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6)  鸡蛋( 0)
|
掌握资源也要看时机,时机不对,不仅不能掌握资源,而且会把出卖脑力、体力辛辛苦苦赚来的钱都赔进去。下面是历史的教训:9 b8 M+ r( X) a/ Q1 C
. E7 Z, w- J8 m1 `, U) |, P; m, j* Q美国房地产泡沫: + }2 `6 o0 e. L
) i1 Y+ q# Q+ T; |6 b9 F/ y7 Z
上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适宜居住和度假的佛罗里达州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房地产泡沫。1925年,迈阿密市居然出现了2000多家地产公司,当时该市仅有7.5万人口,其中竟有2.5万名地产经纪人。然而好景不长,到1926年,佛罗里达房地产泡沫迅速破碎,许多破产的投资者、企业家不是自杀,就是沦为乞丐。
" n9 w9 ?7 E8 B8 Q: M4 I6 ]
: T( ]# q; X; }, g* t, P3 V$ N
" y/ p+ Y# L: z0 Q0 r日本房地产泡沫。
# {5 d* _. ~ a& p3 c# i1 o" k& N$ [& `# H* S1 I) i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刺激经济的发展,日本中央银行采取了非常宽松的金融政策。1985与西方国家签定的“广场协议”,使日元开始快速升值,大量国际资本进入日本的房地产业,更加刺激了房价的上涨。从1986年到1989年,日本的房价整整涨了两倍。从理论上讲,地价最高时单单东京的地价就能买下整个美国地皮。那段时间,忘乎所以的日本企业大举并购美国企业和物业,包括赫赫有名的纽约洛克菲勒中心。1991年沫迅速破灭,房地产价格随即暴跌。以致很多人都把20世纪90年代视为日本“失去的十年”。
7 U0 i% ?- Q1 W3 o. _7 P7 A- @& C- E! u$ Y. g
* N5 Y% }+ h2 Q, w东南亚、香港房地产泡沫。
7 B9 F' g( |4 X, ~* `, S( |) s9 @5 F8 k$ e- H. O
继日本之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房地产泡沫也是一次惨痛的经历,而其中以泰国尤为突出,同时也波及香港。金融危机爆发前几年,香港楼市房价增长较快,投机迅速盛行起来,出现了一大批近乎疯狂的“炒楼族”。1996年,香港竟出现买房前必须先花150万港元买一个号的怪事。在这场泡沫中,有十多万人由百万“富翁”一夜之间变成了百万“负翁”。 |
|