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戴狐狐) F1 U1 l7 o: B: v
记者的话:1、本文人物全部来自真实原型 ,文字内容多为实录或原音重现,并未做过多处理;2、文中无论真实姓名或化名均已征求被采访对象同意后采用;3、真诚感谢所有接受本报记者现场采访或电话采访的被采访对象!- P& _4 u$ i% ~" ^9 B* [3 S: o
' ?3 G$ h" x" e/ E- q对于那些怀揣梦想的移民,一定知道"夜班"的含意,多少拥有高学历的专业人士,正在经历着低等职位的辛酸历程。因为屈就,怀有耻辱,偏偏这样的例子有增无减,直到今天司空见惯、见怪不怪。 o; q) U) Z+ z S% N0 c8 `
0 l& o+ W& m5 M: j3 Q: D5 g/ E对于那些已经实现梦想的移民,他们的快乐与期许究竟有多少纯粹,多少无奈,无论是加拿大政府当局,还是移民大众,究竞有谁能说清这里的"对"与"错"。在这块土地上,每年、每月、每时、每刻,有多少故事将发生这里;在皮尔逊国际机场,在这块巨大的时空荧屏上,有多少后现代情景剧会在这里上演,而你,也许正在成为下一个故事的主角儿。6 }8 P/ z; m4 ^* ~, o
" ^0 J# V) F& F% t0 w {& M; ~1年 ! N% P( S I, c# F
张星晨(高中生):
5 _+ r4 }9 r& O" R! V1 x我是河南人,来这儿一年零三个月。我是留学身份。其实我在国内已经大学毕业,但为了拿身份,也为将来好找工作,所以要读二年。现在我住舅舅家,他们对我还算好吧,他们一家四口在这儿生活27年了。舅妈对我不错,每天给我变法做各种午餐,我怕胖,一般中午不吃东西,懒得对她说担心她又要来"教育"我,所以基本上都让我的同学给吃了。舅舅在一家汽车配件厂上夜班,他可能早忘记他是复旦毕业的了。说实话我不喜欢这里。没有一样事儿能让我兴奋,整个儿一个大郊区,破烂烂的。刚来时,有同学告诉我downtown很现代,我去后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还有人说,住时间长了,会喜欢上的,直到现在我庆幸没那种感觉,这是我的过渡期,基本上我还是向往纽约那样的竟争环境,或者是北京上海那样五光十色的生活,其实人一辈子一直在做选择,在赌博。我一般做决定会先权衡利益后,然后再凭感觉、靠信念,有时也会靠Passion。也许我有了女朋友后,会促使我有做出另一种考虑,或许会移民,或许去美国继续读书工作,至于将来,回国还是留下,谁能说得清呢,不知道。4 r9 } U5 b a+ d
! x, {: D) X# F0 j5 M }% A
4年 5 g1 K& e3 P" W, u
马新明(宏泰金融资深保险理财顾问) ! b* l; B, Q$ A( |. f( ~; G0 \
我老家是广西桂林,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广州工作,2004年元月全家首次登陆。一年后送妻子、小孩来加,两年后我辞职过来,如今满四年。 9 k) O) C: p* T/ ?6 a
移民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回去还是留下,是每个新移民家庭不容回避的两难问题! 但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家来说就非常简单。我太太是个出国迷,她曾经为与我结婚而放弃出国留学机会,当时我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发誓将来一定要带她出来。当然,原因不仅于此,其实我也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很多亲朋好友为我的决定感到不可思议,他们不明白我为什么舍得放弃年薪几十万的国际知名品牌全国销售总经理的高管职位而移民加国,我的回答让他们感到意外::"为了再活一辈子"!因为在国内,即使事业再辉煌,也是活一辈子而已,时间久了,也就不再有新奇刺激,而移民国外,可以有机会从头开始,再活一辈子。在异国他乡,重新检验一下自己的生存能力和发展潜力。这种全新的人生体验是人生的宝贵财富,无法用金钱来衡量!我不喜欢"坐移民监"这个词,既然把移民当作坐监一样受折磨,那当初又何必要办移民?我更愿意用好奇、享受的心态来观察这里的一切,多元的文化风情,公平合理的社会体制。所以我觉得,去还是留,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心态问题,是对生活方式的选择问题。如果你留恋中国的舒适、辉煌,而不愿再去尝试新的奋斗历程和生活方式,那你还是回去好了。但我的观点是:中国虽然充满着机会,但还是多些浮躁虚荣,少些脚踏实地,所以,比较来说我更喜欢这里的简单实在! ' b, J% G/ x. d, s7 M2 P
一些人之所以痛苦,就在于他们脚踩两只船,患得患失。而我家在这件事上就做得非常彻底。一旦决定,不留后路!我们在出国前就将房子、车子、基金等资产全部卖掉,来到加拿大立即重新购买,没有丝毫犹豫观望!也许我们没有赶上国内房价大升、股票基金暴涨的好时机,但我们在加拿大的房产也在四五年内升了十几万加元!没付过一分钱房租。人生的成败得失,谁能算计清楚?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加拿大这块陌生的土地上很快扎下根来,在享受幸福家庭生活的同时,夫妻双方在事业上也打下良好基础:妻子在多伦多市中心的一个大型跨国公司从事一份收入可观的白领工作,我本人也很快在保险理财领域找到我的终身事业方向,已成长为一名资深理财顾问和保险业务经理,并获得过全公司业绩大奖冠军;孩子也很快适应了新环境。所以, 移民加国是我无怨无悔的选择! N8 H0 w1 n. F! a" s4 S4 {, s! w
* c7 l& C9 R" n1 j m( N
7年
- N& f6 F+ S! {1 j2 q范升(化名,西点厂工人)
9 C5 B6 w, [" A0 G" I' O ?我是天津人,身份是技术移民,全家移民,今年第七年,孩子读初中。我和太太都是北大毕业,都是文科,我是中国文学专业,她是图书馆专业。
/ M w+ {0 C4 R& A8 N0 O- R4 E) t来这二年后,我自费读电脑专业,毕业后在蒙城找到一个工作,我们从多伦多搬到蒙城,在那家公司先做义工6个月,正式做也是6个月。考虑将来孩子上大学,又回到多伦多,一年后和太太一起在这家西点厂打工,还算稳定,有钱赚就好吧。上夜班也习惯了,白天可以做很多事情。 做家务,买菜,上网聊天,现在可以说完全习惯这里的生活了。在孩子没上大学之前,没想过回去这件事,回去能做什么呀,回去是相当痛苦的一件事情,不想多说了。
; K0 i$ f+ F7 Y2 e0 p4 I/ o' F9 e+ f
$ D* w! u' n8 g, n3 m( @! o- ^10年
1 `/ O' R0 x X) ^; Y" P古清(化名,铸造技术工人)
3 i, [! A# s' L. ?我是辽宁沈阳人,来这儿有10年了,如果问我来加拿大是对还是错,我会告诉你,没标准!上了贼船难下了。这一定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来看,要看你的兴奋点在哪儿。就我个人来讲,我从骨子里不喜欢这个地方,我更喜欢中国,喜欢中国文化,所以我没有动力学英文。在这儿,我有技术,有口饭吃,饿不死。回去?不太可能。用中国话讲,我是个爱面子的人,个性属性情中人,注重感受和精神世界。一个受精卵,出来我这么一个独特的老古。成家前,我崇拜毛泽东,崇拜鲁迅,老毛有大才,鲁迅骨头硬,我认准自己是那种打天下,做大事业的人。我很清高,通常情况下,我与人打交道不卑不亢,我最不怕那种拿大屁股压人的主儿,我不愤儿你,根本不怕你。我就没有必要仰人鼻息,笑脸求人!生活毕竟不是演戏,无须用太多脂粉去涂抹自己,无须戴上面具去逢场作戏!从小我就一直被认为是才华横溢的人,在国内党给我拿钱去读复旦、上清华,我也自认为将来是个当官儿的料,但后来多年国内的生活实践证明,我不行,只有那些阴险毒辣,有深厚背景的人才能当官。中国改革开放这么短的时间,那些当官的要知道,神让你上台表演,容易上,也容易下。圣经上说,神求你不要钱太多,钱多有祸害,钱少会去偷。够用就好。如果中国继续这样发展下去,社会价值观扭曲,必将会走向灭妄。象我这样的如果回国,一没专长,二没资本,在那样的功利环境里,肯定遭白眼儿,所以还莫不如在这儿,喝点儿小酒,看看悠悠闲云,挺滋润的。我有自己的信仰,有喜乐,有神的命定,圣经上说,一切的一切都要过去,我说这话,并不是看破红尘,我常常是过着一种有憧景有盼望的生活。我认为,国内那些混得好的来这儿不一定会好,相反那些没地位的,像我哥哥如果要是来这儿,肯定能不错,他在国内就是个最普通的工人,来这儿肯定会买大房子,生活过得会比我好。2 s; J1 T ?3 m7 G
+ V( R- v2 r* ~, m: V8 p
16年
j2 u1 r4 m2 Z D4 l S伍铁生(加拿大安省兰谊书画学会 会长)
- g8 M' t, H1 s3 E5 r' f0 i$ |我来自香港,在加拿大生活16年。我有一个儿子,二个女儿,内外孙七个,曾孙一个。我原来在香港为一家远洋贸易公司做鞋有10年多,之后来到多伦多我女儿这里,这中间我还到温哥华住过三年,照顾我的孙子孙女。一般香港人习惯了香港那种快节奏生活,来到这里会感觉节奏突然慢下来,但我年纪大了,想法不同。我来就是要享受这里的慢生活。我每天的日常生活悠闲得很:喝茶,品咖啡,闲逛,画画,写字。我身体非常好,我的养老金由总理哈珀准时送来(哈),所以我在这里过的是神仙般的日子。当然了,我的福气的源头来自我的太太。因为她给我生了好儿子好女儿。自从我接手经费只有3.17元的加拿大安省兰谊书画学会 会长这个职务后,我的生活也就一天也离不开画了。我原来就喜欢画画写字,原来画花鸟,现在画山水。我更希望借此在加拿大多培养一些年轻人增进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弘扬中国传统。很多这里的小孩子连自己的中文名字都不会写,我很担心,他们的父母忙于工作没时间教他们,总是让他们学好英文将来融入主流社会,但我 希望有更多像我们一样的人主动 来承担并推动有助于传承中国文化的事情。我们的学会会员白天工作,晚上绘画,我教画从不收费。最近我们的画义卖7000元全部捐献给养老院了。做这些事情真的让我感到格外开心,83岁了,真是神仙般的日子。
8 r2 G0 j! [! s( n2 P; O# g: }& j' x1 Z" }. K. s" C0 c. z6 R
18年 3 ~) m& l2 j, c! u
冯志强(资深法律工作者)
: {5 v+ O, k8 x( [& L6 s9 w/ i5 M9 O& B我是上海人,老三届,92年全家移民来到加拿大。人生最美好的十年是在中国安徽省渡过,真正下煤矿挖过煤,当过大学英文老师。我认为,新移民来到这里要准备给自己五年拷问时间,问问你自己要什么,要得到什么,你是否认同这里的价值观。我刚来时住在一个华人夫妇家里,男的是在一家大排挡里炒菜,女的在唐人街一家饼店做帮厨。他们有一个小孩,一台车。二年后我离开他们一家时,他们有了第二个小孩,有了第二辆车,又买了第二个房子。如果在国内我想不会这么快。我刚来时遇见过一个年纪相当、教育背景与我同为经济学硕士的香港人,一落地先买车买房,暂时落脚的地方是酒店,找工作时从容不迫。而我,赶紧去洗碗。这种落差说明以前的我不够努力、做人不够成功吗?非也,什么原因?就是因为社会机制不同。身为普通老百姓的我,没有财富积累, 身上800 美金已算巨款。因为中国是个受污染的社会,整个社会价值观是不正确的,要想拥有财富必需不择手段,没有公平竟争的大环境,在中国我的付出得不到回报我会抱怨,在这里我如果靠要饭生活,我认了。我原来就有做律师的想法,96年我读二年college,98年正式进入这一行做助理律师。现在我这里有三个人,主要为华人服务。我的思辨与表达能力让我在这一行里如鱼得水,现在我赚钱不是目的,赚钱的能力才会让我开心。没有耕种,没有收获,来加拿大对这句话会有更深体会,加拿大这块土地让我能做最喜欢的事情,你说我还想回国吗?0 {" V K( Q Z; |- U0 z- Q
$ C/ S$ V5 }/ Y8 X( i' `$ K7 r) J
京俪(化名,小型印刷厂主管) - k. H, a3 e) i. C6 }
我是北京人,原来在北京师范大学做老师。92年以留学身份来加拿大。毕业时正赶上加拿大移民政策放宽,半年就批下了。母亲现在跟我们全家在一起,父亲有生意在国内。孩子生在这里,现在10岁。中国 母亲总是重视孩子教育,孩子除上学外,课余时间学汉语,钢琴,游泳,滑冰,奥数,爵士舞。总的说来,生活还算不错。以前我还常想回国, 现在从来不想。我这个小型印刷厂已经有20年了。虽说没多大技术含量,但挣一份养家湖口的钱做为过渡期还是没问题的,一般我会经常招那些从国内来的新移民。厂子小,有点生意就能活,不象那些大公司遇到经济 危机时害怕受冲击。时间会淡忘一切,现在我回国跟那些老朋友已经没什么话题可聊了,因为国内都变了,但我的回忆还停留在18年前。对于国内,我已经不太熟悉,根本想像不出那边真正是个什么样子,也不能做比较,总恍忽感觉国内总是一派红红火火的,很风光的样子,现在看来,好像挺虚的,并不太真实。如果在国内我也许是大学教授,但与我现在相比, 我会更享受现在辛苦负出后的收获,我得到的更多,我真正学会懂得如何"惜福"。这么多年,想想我最大的变化就是学会了脚踏实地去生活。 B/ w& X0 m" S& z% ~
5 Y6 w. C {: i) a4 G# b31年 & c2 _, u- V; q; V8 C
徐征(退休居家)
* a ]& ~$ V1 V) v9 ?6 ?7 ~2 ]我15岁从中国江苏来到这块土地,算起来一共三十一年了。在加拿大读高中和大学,在美国读硕士和博士,在美国工作三年又回到加拿大。这么多年我虽然在外漂泊,谈不上真正喜欢北美,可以说是适应了北美,但我知道自己最后 是要回去。我还是喜欢中国,虽说有些事情看不习惯了,但我觉得我可以原谅,因为它是我的故乡,你会瞅不起你妈妈吗?我说的可不是大话。(国内) 那里的人与事儿,那些在我记忆中的故事是挥之不去的,这些故事时常让我流泪。 我有二个儿子,我根本不用他们管,我和老伴有座楼,全部出租,所以我有钱花,每年我都要去世界各地去玩一躺,过一阶段如果我身体不好就把楼卖了回中国老家去。我身边有些大陆人瞧不起香港人、台湾人,认为他们只知道赚钱,其实他们的创业、冒险、商业精神,他们务实苦干、热爱故土、无论在那里都不忘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很值得学习,比起那些只知道拿个博士学位后只想找个地方打工的"精神"强多了。我们这些早年出来的人,很多人还是向往中国的人文环境的,终归那是从小长大的地方,所以大多数人今后也要面临老华侨们、香港、台湾早期移民所作的选择。我年轻时候不想回国,现在年纪大了,倒是很想念那个地方,以前觉得南京夏天热,可现在觉得我这把老骨头在那个火炉里蒸一蒸才舒服。儿子们是这里长大的,他们管不着我们,我们也不管他们,反正我们老两口是要回去的。
8 G. L" h$ o. X, j7 O, [- y$ J6 |/ @+ Y+ B
35年 ) Y3 h7 v. ~$ ? p! Y- N
黄思越(原为银行职员,现无业)
. o6 K: x0 ?+ z' _$ Q我生在越南,出生三个月即随父母来到加拿大,我父母是广东台仙人,我下面有三个弟弟,我在这里生活已经35年了。但有关越南、广东台仙或者中国我都不太了解,我只知道加拿大。我会说粤语,我会说普通话,我会说法语,如果你问我最喜欢哪个国家,我肯定会说是加拿大,但如果你问我究竟是哪国人,我会说,我是中国人。我关心的事情是与中国有关的一切,对于他们所说的北京和西藏,尤其是广东,我挺感兴趣儿,向往多年。 我挺喜欢与中国人交朋友的,但我发现他们好像不太喜欢我,我也不太清楚为什么。我父母肯定是要回广东的,他们与国内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回去已经是计划多年的事情,我常会看到他们谈论回国时的兴奋样子,将来我肯定也要去那边看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