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394)  鸡蛋( 16)
|
麻辣烫是食物的平民化归宿。青菜鱼肉,被细细地穿在了签子上,一股脑儿地往高温里推,真正是赴汤蹈火。没有什么讲究的烹调过程,它们就这样被粗糙的人类搅和在一起,互相沾染了彼此的味道,再也不能分开。 ) `7 }0 m- a+ y/ _
; X- k" u- s% K- A' H麻辣烫其名来自四川。但据长沙老人说,长沙的麻辣烫,其内核依然是一颗“长沙心”。当年长沙老街上经常有卖猪脚、兰花干子、三角干子、油豆腐的,一个蒸钵在煤炉上煮着,里面放八角、花椒更有红红的干辣椒,撒葱花。其实和今天麻辣烫还是有着某种接近。至少麻辣烫将昔日长沙市井中那种煮蒸钵的冬日猪脚、筒子骨、兰花干子等精华全吸收兼并了去,又吸收了大量的四川麻辣烫的元素,当然不再放四川的花椒了。但过去的兰花干子是本味香干子制成更可口,现在则是清一色的油豆腐兰花干子。
0 x2 I. _$ ^, C* S# R4 P3 m/ v x& k; f% D5 N
长沙麻辣烫各处皆有,以燕山街的麻辣烫最出名。而生意最火红的麻辣烫还在许多大学附近的小店,热气腾腾的锅里浮着一层辣椒油,里面煮着嫩滑的红薯粉,旁边是竹签串着的黄喉和鹅肠、碧绿的莴笋尖、白嫩的笋片、排骨泥鳅、豆皮裹芫荽等等。都是几角钱一串,搁在脸盆里,任君自选。一位很小资的美眉爱吃麻辣烫,经常请我吃,然后要我请她吃“外国剁饼”,她常说一个长沙妹子要像长沙的麻辣烫一样,要够麻,却不能肉麻;要辣,但又不能耍泼;要烫,却不能炙手。她就是一个正宗的长沙妹子,不过很炙手。
8 r& ^5 a1 U+ g7 _
8 l2 [* Y% p2 n$ R& i9 F1 J0 T3 x
麻辣人气榜 9 G* l" F$ V; a
: B' x6 G5 A2 A$ n: D
青菜 人气指数100 S% j1 U- ?0 G$ i
) B$ J S7 V8 w, V0 z5 T
8 V( |1 R: X t$ F 每个人手里拿的小塑料筐里都会先有一堆绿绿的青菜。菠菜、白菜、西洋菜都青菜之列,每天出货都差不多。用不锈钢的夹子把青菜从竹签上捋进沸腾的红通通的老汤里,翻上一个翻就能捞出来。青菜最能“吃味道”,涮锅里的汤汁被吸到青菜里,吃的时候可要留神别被辣个跟头。 ( O0 w( J% F* k
0 H4 W4 S, A+ n: k2 j 藕片 人气指数95
! f6 J2 v$ h& V% o2 c3 H, b
/ F5 J: r( V4 J' B! r5 X 人到了广东都变得爱吃莲藕,无论煲汤还是吃火锅。麻辣烫也一样,本来有点容易上火,搭配一两样清凉败火的蔬菜正好平衡一下。藕片和芋头之类都是放到一个吊在锅边的小漏勺里,以免在沸汤里煮化掉捞不起来。 . F5 N e% Y1 x8 o8 B7 U
1 z- n0 M" [+ B/ t. \1 I 香菇 人气指数93 : A/ C+ e5 p/ k1 m9 l+ B* w
5 Z5 w2 y+ O6 L; B, Q% `
7 n* x* L- x% a5 t. j 麻辣烫里和其他的菜比较起来,总觉得香菇有点“贵族”气质,一般的麻辣烫都是一块钱一串,一串上也就三个香菇,被麻辣老汤烫过之后的香菇仍然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本色,原本的香味没有被老汤拐跑,吃起来嫩嫩滑滑。
: R6 |" Y; P: n8 M" u% I! n5 x9 ?
+ H' v% W2 }# I9 a 油炸豆腐串 人气指数90 ! e1 h4 [: d) ?
% W: R) g7 v" z* o( K- q
6 V' `5 t& Z$ ?# c
豆腐切成小长方块,炸得金黄金黄的,整整齐齐地穿在竹签上等待着赴汤蹈火。因为本来就是熟的,到了汤锅里打个滚就能出来。炸豆腐本来就很蓬松,进了锅涮一趟出来就会吸满汤汁,吃的时候就如同灌汤包,一咬汤汁四溅。不过吃的时候要小心热汤烫嘴。 M# c/ }& Q7 j+ u4 |2 h% F. F8 h- O
$ @$ [8 B8 H$ P! Q4 } 肉丸 人气指数85
$ y( y5 d ` n$ ]6 S. Z% P
$ L+ {0 S, G5 @3 | 牛肉丸、鱼丸都是吃麻辣烫必不可少的,多少都要来上一两串,是麻辣烫里荤菜的代表。肉丸之类在汤锅里停留的时间是最长的,过过河出来的肉丸热气腾腾,香味扑鼻,蘸上一点蒜蓉、芝麻和辣椒酱再吃,牛肉丸韧劲有嚼头,鱼肉丸细嫩,吃起来解馋又过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