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3)  鸡蛋( 0)
|
(二) 紫
9 F! ~2 F2 @9 s. z, { s" J5 h( x$ E0 T2 j$ S
紫比我小一岁,我们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同学。她是我儿时的偶像: 口齿伶俐,散漫率性,无拘无束。
1 f) P% K' s2 E4 d' X
5 H5 z1 R; m) c上中学时,紫开始些诗,我开始读诗。放学后我们一起爬上学校背后的那座青山,看云舒云卷,侃海阔天空。我们一起,盼望长大。1 {! T$ m, O( r: z# d- I) }. c) c
! \* Z- }, m8 G, _
高一那年,紫13岁。一个身着白衣,17岁的街头少年撞进了紫的视野,从此紫开始了逃学。阳光灿烂的午后,两个人走在山路上,往日口若悬河的紫安静羞涩得象清晨初开的花,不时抬起长睫毛下的一双棕色眼眸,凝望着对她讲解三国的少年,思绪乱飞-----少年恍若白马银枪的赵子龙,潇洒地从远古走到了紫的跟前。3 U m* h' k- D+ A- Z, Q4 O
4 Q9 P7 ^3 q3 A: m$ u/ ~1 @紫的成绩急速下滑,紫的母亲终于发现了紫的初恋。紫的母亲是个优雅的女人,不哭不闹,只是捧着紫的成绩单默默地流泪,也不吃饭。紫很爱自己的母亲,13岁的少女为了母亲毅然斩断了此生的第一份情缘。
, p1 c2 ^) R/ I, Y% D 4 T; p2 y, }2 v7 i- ]7 b( ^
我们依旧,一起上学放学一起暇想憧憬。人群中的紫有时会恍惚,目光迷离悠远,好象游走于现实与虚幻之间。高中毕业那年,我们考入了同一城市两所相邻的大学。我读物理,她念园艺。16岁的紫很快在那个城市的高校诗社里掀起了紫色旋风,成了众多校园诗人们倾慕的对象。
6 y7 o9 V" t; v* U. l4 J v8 s2 w% H' ]9 Q$ U
紫女孩子气十足,外表娇柔,皮肤白皙,一双慧颉的大眼充满灵气。她天性豪气自然,甚至有些狂放不羁,在任何人面前都从不扭捏,加之她妙语连珠,能大雅也能大俗,周围的男女同学都喜欢她。有一次她的电热杯坏了,男同学们在她寝室门口排队,等待在她面前大显身手的机会。而紫对男同学一贯散淡,漫不经心,她留给男同学们的是一个背影,与风月无关,不可替代又无处可寻。
4 w( j2 }- f3 ~+ p 5 B; m) A6 B6 s4 N
因为共一城风雨,周末我们有时会在一起消磨,或闹或静。闹到几个女生放声大吼崔健的从头再来从南走到北从白走到黑,把自己感动得泪流满面;静时在河边山头各怀心事,坐看云起,漫无边际地闲话。我们曾经等待和盼望的青春,正慷慨地我们弥漫而来,除了惊喜和悸动,我们真的还有些无所适从。, n) J# E& a. P7 G" o1 c
a- n9 D/ n" ~! w' h
毕业后紫做过很多工作。她不喜欢中规中矩,讨厌被约束。紫太在乎自己内心的饱满,她在寻找一种自己想要的生活状态: 既能丰衣足食又不违背自己的心灵。那时我们年轻,自负得不知天高地厚,又脆弱得不堪一击,为找一个理想的出口,在尘世的纷纭浮躁中迷茫着挣扎着。. `8 d, P7 f0 p" o/ _$ ^
5 v0 p k6 m( X0 z紫是个天生的抒情种,她曾自嘲地说诗生活就是她的私生活。紫和她的诗一样,既智性又感性。她的诗随性而生,好比傍晚河边的漫步,就会有一堆念头发生,诗歌于她就是如此的简单和自然。紫喜欢世俗热闹的生活,也爱自由的独处,于繁华处她波澜不惊,在孤独中却能风雨如晦。我很欣赏她这份自给自足------我们很多人都不敢直面自由,害怕空间的空白与时间的空洞。
7 B7 q6 j- K0 g, h1 f$ p
+ U) T$ \ K) K& w; {. P) Z紫一直都在路上。一个人,不谈爱情(也许多年前的那个白衣少年,是她与爱情唯一的相见),只与诗歌纠缠,在自己的过程中发现和感悟。她曾在丽江深处的山村生活了几年,远离人群,走进自己。而今,紫在西藏。在那片纯净的天空下,我想紫一定会生活得自由而写意。
7 P7 K7 q. U* ?9 L3 t + O- A/ y, w$ t; ?+ W" \
和从前一样,在某个深夜,我会为自己泡上一杯淡淡的香茶,坐拥寂静,读紫的诗,读她内心的涌动和了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