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25|回复: 3

莲池大师解"一心不乱"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11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莲池大师解"一心不乱"
8 h2 c! c- S+ X5 @, Q5 Q1 g* R; L6 L
念念念佛。更无杂念。是名一心。夫无杂念者。止得事之一心。”
& @) \# P( H( A2 ~6 S+ v8 N# L“又云虽念亦无能念可念。皆指理一心也。”
5 }+ h. R: e3 q“论云专念阿弥陀佛。即得往生者。此双含事理而言也。”
7 P3 _% d# Y0 j0 A! R5 X8 d5 L# A4 b& p
“今谓至心者。即一心也。”
2 g3 \( W/ ?3 b  v) |5 E
  R% `' z# G/ Z. O; M) `6 n8 C“永明谓九品上下。不出二心。一者定心。如修定习观。上品上生。二者专心。如但念名号。得成末品。今谓既云但念。但之一字。正唯得事。未得理故。”9 l) \$ {7 |, v! S* Q, Z

% J5 j; R: P2 z* h* H, U, l, `$ _9 O" q4 @( E- m) d. {0 |/ W
【疏】问。既云七日。彼临终十念。特俄顷耳。何得往生。答。正以一心故。如智论中说。又自力他力。如那先中说。
" O8 z. H3 o. J' a% O
* k& ~8 J& ~( i) }9 H" M7 D【钞】智论云。临死少许时心。何能胜终身行力。答曰。虽时顷少。心力猛利。是最后心。名为大心。当知即是一心不乱故。那先经云。王问那先。人生造恶。临终念佛。得生佛国。我不信是语。那先答言。如持大石。置于船上。因得不没。人虽本恶。因念佛故。不堕泥犁。而得往生。亦复如是。则己之心力。佛之愿力。交相成也。6 C7 @5 N8 X" [8 b+ `
# }7 _& A) ~1 n6 U8 O
【疏】其往生者。由上一心不乱。作三九因。更细分之。亦应无量。
. O4 F1 W6 ~% w3 Q3 k0 Q- ^! B) \/ b) y
6 C5 C$ i" {2 E, r【钞】三九者。大本三辈观经九品也。以一心分事理。事理亦复各分胜劣。后得往生。如其本因而为品位也。三辈者。如大本谓上辈者。发菩提心。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命欲终时。佛与圣众。现其人前。便于七宝池内。莲华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所居七宝宫宇。在虚空中。去佛为近。是名上辈生者。配前。则双得事理一心者也。中辈者。不能大修功德。而亦发菩提心。专念回向。命终生彼。功德智慧。次于上辈。是名中辈生者。配前。则得事有余。得理不足者也。下辈生者。不能作诸功德。而亦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乃至十念。生彼宫宇。惟在于地。又次中辈。是名下辈生者。配前。则仅得乎事。未得乎理者也。九品者。观经所云上之三品。有生彼即得百千陀罗尼门者。有经一小劫。得无生忍者。有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者。配前。则双得事理一心。而有深浅。故成三品。例上辈也。中之三品。有生彼国。即得阿罗汉者。有生彼半劫。得阿罗汉者。有生彼一劫。得阿罗汉者。配前。则事盈理歉。亦以深浅。故成三品。例中辈也。下之三品。有往生彼国。经十小劫。得入初地者。有经于六劫。莲华乃开。发无上道心者。有十二大劫。发菩提心者。配前。则有事无理。亦以深浅。故成三品。例下辈也。细分者。如前阶品中。
分之又分。则百千万亿无尽辈品。皆以事理所得深浅。而为次第也。
, n' v6 j; }9 X, V4 n( [
# C: N9 Y* N; _5 O$ q; g6 w! Z
, P* j' k. W1 {6 p$ x" ^
                                                                                                                                   -----引自莲池大师《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 H/ w1 F6 F  r) K5 o
, F9 R) o. m! r  c李炳南老居士:学佛原则,依法不依人。“一心不乱”煌煌经文,岂可不遵,但有多少义趣耳。有理一心,有事一心,有长时之一心,有短时之一心,有平素之一心,有临终之一心等等。一心者定也。必定始静,必静始明,必明始能心佛感应。所谓“以心作佛”,“即心是佛”生死大事,何能徼幸成功。小乘罗汉,尚须七番生死,遑论成佛,三之远,此则一生成办,带业出要,再不有作,出苦无期矣。古德著一“念佛四大要诀。”第一即曰“念佛不求一心。”此不过云,初学不先求一耳。乃慈悲接引之意,因未曾说明,即有违经之嫌。后世诸祖,颇以此语为病,贻误后学。上举种种一心,最低必得临终一心,若无把握,往生无望。
大型搬家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8-13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蕅益大师:“持至伏除烦恼。乃至见思先尽。皆事一心.”“念到事一心不乱,不起贪嗔痴者,即是中三品生”“而念佛时、心多散乱者。即是下品下生。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散乱渐少者。即是下品中生。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便不散乱者。即是下品上生。”
$ O+ u( V' _1 j; u) i) y6 p( ^4 B( P$ F. X& j, M$ g5 \
莲池大师:“观经九品也。以一心分事理”“下之三品。则有事无理。亦以深浅。故成三品。”
3 A+ k1 F& _. b3 n0 Y2 E" T9 R6 v+ k3 G
综合看两位大师的开示,九品往生都是“一心”而得生的,九品涵盖了所有念佛往生的人,念到中三品的是深层次的事一心,那么念到下三品是浅层次的事一心,而蕅益大师开示,事一心最低是伏烦恼,那么就是所下三品的事一心也是伏烦恼,说明高等的事一心能圆伏烦恼,就是烦恼不起嘛,低等的事一心能暂伏烦恼,念时还有散乱嘛。& x, a2 N3 f) T# |4 _
5 }# `1 N* Q3 J+ o: }
所以,讲往生必须伏烦恼是以祖师的言教为根据的,反对的人,再别打着依法不依人之名,却行违背祖师言教之实。' {6 N6 v% X  [3 Q( O  w0 T

5 {( J9 w5 C% y2 n# d7 r
+ l( l/ J& Y% S4 G/ j/ U3 |' h另外,莲池大师讲,“一心”也可讲成“纯一无杂”、“精一不二”、“至心”,《观经直指疏》讲至心就是“纯一无间”、“相续成片”,印光大师讲“功夫成片”就是“纯一无杂”,莲池大师还讲,一心故不乱,不乱方一心,所以,纯一无杂可以理解为纯一故无杂(不乱),无杂(不乱)方纯一。
+ i% W4 b4 \& O% A2 W! T. u& Y; z2 j# ?6 H$ d7 ]3 p# X
所以,再看到诸如“功夫成片”那、“相续”那、“无间”那等,别说祖师或古德没讲过,也别反对。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14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8-16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净界法师:何谓“一心不乱”? (绝对精要的开示)
" b! Q; ^6 `- i7 t( S琉璃坊:《阿弥陀经》提到,持名念佛必需做到“一心不乱”,请法师为我们讲解何谓“一心不乱”?
8 Y+ `6 J/ y3 e! W2 o" G$ b7 E' R% b! U
净界法师:其实古德对于“一心不乱”的注解是相当多的,根据我的了解,分成两种说法。有些人把“一心不乱”完全解说成禅定,就是内心的专注力和相续力。但我个人认为这样解释不是很圆满。
& W! [9 H0 N) s3 \7 J
% C6 P, V% J  |0 F  i& ~/ E& c1 Y我比较赞同莲池大师的解说。莲池大师把“一心”和“不乱”分成两个部分来解释。他认为“一心”是禅定,“心以佛号专一安住,心以佛号相续安住”就叫“一心”,你心中只有念佛,没有其他的念头,包含“止”的内涵。而“不乱”就有“观”的意思,观烦恼是虚妄不实的,不随妄转。一个是专注力,另一个是观照力。4 G. f' u# p3 ^( |( r1 [
( |( W. `+ P2 \/ W' p- z
要念到哪个成度才是“一心”?如果要念到初禅,甚至是欲界定,又有几个人能办到?那净土法门就不是三根普备了。3 a# y8 v0 a6 \* A3 W  `
% y( \1 U( s' I; U
昙鸾大师说临终时能够“相续称念,乃至成办”。“相续称念”意即不要求你成就禅定,成就三昧,但佛号在临终时要有一定的相续的时间,你必须要有一段时间的相续力和专注力。而相续力肯定不是一种禅定状态,而是在一种专注状态。专注和禅定不同,专注是“连锁的”,而禅定是“任意深浅”。我们一定会有一段念佛的功夫,片断时间,而这片断时间内你不能被烦恼干扰。你要有对治、调伏和抗拒烦恼的力量,这就是往生的标准。临终升起正念,才能和弥陀的悲愿感应道交,这是很重要的。 # ]# _$ o2 u" z! Q4 K* Z; }
                                                                                                             转自《琉璃坊第52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13 09:58 , Processed in 0.157338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