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M) b( b* \. C/ u L
堪就堪一下吧,这里头除了观念的不同,更多的确实是知识上的差别。西方的幼儿心理学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孩子幼年时最需要什么不是拍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实验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我也是到这里才接触这些知识的,以前要我说,也觉得送孩子回去无所谓啊。后来才知道,若真为了孩子好,还是跟着父母吧。
这个怎么说呢,我觉得经济能力,个人状况,甚至身体状况,面对压力的能力,都不太一样,你能做到做好,不代表谁都能做到做好,这个问题也没有绝对好或者坏一说吧。 $ B( O4 A2 h. A' U* V- {如果姐姐你认为这样的想法是无知者无畏,那么你 ...0 |3 Z* o! d$ U6 l( M+ S' q) h9 N
sumash 发表于 2010-9-22 11:04
0 O, [) ^0 o' n! n% H s
“没有孩子之前,我对这个问题是无所知无所畏的”------这是我的原话。" d7 c" j# W* D! T, N
~~我是说我自己曾经无知无畏~~+ X- o1 A% L h
各人有各人的过法,孩子也各有各的过法,怎么着都能过,对吧?如果选择寄养,那么就要面对、承担相应的consequence,非常简单。 7 I" f6 O4 Z, t8 a$ X如果什么都想着有条后路,那么锐力和勇气肯定就要弱很多。不排除能生但养不了的情况,但是这种情况有多少呢?100个送回去的孩子,有多少含有卸包袱的成分?我不能理解的是那些卸包袱的,不是那些实在养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