
广东话的根,是在广东,这是全球华人都知道的。我们不希望孩子们知道,广东话毁在我们手里了,岭南文化是因为我们而消失的。希望这一天不会出现:在广东都听不到广东话,我们的后代都不会说广东话,靠看香港电视来学习。希望不会出现这一天,年长的人想听粤剧时,要跑到香港去听。
1 S+ u0 A3 V9 d; ^6 |2 }: z
( e2 R5 J1 Z) A: l4 x希望在博物馆里,也有岭南民俗和文化介绍,媒体弘扬中国文化的时候,别忘了岭南文化;记得孙中山吧,他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广东的一面旗帜,多介绍广东的风土人情,让孩子们也了解一些我们岭南文化知识,知道粤语氛围里的其他东西。相信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即使用粤语(母语)教学,他们也一样能够教好、学好,我们的将来是他们的,掌握多一些技能、文化,不是一件坏事。让公务员自己选择使用的语言,他们多数是粤普双语熟练使用者。不知道广东省长有多久没说广东话了(或者不会说),但不要在香港人跟你说广东话时,还是坚持说普通话;广州市长,除了讲普通话,也经常讲广东话,你在中央电视台说:“我是广州人!”,那么多说几句广东话吧,让人知道你的确在广州。 ' K1 n) Q/ R6 L4 g; c6 q# H# c0 U& X
+ h; _2 s% ^% p! y借用香港政府宣传片里的一句话:香港人,香港全靠你了!
) A. Q8 C8 Y$ q1 t9 N( ?8 T: x
~0 [" G* C) N* q- Q5 L“广东人,广东全靠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