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  鸡蛋( 0)
|
http://www.oc.org/web/modules/smartsection/item.php?itemid=3787
$ k# F W% L i; J' I/ t; ?, D1 j( l6 a/ w* Q6 s
2009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大陆网民已达到2.98亿人,居世界首位;手机网民则超过1亿人。网民中有1.62亿人,拥有自己的博客。
@( n4 }- l" M& G
4 h' U* l9 M# a互联网拉近了人之间的距离,使人的交流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互联网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和普及很快。它不仅给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改变,带来了便利,也为人的情感交流提供了方便。於是,网恋、网婚、甚至网络生子等现象,应运而生,且发展势头迅猛。9 ^: }# {! W9 }7 D" M3 V. D+ ?
1 u8 i0 S; B# h- i7 h% P" p
据初步统计,目前中国大陆已有100多万人,在网上“结为夫妻”。网恋、网婚在青少年中尤为盛行,并对社会现实婚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调查显示∶93%的网民期待一场浪漫的邂逅,61.2%的网民结交过“异性”网友,35.5%的网民拥有网络情人。新浪网的调查也表明,约有43.5%的网民坦言有过网恋经历。据估计,目前中国约有450-500万的网民,经历过网络恋情。
7 a. o5 m. F8 G3 A
" |1 }- N9 `! z0 P. K. ?什麽是“网婚”?2 M1 ~& I# ?+ J; C/ q
$ ~* ]: h# m- Q" B# A4 T+ f) ]$ |
所谓“网婚”,就是网络婚姻,一般是指利用网络,虚拟结婚。
5 W! F/ X/ r1 Y7 f; B( u
$ a0 u% i% p: j M/ j' w( s) o“网婚”最本质的特徵,是婚姻生活完全虚拟化,男女双方在虚拟的网络图文环境中体验婚姻生活。“网婚”的登记手续很简单,只要两个人在网上登记,就可以虚拟结婚、举办婚礼,“发喜帖”、“办喜宴”、“拜天地”、“闹洞房”等,一样不缺。婚後,双方一起生活在一套房子里,称夫道妻,可以一起装修房子、做饭、修理花园、饲养宠物,甚至“生儿育女”。如果不想维持婚姻关系了,只需点点鼠标,申请离婚即可。
" d8 {% L2 F$ o# t/ F
: [7 O+ Q. i8 c* K t4 J通过互联网,男女双方由相识、“相爱”到“结婚”,通常短短几小时,便定下了“终生大事”。结婚如此随意,离婚当然也十分随意,重婚现象也非常普遍。一个男人可以拥有多个“老婆”,一个女人也可以拥有许多“老公”。在“爱情公寓”、“虚拟城市”等几家以网络虚拟家庭为主的网站,处处可以看到这样的时尚“家庭”。
+ e0 }" ]) v; I r( ?* ^1 I @( e! M( d
“网恋”、“网婚”,最初出现在一些游戏中,是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而设置的。2000年,台湾一家女性网站,推出了“网上养男人”和“同居理想国”游戏。中国大陆的网络游戏营运商从中看到了商机,便争相效仿。
( c3 o6 |. \7 q2 h! w# |8 k ~, w# v5 v0 _; L4 o0 L
後来因为网婚很受欢迎,一些网站便特别开设了这样的“二人世界”,不用玩游戏,纯粹在网上过家家。一些网站更用浪漫的情节,甚至挑逗性的语言,吸引人注册成为会员。
" P H. j, }7 m) K1 C
$ \7 [; U4 o; j4 o据不完全统计,仅在中国大陆,目前具备“网婚”、“网络同居”平台功能的网站,已有几十家。每家网络社区中,过同居生活的都有成千上万人。上海一家网络公司推出“爱情公寓”的网婚游戏,一个月就有十万人注册,其中以20至25岁的女性占大多数,年纪最小的用户只有16岁。
' |/ T8 V3 S6 i7 L# T1 X: Q+ ?9 D7 A m' f1 k: c J$ f
据调查,在网婚一族中,70%的网民年龄在25岁以下,95%的网婚男女根本没见过对方。40%的网民对网婚持无所谓态度;70%的网民认为应该规范网络行为。# S7 B/ K& c* p4 E6 u6 e; u* `
* Z7 C, W3 W, f' P$ e+ D5 ~仅仅是虚拟的吗?& ?) u- E' Z- Z. D& ]7 z0 t2 y, J
* R4 ]& N! R& ~尽管“网婚”似乎是一种没有实质内容的“精神婚姻”,但它的神秘性、刺激性,对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诱惑是极大的。一位叫小风的大学生,谈到了他的网婚经历∶8 y# g- L1 o, D. s* |& A" j
. @* V6 c; z% m, y: M9 l7 J/ V- s
2004年底,他在一个网络游戏“劲舞团”里,认识了女孩小雨。两人共同玩游戏打关,同时在网络上视频聊天,谈得非常投机,於是逐渐产生好感,在网上谈起了恋爱。) ?) p [- ^. ]' b; b) b& w: Z+ a x
% s# \- ^/ [ T4 i" c1 B2005年初,两人开始在现实中谈恋爱。4月,他们决定在网上结婚。小风花了100万网络币(相当於10元人民币),购买了网络喇叭,把准备结婚的消息通知网上的玩友,随後点了申请结婚的按键。小雨也同时申请,两人的网络属性就由“朋友”变成了“夫妻”。) I+ g. N7 l( K' |! g/ O, t) Y) B
0 ~8 v$ V4 f! V# |2 G* P g而後小风穿上黑色的礼服,小雨挑了白色的婚纱(两套衣服花了小风1000万元网络币),举行了婚礼。小风说∶“那一刻觉得自己是主角。我和老婆站在最前面的两个位置,後面有灯光照耀,旁边还有两个伴郎和伴娘。好多朋友都前来祝贺我们,而且纷纷掏出红包上礼。”( `* [: X; e7 o$ j1 f% v
# a$ N+ j9 N; Z. l T但是,好景不长,“结婚”两个月後的一天,小雨和朋友一起玩游戏的时候,不小心点到了申请离婚的按键,於是小风和小雨便无意中离了婚。再加上现实中,小雨的父母并不认同“准女婿”小风,家庭的干预使这对“夫妻”产生了很多矛盾。终於有一天,小雨提出了正式离婚和分手的请求。
" \4 B8 ^+ u7 u$ r) W/ R5 |. L; m$ `( s
小风感到非常失落。他说,这次网婚让他看透了婚姻的本质,今後再也不敢轻易相信网络,更不敢轻易相信婚姻,甚至还开始害怕婚姻。他说;“虽然只是一次网婚,但我动了真感情。而且伤筋动骨。为了维持婚姻,我花光了大学的学费,整一年没有读过书。”: F% u; T1 a& p" K
% {) D% e6 F# s/ k- C$ v是是非非和争议2 J! z' f$ ?1 r
* Q, ]$ D+ ]6 A7 G+ R) D! J
每天花大量时间上网,经营虚拟的家,过恩爱夫妻生活,“网婚”对现实婚姻的影响,引发了强烈的争议。赞同者认为,网婚游戏只不过是一种虚拟的情感交流方式,对处在巨大生活压力下的年轻一代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慰藉情感的好方法。
) y7 M, K* ]" q- r, c. i+ S7 J) z% B/ U, ?& o7 Y$ ~
反对者则认为,“网婚”一旦满足了情感诉求,发展下去就可能危害现实婚姻。
* Y/ |& u7 ~. v+ h% |9 ]+ }5 |$ t* p
20岁的网民“铁血男儿”,很赞成网婚,他说∶“我是一个‘北漂’(漂泊到北京打工的人),在北京无家无房。网络实现了我多少年都没有实现的梦想,我终於拥有了属於自己的家,有宽敞舒适的住房,有温柔贤慧的妻子。”- {! Z3 J2 Z2 K+ k1 Q+ C6 Q
) f1 T9 M4 V$ k% H23岁的网友“红尘有爱”说∶“在网络中,可以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还可以多夫多妻,或又嫁夫又娶妻,完全不必担心社会的舆论指责。网婚不讲门当户对,也不计划生育。最关键的是,可以廉价地得到慰藉。”
1 u [( A# m0 ]+ Y/ G5 B, F$ O6 @! n6 J0 v3 {( c
18岁的小江,把网婚当作了解现实的一个窗口。对他来说,网婚并不需要付出真感情,仅仅是一场游戏。他在一年时间里结婚一百多次,每个月至少结七八次婚,现在有一百多个“老婆”。结婚次数多了,对婚姻就没有什麽感觉了。
2 V- y D2 g/ w2 o( L$ L
/ ?3 I! _; k" \8 G5 t3 a+ n' u小江称,他的一些朋友,都在网上社区中找到了心上人,在网上有模有样地生活在一起。他们会商量“一日三餐”吃什麽,甚至讨论“家居装修”等问题。4 |$ H- K$ B1 I- x. \
' W* H* c5 w, U( M- G
为了能保证每天和网上的“老婆”“见面”,小江耽误了许多学习的时间,可仍乐此不疲。
( I8 h. S, {1 \& e
0 l( d% @& Z: ~2 p# w更值得注意的是,网婚发展呈现低龄化趋势。在一家网吧里,两个中学女生有过这样的对话∶“你老公真有品味,把房子装修得真漂亮。”“你老公也不错,天天做晚饭,还主动洗碗。” Y2 |/ h& h X+ e: J$ r
" n, w7 m; T5 V7 y0 @她们面前的电脑上的画面十分喜庆,一顿烛光晚餐已经准备好了。“今天是我和老公结婚三个月纪念日。”其中一个女孩大方地说。' ?3 {0 I& `9 E4 Q; h5 F; \
4 Y9 Y8 U) v* D0 T7 v8 E' ]据女孩介绍,在他们班级,“婚龄”最长的已近一年。“我们和老公都没见过面,最多是互相发照片,聊天时彼此感觉好,就约定‘结婚’了。”" L( A8 w# I5 \; r4 s* X: j7 i
7 i: Q1 L r" V4 ^
成了“冷血杀手”& \ Y) F9 r2 y2 [4 l, }, y. T
: ]5 j0 s/ c, A* J- R ?9 E) l/ ?! d
尽管人们对网婚这种现象看法不一,法律上也无具体规定,但网婚对社会产生的负面作用是巨大的,不可等闲视之。9 p1 }! N4 T$ d. H4 `. f' E
7 _/ L# f0 B. v首先,不能把网婚仅仅看作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的游戏。虽然网婚是虚拟的,但是许多人却深陷其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感情,影响了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3 z6 s' E" a& Z8 \- F
* \) _' ]9 i, K: d' v# J; u而网婚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也足以使年轻人误解婚姻的意义,对现实中的爱情、婚姻,也产生一种游戏的心态,造成婚姻道德观念的错位。婚姻是神圣的、高尚的,而网婚却把婚姻当作儿戏,一个人可在网上同时拥有几个配偶,因此对现实生活中的婚姻产生了负面影响。那些上网成瘾的网民,甚至把网络和现实生活混淆,引发出一系列社会问题。, W: T# i- p% g8 [9 P# D
, ]5 c& n# Q, P0 u" d
其次,“见光死”令无数网恋、网婚者,由幻想陷入绝望。一些“新郎”、“新娘”不满足於虚拟,坚持见面,但一见面却大跌眼镜。“配偶”竟然和自己同性,或者比自己大几十岁。还有的“配偶”,不仅在现实中已婚,而且早有了儿女。
5 e% C! [! a) o2 P( q0 Z% ]2 ]8 _
$ X- P$ g. }* {% A, }% ^. G; j一些网民甚至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某地一女孩,因不堪忍受网上“失恋”的痛苦,服毒身亡。另一位沉溺於网婚不能自拔的妇女,被嫉妒的丈夫杀死。
% X8 ?# O8 P+ v) s5 v, ]& C; D H# q5 z9 k4 R' _5 p
“网婚”已成为婚姻、家庭的“冷血杀手”。一项调查显示,在发生“一夜情”的人中,有32.1%是通过网络认识的。这些发生“一夜情”的人,很大比例是已婚的。也就是说,“网婚”不仅造成精神上的背叛,而且可能导致肉体的背叛;不仅对传统婚姻家庭和伦理道德观念提出了挑战,而且切切实实的危及到了现实婚姻。( e( x' I! c$ N2 ~5 _7 b% G
+ C [- h7 s. \. b/ b网婚对於现实中恋爱和婚姻的伤害,绝不亚於现实中的婚外恋或是移情别恋。就如当网络“新郎”、“新娘”进入“婚房”,脱衣“上床”,赤身裸体地完成虚拟性爱体验的时候,他们实际上是在虚拟空间,完成了一次与现实肉体欲望有关的性活动。 c: Y% L2 `! U1 O9 e6 H
7 _" }8 n9 j' V. D1 u% U
更有甚者,随著网络视频技术的应用,虚拟性爱从原始的文字、语音交流,以及虚拟图像,转而进入互相窥视身体的“视频性爱”形式。这种网络虚拟性爱,实际上已经形成了现实婚姻中的肉体背叛。/ N) g3 _3 j& R. p
3 _" z& s2 L4 h6 n3 l
一个热恋中的李小姐在男友的QQ上发现,男友与一个叫“小亲亲”的女网友说话很暧昧。当她看到“小亲亲”给男友的留言∶“我去煮饭了,晚上10点,我和孩子在家等你!”她一下子惊呆了。原来在近一年时间里,男友在不同的网络游戏中,娶了100多名“妻子”,还生了“宝宝”。
}( U& | N/ M1 V6 n- d; e) ~7 \2 P/ u6 \ e
李小姐的愤怒可想而知。尽管男友一再解释∶“这只是网婚,闹著玩的。”但是她并不接受。她认为男友不忠诚,坚持要分手。/ v* V' ]# P v# ]. \ `0 C1 o( z8 \
+ r0 R4 l+ P- Z9 a* E# h' q2 V% w4 J- E一位丈夫发现妻子在网上另嫁他人之後,哀叹道∶“网络在不知不觉中,就拆散了我的家庭。”由於这件事,这对夫妻感情破裂,决定离婚。1 Y7 \) \5 J& k" R: V% ]$ Z- e8 d
/ G6 o0 ?% j, s0 h* D6 m
一个美丽的中年妇女,深陷网恋不能自拔,并与人在网上结婚成家,还生了“孩子”。深爱她的丈夫,一位成功的IT公司老板,想尽一切办法,也没能击败“情敌”。更甚的是,妻子的网上“丈夫”,竟然还发信挑衅他∶“你是她丈夫?不瞒你,我们网上成家好长时间了。她的肉体属於你,但她的精神却属於我。”
! [( u5 F J0 {* g' m- \1 z3 \" G' }4 q
这位丈夫在绝望之中,竟然将妻子杀死,造成悲剧。
, ~: S9 h3 u% n! q; K0 n% l% H1 R( [ M" {$ F
网婚对现实婚姻的冲击,实在是巨大的。; C: ~7 X" i- x- M2 i, e. t! d% N
/ U, z+ s9 A( o/ f中国∶呼唤真爱9 r7 |8 p" f: a% s0 p! S- m* b
4 @# {- }& \! _! S' l/ r
处於转型期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正面临著空前严峻的挑战。其中一个表现,就是离婚率急剧飙升。中国社科院2008年发布的《中国社会蓝皮书》显示,中国大陆的离婚人数,近年来增长惊人∶1985年只有45.8万对,到1995年则超过了100万对,2005年达到了178.5万对,2006年上升至191.3万对。8 s9 D5 n' f9 O7 s. ]: o
2 R8 v8 B6 B3 o2002年,北京结婚总数为76,374对,而离婚总数为38,756对。当年离婚人数,与结婚人数的比例为50.9%。
+ u* {2 C% H: o5 J4 @& L% V' L; n3 b' P% ?) m3 I0 X7 b: w
2004年,上海有27,374对夫妇办理了离婚手续,比2002年增长38.9%,其中结婚不满一年的夫妇占7.2%。2 Y; j, }% A+ D4 Z. [' o
; E5 A/ v' q7 p" i+ s( r4 F7 @同年,广东有48,903对夫妇离婚,比上年增加了16,877对,增长52.6%。0 a$ H2 ?( }" `2 q1 s+ d, b
. X1 v. G1 _0 g, O3 r' o: x& b- u
在众多离婚的夫妻中,中产阶级者占到四分之三,而婚外情是“头号离婚杀手”。上海一家法律谘询网统计,律师接手的的离婚案,因“婚外情”引发的占56%。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大背景下,到处充满了诱惑、欺骗。夫妻双方互不信任。无数人仰天长叹∶真爱难寻!9 Q! C# S* M: I Z" H
* c3 }/ j1 r$ J1 {, q9 v' R) N% K
一位外企白领、35岁的Christina,常常为自己在婚姻中的角色定位感到困惑。她总觉得日子越过越不踏实。“我们得到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对婚姻抱有很高的期望。但是社会急剧变化,人也不断变化。现实不是那样完美。对婚姻的失望感比较大。”她发现,在办公室里,几乎人人都有或深或浅的婚外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的背叛,身的背叛,身与心的背叛”(语出电视剧《中国式离婚》)。
$ J8 T+ ~3 u2 c" T; }0 [! i p, c3 x6 E6 \8 M' y& k2 w f+ D# i
网恋、网婚的盛行,揭示的是人们对现实婚姻的失望,以及婚姻道德观念的沦丧。0 y" _ m) `* O5 P. N1 x& n
) `0 d. s: ^2 i1 _: A
中国啊,真爱何处寻?
3 J5 d0 b7 p% ^. H9 h( r& g4 F- O1 \. _% K9 X H* k
聘你永远归我为妻: F$ [. [9 g" M# o3 ~( e
: p/ W& ~: E& s4 @1 z8 w# Z2008年1月6日下午,北京中关村基督教堂,举办了一场婚恋家庭讲座。当全场齐唱“我以永远的爱爱你,我以慈爱吸引你,聘你永远归我为妻,永以慈爱诚实待你”时,很多人流下了热泪。一位年轻的小夥子哭著走到了场外,这是一位对爱情伤心绝望的青年,这样的年轻人不知道有多少。
" ?& U8 ?, W3 G1 [/ o g( S4 j; K1 _: {
* [, x+ I) L/ d$ `0 V/ @9 u纯真的爱情、幸福的婚姻,自古至今都是人们的理想和追求。因为婚姻是神亲自设立的,是以神为本的,是神圣的。神造男造女,使男女结为夫妻,二人成为一体。婚姻是出自神的美意。中国人常以“天作之合”、“天赐良缘”和“佳偶天成”等词语,祝愿和赞美美满的婚姻,其实也是承认婚姻是神的恩赐。
2 \9 ~: C1 ^; S0 S
7 A) b$ E6 ^0 \6 c3 I神也规定了夫妻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彼此体贴,互相忠诚,互相信任,合宜相待。而基督教婚姻伦理所坚持的原则是∶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生一世、一心一意。真爱,只能在以耶稣基督为中心的婚姻中寻得。( M* g. |7 N/ e4 j1 q
}/ k% I3 U, y( }$ E7 L
婚约是公开的海誓山盟,是一生必须信守的誓约,“将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记,带在你臂上如戳记;因为爱情如死之坚强┅┅众水不能息灭,大水也不能淹没。”(《雅歌》8∶6-7)
* u9 v x/ H, Q+ m2 F; ]( P
7 c7 k) _6 l. H# Q6 g- f* M, P婚约是一生一世的,就像一个戳记,永远不能磨灭。可是在世风日下的现今,一些人竟视婚姻为儿戏,放纵情欲,苟合行淫。网婚正是这种畸形婚恋观念的反映。
6 W! j2 f3 l* W4 r8 d! K3 c+ i2 w0 {8 b% U' E: C0 P( ]
婚姻中的两性关系,是正当的、庄严和尊贵的,是所有人际关系中最亲密的一种。“婚姻,人人都当尊重,床也不可污秽;因为苟合行淫的人,神必要审判。”(《希伯来书》13∶4)婚前或婚姻之外的苟合、淫乱行为,为基督徒婚姻道德所不容。神只允许人享受婚姻之内的性满足,而婚前和婚外性行为是污秽的、不圣洁、得罪神的。6 A* c& G5 m+ Q2 @
$ r; t% P) M/ x9 M, T3 F2 g$ \
圣经又说∶“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麽,收的也是什麽。顺著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加拉太书》6∶7-8)。显然,网婚就是顺著情欲撒的种。愿被网婚捆绑的人猛醒,给婚姻应有的尊重,重建失落了的婚姻道德。
& s" A6 d, Z' F! | m1 w3 U
& F/ c8 X# G6 ?" K# R7 G; o参考资料∶" J) h$ x& E* u# x
) y( R0 J( x# S5 w; G b1. 黄俊英,《网婚∶现实婚姻的终结者?》,《观察与思考》2004年5月。
, H8 C. _- m5 v4 c7 t7 {2. 魏家旺,《论青少年“网婚”成因及对策》,《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6。& v, i1 D# F/ R [/ J6 F0 i0 p* P1 y
3. 《网婚,童话般的陷阱》,《民生中国》2007.11。
5 f8 n' z. O" V- s9 ]4. 李娟,《“网婚”引发的伦理思考》,《企业家天地》2008年11月下旬刊。
* K! y$ `: z: F6 |# v. N0 x; T, D5. 高放,《网婚,一场游戏一场梦》,《科学时代》2004年13期。
& ^) a% g& d9 x, |6. 蒋云立,《从婚姻契约论角度谈“网婚”问题》,《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月第7卷第1期。9 L5 ?% U3 A# F6 o% _! _
7. 亦农,《你网婚了吗?》,《中国质量万里行》2006年2月。" f3 S8 T" j* O9 j2 L
8. 《网婚法通则(试行)》,《新闻周刊》2004年3月。' |1 w% X' t: t) f
9. 唐勇,《网婚的是是非非》,《互联网天地》2005年4月。
& ~8 n+ m d$ F. s% O3 V, w# s: ^5 @10. 高曦,《是玫瑰还是陷阱──视频性爱面面观》,《中国性科学》2007年2月,第11卷第2期。; b6 B, |# _* K
12. 李娅媚,《网恋网婚,喜矣悲矣》,《温州了望》,2005年12月。3 k! [5 T" h$ ?5 A
13. 苏志强、袁旦、徐振浩,《大学生网络婚姻现状调查与对策》,《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12月上,总第126期。$ p$ ]- k2 @% g
14.《18岁男孩网婚一年娶100多个老婆》,《南方日报》2007年5月25日。' `+ E6 r# S& x/ @7 T7 B
/ w0 [3 S* y9 S/ U
作者来自北京,多伦多大学东亚史博士,目前在多伦多大学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