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日本的中央银行制度、人口结构、选举制度以及经常顺差是造成其长期通货紧缩的深层次原因。这些因素在美国没有发挥作用的基础。”" S/ Z. [2 W$ p6 P$ h
$ c! d1 c$ G% B0 \9 K! K9 m! {; O5 _$ c 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债台高筑。大规模的财政赤字将会成为长期现象,同时通货紧缩的阴影挥之不去,这一切不禁使人们担心:美国是否会成为下一个日本,是否将有一个甚至几个“失去的十年”。
; A2 Z$ m" F6 l7 K, ]( ]/ O( U- X5 z0 h% ~
的确,从初始条件看,美国经济现在的状况很像当年的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不动产市场泡沫破裂,导致经济严重衰退。在当前的美国,居民房地产和信用泡沫的破裂,不仅已经导致经济的衰退,而且随时有通货紧缩的风险。
) a/ o$ o/ B* ?+ `6 v' k* `
! X' p) y+ i9 ?% d 很多分析人士把日本长达20 年的通货紧缩归咎于其货币政策的失败。遵循同样的逻辑,只要美联储不重复日本央行的错误,美国就不会“日本化”。
+ m1 m: j9 K8 K& D `5 ?
6 k: K$ F/ z. u$ b8 l) v6 Z 笔者认为,这样的分析只是触及了表面现象。而核心问题是,为什么通货紧缩在日本持续的时间如此之长?为什么日本社会主动或被动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选择了长期通货紧缩?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社会是否做出同样的选择?
- y5 |" a' l0 V
* F( T' [. [ B {# H; r 日本长期通缩源于四个深层的结构和制度性因素。
N0 R" O7 k" q" d" A5 \3 i/ o- D3 q, D, a) C N, _5 c1 M& w* d
首先是日本的中央银行制度。自1998年以来,日本央行享有极高的独立性,但却没有与其权利相匹配的问责制度。8 c- M9 E2 p% q- Q1 ~) A
1 ?: I. x3 R8 u( D4 Q0 G 尽管《日本中央银行法》给日本央行的任务定位是“通过价格稳定来帮助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但实际上,日本央行直至2006年才给出了一个“价格稳定”的定义,也就是在0%至2%之间。然而, 在此后的51个月内,日本的核心通胀率有46 个月低于0%,出现了严重通缩,但日本央行并未因此被问责。
6 [( H% n# r/ C) s0 a! N: {/ Y _' X; b2 m3 n
为什么日本社会的问责要求如此之低呢?这就涉及到第二和第三个深层因素:日本的人口结构和选举制度。
* {9 M9 |/ b+ \% x
8 Y9 x4 B! x; M5 X) o: }5 M 在过去的20年里,日本人口迅速地老龄化,退休人口比重越来越高。一个老龄化的社会更倾向选择通货紧缩。退休人员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退休金和其他固定收益类投资产品,鲜有股票类投资品。尽管在通缩环境下,名义利息率很低,但价格下降会提高退休人员的实际收入水平,可以很大程度上抵消利息收入的不足。
0 j( }4 C8 H5 Z. l; G" Y. H& s$ P, w* Y4 c. r
日本政治选举制度的设计客观上赋予年长的人群超比例的影响力,从而使政策的制定越来越倾向于保护年长者的利益。作为利益共同体,他们会反对通胀,更倾向采取导致通缩的政策措施。9 s% i6 I* U" Q: q- ]
`4 W& L) Q$ n; q; `* n
第四个深层次的因素与日本长期经常账户顺差有关。经常账户顺差的存在,意味着经济整体是净储蓄。这一宏观环境下,财政赤字很容易通过国内发债融资来支持,从而客观上减弱了采取结构改革政策的动力。没有强有力的制度变革,就无法消除由大规模不良资产引致的通缩压力。
Z8 l/ {; G% }2 a4 T4 y, G- U% Q% _) S' G! Q6 a+ W N. q# A/ c
上述四个因素在美国发生作用的可能性不大,因此,美国不会日本化。
/ i j& n9 y- F* D3 K& z, G: L x0 L/ O' j' K; F: e
首先,美联储虽然享有高度的独立性,但在其政策目标中,不仅有通胀还包括就业。7 ]% c5 \& }! x) X" @& n- m+ }
9 {7 L" R; U2 U% G, T 尽管美联储在制度上没有明确规定的通胀目标值,但长期以来,政策制定者和市场参与者已经达成一个共识:美联储的通胀目标值是2%。同时,美国国会对美联储有明确的问责制度。具体体现在,国会参众两院对美联储主席任命的影响,以及频繁地举行关于货币政策的听证会。
" n8 |/ A) v! `! L' b
1 ]) X( B. f0 V d 其次,尽管美国人口老龄化也在进行,但在相对开放的移民政策等因素的作用下,美国老龄化程度和速度都远未达到日本的状况。% d6 I+ W- }5 f9 o
* x3 B2 Q5 M* z, L5 w
第三,美国的政治选举制度并不存在有利于年长人群的安排。公共政策能够均衡地反映各年龄阶层的诉求,没有采取通缩政策倾向的偏好。* o3 `6 {: \4 t
0 [7 E2 Q( o k8 z L( w 第四,与日本不同,美国有长期经常账户逆差,意味着整个经济体是负储蓄,需要从其他国家借入资金。这样,市场的约束力量就会迫使当局采取有效的结构改革政策,促进经济增长预防通缩,并减少财政赤字,否则,其融资成本会大幅上升。
5 C- [. G9 p) _- a
2 ~/ {$ S! h2 }( K% | 实际上,相比美国,欧洲经济更容易像日本那样陷入长期通缩。因为,在上述四个方面,欧洲的状况介于美国和日本之间。7 @% Y9 C+ ]# N4 q% U# \( k! A
9 {9 e4 g4 Q5 e% C/ N- T/ U, N0 Z
尽管有非常明确的通胀目标,欧洲央行并不对某一个主权政府负责。欧洲的人口结构和发展趋势介于美国和日本之间。同时,没有迹象表明,当前欧洲的选举制度含有利于年长者的倾向。尽管不同欧元区国家的经常状况有很大差别,有些有大量的顺差(如德国),另一些国家有大量逆差(如希腊),但从欧元区整体看,经常账户基本平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