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吴京,前台湾“教育部部长”、前台湾成功大学校长、美国流体动力学专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同时也是三个孩子的父亲。这三个儿子分别毕业于斯坦福、布朗等著名学府,现在四十出头、事业有成。但每当夜深人静,浮现在他脑海里的不是他曾经获得的头衔或荣誉,而是一家人相偎相伴的快乐时光;是年过七旬,依然能倚靠在墙边和儿子们聊天的幸福……; ~5 T O+ k6 Y
你的经验对孩子未来不一定管用
; V; q0 @ P# a" b第一幕:我的三个儿子从小成长在美国。他们放学回来,我从不督促他们做作业,我只和他们说:“嗨,我们去打球吧!”他们说:“爸爸,等我把功课做完了,再去玩好不好?”! y8 f, _( q; Z8 R; p' T" ?6 Q
中国家长太紧张,太紧张。总想着要孩子进一所好学校,进了好小学,又想进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更要奋斗了。可我想不明白,你们到底是要孩子进下一所好学校,还是要孩子将来有出息?这是两回事。
9 t6 M w% h7 F. [& v# X: X希望孩子有出息,就要让他们有活力,能够持续不断的学习,要让孩子有一颗强烈的企图心(即进取心)。而企图心不是你牵着他走就能够练出来。记得我小 时侯学毛笔字时要先手把手学“描红”,但描完后,老师一定会松手让我们自己练,如果不松手,我们就永远不会自己写。& K7 p- b S; B
要让孩子学会自己走路,因为“今天我们要走的路,未必是孩子明天要走的路。”这是我给家长的忠告,亦是我在台湾做校长的经验。孩子将来的生活和家长现在的设想之间有时间落差。家长们对当年的升学之苦、工作之苦深有感触,所以指示孩子这么做、那么做。可家长们是否想过,你们当年的升学之苦都是一、二十 年前的事了,而孩子要一、二十年后才走入社会。你怎知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你不知道未来的样子,你怎知带他往哪里走?以前读书,似乎谁记的知识多,谁懂得就多一点。今天有了互联网,什么知识,一搜就有,比的是分析知识的能力。二十年前谁能想得到?你用几十年前的经验,让孩子应付未来的社会,能行吗?
+ m: X5 A, M$ ?* s2 s, q要让孩子学会自己走路。因为今天的社会已经与过去不一样了。中国人信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因为过去的社会是单元的、封闭的,平民要走仕途的惟一通道是科举。可今天的社会多元而开放,行行出状元。一个打篮球的姚明,在美国的知名度已不亚于国家元首。这种情形以前会有吗?以台湾为例,拉动台湾经济发展的,很多不是台大、成大的毕业生,而是从高职院校出来甚至高中都没有毕业的企业家。读博士虽然好,但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去读博士。台湾很多高科技行业的创 始人都不是博士毕业,因为创业需要很强的企图心,也许就在读博士的过程中,企图心慢慢就被磨灭了。
" ?5 l; H# W3 O& n要让孩子学会自己走路,因为将来有一件事情一定不会变,就是以后用人凭能力。所以不要一天到晚在孩子耳朵边叫他做这个,做那个,即使有时候会犯错。外国人常说,“我们希望孩子有犯错的机会。”他小时候犯错不伤脾胃,长大再犯错那就麻烦了。
% I' G8 q( u }1 u. b; E记得我在台湾推行教改时,有很多人问我,如何教育孩子?我告诉他们,小孩子要“大玩”,长大一点就少玩一点,到大学更要少玩一点,到研究院就一点也 不要玩了。可现在是倒挂,小学、中学、高中很少玩,到了大学就放松了,随便玩。孩子的成长就像一个火箭发射台,开始的轨迹是最重要的,决定了以后的发展。+ s' l7 H M) J# Z- n5 D# W/ i
第二幕:来杭州之前,我在台湾参加了成功大学的同学会。都是七旬老翁了,可我的一个同学还在抱怨,当年他父亲不该帮他选了成功大学土木系这个专业……
! X6 t3 c$ J8 i) G. J% C/ z做老师有个座右铭:青出于蓝。家长也有座右铭:一代好过一代。我的孩子如果不如我,我如何对得起我的父母?怎么开导孩子,我把我的经验告诉各位。
: v. K7 f* R8 g* l" f5 u* Q7 g1 T老二高中毕业那年,没有告诉我,就申请了海军预备军官,并被录取了。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全美国只有100个名额。这意味着他读大学期间的所 有费用由政府承担,但是大学毕业后要为海军服役五年。我不同意他去,但我没说“不可以”。我和他谈了两、三天。我问他,假如不考虑学费的因素,你会不会 去?他说“那我为什么要去!”问题解决了。& _/ i1 O3 L6 \) B
我想父母与其替孩子做决定,不如替孩子分析所面对的情况更合适。不要把自己的决定强加到孩子身上,要把各种因素分析给他听,让他自己做决定。- v' d% ?& q4 v. V v
还有两个故事,可以提供给家长们参考。% Z& ~/ T, _/ y* D) t) H5 ?9 M
当我的儿子们小时侯学打高尔夫球时,每次一挥杆,我就喊“好球!”鼓励他们。可后来当我再这么说时,他们说:“不,爸爸,那不是个好球!”别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给他们机会,他们就会学会自己判断。
( Q5 |/ D$ l, L) E S, H当我的儿子们做错事情时,我参照了英国人的做法,从不让他们写“悔过书”,只是让他们就当天的事情写篇作文。结果他们作文的开头经常是“怎么搞的, 我今天又写作文了……”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自己学会思考、判断。而不是用家长的权威去告诉他对错。这些作文现在成了我们的传家宝。
- A+ {! N" \/ V" ?1 G1 f第三幕:上次我站在这里演讲两个小时,今天还是这样。我觉得我最大的本钱是——身体。听说这里的小孩子读书很辛苦,用美国话说叫“SEVEN— ELEVEN”,早上七点起来,晚上十一点睡觉。我们有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也同意。可孩子在起跑点上最不能输的是什么?是身体。在台 湾,有两件事让我很难过。3 c# A- I) W7 o
一件事是在我上班地方的附近,就是台湾师范大学的校园,经常有体育系的学生在跑步。当我去跑步时,学生告诉我,他们很多同学跑得还没有我快。$ A" n; f, w: G1 z
第二件事,我推行教育改革时经常要下乡调查、宣讲。开始是周周下乡,后来是天天下乡,最后变成上半天去这里,下半天去那里。台湾媒体的记者跟着我,可最后年纪轻轻的他们实在跑不动了,上午跟我,下午就要休息,漏稿扣钱也不管了。
: i& ?) y' s) J我的三个儿子读的都是美国私立大学,学费压力很重。但是有两件事情我是从来没有吝啬的,一是孩子可以随时打电话回家;二是孩子要买任何体育器材尽量满足。现在他们都已经是40岁的人了,每周还要跑几十英里,骑自行车锻炼。
: w9 U/ c# [, g& \9 M今天的社会没有体力,就没有生活的品质。这不是说读书不要读,好学校不要去,但要看让孩子付出多大的代价,尤其是身体的代价。这是他唯一不能输的本钱。
0 M. G4 g4 ?, S7 O5 s M$ c第四幕:在美国理发店,理发师只管理发,不管洗头,很不舒服。所以我自己给孩子们理发。有一次,老二读初中时,我正给他理发,他突然说,“爸爸,如 果你能让全家人年龄都停在这个时候,不再长大,那该多好。”我觉得好笑。可当他理完发上楼后,我才意识到,他感受到了幸福,因为幸福,所以他不愿意长大。
! ?4 e0 t9 W# n, U7 s* |2 h9 F% K中国的家长经常对读初、高中的孩子说,“快了,熬过这个阶段,考上大学就好了。”怎么会这样?那是孩子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为什么要“熬”过去?4 m0 I8 X7 Q z
我们生孩子到底为了什么?为了让自己吃苦?为了让自己有点事做,好去担心他们升学的事?为了陪他到11点钟才睡?我们怎么能做这样的傻事呢?2 B& o n' D# i! k+ s
我们要学会享受孩子,也让孩子享受我们。我和我的儿子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1 B: ?8 F; \( @' P, {假期带孩子出去玩,可回来时孩子们往往不高兴,说“我们去了爸爸妈妈喜欢玩的地方。”我想一家人出去玩,到底是为了玩,还是为了大家开开心心在一 起?于是我就让我的孩子自己规划。当然他们的规划不一定很理想,可家长们要有雅量,损失一点有什么关系?这样当他们回来时,他们就非常在意我们开不开心, 因为这是他们的规划。' y( ~+ m9 H) S) [# [
再比如老二大学毕业那年,说要骑自行车从美国东部横穿到西部,我们很担心,尽力说服他不要这么做。后来他改变计划说要沿西海岸骑一趟,我们最终只能 让他去。他上路后,我抽出一天时间,放下手边所有的事,一大早坐飞机赶到西部,再租了一辆车,一路开车陪他,帮他拍照。那段时间我真的很忙,这样又坐飞机 又坐车,真的很累,可这4小时我太享受了,让我一辈子难忘。1 B; u" Z. v+ }7 h% R+ A
现在想来,我最骄傲的是我给我孩子的时间是同事和朋友中最多的。别总说自己没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时间是挤出来的。当你现在不掌握、不享受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等他们长大了,他们就没有时间和你在一起了。这段时光不是用钱可以买来的。
% b+ p. w5 m3 \0 f5 Y0 X/ @问:我的孩子上初中,但他学习、做事,总是敷衍了事,请问如何引导他兴趣?
Z+ W' _: U9 }/ t; \答:通常孩子敷衍了事可能就是不快乐的表现,赶快把时间打发掉,父母要把他的兴趣培养起来,让他快乐。帮助孩子发现他的兴趣在哪里。7 Z4 W' J& p0 w7 g
问:假如都让孩子玩,事事都随孩子心愿,孩子会不会变得过于任性和倔强?
4 @ l. T1 \0 S3 P: r4 _答:我想应该不会。孩子越是会玩,他就越会管理自己的时间,玩得更有效。有这么一句话说,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他能否管理自己的时间。我们要让小孩子自己去管理自己的时间。他想玩的越多,就越需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 V4 |( M3 n. j2 v& j' g问:能否说说您的成长故事?" ] C( [: F1 B# f1 M2 j( q
答:我从小学到高二,座位一直是在第一排,而且靠门,大概最矮,因为没长过个。高三猛长,一下子就长成现在这么高了。因为矮什么体育运动都挤不进 去。所以我就让我的小孩子从小接触很多的运动项目。还有一件事就是我小时候读书并不是很好,到高中时成绩才慢慢好起来,到大学时候,刚进成功大学的时候, 我看到台北的学生很嚣张,因为我来自偏远的台东,于是激发了我自己的企图心,最后以第一名的身份毕业,所以孩子一定要有企图心。# b, Q! W, v+ f5 `; _
问:您的三个孩子小时候有没有特别学琴棋书画、背诵四书五经?8 L F1 }8 o! _' R( O" ^, \% l4 A: D
答:在美国没有孩子背四书五经。但我的确教他们学习中国文化,做这件事情也让我自己受益不少。我的三个孩子,除了跟我玩之外还学了两样东西,一是学 钢琴,据我所知,这是培养小孩子听音乐,学习音乐最基础的事。另一件事是学空手道。我不反对孩子多学点东西,但多到什么程度?该有个度。不过三个孩子中, 现在只有一个孩子在上大学时有空去弹钢琴,其他两个都怪我,让他们浪费时间学钢琴,没机会出去玩!
- y8 d0 x9 D, b: r4 e7 E1 L- Q8 i. F! ?问:你怎么看孩子沉溺于电子游戏?& E1 g1 U- ?( o
答:电子游戏是家长要非常当心的,通常孩子坐在那里就走不开了。孩子要多去户外运动,孩子每天不流一次大汗,是长不大的,身体是新新人类的本钱。我 想孩子沉溺于电子游戏大概是因为孩子的兴趣太少,所以他就只把他的兴趣放在电子游戏上面。家长的责任就是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兴趣。
; @) J+ s* B+ {0 z" I- ]8 H问:当社会以文凭取人的阶段,如何让家长引导孩子重水平轻文凭?
7 \. d* K$ W3 z$ B; f- ]5 |- S答:今天在台湾的大学录取名额已超过高中毕业的人数,换句话说,现在的学生都可以念大学。而以前大学的门是非常窄的,要让人不重视文凭就要多发文凭。你文凭发得少,大家就越重视文凭。
3 o$ P. ~3 W3 J* {. }2 Z* t& g问:有必要让孩子背古文吗?
8 g. K3 Z0 m q( ^1 Z' ]答:杨振宁推荐大家背诵《唐诗三百首》,他认为人学东西有一个反刍的作用。从教育的观点看,这样做有好处。有些事情我们必须要坚持。我也让三个儿子 读中文。他们也曾抱怨过,可到他们读大学时,他们却觉得会中文不错。现在他们也强迫他们的孩子去读中文。事无定例,但我们要注意尽量开导他们多方面的兴 趣,不要用命令式的。. b: p4 X8 G* _, o2 C4 y& Y
问:作为家长也希望孩子快乐的成长,但是又担心孩子学习和其他技能上落后了,造成心灵上的伤害,如何处理这个矛盾?
8 J( C3 n! {: W! m6 S) e4 Q答:孩子心灵上受的伤害不如你加在他身上的。事实上小孩子在一起没有面子的问题。面子是家长的问题,能因为面子问题牺牲孩子的快乐成长吗?“陪孩子快乐成长”,把主体移到孩子身上,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
5 j! M3 `4 ?. k问:中国式的家庭一般是祖孙三代,如何看待祖辈和父辈教育孩子不同方法的冲突?
& Q6 [+ V; c# n2 N% o% |答:不要干预你的儿子辈怎么教育你的孙子辈,你是客串的,教育你孙子辈的责任是你儿子辈。这样你可以更轻松地享受跟孙子辈在一起的时光。
7 N) m1 h; \2 ]9 s+ r文章来源:北美教育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