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G ^- h4 c1 ~" ~. t6 F 必和必拓在铁矿石贸易上,诚然给了中国的进口商们不得不防的印象,但是国内铁矿石的价格难题,其实和中国自己的进口资源垄断机制也有关系。国际卖方可以说是占据了卖方优势的同时,更加利用了中国国内进口垄断和存在两个铁矿石市场的体制问题,得以漫天开价。以必和必拓的过往表现,它今后会凭钾肥领域的垄断能力,给买方出难题,这可以理解。不过同样是卖方的加拿大钾肥公司,2008年也把钾肥价格卖到了天价数字上,再加上中国国内的进口资源垄断问题,中国农民也只落得叫苦连连。 ?- f: A2 E! J5 F
9 F' L G; o# U7 [, E! M4 R1 V5 A$ N 如果必和必拓和加拿大钾肥公司作为卖方的实际差异有限,尚不能缓解国内对必和必拓敌意收购的紧张,那么考虑到当前报出的收购价格事实上已经很高,中国参与收购还会把价格抬向更高,即使最终成功竞标,意义也相当有限。 @0 [. X6 P8 F7 d& N* I
& | X& C/ H- M% X R/ H1 |, q 如果同样进行巨大的投资,此时在国内的钾肥资源和运力建设上进行投入,投资回报比例和成功意义则会更大。诚然,中国不能太过简单化,把必和必拓收购加拿大钾肥当成是引诱中国上钩的做局来看待,但是中国也不应该忽视此时和必和必拓一起,哄抬市场的负面效益。况且,必和必拓的收购,并没有得到加拿大钾肥的认可。 ' b0 ^1 c) v6 n9 Q0 _. e& ^3 y$ ^7 b. w' c- C; ~
由于加拿大钾肥拥有中化化肥超过20%的股权,还有意见担心也许今后将换作必和必拓,成为中化化肥的股东,而中化化肥几乎统管着中国绝大部分的化肥进口。可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在于,如果钾肥的卖方巨头成为中化化肥的股东,会影响到中国的进口价格和进口利益,那么股东是加拿大钾肥公司或是必和必拓,之间的区别又在哪里呢。关于外国卖方巨头是中化化肥股东的事情,并不是新问题。如果是问题,那么回购中化股份就可以,不需要以参与抢购加拿大钾肥,来防止必和必拓渗透中化化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