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紫雨
' y. I# y- s; i* D
4 J9 F0 q# K' U, t女友从国内回来,受到极大震撼,感叹这些年在国外生儿育女,相夫教子,真是迷失了“自我”,比起国内旧时朋友的现况,简直是井底之蛙。于是,她一天都呆不下去了,立即决定出发去寻找“自我”。
* _7 Y1 Z7 R4 Z# W0 ]
/ @& E) r5 D& v她将一岁多的小女儿交给一对老夫妇照看,刚上幼儿园的儿子放在邻居家中。她打算先找个兼职的工作,于是说好孩子只呆半天,上学后回自己的家。但事情没有她想像的那么完美,即使英文不灵光的她开始只打算做初级的清洁工作,由于路途遥远,还是需要全天的时间。邻居有一对儿女,无法帮她全天照看孩子,她只好准备将孩子送日托中心。 ) r3 n! c! W) Q6 M/ m6 \- `, j2 ?
7 f0 ? n: Q0 G7 l1 h$ @
这么一盘算,不对了。两个孩子的看顾费用和通勤费用,加起来比她全天上班的工资还高。更别提小女儿每天离家时一个多小时的哭闹,儿子对匆忙简单的三餐没了兴趣,瘦了一大圈。她丈夫也是全天工作,他们每日忙完工作,忙家事,孩子睡了,常常累得脸也顾不上洗就睡了。
, l; M+ b3 l% n6 s% q5 k W1 w( q3 x! k5 j8 f/ f3 h+ E
我们将她一顿数落:什么是“自我”?“自我”是有自己的主见,不为外界所左右,并能够权衡利弊,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但在做决定的同时,也要为所关心的亲人着想,因为他们就是你生活里重要的一部分。他们过得不好,你独自逍遥也不能心安。
1 Z2 b! ~0 O$ n( g, }3 y" F3 A2 V, } b6 ^; n2 y( w
再说了,出门工作是自我,养儿育女就不是自我了?生活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拿别人的标准套在自己的身上?华人社会的妇女受到社会平等看待的时间较短,所以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许多西方妇女有了孩子之后要辞去高薪厚职,专心在家相夫教子,难道她们甘心放弃辛辛苦苦争取来的自我,做个平庸的家庭主妇?
! _+ }: ^# G2 V: w Q- t
3 i- c2 ]" A) ~" H& F L错了。这些家庭主妇不平庸,正是本身受过高等教育的她们,造就了许多出色的孩子。在孩子年幼需要格外的关怀时,母亲的角色是无法取代的。一旦错过六岁之前性格和基础知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多孩子的培养工程就要事倍功半。一个亲手教养的孩子,一段健全的亲子关系,是无价之宝,这难道不是对“自我”的最好肯定吗?
: z! {6 L# j& x
4 f, n0 @: u& p; V* R6 {4 P对于和国内朋友们的差别,是好是坏取决于看问题的角度。国内的年轻父母们大多就一个孩子,又有父母亲戚相互关照,母亲当然可以安心工作,如果想呆在家里陪孩子怕是还要受到一群人的声讨的。作为新移民在国外就不同了,凡事要靠自己,父母即使能来探亲,也只是帮个一时。
. l! b0 K8 j6 ]! ]
6 F/ e# p: o+ E, a/ T既然要了孩子,作为父母,就要担起教养的责任。加拿大是个福利国家,如果出去工作的收入无法应付孩子的看护费用,自己带孩子当然会比外人照看放心许多,也亲近许多。 & C. I1 x) m" L) D7 N! ]
) L r. V6 d3 s- B0 N
话说回来,即使是国内的朋友也有他们自己的烦恼。不仅独生子女的性格和独立性培养是个大问题,孩子教育的高昂费用也是许多本可以生育二胎的父母不愿再生养的原因。从长远看,有个兄弟姐妹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创造这个条件在国内对于普通人是件难事,在加拿大却是人人可以做到。对于爱孩子的人,这正是移民之举难得的收获。 # E! d- K. R* t# j
3 T8 P0 I* N+ r1 d( S7 G# k! K! C
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老人们常说:人生是不是幸福快乐,不在于钱财的数量,身边人,身边事,人人平安,事事顺利,就是莫大的福分。过于在意世俗虚幻的名利标准,忘却了生命真实的责任义务,才是对“自我”最大的误读。 ! f% d+ ], y* T. R& L, t
9 ~* v2 c) d4 r4 e2 ^) `0 W7 N
人生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如果分不清轻重缓急,生搬硬套他人的标准,一旦错过了最重要的,要知道,人生的路,从来就没有回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