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9 b2 a$ w7 {+ ^1 P+ M一夜情有正反两重效果 4 R7 c0 `& {% I1 C ; d: U) ]/ l+ d$ C 你可能会认为所有原则都是显而易见的,但它们带来的后果却往往出人意料。例如,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吧:世界上的一夜情行为是太泛滥了,还是太罕见了? ; Z* K; f& v, f$ o. E! _1 b3 i
我们不妨假设你是一个无所顾忌的、不检点的、有一大堆性伙伴的人。自然,你非常有可能感染上某些可怕的疾病。每次你跟一个新的性伙伴发生关系,都有可能将这种可怕的疾病传染开来。. H5 E7 S& d/ l& R) l- G
) g; @1 g" r$ N
就像污染环境一样,你的行为成本会部分转嫁到我们其他人身上。这就好比,大家都在同一个池塘里钓鱼,每次你跳进池塘里,都会污染里面的水。我可以说,你跳进池塘的次数实在太多了,如果你表现出一定的自我克制的话,这个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a/ e5 p- p( r. w e8 M
' w4 @4 x, W- D6 l( u* i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和让人相信。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范例的另一面,所有令人惊讶的结论都会在这方面表现出来——, G9 ~- Q9 ~) X5 w- L
% V; C& i1 D! }/ W0 W 让我们重新假设你是一个很谨慎、很保守的人,你几乎没有性伙伴,因此极不可能感染上那些可怕的疾病。当你跳进池塘时,你可以神奇地让它变得更加干净。今天和你回家过夜的伙伴也会享受一整晚安全的性行为,他们自己都没意识到这有多么幸运。- G4 v% r! m% {& h' D; \8 S O0 q
0 @$ J8 L3 u, x: G$ N" |" r 如此一来,你就不是将行为成本转嫁到他人身上了,而是将效益分享给了他人。这可能意味着你的性伙伴太少了——污染者跳到池塘里的次数太多,而你跳进去的次数则远远不够。如果我们能让你得到更多的性伙伴,这世界也会变得更安全、更快乐。 7 C3 h1 `; L+ [6 ?" t& U- i! L 7 i1 C( S: X5 i* T“守身如玉”间接伤害他人 , E- C2 B8 P6 A6 ]' l' V
- g: C. k2 I) r+ U7 m: F& e
事实上,世界会因为两个原因而变得更美好,上面我只提到了一个:你们这对偶遇的性伙伴享受到相对安全的性行为。此外,你也可以通过第二种方式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种方式有点可怕但很可能更有实证意义,那便是:外面来了很多染病的人,而如果你今晚去寻求一个性伙伴,就很可能把其中一个被感染的带回家。然后,你自己就可能被感染。最终,你会生病,甚至死掉。而对我们其余的人来说,这却是美好的,因为当你死掉的时候,病毒也跟你一起完蛋了。进一步讲,如果某人会在今晚染病,我宁愿染病的人是平时不滥交的你,而不是不检点的彼得,因为他会在自己死前感染其他几十个人。) S! c. y4 E' z5 b
# ?% P. m, D; n2 z- |" ~ 这种说法是经得起推敲的。不幸的是,你不能在勾搭别人时把它当成自己的准则。你永远不可能在酒吧里这样跟人交流:“跟我回家吧,这样就不会传染给其他人了。”主要的原因在于,对个体决策者来说,利己与利他完全不是一回事。污染环境者不会关注他们的烟囱给别人带来的损害,不检点的彼得也不会关注自己散布出去的病毒,而你这个很谨慎、很保守的人,同样不会关注那些因为你过度“守身如玉”而死在滥交者手上的家伙。0 m/ Q$ N5 q) A% d- r x1 W
( f* ~4 [4 \8 G! f 既然如此,我们应该怎样做呢?理想情况下,我们会想办法鼓励那些很谨慎、很保守的人带走更多的性伙伴。这当然不需要太多,我们并不是想把他们全部变成不检点的彼得的同类,仅仅“多一些”而已。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至少在笔者看来,免费发放避孕套的计划,也许是朝正确的方向上迈出的一小步。5 h% j# Q# c$ I/ o7 m& j& x
5 A, G" L8 R7 Z9 e& S* L# Q 世界会因此改善么?首先,你的(大概是长期的)性伙伴们应该会获得更多的乐趣。的确,她们冒着得病的风险,但她们已经确定你值得她们冒这种风险。其次,你使得偶然性行为的安全度提升,而且从不检点的彼得那里夺得了性伙伴,这会减缓疾病的传染速度。 % U/ h; s* q1 w1 {$ J. c( s; G3 s" ~& H: `" w0 n1 I
在此之后,你的性伙伴会导致第二轮的影响,你的性伙伴的性伙伴又会导致第三轮的影响……自始至终推理出整个过程的利弊,这是个值得关注的研究课题。总的来说,设法让那些在性方面很谨慎、很保守的人变得略微放纵一些,这对全社会来说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