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产经新闻》报道,继成功通过医疗改革法案之后,奥巴马又将成功实现自己的第二项政策。经过一年多的论战,美国参议院最终于5月20日以59票对39票的结果通过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最终这一法案将与去年众议院通过的法案进行融合并提交奥巴马签字实施。 : E* z1 ], ]# x6 a/ f4 Z& C/ ?4 i' g6 N. s5 q, S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主任胡滨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这是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以来最根本性、革命性的一次金融监管改革,它根本性地调整了美国原先的金融监管结构,设立了系统性风险监管机构、专门的消费者金融保护机构等,监管机构的变化对于美国今后的金融模式会有深刻影响,美国金融市场从过去更强调自由市场原则走向政府对金融监管起主导作用的方向。 - h! R: N9 N/ |$ C! Y * z/ c* n( y* x" [2 f# ]6 z. F “之所以被视为美国大萧条之后力度最大的一次金融体系改革,是因为它将美国从一个金融市场完全自由化的阶段带入了政府监管金融市场的阶段。”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合伙人、资深顾问周春兵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监管改革的核心是监管,让监管的触角伸到金融市场的各个角落,其中监管的主角是美联储。+ t# @0 B2 r; N: t3 l( P+ v+ u* I% X
3 N3 O# H! o$ y7 V A 虽然金融监管改革成功在望,但是在从提出草案到通过法案的一年中却是充满了荆棘。作为监管主角的美联储的作用在参众两院的法案中也有所不同。“众议院通过的法案允许政府问责局审计美联储部分货币决策和发放的紧急贷款。而参议院通过的法案仅允许政府问责局审计美联储在金融危机期间发放的紧急贷款。”周春兵分析道。) r6 @# s( H/ p' [0 }7 N" ^' o
) ]7 V4 n; x- A6 _
“众议院通过的法案当中强调,美联储在系统性风险监管机构中的作用。而参议院则表示,需要专门设立一个系统性风险监管机构。”胡滨表示。 1 h0 r! J+ L' x8 S. k- x _ - @% |* L' |1 H) M 如果说美联储的作用仅仅是一个权力分配的问题,真正涉及到重大利益的还是金融衍生品的监管问题,这也是参众两院分歧的焦点,更是牵动了华尔街的神经,这就是参议院法案中的“沃尔克法则”,银行可能因此丢失掉金融衍生品业务。 ( g* R4 L: A J( ]" ^* _/ C * s9 N- P0 y7 N 胡滨表示,参议院法案引入严格的“沃尔克法则”,禁止银行进行金融衍生品业务。这一规则一旦出台将直接影响银行业务、严重地剥离银行利润,例如禁止银行投资对冲基金等。 z; x* Y, |" {0 A N9 G4 B) q
. L! m9 M: }% _- ~: J4 M- Z3 p. D 据一些金融高管预计,如果这一条款最终通过,将影响华尔街银行15%—20%的利润。因此,为了阻挠金融监管改革方案获得通过,华尔街利益集团花费数百万美元进行游说,但随着参议院通过法案,奥巴马宣布“他们的努力已经失败”。3 {( `- h3 Y- o0 M) w6 ^) L
4 Y4 p0 l" E. P( K$ }+ j `' c 另外,胡滨认为,在建立一个消费者金融保护机构方面参众两院法案也存在分歧,参议院认为这个机构应当是在美联储体系之内,而众议院则认为应当设立一个联合的消费者保护机构,通过多种渠道融资。+ V+ i. M. {/ O8 ^
1 @% |# h- v8 Y “两个版本内容不同根源在于党派政治之争、利益之争,传统意义上民主党代表普通大众人群,而共和党被指称为代表“华尔街大银行”的利益。执政的民主党希望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赋予政府更多的权力,而共和党则认为过多的政府管制会伤害市场”。 8 p @' \+ s2 B: ]& V# u* l. E/ u5 @$ ?
尽管法案当中存在诸多不同,但是国会领导人将分别任命参议院和众议院的代表,组成一个大约12人左右的两院联席委员会,将两院法案融合为一,最终提交奥巴马签字。6 A- ^$ l- E: n: Y# f: G5 Y
1 D" C a- O5 e m- O! }+ a
“这个融合的过程将是对各方利益进行平衡和博弈的过程,这次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是在出现危机之后对于自身金融体系的反省和纠正,美国金融改革的具体措施也是在尝试中探索,措施是否科学合理关键还是看未来的效果。”胡滨表示。4 j; R X$ ^2 ~
" I6 s" e2 t$ }. M; h8 B3 W% q; ~# o
谈及这次美国金融改革对于中国的影响,周春兵表示,此次金融改革,强化金融监管和风险控制成为重点,但整体而言可能对中国影响不大,毕竟中国的金融创新才刚开始,金融衍生品也很少,银行的资产质量较优,不可能就此停止金融创新的脚步。(钟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