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48|回复: 24

刚学习了点道教的理论,拿来分享一下哈!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3-15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事先声明,本人即不属于任何宗教,也不属于无神论者(听起来有点矛盾哈!),我相信世界上或说宇宙间有某种超自然或超能量的东西存在,是我们人类所无法理解和认识的.因此,我对任何宗教都不排斥,也不信仰,只是有些兴趣去了解.# ^+ t8 e) n. ^* \5 f4 }
刚看了一篇有关道教的文章,我觉得很有意思,尽管是刚开始了解(对基督教的学习可是用了我一阵时间的),已经觉得比较可以接受了,现在做些摘抄,和大家分享:- r0 G( I  K: i, G' Y" W
-------------------# L& Z3 x" N7 D; Z
道家的生命观,来自老子的生命观.对于"什么是生命的本原"这一问题,道家明确提出"生命原于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可以为天下母"的道,在运动中产生了"一",即混沌的气,一气又化为阴,阳二气,阳气轻清,上升为天,阴气重浊,下降为第.阴,地与阳,天二气相冲产生"三",三就指的是"和气".由和气产生了世间万物及人,故称"三生万物".道家认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归根到底,道产生天地万物及人,人是天地万物中的一物,就应该效法天地和道,而这一系列的产生和效法行为,都是自然而然的过程.# a' |& r6 Q& k- }0 A0 X
道教的生命本原论,决定了道教的生命观,从而发展出一系列的养生观点,如:清静寡欲,聚气养气,节欲存精,太上养身等等方法,都是道家提倡并亲历而为修行的.   |. T9 S  \# a6 D
道家与儒家不同,治理天下之事,道家不放在心上.道家看重的是修身长寿.它的目的是通过追求长生成仙,达到延年益寿,快乐地活在当下.因此道家最响亮的口号是:我命在我不在天.(注:这是我最认同的地方)
/ T# e" \. ?- P/ o所以有人说道教的教义,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得道成仙.道教崇拜神仙,向往神仙的长生不死,自由自在地快乐生活,他们认为神仙并非异类,人们只要通过修炼,就能够得此大道而变成神仙.  M, B0 ^: V  S3 e4 G+ ^% i
----------------------
. |! ?& b: Y4 ?( [/ y9 @2 m大家认为如何?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9-3-15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azycat 于 2009-3-15 23:08 发表
5 }3 w8 R3 ?/ w事先声明,本人即不属于任何宗教,也不属于无神论者(听起来有点矛盾哈!),我相信世界上或说宇宙间有某种超自然或超能量的东西存在,是我们人类所无法理解和认识的.因此,我对任何宗教都不排斥,也不信仰,只是有 ...
) E' U  q. {5 g8 m% F6 B6 i
7 [; B: E: v& n+ y
我看你适合修这个,这是孙悟空的第一个师父传的口诀。这个有不懂的地方你问我,这个我是真明白:
, |' N6 ~( M: h2 y+ G8 }% N6 {" S9 U7 g4 w# C2 C# h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性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5 Q/ i% Z. V) t8 s5 _. j/ j6 ~
, @# y/ V) ?/ _3 r' [% P
    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
5 ^; L* S# N# Y4 M1 x3 o9 Q/ X) i$ M0 f7 n
    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  / P; l0 C0 B5 m: V' Q9 |
$ l' K) X- Z  f/ z# t  k
    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3-15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明确一下,道家和道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道家是起源于春秋战国的一种学说,和儒学相对应,道教则是把道家学说拿来,加以神化的东西。老子是讲究清静无为,但和修仙炼道一点关系没有,老子的无为是政治的无为,是小国寡民的无为,道教吗,说白了同样追求虚无的东西。我命在我不在天,赞同。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9-3-15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下面这个贴子说的东西,我自信是真懂,欢迎提问,有问必答!) T5 H! `$ \- X1 D6 V/ x+ w
http://www.edmontonchina.ca/view ... ght=%2B%B1%E2%D6%DB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3-15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那帖子是讲的关于佛教的不是道教啊?
大型搬家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9-3-15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理解的道教:人只要减少思维活动,精就会化气,气就令神清,人的寿命会长。人固有的功能会显现。这样的人就成为“真人”,再练下去,高出了普通人,就是人旁加个山字,人到了山上,就成了“仙”,再练下去,就脱胎换骨,弗(非,不再是)人,就是“佛”。佛这个字,在佛教传入中原以前就有了。
  H9 _7 C4 ^2 t; X: E$ ^  X
& L5 q0 t9 d, p, M& G6 g/ S' q要神清,要有哲学支持,这就是老庄,其中,老更精炼,庄更易懂。
' ~, }+ G8 o) K, r
- M* I5 H$ g6 I; B; |7 m道家修炼,讲究:不源于清静者即是邪术,不归于易简者即是旁门。就是说,原理应该不离清静,方法应该简单易行。精神是不容易控制的,所以有一种简单的办法是“以形控神”,就是“形正则神自定”。其中,面部表情对精神影响最大,所以,方法就是:保持微笑,人们不是因为幸福而微笑,而是因为微笑而幸福。/ Y2 g! o/ i0 M. j1 f1 m0 N
" i% j7 o6 W4 ~4 G7 w' b
诗曰:5 H& m" ]: K: @+ [  K
, w( D+ `' S9 [" W9 T  E) K# Q
一儒一道一释流
, E; R2 P/ a4 A$ z$ ~* Y三子各话万千秋
' t+ t. h$ E% y五车经卷云何物8 ~* ]1 L) \3 P8 K  Y
一字真言笑不休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3-15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whereareyou 于 2009-3-15 22:26 发表
3 d0 M  a$ S; b- H. Z3 c- g先明确一下,道家和道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道家是起源于春秋战国的一种学说,和儒学相对应,道教则是把道家学说拿来,加以神化的东西。老子是讲究清静无为,但和修仙炼道一点关系没有,老子的无为是政治的无为,是小国 ...
- g" R, D2 |( \% f" g4 @& @4 w& ]
嗯,说的没错,道教应该是由道家学说发展而来形成了宗教的.我又摘了一段说明(注:现在水平有限,只能摘别人的学习):
( f5 B/ g) K& e2 ]' w" T$ t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而得名。它认为,经过一定的修炼,人可以得道成仙。以此信念为核心。道教尊老子为教祖,奉《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它是在中国敬天祭祖的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以道家为主要思想渊源,吸收阴阳家、墨家、儒家(包括谶纬学)、法家等诸家思想,沿著方仙道、黄老道的基本思想理路和修持途径,而逐渐形成的。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9-3-15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哲学,老庄可以慢慢读,平时也可以用一些“俗语”支持清心,赠你一首修行哲理诗:& ?1 j; B  g! c' d
* I5 a; o' B6 U
春有百花秋有月/ w+ x% w" E" h4 [# D
夏有凉风冬有雪
8 ?; R5 t" q% Q3 I! e. w/ R若无闲事心头挂8 f2 p) o+ C9 ?
都是人间好时节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3-15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扁舟 于 2009-3-15 22:18 发表
: n% |  y7 z9 |; a; R9 z/ n3 I& Z* Z& b
/ k7 ]$ |( |  D/ T3 ~: r- T# X
我看你适合修这个,这是孙悟空的第一个师父传的口诀。这个有不懂的地方你问我,这个我是真明白:
1 l4 z* Y; K# j2 P% P3 O, t, I' r7 C( Z$ [  I* f! P- O% s0 z; P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性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
; ?/ P3 m3 B" [& J, F  l
" b  t! x* O( r; I$ n$ ]    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 ...

( D" t5 T. N1 d- d8 E我不是很懂哈,但我觉得西游记的唐僧还有如来佛都是佛教的人物吧?唐僧取经取的应该是佛经吧?而道教应该是地道的中国本地宗教才对.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9-3-15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Lazycat 于 2009-3-15 23:58 发表
0 a5 k0 P  R# @& v& {( @" O3 }* c* D9 A. \7 l7 q/ t
我不是很懂哈,但我觉得西游记的唐僧还有如来佛都是佛教的人物吧?唐僧取经取的应该是佛经吧?而道教应该是地道的中国本地宗教才对.

% d# P# t$ @, U- S% O' @5 [$ T6 ?" R$ _. r- q
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不是唐僧。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3-15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扁舟 于 2009-3-15 22:57 发表
5 h1 e+ h; \% x( i$ q$ Y* [哲学,老庄可以慢慢读,平时也可以用一些“俗语”支持清心,赠你一首修行哲理诗:
2 Q7 Z  Z3 t- _' o, R, p  S8 j  c
3 g* K3 P8 l/ t& U2 c( C+ I春有百花秋有月* j2 e1 `" H% R* X* |# D3 [/ y
夏有凉风冬有雪2 }: m! w+ B" c% l
若无闲事心头挂  M$ K# u5 C# @0 I3 y0 C$ f' D
都是人间好时节

& {* y5 K2 A1 L$ Z2 R嗯,谢了!可是要达到无闲事的状态也不容易啊,哈哈!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3-15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扁舟 于 2009-3-15 23:02 发表 7 P$ D- n) l8 g) p/ o2 J

" S! }/ d* a6 i6 D0 J& @9 c
" k# }' w- Z5 Y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不是唐僧。
" K" I1 T) [; }
哦,忘了,西游记没好好看,哈哈!' `" f6 i! h5 m' i0 U& N8 f  V
你前面贴的意思是道教修炼到一定程度就成佛了?那么说佛和道殊途同归了?好像我理解的不是这样,但还需继续了解.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9-3-15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原帖由 Lazycat 于 2009-3-16 00:07 发表
6 e7 j2 ]8 y" H! p6 Z* n: g% x" V8 s
哦,忘了,西游记没好好看,哈哈!! _4 S5 Y, Q3 A
你前面贴的意思是道教修炼到一定程度就成佛了?那么说佛和道殊途同归了?好像我理解的不是这样,但还需继续了解.

& ^( X  O) j2 q
8 w! t) R7 a8 `1 R这个佛字,是在佛教传入佛教以前,道教表示修行最高程度的。因此,老道也念“无量佛”。佛教传入中土,音译就把这个字用上了。
  w8 ?  B( ?3 a) p1 ?, h2 j% w# F4 d4 o: r
佛教和道教,修行到一定程度,就相通了,这就是“高僧不忌道,高道不忌僧”。当然,在入门者看来,两个完全不同甚至是对立的。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9-3-15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Lazycat 于 2009-3-16 00:06 发表
  C6 o) G  }1 m! O) \( Q) q4 c% W% n/ n$ ]; R& c3 N* h
嗯,谢了!可是要达到无闲事的状态也不容易啊,哈哈!
. |3 {8 y7 e1 E5 u9 m" c

  C4 J$ ?) m: A* w“无闲事”是客观,“心头挂”是主观,应该分开来谈。
8 T' X+ o  h" @! w, p3 l# ]
5 R3 R4 c  U$ I- v4 F( g1 g道家提倡“无为有做”,无为,就是主观上认为什么事都可以不做,做了,什么结果都无所谓。有做,就是行动上不挺地忙。
! r; I( g0 q3 {; V4 X$ k
0 a7 `) u2 N* k% m比如,学生做作业,如果认为不完成也没什么了不起,行动上还抓紧时间做,自然“完成作业”这件事就不“心头挂”了。. @- A+ m) ?0 f: l+ r, {

( a4 O+ {7 F# h; }. r[ 本帖最后由 扁舟 于 2009-3-16 00:36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3-15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有道理.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3-15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楼 的帖子

正解,几大宗教本质在此,拿来,融合,改编,神话,之后奉为经典,再说了,慈禧念佛多少年,清廷照样崩塌,还给自己留下一地骂名。" D9 E7 ^3 z8 c. f4 D
/ k2 j+ |! S- u  T
[ 本帖最后由 whereareyou 于 2009-3-16 00:45 编辑 ]
鲜花(52) 鸡蛋(32)
发表于 2009-3-15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从这一点看来,儒家“敬鬼神而远之”存而不论的回避态度似乎有相当的可取之处,避开矛盾,减少对立,敬天法祖,实事求是。
鲜花(8) 鸡蛋(0)
发表于 2009-3-16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azycat 于 2009-3-15 23:08 发表 / N% v8 B( f! I, @5 B$ @" L0 k
事先声明,本人即不属于任何宗教,也不属于无神论者(听起来有点矛盾哈!),我相信世界上或说宇宙间有某种超自然或超能量的东西存在,是我们人类所无法理解和认识的.因此,我对任何宗教都不排斥,也不信仰,只是有 ...
( \# g! L8 `. j& h! y

. ~( T+ y' a* A( Y  B8 ~/ O这是现在人们所认识的道的精华所在,但是在古代,可能这并不是他所讲的精华。4 s3 L. r' ~( d" O7 i. M$ i) D
现在的人们对古代哲学家的思想都是有选择性地接受的。8 k; ~4 h3 ^7 Q8 b& k

0 V3 e) X4 J5 a2 t/ l& D1 Y$ M5 z[ 本帖最后由 小柳 于 2009-3-16 02:13 编辑 ]
鲜花(8) 鸡蛋(0)
发表于 2009-3-16 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扁舟 于 2009-3-16 00:02 发表 ; R$ b* v. X( Q' u" d
  ^2 Q4 Z9 a0 B

, ^2 X* L% T" u  Q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不是唐僧。
# F8 R9 B% L7 J5 G
是如来佛祖的师弟,西方教的二教主准提道人吗?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9-3-16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小柳 于 2009-3-16 02:13 发表
  K9 K) b* Q( L0 j* n& Y
/ ]! {4 D% l/ Z5 d是如来佛祖的师弟,西方教的二教主准提道人吗?
1 i& k6 E/ }. H5 r! G; R

" U5 g3 ~$ b# w孙悟空的第一个师父,菩提祖师,民间和专业人士都有过很多说法,举个例子:
$ W& p, Z' [( c" d6 h' e2 r8 J# r3 Y/ I
http://ido.thethirdmedia.com/art ... --%20ido.3mt.com.cn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3-16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柳 于 2009-3-16 01:11 发表 ) Q4 q+ z3 Q2 s: H' b) B
, B8 ]5 m( I5 Y# a' w# M

. J4 ?6 _8 V, [$ n6 B这是现在人们所认识的道的精华所在,但是在古代,可能这并不是他所讲的精华。. s( V( Q5 B6 A  O9 a! X4 r# t
现在的人们对古代哲学家的思想都是有选择性地接受的。

& l% \2 Z* Z2 l9 `. k6 ]: m. h9 [我认为宗教都是在不断的发展的.
鲜花(46) 鸡蛋(0)
发表于 2013-3-3 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鲜花(46) 鸡蛋(0)
发表于 2013-3-3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鲜花(46) 鸡蛋(0)
发表于 2013-3-6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46) 鸡蛋(0)
发表于 2013-4-11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28 07:54 , Processed in 0.18667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