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68)  鸡蛋( 0)
|
2009年05月22日 11:43 来源: 扬子晚报
+ }0 D1 I4 m3 A( t; Y; E/ Y2 n1 `( H2 T: }' k$ p9 {2 ^4 R
巴菲特在中国进行投资最大的挑战并不在于选择行业,重点在于寻找合适的公司,是足够大的公司,巴菲特的投资往往数额巨大,至少是10亿人民币,所以他在中国投资的挑战主要是在于寻找到合适的、有足够体量和发展前景的一些公司。
( j4 [* `) v# X% y( Q. m( d 她曾贴身采访“股神”巴菲特近2000个小时,她是唯一获得巴菲特“官方”授权的传记作者,她还担任过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作者艾丽斯·施罗德,如约做客扬子晚报,并通过扬子直播室视频直播,和网友读者进行了现场交流。
/ e. s0 B7 k* a: A 乐观研判危机
3 v. i) q' @7 A: z( z, d4 K" C/ d 经济已趋平稳,股市更易挣钱 ! {+ \ v; B* {. t- e
美国“内需”恢复尚需一段时日 3 x/ R9 z7 D6 G% S5 p4 w* g0 X/ V! ?
主持人:巴菲特是怎么看待这场金融危机的? 8 x) m: @# d4 p2 S5 E9 z
施罗德:目前美国房地产价格和失业问题已趋于平稳,总的来说,巴菲特先生对于这场经济危机态度比较乐观,当然他也承认消费者在特定商品上的消费如住房、汽车等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 b. c; A5 }8 F3 d' H& h$ V
大宗商品风险大 股市赚钱更容易
, ~& ^# c J y- p; E6 \( J 主持人:现在如何把握投资机遇,股市的风险和机会到底怎么样?
) X; o* @3 ]% O( l1 b7 i5 E 施罗德:巴菲特认为大宗商品市场虽然很有趣,但也是一个高度投机的市场,股票市场才是真正会盈利的地方,因为上市公司在日常运作中会规避风险、获得利润。 6 Q0 G+ C" J! F2 {5 v8 v9 [- T
我认为,大宗商品市场由于交易者数量较少,所以被控制程度比较高,如果个人贸然投资大宗商品市场很容易做出错误决策,如果投资时机不对,你可能会成为最后买单的人。 5 |/ x" u1 \* `, B* [ G/ a
辨析价值投资 6 _6 R# O D3 T' I7 i, X3 N( F6 Y
巴菲特持股并非都超十年
) `+ [7 l2 H/ k. D" v) j, r “十年”只是概念 巴菲特也常卖股票 " k% b; G0 m) H
主持人:巴菲特有一句名言“如果你不愿意持有股票十年,请不要拥有它十分钟。”巴菲特的长期投资概念是不是以十年为限?
8 K% j' w# T% Z/ ]$ d2 U& Y 施罗德:十年只是代表一个长期说法,为什么用十年表明呢?因为投资者常用十年计算自己的收益率。当然巴菲特说的这个“十年”不是一个僵化的时间概念,投资必须审时度势,事实上在过去几十年当中,巴菲特也经常会根据情况变化或者公司的变化而出售他的股票,所以说他是一个很务实的人。
: R0 V0 W9 D9 } 美国基金经理人 三招坚持价值投资 5 w) d1 [0 Q/ g* X
主持人:中国基金公司每个月都有排名,短线投资的基金经理人业绩排名往往靠前,所以在中国有一部分人不太认同价值投资。您认为如何才能把价值投资跟把握机会的波段操作结合好,有没有什么诀窍? ( S0 g" Q" U, j( ^+ C I/ q" `; {
施罗德:这个问题在美国也一样严重。在美国市场,每三个月基金经理同样会被评估一次,如果整个年度表现不好的话,基金经理很可能就会失去工作。那么美国基金经理如何应对长期投资理念和波段操作短期获利的矛盾呢?他们有三种方法: 8 J5 f- [9 @, L' l+ y$ P" `
第一,因为既要追求价值投资,又要追求短期收益,基金经理会尽可能选一些两方面都能兼顾不太冲突的股票,减少大幅度的市值波动。
2 U1 l" A, h% R$ K) ^ 第二,在美国基金非常多,基金经理也比较强势,有一些基金经理会直接跟那些评估他们的公司谈,要求公司采用另外一种方式对他进行绩效评估,这样,就不会拿坚守价值投资理念的基金与其他基金做简单的比较,评估也会比较公平。 & l- L# [1 A8 e( a c
第三,有些私募基金是不公开交易的,在这种基金内部,基金经理和投资人相互之间有比较充分的沟通和了解,投资人的理解可以帮助基金经理去落实他们的价值投资理念。 / k& b6 i% y, G% t0 s: p
总之这个问题始终是个很矛盾的难题,所以美国有相当多的基金经理在自己买股票投资时,跟为自己管理的基金投资方式和风格完全不一样,这也证明了这两者之间很难权衡。 ' Q, d9 w# V# B% \6 _
看好中国市场
. ]- m" z+ v/ _8 y' Q9 `" n 巴菲特要买中国最大的企业
/ c6 h& X. }/ y- d. y9 ~ 主持人:现在很多中国投资者很想知道巴菲特以及你本人对中国经济和中国的股市是什么样的看法,还有对中国哪些行业最看好?
& J) Z" ~7 O, \, m/ W/ X 施罗德:巴菲特先生对于中国经济非常看好,他在中国已经做了两笔比较大的投资,而且正在寻找更多投资机会。巴菲特在中国进行投资最大的挑战并不在于选择行业,重点在于寻找合适的公司,也就是足够大的公司,巴菲特的投资往往数额巨大,至少是10亿人民币,所以他在中国投资的挑战主要是在于寻找到合适的、有足够体量和发展前景的公司,可以说他是要投资中国最大的一些公司。 8 w& _4 \; y q! X) R5 d
主持人:去年九月,巴菲特注资18亿美元购买了比亚迪股份增发的2.25亿股H股。半年多时间,比亚迪已经由当时的8.4港元上涨至目前的25.6港元,涨幅达200%。你认为巴菲特会卖掉它进行波段操作吗?
! H! u" Q, h2 t7 |7 {; E! [( z4 R 施罗德:据我对巴菲特的了解,他会坚持持有比亚迪。 . [: l8 ^- Z6 l' T6 @0 f/ W
智论财富人生 3 M2 B. y- b# R& _% z% X
别学巴菲特毕生“卖”给工作 巴菲特失败婚姻不足取
, a- Y( _, V* {3 F0 ~( u 主持人:《滚雪球》一书不仅讲述了巴菲特的投资,还讲述了巴菲特的生活,这位“股神”由于把大量时间用于投资,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非常少,最终失去了自己的妻子,成为他这辈子的最大遗憾。巴菲特对公益事业非常慷慨,但对家人却很吝啬,因此被称为“望远镜慈善家”。对他的这种方式你如何评价? ! a6 B6 W8 w1 F# m N
施罗德:巴菲特是属于非常另类的群体:他们生来就很明确地知道他们要成为什么,不管是政治家也好,音乐家也好,总之对自己的使命非常坚持,并且因此忽略其他一切,这些伟人的身边人就会很痛苦。 * I- E$ g! |. w
从本质上说,赚钱已经成为巴菲特生命的原动力。可以用“思想上的离异”来概括巴菲特所做的和所说的之间的差异,比如做慈善事业,他可以签一些慈善协议或者合约慷慨捐赠,但真正到口袋里掏钱时对他来讲就比较难,因为从他生下来就有一种赚钱的冲动。他甚至也觉得更努力工作才能跟孩子联系更紧密。 ! }+ t) e; Y$ K
找到现在先生共享生活 + @7 E+ Q- g0 K/ c. b
主持人:写这本书给你本人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吗? % c" L) [8 t6 ?% i3 H
施罗德:努力工作挣钱、争取成功这种想法绝对是正确的,而且工作可以给我们很高的安全感。我在华尔街工作的时候收入很高,但后来我毅然离职,花了两年半时间写《滚雪球》这本书。但通过写这本书我受益良多。
) y, [: c* u4 ~" G 和巴菲特在一起,我认识了很多富有的人,发现他们可能并没有想像中的那样快乐,出名和富有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陷阱,等你真正富有了,也许你发现你已经丧失了自由。那些富人最大的困惑在于:身边人都想从自己身上得到东西,所以他们很难相信别人。这是他们生活中最艰难的地方。 - F3 |" k4 U, H* m" x
通过近距离观察这些富豪,我开始思考生命中什么才是最有价值的,这一过程改变了我很多,最重要的一个变化是,我有了我现在的先生。我现在没有工作,只是写作,经济来源就是过去的储蓄,虽然收入少很多,但我非常享受跟先生在一起的个人生活,因为“我不希望像巴菲特先生那样,在75岁时回过头看,发现我这辈子都在工作”。 3 ~% g: D, M" Z) q \
和尚也许比富豪更快乐
9 k% M: ]6 k" x) O! g 主持人:中国人有一句话,“有钱未必幸福,但没钱一定不幸福”。对大多数人而言,多少财富才合理,怎样的心态才能获得幸福感? # W3 y$ ~6 g; x' F: |
施罗德:没钱的和尚只需要一个钵就轻松走遍天下;我们也看到很多有钱人,他们有很多很多钱,但永远不觉得钱够。所以到底该拥有多少财富才够呢?这个数量完全是由你自己脑海里决定的。每个人都应该思考,多少财富对你是值得的,同时要思考你获得财富的方式是不是愉快。我们要思考的不仅是财富的数量,还要思考获得财富的方式和付出的代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