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0-10-7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Shediac:龙虾之都
& y3 F& r+ ?% z; F; m: _ H; K7 b$ m6 a5 _0 H6 m5 ?" v! r% n. W
在Moncton安静的B&B家庭旅馆中小宿一夜,次日是本次旅行的第四天,是个周一。Moncton清晨的空中虽还有些云朵,但比王子岛上大半阴郁的天气好多了。我也不想浪费大好时光,早早起来先打了个电话,预订了第二天穿越芬迪湾的轮渡,然后下楼吃早餐。
. l3 ^! e3 E9 Y/ J% L9 i
; A, H+ L5 K5 yB&B的免费早餐还算不错,牛奶鸡蛋面包一样不缺,跟我平时在家吃的差不多。不过我吃完后还是回房热了些肉丸,以备路上所需。
1 s$ k; f, M1 C% K5 B3 Z( ~+ g+ W9 h
将近9点我便告别房东出门,此时两位德国老头还在餐厅里慢慢享用早餐呢。我先去Moncton的游客中心拿一份New Brunswick的旅游手册,然后向今天的第一站进发,那就是Moncton东面的海滨小镇,以出产龙虾闻名的Shediac。
! e+ |+ K2 W- d! z! T
. I0 ^$ X* I1 }3 ?0 B( uNew Brunswick是加拿大龙虾产量最多的地区,而Shediac据说又是New Brunswick龙虾最多的城镇,因此被称为“龙虾之都”。前一天晚上我向B&B的房东询问吃龙虾的去处时,她就特别推荐了Shediac──这里的龙虾既大又便宜。$ c) Y4 s( Q& y, m
. ?. T% w( H, R* v! o2 ]6 N
不过清早出门,我恐怕是没有时间赶上诱人的龙虾大餐了,沿着15号公路向东,十几分钟便到了Shediac,而再往东眺望,就是浩瀚的北大西洋了。事实上,这里曾是New Brunswick乃至海洋三省通向大西洋的一扇门户,甚至还曾经是New Brunswick的主要交通枢纽。" C' ^" b; K5 t0 i) X2 i- O
, ?' m2 S+ P; ?+ D: u/ D
1816年,New Brunswick最早的马路在Shediac与Moncton之间修筑,这是英属北美各殖民地第一条通往东海岸的公共道路,其后,又是Shediac与Moncton之间,1857年开通了海洋三省第一条铁路,此后十五年,小镇Shediac成为重要的铁路中心,连接着东岸许多重要的城市,发展迅速。1872年,也就是加拿大联邦建立后的第六年,小镇遭遇一场大火,才导致铁路中心迁往Moncton,延缓了地区的发展。尽管如此,Shediac仍然作为通往王子岛的皇帝号 (The Empress)轮渡起点,在 Northumberland海峡上服务了半个多世纪,直到1917年,才被Cape Tourmentine与Borden港之间的新轮渡彻底取代。
9 H# `0 ~0 }+ k# L" u! K
8 z# `" ~! k: l g) _# e # T& u) w) p1 d
世界上最大的龙虾雕塑
' S) W* _/ p) H6 Y3 K: N
g. D7 K) D. A. y# K昔日显耀的历史,在今天的Shediac已经渐渐被人忘却,安静的海边,也完全寻不见繁华的景象。来此的游客们,谈的最多的只有一个词──“龙虾”,几乎所有来海洋三省游玩的旅行团都会在此小停片刻,为的是跟所谓世界上最大的龙虾,合影留念。
$ c& b! j2 Y/ D: G, a: R2 j" g [, Z- X5 |% l( r* g, X2 d
大约是需要吸引眼球的东西聊以解闷吧,加拿大人喜欢搞世界最大,这一点我在Alberta就深有感触。这尊巨大的龙虾雕塑矗立在主街与海滨交汇的小镇入口处,开车进入小镇绝不会错过。它长10.7米,宽5米,高5米,重达50吨,由New Brunswick一位已故的雕刻家用钢筋混凝土和钢设计铸造而成(受够了钢筋混凝土包围的城市生活的人们,或许对此会有些失望吧),至今有20岁了。雕塑的后面飘扬着四面旗帜,加拿大国旗、New Brunswick省旗、画着龙虾与大海图案的Shediac镇旗,最后一面,还是体现地区特色的阿卡迪亚旗,Shediac及其周围的New Brunswick东部海岸,是阿卡迪亚人的聚居地,全镇有半数以上的人口日常说法语──整个New Brunswick的东部和北部也是加拿大除魁北克以外唯一法语占优势的地区。* v' |& `7 J4 V e- ?
( h2 D! x8 o+ Q* m" M3 b
我在雕塑边稍停片刻,便有一辆华人旅行团的大巴拉了许多中国游客抵达,刚才还算安静的海滨略显无趣起来。我估计这些人是从西面的Moncton,往东面的王子岛进发,这里应该是我们唯一的相遇点。为了避开太多的游客,我便上车开路,折返西行南下,重新前往Hopewll Rocks。& ~# n8 `$ u4 ^2 e0 T$ Z: K: e* A, }2 v
/ F* h. n4 e2 ]9 E; d W6 _ z v+ Z3 N% u1 P% ]& T
Hopewell Rocks:潮升汐落皆天定
# x/ d: d+ i9 I8 m
: a% X* H9 D P' p6 Z) _+ Y1 o, J% D与大多数城市一样,Moncton有一条河穿城而过,名叫Petitcodiac河,这个奇怪的名字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般的说法认为早期到此的说法语的阿卡迪亚人,把这条先向东北再向东南流淌的L型小河叫作Petit Coude,意为“小胳膊肘”,后来这个词经过演变和英国人的改造,变成了今天的Petitcodiac,另一种说法,这个词来自米克马赫语的Epetkutogoyek,意为弓形弯曲的河流,后来被掐头去尾,成为Petitcodiac。不管是哪种说法,都生动地说明了河流曲折的流势。Petitcodiac河流入芬迪湾,也是受到涌潮侵袭的区域之一,而著名的天然景观Hopewell Rocks,就位于这条河的河口附近。
" d0 n# P0 c5 j M w( Q( |& w* m- d
+ Q# U* c5 l6 |1 M' O9 B" ` * s- w0 W4 Z) Z9 K9 t2 }
高潮和低潮时的花瓶岩# T/ j( x' i* H) T( x" X7 Y a
2 h. E- q. \6 H
Hopewell Rocks有个意译的中文名字,叫作好望石,听起来很不错,不过却丢了英文中的复数词尾。Hopewell Rocks指的是这一带海滨山崖旁形状各异的礁石总称,包括最有特色的花瓶岩(Flowerpot Rocks),以及附近的两处景点:大海湾(Big Cove)和Diamond Rock(钻石岩)。8 C. E5 \" o- g& x2 C
. v/ N: g6 ]+ ] c( I4 w: C * i4 T& i }! v2 j, k9 w( G
高潮和低潮时的大海湾(Big Cove)
& {; ?9 u- l- F0 a$ l6 G
7 V1 N% t& X. \" l$ V# o, [& Z) } 0 g0 _2 _" n, j" i( R1 l
高潮和低潮时的钻石岩(Diamond Rock)3 r' i, S, R8 C4 g9 o( K
2 S; |- k" d( j% N8 h1 _) S5 Q花瓶岩的形成得再次归功于日夜涨落的芬迪湾潮水,这一地区的岩石主要是沉积砾岩和砂石,很容易受到腐蚀,经过上万年的海潮冲刷,这些岩石下部的腐蚀速度远远超过了上部,形成了今天所看到的上宽下窄的花瓶形状。高潮时,潮水刚好淹没岩石的下半部,露出花瓶较宽的部分,而低潮时,整块岩石全部裸露在阳光下,两者差异的视觉冲击,便是最大的看点。我认为,Hopewell Rocks景区所有的景点,都值得观看两遍,特别是拍摄高潮和低潮时的照片,以作比较,而且,最好是先看高潮,再看低潮,也就是先远观,再近瞧。. `5 N/ `: I- ^0 I) \5 d
5 q$ ~8 t. R7 P2 O; X1 _因为前一天下午我已经在高潮时到过这里,二次到访就有些轻车熟路了。当然,这次就不能“逃票”了,进门一路冲到花瓶岩,刚好11点整,距当天最低潮的10点半,只过了半个小时。7 l0 _$ |- f; z# s. A; U
& h. }$ ]* _, f% ` 
! N- n+ u0 m4 h$ g% W/ ~近观花瓶岩7 J+ o5 L4 P+ e9 k
% _# W) I: M; p8 m本次旅行的整体运气都很不错,就说这次在Hopewell Rocks,我去的这两天正好是海潮落差最大的一段时间,高潮接近14米,低潮接近0米,是夏季以来观测两者变化的最佳时段(我猜大概跟同时接近秋分和新月有关吧)。前天下面浑浊的海水,早已退得不见了踪影,但在岩石间穿行时,还需要小心泥泞的地面(要有厚底的皮靴会比较好)。. }0 z4 y9 v1 Q6 L: t5 U
1 K. o; D, q/ G5 x* ^* ~
近观花瓶岩,有两点是以前在宣传画册上没有注意到的,一是岩石顶部的几株松树,一派唯我独尊的感觉,很让我联想到Maligne Lake的Spirit Island,或是黄山上的“梦笔生花”,而后两者,都只能远远观赏而已;另一样,是布满岩石底部的海藻,其密集程度超过了我的想象,而从海藻的生长高度,也可以大致看出高潮和低潮的差别。
' C" x/ {! a0 \+ f7 ?0 K9 m: j8 ^* C; S: j. l
- y- F# F( {4 d6 V/ k0 V2 I
群岩全景
* t* f& R, J: T0 c* ^' U0 E' X1 e& N1 w, q' g0 m) g( B/ }* b

. w9 I3 w2 Y& t I) F/ [俯瞰Hopewell Rocks7 u4 e+ T2 v) D! ^/ N: l1 E; G
H& |$ h1 h+ G( K9 Q; ]. f, l! V
Hopewell Rocks是我本次在New Brunswick唯一重点参观的景点,也是本次旅程中折返两次到访的景点,可以说是这个省最大的亮色吧。有我这样想法的人,应该不在少数,许多在New Brunswick一日游的游客,把这里作为唯一的停留点,我在景区也再次遇到了昨晚同住一家B&B的那对德国老头,他们也跟我一样,不惜多跑一趟,观看好望石的潮涨潮落。
7 z) R' y- N+ Z. m: f2 e7 T
/ `, i/ s" L/ ?, p/ } # \$ a( N7 D0 ~) u0 O4 ?
(左:曾上邮票的好望石;右:芬迪湾的形成解释图)
" I3 W) q) ^& R/ i6 A
4 S+ t1 @7 z$ R# Z# i, S芬迪湾畔的这片奇观,于人类而言,或许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在这里,大自然通过无声的潮汐,宣示着它的力量。在最新的七大自然奇迹评选中 (http://www.new7wonders.com/community/en/new7wonders /new7wonders_of_nature/voting),以Hopewell Rocks作标志性景物的芬迪湾,是唯一参选的加拿大“奇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