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34|回复: 0

转帖《货币战争》连载三

[复制链接]
鲜花(1115) 鸡蛋(0)
发表于 2008-10-17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section{4.内森主宰伦敦金融城}“他们是世界金钱市场的主宰,当然也就是几乎所有一切其它事物的主宰。他们实际上拥有整个南意大利地区的财政收入做抵押的资产,(欧洲)所有国家的国王和部长都在聆听他们的教诲。”3 W( v. A- n5 ~7 [1 c6 J9 n8 R) T5 e
& q/ |/ t4 H& v6 u9 K: f
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拉里(BenjaminDisraeli). C0 Z; k* ]6 |& _2 n; U
7 @: W( Z0 b, Z7 C3 M" R
伦敦金融城是大伦敦地区中心的一块占地仅2.6平方公里的地区。18世纪以来一直是英国乃至世界的金融中心,它拥有独立的司法系统,与梵蒂冈很类似,颇像一个国中之国。这个弹丸之地云集着包括英格兰银行总部在内的世界主要的金融机构,创造了当今英国GDP的六分之一。谁主宰着伦敦城,谁就主宰着英国。
$ j5 [  c4 R" @# \: Z" D1 M8 S( H6 p3 W1 B
内森初到英国正值法英对峙,互相封锁。英国货在欧洲价格卖得很高,内森开始与在法国的弟弟杰姆斯联手把货物从英国偷运到法国转手,从中赚了很多钱。后来内森结识了英国财政部的官员约翰.哈里斯,打听到英军在西班牙的困境。当时威灵顿公爵所统帅的英军已经做好了进攻法军的准备,唯一缺少军饷。军中的财务官拒绝接收银行券,只接收金币,而当时威灵顿公爵的军中黄金非常短缺。
$ r  o' O9 o  `( A' h  m  f5 X- T/ ]& ?( `/ n5 ~
内森灵机一动,决心要在此事上大捞一笔。他四处打听黄金的货源,正好东印度公司有一批黄金刚从印度运来,准备出售,而英国政府也想购买,只是觉得价格太高,想等黄金价格降下来再购进。内森摸准了情况,立即将他带到英国打天下的威廉王子的300万现金和自己走私英国货物赚来的大笔资金全部压上,抢先与东印度公司成交购买黄金80万磅。然后立刻抬高黄金价格,英国政府眼见黄金价格降不下来,前方军情又十万火急,只有从内森手中以高价购进。这一笔让内森赚得盆满钵满。$ j- A* X4 w' |% K
2 ?, w8 ]1 l& P3 _
但内森的连环计后手不断,他又提出要护送这批黄金到威灵顿公爵的军中。当时法国对英国进行严密的陆上封锁,此行风险极大,英国政府愿意付很高的价钱来运送这批黄金。拿到这个差事之后,内森让他的弟弟杰姆斯通知法国政府,内森想运送黄金到法国,结果英国政府非常愤怒,因为黄金流到法国会大大削弱英国的财政能力。法国方面一听这样令人欢欣鼓舞的大好事,岂有不大力支持的道理,立即下令法国警察沿途保护,一路放行。个别瞧出破绽的法国官员也被重金贿赂,装聋作哑。于是内森等人压送的黄金,得到了英法两国政府的支持,浩浩荡荡大摇大摆地进入巴黎的银行,内森一面参加法国政府的欢迎宴会,一面悄悄派人把黄金兑换成威灵顿公爵能够接受的金币,再神不知鬼不觉地通过罗斯切尔德的运输网络运到了西班牙的英军手中。其手法的高妙直追现代好莱坞的电影情节。
- e- H% n6 c' ?( F! W- j5 M" c1 J1 }, v7 Q' X8 A+ E9 I
一位普鲁士住英国的外交官这样说道:“罗斯切尔德对这里(伦敦)的金融事务影响力大得惊人。他们完全决定着伦敦金融城的外汇交易价格。作为银行家,他们的权力令人瞠目。当内森发怒时,英格兰银行都在颤抖。”有一次,内森拿着他哥哥阿姆斯洛从法兰克福罗斯切尔德银行开的支票到英格兰银行要求兑换现金,银行以只兑换本银行支票为由加以拒绝。内森勃然大怒,第二天一早,他领着自己的九名银行职员,带着大批英格兰银行的支票来要求兑现黄金,只一天就使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明显下降。第二天,内森带来更多的支票,一名银行的高级主管颤声问内森还要兑换几天,内森冷冷地回答:“英格兰银行拒绝接受我的支票,我干吗要它的?”英格兰银立即行召开紧急会议,然后银行的高级主管非常客气地告诉内森,英格兰银行今后将荣幸地兑换所有罗斯切尔德银行的支票。
0 _5 ], z/ d# G) N2 h+ q6 c/ e' D. Q- h! M
内森在滑铁卢战役中一举夺得伦敦金融城的主导权,从而掌握了英国的经济命脉。从此,包括货币发行和黄金价格等至关重要的决定权一直把持在罗斯切尔德家族的手中。7 Q! `5 ^3 y' m) n) d

5 u! F% f* W, t. e8 I. @6 L\section{5.杰姆斯征服法兰西}“当一个政府 依赖银行家的金钱时,他们(银行家)而不是政府的领导人掌握着局势,因为给钱的手始终高于拿钱的手。金钱没有祖国,金融家不知道何为爱国和高尚,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利。”/ e& j9 P0 N/ @2 C* l: g
4 K2 m: l' V% n. e! b% Y
拿破仑,1815# M) e( ~# t. s. D7 P
( x; ?, V7 ^# ?0 w/ {
老罗斯切尔德的老五杰姆斯在拿破仑执政时期,主要来往于伦敦和巴黎之间,建立家族运输网络来走私英国货。在帮助威灵顿运送黄金和英国国债收购战之后,杰姆斯在法国名声大噪。他建立了罗斯切尔德巴黎银行,并暗地里资助西班牙革命。$ b$ k) p8 a5 N* m. }4 k0 y/ u2 i
/ {  O4 B  v1 o+ U* T8 z& p
1817年,滑铁卢战败之后,法国丧失了拿破仑战争中得来大片领土,政治上限于被围堵的境地,国民经济也日益凋弊。路易十八的政府四处贷款希望在财政上逐渐站稳脚跟。一家法国银行和英国的巴林银行得到了数目庞大的政府贷款项目,而声名赫赫的罗斯切尔德银行却名落孙山,杰姆斯为此愤愤不平。) Y# E- }  u* J% \% X

# i: [7 R  ]% o& f5 @7 J0 x2 w到了1818年,由于前一年发行的政府债券在巴黎和其他欧洲城市都行情见涨,法国政府尝到了融资的甜头,想再向这两家银行贷款。罗斯切尔德兄弟尝试了一切办法也得不到半点利益。原来,法国贵族们自恃出身显赫血脉高贵,觉得罗斯切尔德家族不过是一群乡巴老暴发户,不愿意和他们做生意。尽管杰姆斯在巴黎财雄气粗,豪宅华服,但社会地位并不高,法国贵族的高傲令杰姆斯恼羞成怒。6 b: n& W- {' ^  n  f4 t9 ^

: f5 J2 X* ?+ ?1 j  E9 ^3 a他立即和其他几个兄弟开始策划制服法国贵族们的计划。而法国的贵族们高傲却不聪明,更低估了罗斯切尔德家族在金融方面出类拔萃的战略战术,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能力,并不低于拿破仑在军事上的造诣。) i: a, o+ i0 x# V8 S! v
( v# y3 F, p! B4 d( w4 G, V( u2 I/ Z1 M9 z
1818年11月15日,一向稳健升值的法国公债突然开始颇不寻常地跌价。很快,政府的其它债券也开始受到影响,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地下滑。市场上的投资者开始议论纷纷。随着日子地推移,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糟。交易所里的议论逐渐演变成流言四起,有人说拿破仑可能再次上台,也有人说政府财政税收不足以偿还利息,还有人担心新的战争。' {, `. J& Y  y) ^
5 X5 g/ ?7 d" t) h) |2 V5 @, `
路易十八的宫廷内部也是相当紧张,债券如果继续大幅下滑,政府以后的开支将无从筹集。高傲的贵族们的脸上也堆满了愁容,每个人都在担心这个国家的未来。只有两个人在一边冷眼旁观,他们就是杰姆斯和他的哥哥卡尔。6 l; \  t/ c7 H, ~+ r

* e! Z3 ?0 |+ F$ r8 r% A+ d1 ]5 e由于有英国的前车之鉴,慢慢地有人开始怀疑罗斯切尔德家族在操纵公债市场。实际情况正是如此。从1818年的10月开始,罗斯切尔德家族开始以其雄厚的财力做后盾,在欧洲各大城市悄悄吃进法国债券,法国债券渐渐升值。然后,从11月5日开始,突然在欧洲各地同时放量抛售法国债券,造成了市场的极大恐慌。$ z7 t. K$ R- O9 M( m

# }/ R) n* d1 D' a1 J当眼看着自己的债券价格像自由落体一般滑向深渊,路易十八觉得自己的王冠也随之而去了。此时,宫廷里罗斯切尔德家族的代理人向国王进言,为什么不让富甲天下的罗斯切尔德银行试试挽救局面呢。心神不定的路易十八再也讲不起皇家的身份地位了,马上召见杰姆斯兄弟。爱丽舍宫的氛围为之一变,被冷落许久的杰姆斯兄弟处处被笑脸和尊敬迎接着。, N" \2 p, n4 `1 P9 R, l
) Z! [& q/ |$ W9 _
果然杰姆斯兄弟一出手就制止住了债券的崩溃,他们成了法国上下瞩目的中心,在法国军事战败之后,而他们从经济危机中拯救了法国!赞美和鲜花令杰姆斯兄弟陶醉不已,连他们的衣服款式也成了流行时装。他们的银行成了人们竞相求贷的地方。9 S0 \- {, Y7 X. B/ `
9 y" ?+ X+ D, n, K$ z
罗斯切尔德家族完全控制了法国金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17 22:23 , Processed in 0.09908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