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05|回复: 0

营养师:鸡蛋怎么吃最补脑最营养?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4-11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对于吃鸡蛋,是大家最熟悉不过,也是最常吃的食物了。虽然有个别的人质疑每天吃鸡蛋是否有益健康,甚至还有人反对经常吃鸡蛋,但都没有充分的论据及合理的解释。。相反鸡蛋对人体的好处却是比比皆是,其中其脂肪酸比例非常恰当,含有非常高的磷脂,其中包括包括卵磷脂,还有脑磷脂、溶血磷脂和少量的神经鞘磷脂等,还含有Ω一3脂肪酸,含有对大脑有益DHA成分,还有多种矿物质元素,及维生素D等……这一切都对我们的健康极为有利的,因此鸡蛋也被称为我们人体的“营养库”。) \0 C: }- \" d2 e7 C
# G0 X) t' C) q7 Q0 M. {

, D) e6 n4 R$ a) j' R7 b& `3 f4 _2 w. U1 k
    但鸡蛋怎么吃最营养又最易于健脑补脑呢?
5 M4 @1 ]. n! a" r2 x9 o: s5 b# c
/ J" Q8 Z- M$ S; z    通常我们都知道鸡蛋煮熟吃最营养,也是最为常见的方式,同时也不会额外增加脂肪,可是也有一些人认为鸡蛋生吃更有效,更营养,甚至曾有段时间大家都模仿周润发的一部电影,每天生吃鸡蛋,当然这也被另一些专家强烈反对,认为生吃鸡蛋很不安全。
8 Z8 l& W- t/ E$ A, @1 F! R  k
* D9 {8 E6 f2 v % A: p8 k4 }# K/ U5 C

- ]9 u4 B* J5 h  s* j    其实生吃确实有些不安全,鸡蛋表面搞不好就会有沙门氏菌污染,在打鸡蛋时很容易污染到蛋清,另外鸡蛋生吃时,蛋清中含有卵抑制剂等成分,会导致蛋白质不宜被人体吸收,使得蛋白质被浪费掉一半以上。$ S7 n  \0 h  s- L9 o7 x7 U
. Y# p9 O' H2 `/ U4 C- R
    而熟吃也有专家称,鸡蛋中含有相当丰富的Ω一3脂肪酸和磷脂,熟食会使它们氧化或异构,失去保健作用。的确如此!因为这种成分相当怕热,80℃以上就会变色,120℃开始分解。不过,由于这些营养物质都存在于蛋黄中,蛋清主要为蛋白质,而煮鸡蛋时不会直接接触到蛋黄,所以短时间的加热还是完全没问题的,另外,这些脂肪酸最害怕的是氧化,而煮鸡蛋、煎荷包蛋时,鸡蛋黄并不会直接接触空气,所以也不必太担心氧化问题。
8 F) q4 {# Z+ H( u: a7 A. u' x# W- o9 c- ?  j$ X

" O8 g( ~" m! U) z& @2 I* ~
  k* I$ N' ^2 A- O* ]    也许说到这大家还没有明白,鸡蛋究竟如何吃最营养最补脑呢。。不过以上的理论可以告诉我们蛋清不要生吃,容易被沙门氏菌污染同时蛋白质不宜被人体吸收,而蛋黄则是怕长时间的高温和氧化。
! e+ C( _9 b1 [+ Q+ P
/ j0 Z9 E: g% E- q1 t! k   所以我们吃鸡蛋最营养时,就是蛋清已经凝固,而蛋黄处于半凝固或流动的状态。这样既可以保证消化吸收率,又可以避免营养素损失。煮鸡蛋或喜欢吃煎鸡蛋的时候用点小小的技巧,就可以吃到蛋清嫩嫩凝固而蛋黄半流动状态的鸡蛋。
! b$ \3 Y8 M& D6 n! e
4 u$ w2 k  D: Y2 D 6 f7 a2 s$ b& v' }% c/ r+ m' W. B
4 J% b4 ?* ~) F* H7 F0 A
    如果仍然会考虑到沙门氏菌和禽流感病毒等,则可以把鸡蛋烹调到85℃以上,只要蛋黄彻底凝固,又不煮的时间太长,那么营养损失也不大,所以仍然是理想的营养食品。不过,把鸡蛋炒干、炸焦,或者把熟蛋黄取出来,和其他原料一起再用大火烹炒,则是很不明智的做法。因为很多专家认为,氧化型的胆固醇才是伤害血管内皮的“首犯”,虽然在所有的鲜蛋当中,几乎检测不出胆固醇氧化产物,但如果鸡蛋在烹调加工选择了煎炸等做法,就会产生脂肪氧化的问题,比如餐馆中做“蛋黄焗南瓜”之类的菜,会使蛋黄中的胆固醇和卵磷脂直接置于高温加热状态,极易被氧化,从而使得原本对健康十分有利的鸡蛋变成威胁我们健康的食物了。   + U# v, k" P& I1 }; S3 ^
- [7 d% M5 j# r( X
" e& d( T7 e4 j! L7 p8 [

7 H' M0 P# G+ _1 P( {; N& i4 B营养师小贴士:
% m9 J# o% W- {; F4 |) p+ {4 k4 h6 f% u3 H
    想煮出蛋黄半凝固的状态一点不难,鸡蛋在温水时放入,开锅后调制小火,5分钟关火,此时的鸡蛋就是最佳的状态了。. q; E  u& K. e. G) U, q
淘宝导购网http://www.gousafe.com)-向你推荐阅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16 00:05 , Processed in 0.66664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