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它从头到尾都是在轻松的气氛中度过的,聊天中畅所欲言,说事实分析问题,侃侃而谈。但是,如果我们把它看着是聊天就大错特错,在轻松的采访对话中,其实也有着很多口才技巧,在不经意中达到各自所要表达的目的。 1 c: Y \4 T5 j1 m1 R. g
主持人:您好观众朋友,欢迎走进《新闻会客厅》。以前说起最受追捧的人物,我们想想都是娱乐明星,有自己的追星族,有自己的网站,有现在最时髦的博客,走到哪儿被人认出来,或者有人要求签名,甚至有人说想照他的样子去培养自己的孩子,而这一切现在都发生一位教授身上,他就是易中天。 4 @& Q E/ k, `; i; e) e5 ~+ [
在他的身边出现了一批铁杆的追星族,称之为“意粉”或“乙醚”,其中多数是16岁到30岁的年轻人,有的女孩子甚至打出了“嫁人就嫁易中天”的旗号,喜欢他的观众还专门在网上为他建立了“易中天吧”。而他个人在网上建立的博客,点击人数不亚于影视娱乐明星。 ' H! J2 V$ a3 _# ^3 T
主持人:刚才所描述的这一切都发生在您身上吗? ; ]# Q, s% K9 o# _
易中天:没有那么严重吧,应该说也都有一点。比方说在路上被认出来,有人找我签名,要求照相,博客的浏览量很大,贴吧里的帖子很多,这都有。 + ^' `7 L* ~+ q/ K
主持人:这些现象刚刚发生的时候,还是挺令人高兴的吧? ( \ C; T- |: y9 w1 K4 j
易中天:是,应该说有一点意外,有一点意外,但是挺高兴。
4 d9 H, y" U& r+ W9 x7 S. T3 l 主持人:这个高兴劲持续了多长时间?
! v9 b' a0 s3 A 易中天:迅速就没有了,因为立即发现我们以前向往的那种平静的,或者是宁静的生活被打乱了,而且没有想到速度那么快。现在我家已经是不得安宁,我已经没有办法来接听那些电话,看那些信件、邮件,还有看帖子,都做不到了。 ) ]* T" ?9 m- R* i: [
(主持人从现象入手,先把现象和事实摆出来,主持人的问话比较温和,类似于聊天,这样就容易与嘉宾沟通,拉近距离,取得信任。易中天的回答没有回避没有否定,比较客观真实,显示出一个学者的真诚。) 5 H5 P& _, g7 ?( h: P* e3 ?
1 c, b+ L2 S+ C. J0 |9 |7 _ 主持人:那不是就中断了和外界的沟通了吗? n' h3 d" M/ u- }/ K: E0 L
易中天:现在没有办法,只好委托我太太做。 2 |, l! p2 i! ?
主持人:经纪人。 ( P* N: G( r% O. Y, W) m
易中天:她也不是经纪人,她就是帮帮我,帮我接电话,帮我看帖子,有时帮我回信,有一天她两个电话同时在那儿接,我看到其实也挺难受的,你想人家在咱们家本来是当领导的,现在改秘书了。 4 Y4 b) V3 D) a" A4 `! H
(主持人比较幽默,应变能力强,一个“经纪人”显得时髦而贴切,有幽默感。而易中天的回答同样幽默,“人家在咱们家本来是当领导的,现在改秘书了”这句回答相当调侃,显示出易中天一向的幽默能力。以幽默应对幽默。) 4 }, ^ g2 [1 U8 W- \
) Z0 v# o' w6 o2 }! _& r* g 主持人:那您不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印证一下现在自己做得怎么样,影响力如何吗?
( n( m y2 L N4 V 易中天:因为我的想法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我的初衷,我当初的想法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我觉得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说什么,我做了、说了就行了,我也只要这个过程,不追求结果。当然有了这个结果,还是令人高兴的。3 O5 W* N* S0 u% X! g0 I
主持人:对,我觉得这样您还是很诚实的。
4 [2 e6 n9 s( r1 d! l# z& T3 x& ]/ q 易中天:不管你是面对谁,你是面对电视机镜头,你是面对媒体,或者面对观众,面对读者,或者路上碰到一个认出来的人,不管你面对谁,我觉得我还得实话实说。
E8 v6 b7 o5 ` 易中天:在这之前我就是一个教书匠,教书匠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带学生,当然也去外地做一些演讲,也参加一些电视台的活动,其实说起来和电视发生关系不是在去年,很早就开始了,最早是香港的凤凰卫视,还有一些地方台,包括中央台,我也有过合作,不过动静没闹这么大就是了。
7 G/ G4 T! R/ ?# U; w4 G (主持人的问题还是延续了聊天的方式,但切入点在深入,在问的过程中给予易中天一些有伸缩弹性的问题。对这样的问题回答得不好,就容易干巴巴的,显得尴尬。比如主持人在问“那您不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印证一下现在自己做得怎么样,影响力如何吗?”时,如果只回答“没想过”或是“没必要”,那就显得虚假。而易中天给予了真实的想法,并在接下来的回答中把自己的感受具体化具象化,带我们进入他工作的环境中去感受他的工作,这一定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 \5 E& u4 n; r# [: V1 h6 r 3 D. x& t- L8 _; {" o
主持人:对您讲的不管是汉代风云人物,还是三国,大家喜欢,很多人评价还是说他讲得好玩,有很多现代的语言、现代的方式去解释,在这个表象的背后能起到这么好的效果的原因是什么? 3 L$ B. M5 m: x4 |/ S
易中天:这应该是那些研究现象的人来回答的问题。
+ e1 Y! _. }* m1 |0 l+ S. O (这个问题的针对性就很强了,直接针对了易中天讲三国讲汉代风云人物中的现代语言问题,这是评论、争议最多的地方之一。其实,易中天应该清楚自己引起争议的原因,也知道自己红在哪里,但是即便知道,这些话从自己的嘴了说出来总归是不恰当的,不管你说什么,都会引起人们的议论和看法,说什么的都可能有,好的坏的都可能。所以面对这样的问题是需要谨慎的,易中天把问题抛给了“研究者”,这是比较聪明的做法。)
& q) l2 B5 W: W. d, a. g, m+ \ / T( n. D7 F) d: Z L0 G0 ~
主持人:从您来说,太阳城正网代理,比方说除了要用现代的方式去解释古人说话之外,能让您这样做的重要的是什么?
9 {1 e' ?3 w# V/ x- I5 K! E. v$ _ 易中天:你要做一个分析或者评价,这确实应该让那些研究者来回答,我只能说我想做什么和我能做什么,我追求的那个效果就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雅俗共赏。因为我使用的这个词是“品”,就是品三国,其实我真正的功夫在“品”,就是这个节目会造成这样的结果,一个是有些人看了好玩,哈哈一笑,我觉得也不坏,有什么坏呢?他能够看一个讲历史的这种学术性的节目,也能够很开心,这也算一点贡献吧,让我们的观众心情愉快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儿吗?第二种,观众的需求可能就是想知道一些历史的真相,我只能尽可能地去做,因为严格意义上的历史真相是不存在的。我们只能最多做到,我所讲的是历史上有记载的,这个记载本身可靠不可靠?那个有历史学家,他们专业的历史学家可以做到,去甄别它,我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水平,我做不到,我只能做到有据,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品读,就是咂摸,去看看这些历史现象背后能够给我们一些启迪,但是既然是一种琢磨,是一种品读,是一种启迪,我的这些结论完全都是个人的结论,是非常个性化的,一家之言,不是什么权威的结论。现在很多人生气就是以为我利用强势媒体这个平台发表自认为的权威结论,那不是这样的。
+ D6 D" ?' V; g (显然,主持人对这个回答不满意,没有达到想要问的目的,所以主任人把问题更加具体化,再行追问。这时,易中天想好了回答,从自己的理解角度做了“一家之言”,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 d/ J3 @3 x4 p
* m: u3 D/ E% K" E' E: l( N 主持人:您刚才说追求的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但是现在好像更多的叫好是来自于外行的。 $ j4 B( B$ W& O1 j: l
易中天:对,因为我给这个节目,也包括我写历史的那些书,我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对历史有兴趣的非专业人士说给、写给同样对历史感兴趣的非专业人士阅读和观看的东西。
% H/ L. Y4 f- K5 ] 主持人:这样的说法是不是为了给自己留个余地?
: ^8 d' W! u7 V" z 易中天:不是留余地,这是实话实说。 ( F8 G1 I' Q% P+ @' _
主持人:如果是讲您专业的文学,您还会用这样的方式去讲吗?还敢用这样的方式去讲呢? 6 \3 {* h Z# a! V
易中天:我的专业是美学,如果让我讲美学,我肯定是用这个方法讲。
u* h8 r# [" I3 z% `! ^* u/ G) I 主持人:也是这样讲?
1 w1 t( |2 d# \% g6 p 易中天:对。 & R% j+ \ ~6 G3 r6 C. z
主持人:那就是专业人士讲给专业人士听了,还是同样的方法。
, h, |7 x& l# W4 h% t8 B' l 易中天:不是,那是专业人士讲给非专业人士听。
8 H5 |* ^3 Y/ k0 J! x 主持人:不管是说什么话题,不管是对什么样的人,风格是如一不变的。 9 \. {6 ]' ^3 f: O& G0 h4 ^1 ^
易中天:对。
" R6 O7 p7 O A7 u8 p 易中天:我不认为一个人选择一个专业,就应该定了终身了,我说得难听一点,我是学术上的流寇主义。因为我本来就是一个土匪,我是没有上过大学的,我高中毕业以后就参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个准确的说法叫农业工人,体面的说法叫军垦战士,然后我又到一家国有企业的子弟中学去当中学老师,1978年以同等学力考取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 " S2 O! h( |2 u) @/ c" q
(这一连串的问题是连贯的,在讲课方法上的一个“风格追问”。易中天的回答显示了自己的坚持。)3 Q" b( g5 ~ K9 C- T
主持人:为什么一下就能考上呢?
& Z9 N7 p# ]+ O. c/ d 易中天:第一是爱。第二点就是我当时生活非常艰苦,也有想改变处境的想法,当时我的人生理想,或者说很具体的现实目标就是想,什么时候比较大一点的单位有图书馆的,能够招我去做一个图书馆的管理员就好了,上班的时候可以看书。 6 |6 x$ q& m9 \3 I t
主持人:主要得益于平常的读书,还是说考之前也突击准备了?
; o! E& |9 v! ?! x 易中天:两方面都有,因为如果没有平时的读书,再突击也来不及。当时考前确实有三个月的突击时间,不过那三个月我是照常上班的。 3 W; n0 v; J, B! j! K
主持人:不断地让自己按照时间表去读书的动力是什么? 3 U1 L, j$ K& F/ x5 \8 x
易中天:就是爱,爱读书,就是爱,没有别的,只有一个字。 O& `$ y y7 ? Q
(这段谈话看似无关紧要,觉得与当今易中天引人关注的焦点不是很紧密。其实,这里有两个方面,一是这是一个“会客”似的谈话节目,所以在问话上尽量生活化聊天化;其次是,易中天的这段经历也是老百姓所关注的,他以前的经历对他以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探究他的以前,所以是必要的。)
% g* ~1 ~! T, L8 `8 r
: J+ b, Y8 E3 s# f- O' w 主持人:很多的明星对自己的“粉丝”,对自己的追星族特别看重,觉得有他们在热热闹闹才好,他们离去心里就会孤单,您对他们的感情是怎么样的?
5 i/ B5 ?$ S3 M: ?! `2 M9 Z3 E1 Z 易中天:我对他们的感情首先是非常感谢,我确实是由衷地感谢他们的支持和肯定,走出学院并不容易,得到他们的理解、支持,真的很欣慰,而且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有很多年轻的观众支持我,我实话实说,我当时设计读者和观众的定位是机关干部、企业白领,大学毕业以后走向工作岗位,而且有一定生活阅历的,年龄应该在35岁以上,没有上限,这么一群人,真的没有想到有那么多年轻的观众和读者喜欢,喜出望外。
) k3 b. ?, R# G7 \9 H' f 主持人:他们本来不是您的靶子,误中了。
+ [, K" M$ }1 B7 l* ~. J, U 易中天:误中了,真的是喜出望外,而且我发现他们那种支持真的是发自内心的,我为他们的真诚而感动,但是我要向他们道歉,我确实是没有办法,没有时间来跟他们对话,更不要说一对一地对话,因为有很多帖子,有很多邮件都希望能够单独跟我回答问题,我实在是没有办法。
0 u& E, \ }6 X/ N (这段谈话比较受关注,对于那么多支持易中天的读者观众来说,都希望看自己喜欢的学者是怎么来回应自己,易中天的谢意表达,情感表达都很成功。真是一个会说话的人。) 1 S+ B% v2 H, m$ Y" o7 A! \
5 D6 E. Z: ^% n! T- W/ S 主持人:从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人们激发起了很大的兴趣,对历史,对读书的兴趣,您看到了吗? - ^" a+ C+ j; }. [" M/ |3 `
易中天:看到了,因为很多人来跟我说,也有本人来说的,也有家长来说的,我上次在西单图书大厦签售的时候,就有一个家长过来说,他说我那个孩子从来就不爱读书,就听了您的讲座,到处找三国的书看,从此爱读书了,他最后用了四个字评价,就是功德无量。周围还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反映,中学生本身不爱读,尤其不爱读历史书,因为历史书是文言文写的,阅读有障碍,而现在是一个短平快的时代,尤其我们进入网络时代以后,它非常快,一个字一个字地去抠,去读那个书,他静不下心,他现在有兴趣了。
( y8 L/ l& i3 \8 z/ N 主持人:家长的一句功德无量和您的一篇论文在业界得到很高的评价,哪个更令人看重? 6 E- ~2 S1 _3 ?1 ^5 r- j0 b. t
易中天:我更看重家长们的评价,这也许就是人和人不同吧,我真的很看重那句家长的评价。
. d# `8 a. s3 p I 主持人:如果是专业论文得到认可,有一个很明显的指标,可以放在这儿,而这一句话是很软性的东西。 ! ^ c* U+ O# J
易中天:对,当然对于我们大专院校的那些中青年教师,他们还是要更看重专家的评价或者是学术界的评价,还有你确实是做很专门研究的人,确实应该看重那个评价,因为中青年教师前面还有很多路要走,他还有很多现实的问题,比如说要评定职称,要当什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他必须看重这个,我无所谓了,我马上就退休了。
/ v) e4 ]& B/ R8 m (能看出易中天的坦诚和实在,作为一个快到退休年龄的教授,对一些问题肯定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把这些看法在公众面前说出来,是一种坦诚。)
/ G5 S8 P" V7 A; M* P 主持人:在您之前也有学者、明星、文化名人,当您那时候还是在书斋里为主的时候,您怎么看待这些人,这些现象? 1 x5 M, C3 `: e! s
易中天:我觉得挺好,你说这些现象,都应该有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它,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也没有必要指手划脚,因为我觉得学者应该分类,尤其是人文学科的学者,所谓人文学科就是文史哲,这些学者应该分类,有一类就是要走出书斋,走出课堂,走出学院,走向社会,走向大众,走向人民,走向现实,走向市场。
2 B( D0 @; z3 v) U6 N 主持人:这一类是什么样的人? / I% T% e( O) B9 r4 R
易中天:这一类是这样的,就是他自己愿意走出去,而且也有这个能力走出去,为什么要走出去?因为人文学科既然叫做人文学科,它就是以人为本的,它的终极目的是人的幸福,这里面人的幸福就包括我们现在当下生活着的,在我们自己的社会当中,在我们身边的这些人的幸福。如果我们的研究成果一点都不能够直接为这些人服务,那我们这个学科的存在就值得怀疑了。
* D ^- T C; C( ?$ G; K, S) } (主持人的问话其实还有一层含义,就是怎么看待与易中天一样的那些文化明星,没有具体说名字,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比如刘心武比如余秋雨。易中天很认真地做了回答,可以看出易中天的反应是非常灵敏的,而且折射出他平时对很多问题都是有作自己的思考和想法的,太阳城代理。)
$ B9 `% G' N' ?) W+ I
5 w _9 [/ _7 w% i5 K 主持人:您曾经说过,学者走到大众中去,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是弊大于利,对社会的影响是利大于弊,我想问的是对个人的利是什么,对社会的弊是什么?
- o; P- E1 i2 K- H; b9 G- ~7 D* } 易中天:对个人的利,有名有利,你首先出名,很多人认识你,走在路上被认出来,我要是不想被认出来,就要戴墨镜。 " L4 t, s' n; y, q
主持人:您出门要戴墨镜啦? 1 p. \! P6 j% |3 ]/ F% f
易中天:戴墨镜,戴墨镜还被认出来,我那天就在梅地亚门口打车,我戴着墨镜,司机说,您的声音好熟,我说不可能吧,他说是,你特像中央电视台十频道的《百家讲坛》品三国那个易中天,我说你看吗?他说看,我说你怎么可能看呢?你白天要出车,他说晚上看,歇着车看,他说我儿子也爱看,他白天要上学,他看不了,我们晚上看重播,也是被认出来了。
+ S5 \7 H$ f8 j. x 主持人:您戴墨镜出来,有没有人说你把自己当名人了。
" V5 ]! L* I4 u: q 易中天:对,现在很糟糕的是,你不戴吧,很麻烦,戴,人家说你做秀,戴墨镜干什么,生怕人家认不出你是不是,所以非常为难,这是一个麻烦。
% ]1 C0 b$ ?' d/ g. b 主持人:我们想说的是对个人的利是什么?
9 n! g) `2 ^+ b" ?0 {! b 易中天:利是什么呢?应该说出名也不是什么坏事吧,应该还是挺高兴的,实话实说,听到这些事儿,如果不高兴,那是虚伪,我最痛恨的是虚伪。另外由于你出名以后,你有了这样一些影响以后,书好卖,1995年到2000年,已经开始在做叫做随笔体学术著作这样一个工作,2000年出了那一套品读中国,2000年到2005年这一套书大概印了四万多套,陆陆续续印,每年能够销三五千套,可是由于在央视《百家讲坛》讲汉代风云人物和品三国以后,这套书从今年1月份到4月份卖了六万套。
. N5 J# X7 g K+ ~- j% H4 e 主持人:恭喜。 , M; L, \2 }- B% f4 e
易中天:四个月的销售量超过了那五年的销售量,书卖得好,钱就多,这事儿好多,不能不承认,但是随之而来的麻烦也很多。
/ \9 D; u4 N, B: c& G (归纳出来,这里主要是一个名人出名后的“名”和“利”的看法问题。名和利没有什么不好,只要这个名和利是正当的。易中天比较生动地讲述了自己出名后的变化和在利方面的收获,并且很愉快地享受这种变化,这是一种心态。) # S9 T0 O; W& `3 C3 w' p
% Y/ C8 t3 E7 c3 {) w( X 主持人:不管怎么样还是感谢您坦诚,出名以后的好处是什么。对社会您讲了,利大于弊,有可能存在的弊是什么?
) b! [3 g. s1 t2 C" ]1 m% g+ C 易中天:有可能存在的弊就是,不是这个事情本身造成的,就是《百家讲坛》也好,或者是出版随笔体学术著作也好,这个事情本身没有什么错误,也没有什么弊端,它的问题出在哪儿呢?就出在我们的民众还不习惯这样一种表述方式和传播方式,它就会产生两个不好的结果,一个就是有人会认为,你们把严肃的学术问题娱乐化了,也有可能某些媒体或者某些出版社真的朝这个方向走,真的是把严肃的东西娱乐化、搞笑化,最后变成一种很庸俗的东西,它有庸俗的可能。再一个,有一部分读者或者观众会以为这就是接受知识,接受学术的正常途径和正规途径,该做的学问不做了,该做的功课不做了,那也是一个弊端。所以你今天问了这个问题,我非常感谢你,我想借这个机会把这个事情说清楚,就是告诉大家,这只是传播、传承文化、知识、历史的一种途径,它有很多途径,而我的目的只是想引起大家对祖国文化和历史的兴趣,如果你要真正地了解,还是得去读那些正规的书。
$ d: c" t4 x/ J& s: |: m7 ?& T 主持人:可以说是抛砖引玉吗? 0 e2 @5 R: ^" m
易中天:对,抛砖引玉,当然我这砖头没砸着人,出了人命我不负责任。
0 @+ b. ?& y3 J* r& t( W! H (易中天红了火了,会不会有人也学易中天研究起别的什么来,而且把易中天的学术风格做了榜样呢?这个很难说。所以易中天在此非常严肃认真地做了分析,谈了自己的看法。学习、超越是可喜的,只是不要片面地理解和看待这些,使得自己的路走偏了,那是不对的。也是对别人的提醒和忠告吧。“当然我这砖头没砸着人,出了人命我不负责任。”这句小小的调侃,幽了人们一默。)
) ]; A" v4 S# C7 m # U! z- w6 B8 _
主持人:有一个学者有一个比方给我印象特别深,他说社会科学人文学者的作用就像是城市边上的一片森林,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看不见它的存在,但是它在一旁调节着气候,改善着环境,太阳城如何开户,我们简单地做一个换算,如果说这个森林都到城市当中去变成了盆景了,还能起到森林的作用吗? . D& z8 f/ h, C) j3 Y, b' k
易中天:起不到,但是有盆景总比连盆景都没有好一些吧,没有谁是万能的,也没有哪一种方式是万能的。我从来不认为我有多么大的神通或者多么大的能耐,我能怎么着,我只是觉得我这样做,我做这些事情是我该做的,也是我想做的,还是我喜欢做的,我就把它做了而已,没有别的。因为很多事情一旦到了像中央台这样的强势媒体那儿,它就会被放大了,我不过是被放大了而已,我其实真的没有什么了不起。
- I7 w( W& S, ]) V0 b# \6 _' Z 主持人:您现在所能够获得的这些名、利属于无心插柳。 7 b9 E; S3 e, s2 W! q$ c$ {2 @
易中天:无心插柳,我称之为偶合。
, N2 h2 r" q. c3 W7 C3 R* ^ (主持人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比喻非常形象。易中天就好比森林中的一种,他来到了城市中央,而且是一盆比较特别和优秀的盆景,引起了轰动。问和分析都很有针对性,问得形象通俗,答得也精彩。) ( ?* T, h0 v5 M
6 c% v7 u, r. t) Y- O
主持人:接下来您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会不会在校正自己说,我不要有追名逐利的痕迹,还是说根本不需要去提醒自己这一点? + L6 o2 i9 m" H
易中天:如果你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去追名逐利,我想应该不存在什么痕迹问题。
6 t# N# q, L# U' {' N 主持人:在有的时候人自己的控制力不是想象中那么强大,就像《百万英镑》,你说那个乞丐,他哪儿知道他会成为一个百万富翁,最后又变穷,他被环境牵着走了。
2 W2 p! _, e8 T2 D2 s 易中天:这个问题我实际上是想过的,也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我说人生的道路无非两种选择,一个是走别人的路,人生的道路无非是两种选择,一个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还有一种就是走别人的路,那只好让自己来说了。我不过就是不愿意自己说自己,不愿意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我现在都快六十岁的人了,知天命早就过了,而且我很知道什么是天命,那就是命里有的躲不掉,命里没的求不来,我都过了知天命,我已经耳顺了,所谓耳顺就是什么话都能听,你说好,我也是用平常心在听,你说我坏,我也是平常心在听,你骂我狗血喷头,你或者崇拜得五体投地,我都是一笑了之,我现在要追求的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应该说不存在为我担忧的那个问题。
2 C, U/ d/ ~1 k. O1 j3 U0 _ (这个问题像在探索一种人生,易中天对人生之路的选择超然的,能给读者、观众一些启示。体现出易中天在口才上的随性与深度。) 9 e. u( G: z! G/ l+ B5 E
$ Y1 \4 I f/ w; l 主持人:其实我之所以问您关于名和利的问题,因为我们还是按照一个特别传统的知识分子的价值观,淡薄名利,并不是要标榜这个,而是在自己内心常常会有这个冲突,我可能会约束自己不要去追名逐利,即便名利来的时候,他内心会有这样的冲突,对您会有这样的冲突吗?
; ^1 F1 T1 {1 h' ] r 易中天:我没有,我觉得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产权的观念正在深入人心,我既然拥有这个知识产权,我就有利用我的知识,我拥有的产权去换取精神上和物质上利益的权利,这个权利我可以不行使,但是我拥有,不行使的原因,你也可以说我就不想要,比方说钱这个东西是好东西,太多了也没用,你怎么花?但是太少了也不行,问题是必须树立一个观念,我们用自己的知识,用我们的精神劳动去换取金钱是绝对正当的,无可指责。我的书卖多少钱,我赚多少版税,都是我该得的,而且我可以除了按照国家的规定纳税以外,剩下的钱就是我的,而且怎么花就是我事儿,谁都管不着,你也用不着说三道四。但是我不要刻意去求那个东西,顺其自然,它来了就来了,它没来就没来,来了是我该得的,没来我也不感到郁闷,就行了,有什么呢?而且我觉得对一个知识分子来说,用自己的精神劳动、机器产品去换取金钱和货币,让广大人民群众用实实在在的货币来肯定我们的劳动,非常必要。
: r2 P }) |0 ] 主持人:用货币肯定劳动。 % f' R: D2 z9 N& S# q
易中天:非常必要。我只有有了足够的收入以后,我才能保证我精神和人格上的独立,没有经济的独立,就没有人格的独立,没有人格的独立,就没有思想的独立,没有思想的独立,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不可能成为社会的良知和良心。所以用知识挣钱,我觉得很正当,问题是取之有道。 . F# o# f, Z" V* |9 Q8 y" N
(关于名和利的问题,实际是提出了一个金钱观的问题。易中天在钱的问题上再次选择了实话实说,没有遮掩。) : c4 T4 i' [7 n) o; u' F+ J
3 i, X" H' F( O
主持人:您现在时间安排得这么紧张,您还会试图抽时间做自己专业上那个学术的研究吗? " |/ p4 o' L% t S T; }
易中天:我希望我对历史的讲述有可能变成我的新专业,因为我在我的那个专业就是美学那个领域,我觉得我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我不会再做。如果我成不了新专业,我就非常心甘情愿地当一个对历史感兴趣的非专业人士,外行中的内行。 & n0 B, `3 K3 A( {6 }1 ?6 ^2 M
主持人:评价了这么多的历史人物,对自己评价的话,是更难还是更容易一点? " F ~& p7 g! ^' j7 T/ l. G) ] r% E
易中天:你说自我评价?当然是更难,人贵有自知之明嘛。
3 _7 n: b, n4 |4 U1 Y: Q, V 主持人:能不能迎着困难上,评价一下您自己。
- L& t: b6 e8 A4 C& a# p$ s# I2 t 易中天:我还不想这么早就给自己写悼词呢。如果我将来有墓碑的话,我希望能写上这样一行字,这个人一生坎坷,却愿意天下人都活得幸福。
' [& \7 X# N( B8 e3 l6 v5 p* k (易中天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我们说一个人要会做,还要能说,这是现代人能成功的一个原因之一,目光要开阔,说话要说得自然,有力度,有观点,才会更被人记住。易中天能与各种各样的媒体打交道,他的口才我们在前面的文章里已经做过分析,什么样的人都能应对,可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很有章法和气势。本次对话,易中天表现得很随意、很随和,完全是与主持人聊天一样,给人的印象依然深刻,可谓以柔克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